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孝宽之疾

第40章 孝宽之疾

崔澈在后方纳妾,前线局势也没紧张到哪里去。

七月,尉迟惇进军武陟(河南焦作)与韦孝宽对峙于河阳,但局势却僵持起来,平叛大军势众,尉迟惇不敢轻易动作,而韦孝宽也称病,无法统一指挥各部,向朝廷请求派遣监军。

消息传回邺城,崔达拏大喜过望,赶忙向尉迟迥进言,应该趁着敌军主将患病不能理事的时机,催促前线作战,一如争夺徐州时,北周各军趁吴明彻患病,完成对南陈军队的包围。

然而尉迟迥却并未听从,崔达拏自感腹有良谋,却不被主所用,垂头丧气的回到衙署。

崔澈正为他处理后勤诸事,见堂兄颓丧,问其缘故,崔达拏于是大吐苦水,崔澈听他说完才笑着解释道:

“兄长焉知韦孝宽是真的病了?”

崔达拏闻言一愣,疑惑道:

“难不成韦孝宽是故意称病,引我军去攻?”

“堂兄又想岔了。”

崔澈摇头解释道:

“韦孝宽确实做好了应对我军攻势的准备,但他称病并非是为了诱敌,而是自保。

“此前其为元帅,尽取江北之地,已是立下不世之功,如今若再平关东,岂不闻功高震主。

“所谓称病请求监军,以协调指挥各部,不过是找人分润平叛之功,释主疑心罢了。”

崔达拏这才恍然大悟,自古功大难赏,都是一个要命的问题,在物理层面上的要人性命。

杨坚刚坐上丞相之位,尚无大功于国,若是韦孝宽独享平灭尉迟迥的功劳,崔达拏自觉若是杨坚,也是寝食难安。

于是立即去到总管府向尉迟迥告罪,尉迟迥清楚崔达拏的能耐,如今后勤事务井井有条,都是其堂弟崔澈在打理,这一次更不用多想,铁定是崔澈为其解惑。

尉迟迥稍作询问,崔达拏也并未隐瞒,坦然告知。

这般聪慧的少年郎,着实招人喜欢,尉迟迥于是命人唤来崔澈,勉励道:

“临机两阵之间,固然重要;供给后勤军需,亦不能疏忽,有崔郎辛苦操持,前线军士方能衣食无忧。

“还望崔郎继续努力,事成之日,老夫愿以炽繁相托,于长安招崔郎为孙婿。”

崔澈闻言,喜不自胜,当下就叩头拜道:

“澈本亡命之人,幸得总管收留,方有容身之处,本不敢再有奢望,然而错蒙大父爱戴,以贵女相许,澈虽肝脑涂地,亦不能报大父之恩!”

婚事还没成,澈哥儿便下拜认起了祖父,尉迟迥老怀大慰,就此将崔澈看作自家人,而澈哥儿也得以更进一步接触机密。

出了总管府,回到马车上,崔澈敛去笑容,面色更是凝重。

而长安城中,杨坚也为领军人选犯起了愁。

他先是找到了崔澈族兄,出身博陵第二房的崔仲方。

崔仲方与杨坚在少年时同是皇子伴读,交情深厚,又颇识军事,在杨坚看来,是可以托付重任之人。

然而崔仲方却以宗族俱在关东为由推辞。

杨坚于是又找到扶他上位的郑译、刘昉,二人也各有理由,借故推辞。

如今局势尚不明朗,前线凶险,没有人愿意前往。

杨坚眼看这三人推辞,更觉得崔澈小小年纪便敢往邺城为间,殊为难得。

正值无人可用的时候,丞相府司录高颎主动请缨,愿往前线为监军。

高颎时年四十,本是高句丽人,祖上内迁,冒认为渤海高氏,其父高宾曾为独孤信的幕僚,故而高颎又有独孤颎的鲜卑名。

其人精明强干,知兵事,多计谋,才能素为杨坚所知,杨坚拜丞相后,立即派人征召高颎,高颎欣然与人道:

‘愿受丞相驱使,若大事不成,亦不惧灭族之祸。’

为了登临高位,连灭族之祸都不怕的人,又怎会畏惧前线凶险。

杨坚大感欣慰,当即以高颎为监军,奔赴前线。

不只是杨坚在邺城布下暗子,尉迟迥同样在长安留有耳目,很快高颎出任监军的消息传到了邺城。

高颎过往无甚功绩,为尉迟迥所轻,并未引起重视,杨坚能知晓他的才能,只因为身为独孤家女婿,与依附独孤氏的高颎曾有往来。

尉迟迥又怎么可能清楚高颎的斤两。

而崔澈也装聋作哑没有提醒。

没错,尉迟迥是给他画了个饼,说是进了长安就把天左大皇后,如今被迫削发为尼的尉迟炽繁嫁他为妻。

但澈哥儿也没忘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又怎会为了一个女子就为他尉迟家抛头颅,洒热血,走上取死之道。

嘴上喊着大父,崔澈可没真把尉迟迥当自己祖父看待。

他祖父名叫崔季舒,还在城外埋着呢。

高颎去往前线,崔澈便知道大战一触即发,而局势果然不出他的预料。

韦孝宽的病随着高颎前来,不药而愈,开始搭设浮桥,准备渡过沁水与尉迟惇决战。

尉迟惇在上游点起火船,试图烧毁浮桥,高颎便命人制作土墩抵御。

眼见无法摧毁浮桥,尉迟惇又临时起意,计划半渡而击,于是命部众稍稍后退。

韦孝宽却抓住时机,命令各部火速渡河,而高颎在全军渡河以后,更是烧断浮桥,以示背水一战的决心。

以尉迟惇之能,如何能够与韦孝宽、高颎二人联手相抗衡。

若是元帅与监军争权也就罢了,偏偏韦孝宽有心让功,二人合作称得上是亲密无间。

此战毫无意外,尉迟惇大败于沁水,十万步骑或死或逃,自己也狼狈逃回邺城。

一时间河北人心惶惶,但好在青州总管尉迟勤引军五万,将从青州来援,稍稍稳定了局势。

而在尉迟惇沁水兵败的时候,七月二十六日,国丈司马消难经过长期准备,成功诱杀郧州总管府长史侯莫陈杲、郧州刺史蔡泽等四十余人后,举兵反叛,响应尉迟迥。

杨坚闻知消息,盛怒不已,当初司马消难背齐来投,就是杨坚之父杨忠前去接应,司马消难于是与杨忠结拜为兄弟。

这么些年来,杨坚以一直以叔父之礼侍奉司马消难,这份情谊最终在权力的诱惑面前一文不值。

杨坚于是以郑州总管王宜为元帅,率军讨伐司马消难。

(本章完)

第243章 入宫哭诉第195章 元宵夜会第185章 儿女亲家第480章 避暑王宫(3000)第108章 苏威问案第110章 奔袭历城可能要多请两天假第389章 全据河北第568章 天子心意第259章 打听消息第365章 夫妻同心第370章 崔澈起兵第137章 出镇幽州第454章 开诚布公第40章 孝宽之疾第581章 开平三年第275章 荆州总管第133章 光州刺史第394章 阵前叙话第154章 大兴献俘第291章 所谓计谋第249章 孝悌崔郎第289章 读史明智第62章 裴秀来京第204章 旧人之心第322章 开皇之末第562章 各方来客第142章 赵穆为间第124章 食盐入关第98章 新妇奉茶第20章 抵达长安第565章 地方分权第347章 变故突发第9章 巡视田宅第450章 苦衷难言第246章 重回河北第593章 襄阳危急第4章 初入崔府第307章 接任宗主第390章 昭烈之事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467章 谋身之法第525章 分兵之议第106章 少年秦琼第291章 所谓计谋第333章 离间君臣第255章 减免赋税第38章 大战将起第568章 天子心意第179章 双姝同名第421章 先锋袭城第78章 同姓联结第249章 孝悌崔郎第346章 弃城求援第78章 同姓联结第151章 援军将至第542章 重瞳大将第245章 夺情与否第239章 再遇兰陵第466章 铺张浪费第218章 兄弟重逢第6章 夜不能寐第57章 杨广相求第526章 救援陇右第123章 巡视滩田第336章 分兵策应第328章 巧遇小陈第448章 走漏消息第482章 宽赦为民第158章 威望之隆第555章 益州长史第491章 正旦元会第471章 援弱抗强第206章 塞外消息第569章 薛氏父子第499章 大战将启第370章 崔澈起兵第97章 结发夫妻第220章 渡江安排第166章 千牛备身(第一更)第420章 目标河南第572章 少年慕艾第433章 幼子为质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601章 扬水运河第228章 进兵吴县第2章 时来运转第508章 巨石轰击第71章 一喜一忧第120章 将士归心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385章 渡河北上请假一天第567章 二郎从军第509章 攻心为上第323章 仁寿元年第486章 程郎求亲可能要多请两天假第621章 歪曲事实第385章 渡河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