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崔澈归朝

第237章 崔澈归朝

广陵晋王府,后院厢房。

杨广埋怨道:

“子澄为何要派史万岁西征,使其立下奇功。”

史万岁领两千精兵,讨灭三大草头天子之一的汪文进,再加上此前立下的功绩,堪称此战首功之人。

崔澈也不惯着杨广,他直言道:

“此前史万岁与我失联,生死未知,殿下还曾夸赞崔某,今日又反倒埋怨起崔某。”

杨广连连摆手道:

“旧事莫提!旧事莫提!”

陪坐在杨广身旁的晋王妃斟了一碗酒,向崔澈敬道:

“妾身恭贺燕公得胜还朝。”

不等崔澈与她对饮,杨广就接过了晋王妃手中的酒碗,责怪道:

“有了身孕,怎能饮酒。”

崔澈不由自主地将看向晋王妃的小腹:这是又怀上了!

这一眼却被晋王妃瞧个正着,她脸色微红。

当杨广拿过酒杯,看向崔澈的时候,崔澈早就移开了目光。

再是大胆,也不能当着杨广的面,放肆打量晋王妃。

酒过三巡,崔澈这才告辞,杨广特意将长女观音婢唤来,向崔澈拜别。

观音婢如今也长到了六岁,眉眼间依稀有几分晋王妃的模样,越发可爱。

杨广亲自送崔澈出府,临别之际,杨广不舍道:

“子澄何必急着离开,不如多在广陵住上三五日,你我好生聚聚。”

崔澈前些时日已经在广陵城外解散了将士,他们带着自己的战利品陆续归乡,只有部分立下大功之人,会去往大兴接受封赐。

而他自己,也计划明日启程,回去大兴。

“离家半载,崔某越发思念妻儿,此前公主为我寄来当归,其意不言而喻,便是希望我早日讨灭叛乱,如今眼见江南匪患已平,我又如何能够迁延时日。”

崔澈不无遗憾道。

似乎若不是杨丽华催促,他真要把妻儿抛在脑后,留在广陵多陪杨广一段时间。

翌日清晨,史万岁、崔弘度、来护儿、鱼俱罗等人跟随崔澈奉命归朝,随行名单中,除了崔澈从大兴城带来的幕僚、亲随,还有麦铁杖、张武。

此次平叛,崔澈将史万岁定为军功第一,来护儿第二,这第三便是麦铁杖,位列鱼俱罗与崔弘度之前。

但也没有人不服,虽然都知道麦铁杖是崔澈的人,但他立下的功绩却都是有目共睹。

麦铁杖数次冒险深入敌后,查探消息。

不仅如此,更有杀敌之功,曾经在被俘后斩首三十级,其余历次战斗,也是不惜性命,奋勇拼杀,多有斩获。

同时,崔澈也曾派他领兵,攻取松阳,将他放在战功第三,并无不妥。

而战功第四,便是统御博陵骑卒的校尉张武。

张武接连生擒沈玄𢙓、高智慧,虽说有崔澈特意安排的因素,但功绩自然不能免去。

博陵骑卒已经由副将率领,带了战利品回去河北,张武则是要跟随崔澈归朝。

早年间,崔澈让张武统领博陵乡团,就已经为他免去奴籍,谋得乡团校尉的官身,严格来说,如今的张武并非崔家奴仆。

只是张武始终不曾改口称崔澈为燕公,而是一如赵文、李青等人,唤作家主。

崔澈归朝的途中,江南叛乱被平定的消息也传遍了大兴。

杨丽华就像一只骄傲的孔雀,她并非存心炫耀,但每当有人提起自己丈夫崔澈,杨丽华的脸上总会绽放灿烂笑容,赏赐奴婢时,出手也是大方得很。

陈月仪与元乐尚每次从燕国府回到尼寺,总会辗转难眠。

而兰陵公主杨阿五终日郁郁寡欢,眼见她日渐消瘦,独孤伽罗又急又气。

当母亲的,自然知道这个执拗的女儿心中究竟在想些什么,崔澈要是寻常女子的夫君,独孤伽罗早就逼他休妻再娶。

但偏偏手心手背都是肉,着实是让独孤伽罗无可奈何。

女儿不省心,也就罢了,随着独孤伽罗年华老去,丈夫杨坚也起了别的心思。

前些时日,杨坚居然敢背着她临幸了尉迟迥被罚没在宫中为婢的孙女。

独孤伽罗得知此事,怒不可遏,将被宠信的尉迟氏处死。

杨坚为此气不过,又不能朝独孤伽罗发火,毕竟是自己违背了当年的诺言。

郁闷不已的杨坚独自一人骑了马,离宫出走,跑进一处山谷,深入二十余里,才被高颎、杨素追上。

杨坚与二人大倒苦水:

“吾贵为天子,却不得自由。”

高颎劝说杨坚:

“陛下既是天子,又岂能为一妇人而轻天下。”

杨素闻言,瞟了高颎一眼,将这句话记在了心中。

二人劝说杨坚许久,直到入夜才把杨坚劝了回去。

独孤伽罗流涕请罪,说到底杨坚也是天子,独孤伽罗也意识到自己的做法伤了丈夫的颜面。

妻子给了台阶,杨坚借坡下驴,也没有再与独孤伽罗置气,夫妇二人和好如初。

至于被杀死的那名宫女尉迟氏,则无人在意,只是随意运出宫城,草草埋葬。

然而杨素却在一次觐见独孤伽罗时,状若无意地提起了高颎那句‘岂能为一妇人而轻天下。’

高颎所说的妇人,也许是尉迟氏。

但独孤伽罗却认定他是在轻视自己。

高颎之父曾是独孤信的部将,被赐姓独孤氏,与独孤家关系密切。

随着独孤伽罗对太子杨勇的态度转变,她也与太子的坚定支持者高颎疏远了不少。

但到底是考虑到人才难得,高颎劳苦功高,独孤伽罗并未发难,只是把这件事记在了心中。

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十月初四,正值初冬时节。

主动请缨在官道上观望的菩萨奴看清楚了远方驶来的马车,他顾不得上前拜谒父亲,拨转马头便向正在城外凉亭等候的杨丽华奔去。

“阿母!阿爷回来了!”

菩萨奴在崔澈离京以前,就开始学习起了骑马,杨丽华担心他摔着,特意从宫里要来了一匹温顺御马。

对于长女,杨坚一向大方,更不会吝啬一匹马。

杨丽华听说崔澈即将抵达,哪还坐得住,当即离开了凉亭,翘首眺望远方,分别将近一年,也不知道有多少思念想与崔澈倾诉。

明天还是四更,第一章估计要到下午三点,我上午要整理一下思路,醒醒脑子。应该是吃过午饭再动笔。

(本章完)

第601章 扬水运河第186章 吏部牛弘第15章 阖家再聚第367章 伪造书信第59章 为友尚义第291章 所谓计谋第293章 时机已现第278章 入宫辞行番外发不出来第461章 净身修行第61章 恢复旧姓第189章 驾部次官第578章 仓促回京第124章 食盐入关第519章 南渡渭水第106章 少年秦琼第117章 为民解惑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199章 武官升迁第279章 突厥来使第380章 出城约战第528章 兵出陇关第49章 婚姻之言第228章 进兵吴县第549章 混为一‘潭’第65章 屠戮宇文第430章 金墉之战(一)第274章 越府相亲第364章 两封文书第613章 宴无好宴第407章 夜间营啸第157章 夜袭王庭第522章 和亲之议第452章 长孙无忌第78章 同姓联结第531章 夜间生变第233章 夺取处州第258章 崔澈助学第310章 各方来使第559章 自比贞妇第205章 储位之议第67章 重回晋阳第515章 议定婚事第293章 时机已现第397章 阵前斩将第432章 洛阳易帜第353章 契丹军队第529章 夜宿清水第538章 恢复漕运第106章 少年秦琼第155章 可汗殒命第84章 凉亭桂树第475章 重返漠南第49章 婚姻之言第225章 围困无锡第119章 接风洗尘第42章 行差踏错第290章 揣测心思(第五更)第151章 援军将至第468章 盘剥索贿第323章 仁寿元年抱歉,今天要再请一次假大家不要等第589章 掎角之势第279章 突厥来使第567章 二郎从军第414章 联姻薛氏第26章 希望落空第520章 恩师留书第207章 意在江南第614章 袭占二郡第371章 士族来投第251章 重义轻财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498章 好心错事第95章 天子赐婚第304章 重组骑兵第144章 出塞劫掠第426章 老将夜登第380章 出城约战第423章 连成一片第139章 范阳卢氏第495章 燕王纳妾第290章 揣测心思(第五更)第377章 忠义难全第325章 欲求连任第496章 家中之事第123章 巡视滩田第144章 出塞劫掠第124章 食盐入关第245章 夺情与否第566章 来来往往第405章 高壁鏖战番外发不出来第225章 围困无锡第135章 卸任归朝第363章 李密东奔第59章 为友尚义第205章 储位之议第332章 心怀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