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雄主崩殂

第28章 雄主崩殂

崔澈、裴秀是在城门口与杨玄感、窦威碰的头,窦威躺了三天,屁股上的伤早就好了,也没有奴仆真敢对小主子下狠手。

来的路上,窦威没少安慰杨玄感,显然也是知道堂兄给招亲设门槛,让同窗好友受了不小的打击。

而崔澈微笑着与自己打招呼,也让窦威不清楚对方是不是在强颜欢笑。

“阿澈,你也莫要沮丧,家宴时我堂兄还夸赞过你,他说你为人聪慧,行事得体,若有朝一日懂得收敛锋芒,当成天下伟器。”

窦威模仿着堂兄窦毅的口吻,家宴上的评语本不该拿来在外边说,但他实在担心好友就此消沉,况且也不是贬低之语,这才出言鼓舞。

只不过崔澈早就释然了,他已经领悟到与其陪伴窦家女一起长大,倒不如躺在穆家姐姐怀里说些心里话。

“文蔚无需为我担忧,当日也不过是应玄感邀请才答应下来,澈年方六岁,一心向学,又怎会分心男女之事。”

窦威见他神情不似作伪,终于放下心来。

四人结伴去往书院,沿途说说笑笑,然而崔澈心中一直在思量窦毅对自己的评语。

莫不成真应该收敛锋芒。

崔澈穿越之前也只是一名普通的文科类大学生,还未遭受社会的毒打,许多事情难免思虑不周。

而窦毅宦海沉浮四十余年,他的评语也引起了崔澈的反思,自己此前种种行径,都是为求扬名,但是否操之过急。

也许真该缓上一缓,沉心向学,充实自己,否则名声越大,但真实才学却不能跟上,名不副实,终有丢人现脸的一天。

就在崔澈认真反省以后,又听窦威说起了前日求亲失败的那些国公家公子,当他讲到随国公的二公子时,崔澈一时还真没有反应过来普六茹英究竟是谁。

但转念一想,才记起杨广本名正是杨英,也让崔澈忍俊不禁,原来比自己大了两岁的杨广也在窦府吃了瘪。

回到书院,拜过了先生,众人又回归了日复一日的学习生活,而崔澈受窦毅点拨,也少了许多别的心思,真正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别看他在书院众人之中年纪最小,入学最晚,但功课很快便追赶上了一众师兄,惹得先生徐文远大为惊奇,却也没有夸奖,就是担心这少年骄傲自满。

而崔澈等人在渭水书院求学的时候,外界并不平静。

在北周与南陈争夺淮北的战事中,起初,南陈大将吴明彻数次击败北周徐州总管梁士彦,兵围彭城(江苏徐州)。

这也是杨坚被火速从河北定州调往淮北亳州的原因,而杨素也随郯国公王轨往淮北,稳定局势。

在此期间,杨素得以与杨坚交好。

而朝中关于废立太子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歇,宇文邕固然对太子不满意,却一直没有采取行动。

自己的身体自己最清楚,宇文邕虽然才三十五岁,但身体一直不好,建德四年的时候,他派遣十八万大军伐齐,接连攻克三十余城,却因病不得不班师回朝。

在次子不贤,其余诸子年幼,自己身体又差的情况下,宇文邕哪敢废弃太子。

当初堂兄宇文护摄政,威福自专,接连废弃、杀害宇文邕两位兄长,可给年少时的宇文邕留下不少阴影。

他可不想废长立幼,再给幼子留下一个权臣辅佐。

于是废储之议,便这般搁置下来。

与此同时,领三千骑投奔突厥的高绍义,在佗钵可汗的支持下即北齐帝位,统属流亡草原的北齐遗民,并与营州(辽宁朝阳)高宝宁相勾结。

突厥这样的做法,无疑触犯了宇文邕的逆鳞,这位刚刚统一北方,虎视天下的雄主便也有了北伐突厥的想法。

当初面对阿史那皇后的隐忍,不过是为了一展胸中志向,如今北齐已亡,也无需再与突厥虚与委蛇,而暂未展开行动,不过是淮北战事焦灼,胜负未分而已。

建德七年(公元578年)二月底,淮北之战终于有了结果,王轨、杨素奔赴彭城救援,阻断陈军退路,恰逢吴明彻患上背疾,行动不便,更难以指挥。

于是让萧摩诃率骑军突围,而吴明彻身边部众随即纷纷溃散,自己也在走投无路之下,为周军所擒。

战事以北周全取淮北之地而告终,陈军将士陆续被俘者三万余人。

宇文邕闻讯大喜,甚至封吴明彻为怀德郡公,官拜大将军,只是吴明彻心怀故国,始终郁郁寡欢。

而对于此战的功臣,更是不吝奖励,主将王轨进位柱国,拜徐州总管、都督七州十五镇诸军事。

杨素也得以获封治东楚州事(江苏宿迁),其弟杨慎为义安侯。

淮北战事的终结,也使得宇文邕终于能够将北伐突厥的构想付诸实际。

三月上旬,周主宇文邕下诏放免奴婢,所谓放免奴婢,与赵文、张武、妙容等人无关,而专指北周境内,有西魏、北周之人,在过往与关东政权东魏、北齐以及江南政权南梁、南陈对峙期间,被两方掳为奴婢之人,尽皆放为良人。

三月二十五日,宇文邕下诏改元,以建德六年为宣政元年。

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四月二十三日,突厥入寇幽州,杀掠士民。

曾经亲密的两方,早就应北齐灭亡,而关系破裂,宇文邕早就有意要寻突厥人的麻烦。

如今淮北战事平歇,南陈短时间内无力北上,又听得突厥杀掠边民,于是宇文邕于五月二十三日,亲率诸军,兵分五路,讨伐突厥。

在其中,最尴尬的便是北周皇后,突厥公主,阿史那氏。

当然,军国大事,谁又会在乎一个妇人的处境尴尬与否。

然而一如三年前,宇文邕在伐齐途中因病班师,此番北伐,离京仅四天,五月二十七日,宇文邕在途中又一次病倒。

五月三十日,宇文邕自感命不久矣,下诏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并从长安唤来自幼相伴长大的宇文孝伯,执其手嘱托后事。

六月初一,宇文邕病情加重,当夜,一代雄主于返回长安的途中驾崩,时年三十六岁。

(本章完)

第179章 双姝同名第275章 荆州总管第175章 渡江破城第381章 两军列阵第135章 卸任归朝第245章 夺情与否今晚没有,大家不要等第17章 初至闻喜第202章 田螺姑娘第129章 初为人父第386章 四州举义抱歉,今天要再请一次假第467章 谋身之法第370章 崔澈起兵第339章 入城为使第441章 重设商税第13章 辞亲远行第580章 不顾西域第368章 仁寿宫变第248章 妄人妄语网吧里写状态有点差,今天先两更吧第542章 重瞳大将第238章 回朝受赏第450章 苦衷难言第22章 求学之心第185章 儿女亲家第382章 邺城之战第576章 体验生活第457章 彻查案件第243章 入宫哭诉第541章 兵出散关第88章 私兵国有第407章 夜间营啸第280章 心悦诚服第408章 豆卢皇后第572章 少年慕艾第437章 天子崩殂第192章 舅甥共话第165章 崔澈相婿第98章 新妇奉茶第553章 李府奔丧第398章 激敌出战第516章 李渊嫁女第176章 花落谁家第115章 重返青州第31章 憾失姻缘第156章 重整旗鼓第421章 先锋袭城第73章 如鱼得水第606章 镇守巴东第319章 祭拜圣山第333章 离间君臣第583章 宫中饯行第379章 呼唤家人第195章 元宵夜会第41章 吃瓜群众第455章 卦象玄机第22章 求学之心第125章 礼轻意重第57章 杨广相求第204章 旧人之心第112章 总管人选第192章 舅甥共话第93章 三线告捷第318章 契丹归附第5章 封家六子第130章 总管外巡第115章 重返青州第114章 新征幕僚第298章 震慑北疆第176章 花落谁家第331章 崔杨聚兵大家不要等第74章 惩治罪恶第340章 改变想法第119章 接风洗尘第50章 挚友登门第273章 民部尚书第525章 分兵之议第155章 可汗殒命第411章 加官进爵第162章 论功封赏第476章 一计不成第430章 金墉之战(一)第269章 后发先至第116章 野心勃勃请假一天第266章 东巡泰山第99章 放浪形骸第221章 夜渡长江第528章 兵出陇关第215章 重瞳快腿第182章 家中有喜第112章 总管人选第6章 夜不能寐第155章 可汗殒命第237章 崔澈归朝第18章 崔家儿拳第192章 舅甥共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