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改变想法

第340章 改变想法

只能说崔澈派遣麦孟才入城,目的的确不纯。

除去当众说下那么一番话,来使将士们感受到他是如何的爱兵如子之外。

也是为了考验麦孟才,同时给他一个表现的机会。

至于为什么不是崔弃疾,原因倒也简单,崔澈也怕儿子被一箭射死。

未来女婿,八字还没有一撇,哪怕真娶了他女儿,重要性也不能跟亲儿子相提并论。

当然,崔澈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让麦孟才借机入城,打探些情报。

而麦孟才也没有辜负崔澈的期望,在崔澈当众向他提问的时候,麦孟才早有准备,他从容答道:

“回禀元帅,城中主事之人是高元之弟,高建武。

“当我声称是来索要尸首时,高建武表现得颇为失望,或许是他对守城信心不足,希望两家言和。

“此人很是年轻,末将与他说话之时,却有部将未经允许,便粗暴插嘴,而高建武却隐忍不曾训斥,末将猜测高建武的威望,并不足以使守城将士心悦诚服。

“末将离开前,也趁机向眺望过一眼,城内兵员充足,亦堆积有大量守城物资,箭矢更是在城下成捆成捆堆积土山。

“末将以为,若是强攻,只怕短时间内,难以破城。”

一番话说完,在场之人看向麦孟才得目光中,都带了几分欣赏。

麦铁杖就更不用提了,一张老脸,笑得跟朵月季花似的。

崔澈自己惜命,当然舍不得让崔弃疾冒险。

而麦铁杖每每冲锋陷阵,都是有往无前,视死如归,在他看来不冒着性命危险,怎么建功。

在功业面前,尚且不顾惜自己的性命,又怎么会怨恨崔澈让麦孟才以身犯险。

他反而还感激,崔澈能给麦孟才这么一个表现的机会。

毕竟在麦铁杖的认知里,崔澈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

崔澈也对麦孟才的表现很满意,他就在城墙上那么一小会的功夫,居然在探明敌军主将身份的同时,还能察觉出对方有可能的将帅不和。

至于城内防守力量,其实多强攻几天,也能试探出来。

不过麦孟才的情报,也让崔澈意识到,一味强攻,只怕难以破城。

辽东城的财富再怎么诱人心动,但联军将士也终究是血肉之躯,若是迟迟不能夺取城池,如今高昂的士气必然会走向衰竭。

崔澈夸赞过麦孟才后,向众将问计道:

“如今乙支文德潜伏在外,辽东城内又有重兵把守,正如孟才所言,若驱使将士蚁附强攻,恐难以奏效。

“我欲诱敌野战,无论是城内守军,还是乙支文德埋伏在城外策应的军队,只要他们能来,此战就成了大半,诸位可有方略?”

如今事情的发展已经与崔澈此前的计划有了很大的出入,乙支文德领了骑卒在外策应,使得崔澈必须留够足够的守军,来守卫营寨。

而且乙支文德这支军队的存在,也威胁到了候城向隋军大营运输牲畜的通道,必须分出骑卒护卫。

如今牲畜们刚刚诞下春羔,必须要有充足的营养补充,而辽河上游水草丰美,才是崔澈以候城作为后方基地的原因。

不仅如此,崔澈在攻城时,还要分出骑兵压阵,不能全力攻城。

而辽东城有了十万大军驰援,守备充足,此消彼长之下,也让崔澈试图用胡兵强攻,最终以胡兵受到重创为代价夺取辽东城的计划破产。

不得不承认,乙支文德这一手,的确让崔澈很难受。

众将听得崔澈发问,尽数陷入了沉思,这个计划的难度不小。

要怪只能怪崔澈过往战绩太耀眼,将对手打怕了,按照麦孟才得说法,主持辽东城防御的高建武似乎颇为畏惧,更不可能轻易出城野战。

思来想去,就只能从乙支文德入手。

毕竟乙支文德率军出城,想来也是想要寻找战机的,一旦城外部队战败,外无援兵,想来城内的守军面对东方的那条生路,也坚持不了多久。

崔弃疾最先起身,此前见麦孟才大出风头,崔弃疾也不愿落于人后。

他先是分析了为何不能从辽东守军身上着手,这才提起乙支文德,说道:

“此前我军立足未稳之际,乙支文德都不曾现身,可见此人性格稳妥,要想诱使他野战,需得投下重饵。”

早在西辽河之战中,崔弃疾建议崔澈稳扎稳打,与敌僵持,崔澈就已经允许他再军议上畅所欲言。

崔澈闻言颔首,饵食不重,诱不来乙支文德。

就在帅帐之中,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商讨该如何钓乙支文德上钩的时候。

辽东城东部,群山之间,藏身在此的乙支文德的一系列行为,却让麾下将士摸不着头脑。

此前,阴差阳错之下,崔澈在营外挖掘壕沟的行为,让乙支文德误以为是部下泄露了自己的计划,队伍里有叛徒,而且级别还不低。

这也让乙支文德计划利用这个内应来给崔澈设一个圈套。

深夜,乙支文德召集众人议事,说是议事,但在会议上,他不顾众人的反对,独断专行,居然要北上进攻候城。

高句丽是主场作战,自然能够得到当地民众的支持,相对而言,也更容易打探到情报,比如清楚候城时联军的后方基地。

候城周边放牧的牛羊是联军生死存亡的关键,这一点,乙支文德清楚,而崔澈更不可能疏忽大意,他早已在候城安排了重兵把守。

而这一消息,也是众人所知晓的。

骑将们纷纷以此为由,劝谏乙支文德,不要去候城。

如今这样就挺好,有他们的威胁,隋军不敢全力进攻,就等着使团在隋朝国内发挥作用。

只是包括乙支文德在内,都没有想到使团如今还被扣押在营州。

乙支文德对于众将的看法不屑一顾,他说道:

“我听说崔澈任用的房玄龄,只不过是一个书生,从未领兵作战,此举,就是袁绍任命淳于琼守乌巢,我必能破之。”

众人苦劝无果,见他决心已定,也只能接受。

(本章完)

第455章 卦象玄机第415章 裴家父子第112章 总管人选第186章 吏部牛弘第117章 为民解惑第168章 谁可为帅第148章 奚人受辱第301章 杖毙名将第508章 巨石轰击第387章 议论纷纷第82章 勿虑婚姻第136章 任于何处第210章 请教工艺第233章 夺取处州第516章 李渊嫁女第570章 崔澈教孙第465章 越府报丧第416章 关陇危机第98章 新妇奉茶第200章 杨崔之会第149章 歃血为盟第244章 祖母病故第24章 为报君恩第444章 王府相婿第109章 狗急跳墙第88章 私兵国有第446章 东隋马政第419章 世子相求第547章 开解心结第401章 袭取险隘第442章 晋阳宫殿第141章 刘焯师徒第63章 杨坚建隋第56章 太后杨氏第235章 诱敌之计第472章 出兵准备第87章 姻缘已定第509章 攻心为上第365章 夫妻同心第474章 途经代州第120章 将士归心第224章 兵分三路第154章 大兴献俘第623章 再往邙山第580章 不顾西域第507章 受惊失眠第280章 心悦诚服第569章 薛氏父子第229章 杀人脱身第502章 进抵蒲州第502章 进抵蒲州第201章 初访李府第525章 分兵之议第246章 重回河北第422章 大军南渡第319章 祭拜圣山第538章 恢复漕运第48章 崔郎可友第456章 晋阳寺院第596章 封锁江面第584章 东宫失窃第199章 武官升迁第561章 受禅让诏第29章 孝子阿赟第354章 重逢刘方第364章 两封文书第539章 李渊为将第459章 汾水之鱼第93章 三线告捷第6章 夜不能寐第273章 民部尚书第484章 军队整编第129章 初为人父第454章 开诚布公第479章 义成公主(3000)第303章 废立储君第470章 世子立威第561章 受禅让诏第333章 离间君臣第66章 深夜来客第420章 目标河南第332章 心怀忧虑第240章 各有去处第213章 安排诸事第283章 便宜行事第593章 襄阳危急第491章 正旦元会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392章 休整与否第59章 为友尚义第162章 论功封赏第91章 作战计划第127章 入幕之宾第601章 扬水运河第517章 心存死志(516章新婚之夜正在审核)今晚没有,大家不要等第165章 崔澈相婿第597章 壮士断腕第223章 聚兵无锡第326章 回朝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