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重回河北
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正月十一,黎明时分,燕国府外。
棺木已经被牢牢捆绑在一辆马车上,尉迟炽繁、穆邪利、妙容三名侍妾也都带着儿女坐进了自己的车厢。
一袭丧服的崔澈还在与杨丽华、张丽华依依惜别。
“你们二人暂且留在大兴,等稳了胎,再启程去到安平。”
崔澈叮嘱道。
二女眼眶泛着泪光,不舍地点头。
三人又是一番温言细语,若不是许多官场上的好友陆续前来,只怕还得诉一番衷肠。
消息灵通之人,基本都知晓了崔澈拒绝杨坚百日夺情的好意,坚持要辞官回乡,为祖母守孝三年,故而,但凡有点交情之人,都来与他道别。
李靖在人群外等了许久,在众人离去后,他才上前。
此时天色已然大亮。
“经此一别,也不知何时再见,或许三年后燕公回朝,李某已经外任州县。”
李靖颇为感慨。
崔澈与他拥抱作别,说道:
“倘若心中牵挂,纵使山水阻隔,天涯路远,也终有重逢之日。”
“李某翘首盼望佳期,与燕公重聚。”
送走了李靖,崔澈眼见时辰不早了,与杨丽华、张丽华道别后,迈步走上了马车,却浑然不觉,就在结尾,杨阿五始终躲在一处角落,凝望着他,却又不敢上前一步。
崔澈非得掀开窗帘,看着有孕在身的杨丽华、张丽华进门,才吩咐车夫启程。
放下了帘子,崔澈看向与他同乘的房玄龄,无奈道:
“家中遭逢变故,不能依照旧诺,征辟玄龄入幕,你无需与我同行,我虽辞官,但朝中尚有不少故旧,仍可保你出仕为官。”
十四岁的房玄龄已经有了些许大人模样,他坚定道:
“读了这么多年孔孟之书,也知道忠臣不事二主,燕公欲伸大义于天下,如今不过暂时蛰伏,我又怎能弃主而去。”
房玄龄五岁时,便随其父房彦谦侍奉崔澈,那时菩萨奴还未出生。
过去,无论前往何地任职,崔澈总会将房玄龄带在身边,从十一岁起,房玄龄就被准许列席旁听,议论政事,也难怪他愿意跟随崔澈前往河北。
听得房玄龄这番话,崔澈暗喜,但丧亲的他,必须极力压抑住心中的喜悦,不使其流露在外。
他正色道:
“你们父子忠心为我谋事,崔某此生必不负卿。”
在崔澈等人运着灵柩东去的时候,两位东西突厥前任可敦宇文芳、阿史那氏也乘着马车驶离长安城,与崔澈汇合。
宇文芳迫不及待地让人将女儿崔文惠送来自己的车厢。
由于崔澈时常命人暗中将崔文惠带去长安,以解宇文芳的相思之苦。
两岁的崔文惠虽然不知道这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但也不会认生,乖巧地躺在宇文芳的怀抱中,任她爱抚。
同车的阿史那氏见到这一幕,满心的羡慕。
由于宇文芳与阿史那氏身份敏感,阿史那氏还好,虽然生得异域风情,但关中并不缺少胡娘,反倒是宇文芳,她当年名动关中,未免遇见旧相识,二女虽与崔澈同行,但始终神神秘秘,哪怕住店休息,也得戴上纱帽。
菩萨奴隐约有所猜测,无非是父亲养在别院的外室,他也见怪不怪,毕竟父亲当年在君前问答,一句‘臣好色’,可谓‘誉’满京师。
按照礼法,菩萨奴无需和崔澈一般守孝三年,他只需要为曾祖母服丧五个月,时候一到,自然得回去渭水书院读书。
离开潼关,来到黄河南岸一处渡口,菩萨奴看了一眼与崔澈携手走出车厢的房玄龄,他总觉得在父亲眼里,房玄龄才是亲儿子。
二人一路上,食则同席,寝则同榻,可以说是形影不离。
此时冰雪已然消融,换乘船只,速度明显快了许多,正月二十二日,崔澈一行人就抵达了相州。
刚刚踏上黄河北岸,内黄县(今河南安阳)县令李隆成便赶忙迎了上去。
内黄县属相州,距离邺城八十里。
在自报家门后,李隆成神情悲戚,对着棺木泣不成声,不知情的还以为他才是崔家的承重孙。
崔澈疑惑道:
“李县君莫非与崔某祖母有旧。”
李隆成哽咽道:
“燕公有所不知,下官乃是安平县人,与燕公同乡,曾受过燕公祖父的恩义,如今太夫人仙逝,下官痛彻心扉,情难自已。”
崔澈恍然,他倒不是真的认为这李隆成是真心哀悼祖母,相信对方还是冲着自己来的。
但所谓受过崔季舒恩义,只怕没有作假。
崔季舒早年行迹荒唐,晚年时为了能有个名声,身居高位的他奖励文学,提拔后进,也许这位年过四旬的李隆成,便是被崔季舒提携的官场后辈之一。
李隆成将崔澈迎入内黄县城,知道崔澈有孝在身,也没有为他设宴接风,但随行众人的饮食起居,全都给安排妥善,显然也是用了心的。
崔澈将李隆成的名字记在了心中,翌日,告别了热情的内黄县令,崔澈一行人继续运着封氏的棺木向北,终于在黄昏时候抵达了邺城。
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杨坚平定尉迟迥之乱后,下令焚毁邺城,将相州移治安阳,民众也尽数迁往安阳城。
当统治稳固以后,不再担心河北出现一个中心城市,杨坚又下令重建邺城。
开皇十年(公元590年),杨坚将相州州治重新置于新邺城,过去被迁走的邺城百姓,也大多回到了故地。
但新的邺城无论规模,还是繁盛,都不能与昔日三国故地、六朝古都相比。
崔家在邺城的旧宅,早就随着十二年前的一把大火,被付之一炬。
但宅地还在,邺城重新营建以后,崔澈也派人回到河北,重新在邺城修筑了一座府邸。
车队驶入邺城,看着显眼的燕国府标识,大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无不注目观看。
“燕公回河北了。”
“据说是要为他祖母守丧三年。”
“不愧是名门子弟,恪守礼法。”
街道两旁的议论声不绝于耳。
回来晚了,还有三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