第二百二十九章 苏爱民眼中最大的困难

郢南省,位于华夏的中部偏南,与包括秦西省在内的多个省份相邻,是国内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交通枢纽所在,在它的境内,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省上千公里,这里水网纵横,湖泊密布,是长江中游的重要省份。苏爱民选择它也是因为它的渔政管理部门,在长江流经的这些省份里,是工作比较得力的,而且它主管农业的副省长,与苏爱民也算是熟人。

“郢南省?苏伯伯,您这可就是为难我了。”方明远苦笑道,虽然说郢南省就是秦西省的南方邻省,对于郢南省的经济状况他也知道一二,但是说起它在长江渔业方面有什么特点,方明远那就是两眼一抹黑了,什么都不知道了。苏爱民懊恼地拍了拍自己的脑门,所谓术业有专攻,自己这也是看到了希望有些高兴地过头了,却忽略了方明远压根就不是渔业口的人。

“我回国就整理郢南省的资料,不仅仅是它的长江渔业资源,也包括其他方面的,到时候保证给你一个清清楚楚的郢南省!”苏爱民道。

“苏伯伯,郢南省的资料您固然要给我一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不过在此之前,所谓的择日不如撞日,既然您来了,您还得帮我个忙。”方明远笑道,“县以上行政区域的设立、撤销、调整、更名和界线变更及政府驻地迁移的审核报批,是在民政部吧,日后燕邢省安墟市北四县管辖权转归堂山市的审核报批一事,还需要苏伯伯您和民政部那边打个招呼,不要拖拖拉拉的。”

“这没有问题,等你们报批的时候,告诉我一声,我和那边打招呼要他们加快工作流程。”苏爱民满口答应道,虽然离开了民政部转调农业部,但是苏爱民这是不折不扣地高升,在民政部的影响力可以说比起以前是只升不降,这种事情对于他来说,完全不算什么。

“哎?安墟市北四县管辖权转归堂山市这件事,你参和进来做什么?”苏爱民诧异地道,这件事情他也已经听说了,在燕邢省里如今已经不算什么机密,安墟市当然是满腹的牢骚,这无异于将它的钱袋子给抢走了。堂山市,对此当然是表示欢迎。北四县本地人,对于能够成为堂山的一部分,也是大多持支持的态度在安墟,他们是不折不扣的提款机,但是在堂山市里……至少这几年来经济发展地一直不错的堂山市政府,应当不会像安墟市那样,将大部分的税收都收归市里,结果就是北四县的基础设施建设根本跟不上人口的增长速度!

“如果说北四县划归了堂山市管辖,那么接下来,方家就会加大对北四县的投资力度,争取令它成为堂山市经济发展的另一台发动机!”方明远也不隐瞒他,直截了当地道。

“你有意将堂山打造成方家在华北地区的一个基地?”苏爱民微微皱眉道,对于方家的发展,他并没有过多的关注,父亲也不允许他轻易借力方家,所以很多事情都只是知道个大概。

“准确地来说,我是想将堂山打造成一个北方的样板。”方明远笑笑道,“有了堂山市这个先例,其他省份和城市与方家的合作,就可以少了很多解释的麻烦。”

苏爱民点了点头,他虽然并不太了解方家的产业布局,但是也知道,方家在京城和津城的投资虽然有,但是并不积极主动,说白了更多的不是用来赚钱,而是为两地的经济建设拾遗补缺,或者说是开拓新模式,这样一来虽然避免了其他人对方家的敌视,但是也造成了方家在华北影响力不足的境地。而投资堂山,既可以扯动燕邢省的经济,又改善了堂山的环境,同时还促进了华北三省市整体经济的发展,同时又增强了方家在华北的影响力。

“这个没有问题,只要燕邢省内部达成一致的意见,我会督促民政部的相关部门尽快审批。”苏爱民道。

压在心里的长江禁渔一事算是有了眉目,苏爱民自然是心情大畅,看看时间还算是宽裕,也没急着离开,又和方明远聊了聊,也不知道怎么两人的话题就扯到了东北三省去了。苏爱民道:“听说,你有意在东北地区投资?”

“嗯?苏伯伯怎么知道的?”方明远眉头一扬道,“现在还只能说是在考察阶段,没有真正下定决心。”

苏爱民哑然失笑道:“这是不是你一向的传统,只做不说,不到有七八成把握时,不会正式承认?从龙江省和青山省都传来了消息,虽然源头目前还不能够确定,但是意思都是差不多的。就是你在试图扩大经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通向日本海的进出口渠道。而你要是没有想在东北三省投资的计划,又何必去操心它们进出口不畅的问题?不要告诉我,你这样做仅仅是为了扩大郭氏航运集团公司在东北亚运输市场上的份额。”

方明远怔了片刻,摇摇头失笑道:“这真是……好吧,我承认,我确实是有在东北三省投资的意思。”

“在东北三省投资,有好处也有不足,说实话,我对它们的未来,是不怎么看好的。”苏爱民轻叹了一口气道,“我个人的一点点看法,你想听听吗?”

“当然了,我洗耳恭听。”方明远喜道。虽然说他和苏爱民之间以往也没有太多的深入交流,而且如今苏爱军的风头更在苏爱民之上,但是能够担任副部级干部,又曾经在中】央和地方都任过职,对于地方上的经济发展,肯定是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的。虽然说不一定就对,但是绝对是有参考价值的。

“东北地区曾经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好的地区,也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被称为共和国长子,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的经济地位日渐下滑。虽然说从整体上来说,东北三省的经济还在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但是隐患却已经埋下了。明远,你知道东北三省最大的麻烦是什么吗?不是自然资源出现匮乏,不是生产技术陈旧,不是国有企业改革不够充分,而是社会的老龄化速度太快!”苏爱民正色道,“几年前,那还是在二千年前,我曾经在青山省原城市工作过一段时间,那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是老年人多,青少年少,后来我做了一番简单的调查,发现当地常住人口中,六十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数量占到了百分之十三点四,而零到十四岁的青少年人只占到了百分之十点一,而根据国际上的通用标准,凡是地区六十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十,即意味着这个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如果说再将当地的流动人口去掉,那么六十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还有可能再提升百分之一到两个百分点!”

“超低的出生率和年青一代人越来越多地选择南下,使得东北地区的人口结构出现了更快的老龄化。”方明远点了点头道。东北由于它的特殊历史原因,在国内各省区里首先踏入因为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陷阱”,这在后来并不是什么秘密。

“所以,如果说不能够改变东北三省人口持续流出,老龄化进程加快的这一事实,将东北三省的优秀年青人留下来,想要改变东北三省的经济地位,很难。”苏爱民叹息道,“没有了可供持续发展的劳动力,还谈什么拉动内需?难道说,要靠几千万并未富裕起来的老人来拉动东北三省的内需吗?当然了,省一级的经济形势不佳,并不意味着东北三省境内的企业就全部都是一蹶不振……”

“真到了那一天的时候,就只有一个结果覆巢之下无完卵!”方明远轻叹道,“我们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但是没有您看得这样深刻。”

“我看你不是没有看到那么深刻,而是有着足够的信心保证你的投资能够盈利。”苏爱民笑道,“其实我个人也是很希望能够看到逐步走向一潭死水的东北三省经济能够有人注入新的活力,要是能够扭转东北三省对年青人的吸引力最来越差的趋势,那就最好了。”

“那就太难了,可不是我方家的几个投资项目就能够做到的,那需要进行全方面的改革。嘿嘿,就怕届时上面下不去手!”方明远连连摇头道,“不动大刀子,只想着缝缝补补又三年,这个问题没法子解决。”

“那里积弊太多,养得闲人也太多!未富先老更是一个大问题!”苏爱民赞同道,“不过,你要是真的能够打通滨海边疆区的出海口,对于发展青山省和龙江省的经济,还是有着一定提振作用的。呵呵,父亲还真没看错你,你小子的野心很大啊!”

第一章 改变和辉煌第二百零三章 一种感觉 (求月票)第三百三十一章 以退为进第六百二十四章 送你去日本第二百一十四章 不约齐至的二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当我们都是驴吗?第六百五十五章 鸡肋第七百一十一章 时间不对第二百章 你是新一代的开山怪!第四百四十三章 算我一个第三百九十七章 前有虎、后有狼第六百五十四章 济州特别自治道的大项目第三百零五章 鱼与熊掌第三百七十三章 折节下交第六十二章 震动第一百九十四章 拘留、署名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诡异(求月票)第八百一十八章 胡萝卜有时还是很管用的第七百七十四章 老毛子松口了第四百三十二章 拦道的第三百九十三章 小叔的想法第十四章 直播的会议第九百四十七章 知足了第五百六十五章 忽悠奥里拉第一千零七章 动心和打脸第一百八十章 强盗的逻辑第四百五十二章 要得是资格第五百五十八章 必须给予补偿第二十七章 难以置信第七百六十六章 上任、罢工第九百七十四章 庆幸与激动(急求月票)第七百四十五章 赔罪(求月票)第六百三十章 五月十一日第四百四十章 令人生厌的人第一千二十二章 三星的股权结构(求月票)第五百三十六章 执迷不悟第九百零九章 附庸家族第六百零七章 饵很鲜 坑很大第七百二十一章 家电下乡政策第九百五十五章 随时启动第三百零二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第四百六十八章 潜伏第六百四十六章 不败之地第七百二十四章 十二英镑第二百一十六章 暧昧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要是方的姐夫,多好第二百零七章 车祸第一百零二章 米尔顿的到来第二百一十八章 证据第八十八章 李东星要高升了?第八百一十四章 宝儿(急求月票)第二百四十章 迈出的第一步第六百四十九章 提醒第三十八章 说客第五百七十七章 早做准备第一百六十六章 再见碰瓷第四百二十四章 牵连第十二章 皆大欢喜第八十章 隔墙有耳第二百三十九章 压力第七百一十章 给我一个孩子吧第七百七十五章 一箭双雕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押物第四百八十七章 条件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两件事第三百五十七章 五千七百万第六百五十八章 新品发布会?第六百二十章 兄妹齐心第七十七章 儿子,我想承包车间第四百七十四章 打脸第一百九十六章 欣然前往第一百九十章 峰回路转第一千二十五章 你是哪一年出道的?(求月票)第八百零五章 索尼的决定(求月票)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双赢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股份转让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美人有约第四百二十四章 生子当如方明远第七十七章 上任三把火第三百七十九章 胡萝卜和大棒第七百八十七章 有求于人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为了安全第二百三十二章 立即执行命令第二章 关注的日本人第三十九章 东郭先生第一百五十七章 辛德勒不止一个第一百一十八章 他乡遇国人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压力(求月票)第四百二十六章 新的合作与为我拍部宣传片吧第五十四章 成心挑衅第八百零三章 反转第六百七十章 香港锦湖电影集团的滑铁卢?第四卷 第一章 说客第八百八十章 决定与下一个目标第六百七十七章 “朝圣”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要是方的姐夫,多好第一百章 尘埃落定第八章 登门求“路”第七百四十六章 过个好年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们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