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徐门三杰

第191章 徐门三杰

李崇在幽州战死时,李敏尚且不满八岁。

也许是缺乏父爱,自从与宇文娥英定下婚事后,他在心底早已将崔澈这位岳父视为父亲一样的存在。

而崔澈也能感受到李敏对自己的尊崇,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宇文娥英虽然不是他的亲生女儿,崔澈也确实将李敏当作了自家人。

如今宇文娥英也十五岁了,李敏也将年满十四,正如此前杨丽华所说,二人婚事也该定个时间了。

“就定在四月,具体时间,找太史局的官员挑个吉日。”

崔澈拍板道。

太史局并非著史的部门,而是负责观测天象、考定历法,也捎带为重大典礼选择日期。

定婚期,择吉日这种事,问太史局准没错。

堂下,李敏与宇文娥英悄悄对视一眼,宇文娥英脸一红,又低下了头。

李敏这才收回了目光,恭敬道: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孩儿悉听岳丈吩咐。”

定下了婚期,杨玄感也终于携带了妻儿登门。

看吧,澈哥儿的品性还是有人信任的,哪像某位小高王,臭名昭著,表兄段韶纳妾,都不敢让他登门喝喜酒。

杨玄感的妻儿,崔澈倒也认识,都是许多年的老交情了,两家多有往来,是真正的通家之好。

二人寒暄了几句,崔澈朝李密招手道:

“法主(李密)何不速来拜会师兄。”

李密虽然年幼,但为了交际方便,家中也为他取了一个表字,便是法主。

不过在他成年后,又改了表字,即为玄邃。

李密闻言,长身而起,向杨玄感躬身道:

“李密拜见师兄。”

杨玄感将他扶起,看向崔澈,疑惑道:

“这位是?”

崔澈介绍道:

“他是魏国公的曾孙,蒲山郡公之子,七岁便拜在了恩师门下,与菩萨奴同学,今日过府,我特意留他作陪,与你结识。”

杨玄感闻言,笑道:

“七岁就能拜在恩师门下,只怕未来又是一位崔子澄。”

一旁的菩萨奴插话道:

“我四岁便进了渭水书院。”

崔澈大感无语,还不是我走后门,跟徐文远拉关系,才把你送进去的么,怎么你这口气,好像是全凭自己的真才实学。

怎料菩萨奴也学着李密起身,向杨玄感见礼道:

“弃疾拜见师兄。”

杨玄感又是一阵大笑,崔澈瞪了菩萨奴一眼,训斥道:

“伱要称呼伯父!”

菩萨奴赶紧改了口:

“侄儿拜见伯父。”

杨广一家来到燕国府的时候,夜色已然降临,崔澈领了妻儿出门迎接。

杨昭见了崔澈父子,多少有些畏惧。

毕竟当爹的,是敢于殴打自己父亲的存在。

做儿子的,也让他乌眼青。

最关键是这小子今后便要作为自己妹夫,一想到乖巧可爱的妹妹长大后要嫁入崔家,杨昭便觉得心绞痛。

杨广受了菩萨奴、宇文娥英的礼,又见女儿观音婢已经在向崔澈作揖,而儿子杨昭却好似出神,只得提醒道:

“昭儿,还不拜见你姑父。”

杨昭回过神来,赶忙躬身道:

“侄儿拜见姑父。”

两家人一并入府,观音婢拉着萧王妃的手,紧紧跟在母亲身边,时不时看一眼菩萨奴。

观音婢年纪虽小,却也知道他是自己未来的丈夫,是要共度一生的伴侣。

他们这样的家世背景,基本就不存在和离的可能,除非是观音婢守了寡,或者菩萨奴做了鳏夫。

菩萨奴也是偶尔趁边走边聊的崔澈、杨广不注意,偷瞧观音婢。

‘她长得真可爱。’

菩萨奴心道。

众人来到大厅,后厨已经开始呈上膳食,崔澈为杨广介绍了李密。

杨广听说这黑面少年与崔澈、杨玄感师出同门,大为好奇,当场就要考校李密的学识。

倒也没有刁难他,出的都是比较浅显的问题。

李密对答如流,杨玄感也来了兴趣,出的题目稍有难度,但还是没有难住李密。

杨广对崔澈感慨道:

“此子聪慧,不逊子澄当年。”

崔澈心中暗暗发笑,这便算是聪慧了,那是你们没见过我那名叫房玄龄的大侄子。

杨广勉励李密道:

“你有这般资质,更应该刻苦读书,将来学有所成.”

杨广说着,指向崔澈与杨玄感,继续道:

“也好跟随你两位师兄一起报效国家。”

种下什么因,结出什么果。

看着举止得体,躬身应是的李密,杨广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徐文远收徒,虽然不教屠龙术,但奈何徒弟却能自学成才。

杨广甚至寄语道:

“好好努力,或许将来你能与子澄、玄感并为徐门三杰。”

李密闻言激动不已,也立志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将来能与两位师兄并列三杰。

酒宴上,杨广听说宇文娥英与李敏的婚事定在了四月,亦是连连感慨。

兰陵公主这位做姨母的还待嫁闺中,宇文娥英这个外甥女却要先嫁人了。

一听杨广提起兰陵公主杨阿五的婚事,一向端庄文静的晋王妃居然黑了脸。

原本杨阿五是要被许配给晋王妃之弟萧玚,萧玚自小就来了关中,与姐姐、姐夫关系亲近,深得杨广夫妇的喜爱。

只是在婚事议定之前,父亲西梁明帝萧岿驾崩,必须守孝三年,这才耽误了。

可如今三年之期早就过了,杨坚却改了主意,再也没有提起杨阿五与萧玚的婚事,反而有意将她嫁给建安郡公柳机之子,柳述。

这也让杨广夫妇恨极了搅合这段姻缘的柳述。

据说兰陵公主与柳述的婚事之所以还没成,是兰陵公主不愿下嫁,皇后独孤伽罗这些日子一直在劝她。

也许哪天说动了,杨阿五就将嫁进柳家,反正萧玚是没了可能。

燕国府的宴会一直持续到深夜,与此同时,皇家尼寺一间厢房内,陈月仪辗转反侧。

夜深人静,陈月仪反复回味着崔澈搂着自己的触感,他的脸庞也时常在脑海中浮现。

“你在想他吗?”

元乐尚突然响起的声音惊到了陈月仪,二人在庙中相互扶持已有十年,也习惯了同床共枕。

陈月仪慌乱道:

“你莫要胡说,我才没有。”

元乐尚却噗嗤一笑:

“你怎么知道我说的是谁。”

下午还有一更

(本章完)

第177章 贵妃入彀第618章 父子合谋第612章 收缩兵力第440章 宫闱秽事第282章 李景称病第51章 崔府夜话第339章 入城为使第263章 建造行宫第66章 深夜来客第112章 总管人选第121章 刺史韦艺第396章 诸将争先第52章 相府同僚第468章 盘剥索贿第594章 半道伏击第294章 内外之争第93章 三线告捷第360章 来使催促第464章 起意南巡第590章 袭取武当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66章 深夜来客第312章 三部酋长第544章 大将献城第151章 援军将至第509章 攻心为上第400章 两军僵持第576章 体验生活第138章 回乡省亲第508章 巨石轰击第401章 袭取险隘第279章 突厥来使第606章 镇守巴东第156章 重整旗鼓第477章 再生一计(4000)第436章 危墙之下第301章 杖毙名将第459章 汾水之鱼第323章 仁寿元年第482章 宽赦为民第296章 弃疾从军第481章 歃血为盟(4000)第313章 西辽河畔第94章 突厥分裂第94章 突厥分裂第226章 变故突发第25章 窦府家宴第23章 北齐旧人第140章 选送贡士第181章 祸乱江南第153章 挥师西进第25章 窦府家宴第174章 博陵三崔第359章 相约同行第570章 崔澈教孙第493章 无忌嫁母第514章 接见二郎第7章 离邺归乡(4000)第103章 县令百吉第148章 奚人受辱第424章 虚虚实实第525章 分兵之议第97章 结发夫妻第24章 为报君恩第391章 重返并州第341章 有无防备第216章 夜探敌营第183章 觊觎辽西(第四更)第526章 救援陇右第513章 李渊定计(3000)第189章 驾部次官第75章 雕版印刷第272章 一场好戏第445章 试探心意第91章 作战计划第376章 三路出击第39章 姑母有命第62章 裴秀来京第282章 李景称病第569章 薛氏父子第46章 锒铛入狱第613章 宴无好宴第15章 阖家再聚第592章 偷渡汉水第285章 营州之围第419章 世子相求第177章 贵妃入彀今晚没有第189章 驾部次官第504章 李家母女第189章 驾部次官第333章 离间君臣第481章 歃血为盟(4000)第472章 出兵准备第201章 初访李府第516章 李渊嫁女第67章 重回晋阳第54章 再见德彝第109章 狗急跳墙第408章 豆卢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