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夜探敌营

第216章 夜探敌营

这麦铁杖虽然高大威猛,但步履矫健,跑得比马还快,又可翻越城墙,即使被人发现了也能逃脱,也许还真是一个合适人选。

崔澈知道了他的能耐,也不再纠结其相貌身材是否引人注意,当场拍板,由麦铁杖渡江,为自己查探敌情。

由于此前镇守建康以北石头城的王韶,早已在年初被调回大兴,如今江南几乎尽陷,隋朝剩不下多少据点。

麦铁杖只得在夜里头顶草帽,泅水渡江。

他不只是在陆地上健步如飞,水性同样极佳,能日行五百里的体力,又怎会游不过区区一条长江。

昏暗的月光下,麦铁杖悄悄摸上了岸。

春天的长江南岸,草木生长,麦铁杖隐在其中,寻到一处农家,翻墙偷了一身干净衣裳,也没敢久留,唯恐被人发觉。

他倒不是没有杀人灭口的胆子,只是偷一套衣裳,与犯下两条命案,引来的追捕不可同日而语。

麦铁杖换了衣服,快步穿梭于丛林之间,往京口而去。

京口这地方他可太熟了,当年他经常光顾的南徐州,便是治于京口,算得上是常客了。

别看京口城墙高耸,麦铁杖有的是办法翻越过去。

不过今日不是来重操旧业,而是要探查敌情,他没有选择夜入京口城,而是抹黑接近燃烧篝火的城外军营。

连城墙都拦不住麦铁杖,更别说是军营的篱笆。

他轻易混入营内,一支新建组建的农夫部队,又能有多么严明的纪律。

也不知道麦铁杖又从哪里偷了一套军服,佝偻着身子,尽力掩饰自己的魁梧,倒也在叛军营中顺通无阻。

麦铁杖瞧见一名落单的叛军士卒,他率先疑惑道:

“兄弟可是个生面孔。”

那名年轻士卒下意识解释道:

“我也是最近才来投奔朱刺史。”

麦铁杖虽然是岭南始兴人,但他在建康也待了许多年,旁人遇了他,也无法从口音上发觉异样。

年轻士卒就是听了麦铁杖的建康口音,这才没有丝毫怀疑。

麦铁杖笑道:

“那可巧了,我也是刚来不久。”

说罢,又叹息道:

“唉!咱哥俩都没赶上好时候,才入伙,北方的胡虏就派了大军前来。”

年轻士卒见他意志消沉,为他打气道:

“朱刺史麾下有两三万人,足以支撑一段时日,等天子攻陷了吴县,自会挥师北上,率领我等共抗北虏。”

年轻士卒所谓的天子正在进攻苏州州治吴县,麦铁杖猜测应该是妄称天子的苏州人沈玄𢙓,也让他精神一振,至少苏州州治还未沦陷。

至于那位朱刺史麾下两三万人,麦铁杖也是信的,方才他已经数过帐篷,确实能容下三万人的规模。

但他还是疑惑这名年轻士卒怎么能够清楚苏州的战事。

麦铁杖一面询问,一面也准备好了一旦年轻士卒察觉异样,他便要暴起杀人。

不过这名士卒却没有起疑,他嘿嘿一笑,说道:

“我就是苏州人,原本逃避兵祸,来了京口,可耐不住饥饿,这才加入了义军,投奔朱刺史的麾下。”

麦铁杖也放松下来,他与年轻士卒抱怨《五教》,引起对方的共鸣,两人因此也拉近了关系,麦铁杖突然感慨道:

“朱刺史能统领两三万人,沿江抵御北虏,足以见得天子的信任。”

“可不是么,那朱莫问”

年轻士卒下意识附和,道出了朱刺史的真名,又连忙改口:

“朱刺史在起事之前就跟随在天子左右,天子聚义,设置百官,便封了他做南徐州刺史,许他在当地募兵。”

说着,他懊悔道:

“当初我怎么就没有这份眼力,不然如今说不定也能捞一个刺史当当。”

年轻士卒也是苏州人,故而对妄称天子的沈玄𢙓、以及所谓南徐州刺史朱莫问的底细颇为知晓。

当天夜里,麦铁杖从健谈的年轻士卒嘴里套出许多情报,几乎把沈玄𢙓势力给摸了个清楚。

担心引起警觉,麦铁杖并未杀人灭口,他渺无声息地翻过篱笆,沿着原路退回到江岸,把自己脱得精光,再次横渡长江。

江北早已经有哨骑接应,为麦铁杖递上干净的衣裳,还特意准备了一匹马,让他骑马而行。

但南方不比北方,精于骑术的人终究只是少数,麦铁杖摆摆手道:

“我跑回大营便是,不比骑马要慢。”

哨骑便也随了麦铁杖的心意,但心底还是觉得麦铁杖是在吹嘘。

只是哨骑也不敢一路策马疾驰,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人可不比战马精贵。

若是平时累坏了它们,真要遇上了危险,马力不济,丢的可是自己的性命。

当哨骑跨着战马,一路小跑来到大营外,回头一望,麦铁杖果然紧紧跟在不远处。

只是人力终有尽时,今夜来往于广陵与京口,两次横渡大江,就算是麦铁杖,也是气喘吁吁。

此时夜色已深,是执掌军中文书的孔颖达接见了他。

由于崔澈夜宿广陵城,孔颖达给了麦铁杖纸笔,让他写下今夜所得。

但麦铁杖出身贫苦,自小就没读过书,目不识丁,他抓着毛笔好半晌,愣是一个字也没写出来。

孔颖达从他手中接过纸笔,无奈道:

“既然你不识字,就改为口述,由我记录。”

麦铁杖却不愿意,他声称:

“我受燕公之命渡江,自然得面呈燕公。”

孔颖达心中暗笑:莫非我还能贪墨了你的功劳。

可麦铁柱坚持要见崔澈,孔颖达无奈,只好派人将麦铁杖送往广陵城中。

麦铁杖来到崔澈的临时住所,却进不得门,门子还得问过了崔澈的亲随赵文,等他来定夺,是否打扰崔澈歇息。

赵文听说是过江的探子回来通报军情,不敢怠慢,连忙跑去崔澈卧室,敲响了房门。

屋内窸窸窣窣的声音骤然而止。

躺在榻上的崔澈示意尉迟炽繁穿好衣服,他坐起身不满道:

“有何事非得深夜来报!”

赵文在门外答道:

“有人自称麦铁杖,有军情相告。”

崔澈一声长叹,伸手为尉迟炽繁擦干净了嘴角流下的口水,朝屋外说道:

“将麦铁杖带去正厅,再唤人打些凉水过来。”

说罢,又对尉迟炽繁叮嘱道:

“等会漱了口,你自己早些休息,不用等我。”

(本章完)

第261章 秀外慧中第154章 大兴献俘第389章 全据河北第321章 契丹亲卫第79章 战事再起第286章 分兵而行第244章 祖母病故第413章 汾阴薛氏第122章 均分其利第255章 减免赋税第434章 东线战起第435章 消磨耐心第303章 废立储君第276章 行军总管第108章 苏威问案第325章 欲求连任第182章 家中有喜第142章 赵穆为间第185章 儿女亲家第382章 邺城之战第333章 离间君臣第413章 汾阴薛氏第545章 恢复爵位第509章 攻心为上可能要多请两天假第611章 攻陷江陵第547章 开解心结第380章 出城约战第2章 时来运转第612章 收缩兵力第529章 夜宿清水第490章 崔家兄弟今晚没有,大家不要等第406章 将士哗变第450章 苦衷难言第590章 袭取武当第533章 分清主次第561章 受禅让诏第294章 内外之争第10章 少年出游第447章 东窗事发第319章 祭拜圣山第486章 程郎求亲第7章 离邺归乡(4000)第497章 孝心可嘉第60章 孝子贤孙第177章 贵妃入彀第474章 途经代州第598章 南郡太守第9章 巡视田宅第313章 西辽河畔第177章 贵妃入彀第47章 献策平陈第390章 昭烈之事第584章 东宫失窃新章节被屏蔽了第100章 98章被屏蔽第393章 暗结将领第504章 李家母女第157章 夜袭王庭可能要多请两天假下一章在凌晨两点前第249章 孝悌崔郎第463章 重定租调第461章 净身修行第523章 其人性情第164章 重回书院第243章 入宫哭诉第238章 回朝受赏第412章 迁都与否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210章 请教工艺第511章 忠臣义士第350章 全据辽东第148章 奚人受辱第167章 唐公李渊第110章 奔袭历城第101章 青州总管第601章 扬水运河第309章 父子娶妻第17章 初至闻喜第189章 驾部次官第240章 各有去处第181章 祸乱江南第387章 议论纷纷第580章 不顾西域第172章 南下襄阳第386章 四州举义第77章 南陈夺嫡第263章 建造行宫第45章 赏功罚罪第330章 骑卒张桢第415章 裴家父子第413章 汾阴薛氏第209章 市店之争第329章 托付家事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171章 早做准备第31章 憾失姻缘第247章 塞北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