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先锋袭城

第421章 先锋袭城

东隋战兵们在不久前,才因为河东之战而收获重赏,如今士气正盛,其实也无需崔澈特意誓师激励。

此举,不过是震慑宵小,让他们看清楚形势,莫要在自己离开后作乱。

崔澈入主晋阳之前,能为杨谅赴死的,只有王𫠆一人。

文武百官,或是不发一言,或是争相献媚于崔澈。

但随着崔澈架空三省六部,而将实权转移到了大丞相府与中外府,必然新增许多失意之人。

这些人在平时纵有不满,但畏惧崔澈,也不敢有什么小动作,可随着崔澈离开,保不齐会生出乱子。

今日,被迫前来观礼的除了天子杨谅以外,也有满朝文武。

眼见数不清的战兵在崔澈的鼓舞下,爆发出一阵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骇得这些朝官们脸色惨白。

崔澈见目的已经达到,也没有再耽搁时间,他走下高台,统御十四万战兵南下。

行军途中,崔澈命令大丞相府记室参军祖君彦执笔,为他向镇守洛阳的于仲文发去书信,声称要举三十万大军,与他会猎于洛水。

正所谓兵不厌诈,恐吓对手,也是战争中的一环。

只不过这封书信却不急于寄出,崔澈可不会好心给于仲文提醒,自己将要南下。

小将程咬金被委以重任,崔澈命他为先锋,领麾下五千骑兵,快马加鞭,抢占河桥。

崔澈为了不违背农时,选择在春耕之后出兵,但如今正值盛夏,上游高山上的冰雪消融,黄河水位大涨,想要人马涉河而过,显然是妄想。

黄河也只有这一时期,才能被视作天险。

要想渡河,要么耗费时间,测量水位,架设浮桥,要么就得夺取北中城,占据黄河大桥。

北中城为河阳三城之一,位于黄河以北,筑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控制河桥北端。

其余二城便是东魏元象元年(公元538年),修筑于北中城以南,黄河沙洲上的中潭城,设有河阳关。

以及与中潭城同一年在黄河南岸修筑的南城。

河阳三城是洛阳为数不多的防守要津,一旦三城失守,河东大军便能从容由黄河大桥南下。

当然,这所谓的险隘,一旦碰上枯水期与黄河结冰期,便也抓瞎了。

这是程咬金第一次担任大军先锋,无疑是崔澈对他的信重。

程咬金也明白,要不是麦铁杖镇守代地,王当万去了辽东,秦琼留在蒲州,这先锋大将,怎么也轮不到自己。

这位十七岁的小将格外地想要把握住这一来之不易的机会。

沿途,程咬金星夜兼程,直到抵达了怀州治所河内县(今河南沁阳),距离黄河北岸的北中城不足六十里,程咬金才让部众稍作休整,准备等他们养足了体力,在夜里奔袭北中城。

于仲文也清楚河阳三城的重要性,尤其是北中城,控制着黄河大桥的北端。

他特意派遣侄儿于哲镇守北中城。

于哲与崔澈还是有些过节的,本来燕国公的爵位属于他父亲于𫖮,只是于𫖮死后,杨坚将于𫖮的嫡子于世虔改封别处,给崔澈腾位子。

就是这一层关系在,崔澈与他们于家的关系并不和睦。

于哲也知道崔澈如今在晋阳厉兵秣马,时刻准备南下,但他怎么也没想到,东隋先锋来得这么快。

崔澈于四月二十五日出兵南下,沿途八百里的路程,程咬金居然只花费了四天时间,西隋细作根本就来不及报信。

毕竟在敌占区传递消息,也不敢肆无忌惮的策马疾驰。

当然,代价也不小,程咬金麾下五千骑卒用来代步的一万多匹马,几乎都已经跑废了。

永昌元年(公元605年)五月二十八日,深夜,程咬金抵达北中城外,但他并没有立即发动进攻,而是下令将士们潜伏,等到怀州守军将冲车与云梯送来,程咬金立即下令,分出一千将士充当步卒,趁夜攻城。

而此时,北中城内的守军并没有防备,直到城墙上传来了喊杀声,守将于哲这才从梦中惊醒,他来不及披甲,甚至光着脚就往北面城墙跑去。

只是为时已晚,东隋军已经借助云梯爬上了城墙。

于哲事先并未收到消息,他不可能安排大量将士昼夜不止的戍守城墙,真要这样做,等敌人南下的时候,守军也早已经疲惫不堪。

因此,一千攻城将士所面临的守军并不多,于哲还没赶来救援,城墙上的百余名守军就已经给杀溃了。

东隋军立即杀下城楼,控制了北门,当北门缓缓打开,程咬金望见了火把挥动三下作为记号,随即领着剩余四千骑兵向北门冲去。

他挺着长槊,一马当先,月光下,四千骑兵尽数由北门涌入城内,在主道上与于哲率领的数千援军相遇。

北中城守军多年未经战事考验,没有了城墙作为依托,直面跟随崔澈南征北战多年的燕地精骑,又急于支援北面城墙,并没有时间去携带拒马、战车来阻挡骑兵冲锋,结果可想而知。

在北中城的主道上,西隋守军被冲击得七零八落,并没有穿戴甲胄的于哲也不知被哪里的流矢射中,殒命于城内。

程咬金也随即控制了河桥北端。

只是北中城内的喊杀声与火光,惊醒了中潭城与南城的守军,程咬金思索片刻,并没有继续向沙州的中潭城发动进攻,而是选择平息北中城内的骚乱,也让将士们恢复些体力。

二十九日凌晨,北中城失守的消息就已经传到洛阳,于仲文闻言不语,只是询问于哲的下落。

当得知侄儿战死,于仲文痛彻心扉,但他并没有沉浸在悲痛之中,随即下令增兵中潭城,守住河桥中段,并派遣部将辛明瑾赶往中潭城,同时告诫他,一旦不敌,可烧断河桥,不使崔澈大军能够从容渡河。

至于为什么不立即将河桥烧断,于仲文也是想要借用河阳关来消耗东隋军队。

等东隋军付出巨大的伤亡,好不容意打下了中潭城,却发现河桥被烧断,对于东隋将士们的士气,无疑是重大的打击。

(本章完)

第187章 初见药师第613章 宴无好宴第220章 渡江安排第177章 贵妃入彀第54章 再见德彝第570章 崔澈教孙第358章 意气之争第577章 收取敦煌第294章 内外之争第29章 孝子阿赟第212章 行军长史第151章 援军将至第380章 出城约战第572章 少年慕艾第492章 入府慰问第88章 私兵国有第81章 皇家尼寺第207章 意在江南第373章 何处为先第7章 离邺归乡(4000)第438章 回师晋阳第222章 投江而死第79章 战事再起新章在审核第11章 近春雅会第371章 士族来投第504章 李家母女第229章 杀人脱身第559章 自比贞妇第559章 自比贞妇第81章 皇家尼寺第532章 重遇旧人第48章 崔郎可友第93章 三线告捷第509章 攻心为上第564章 各有封赏第144章 出塞劫掠第513章 李渊定计(3000)第160章 班师归国第443章 三省六部第521章 九一高地第191章 徐门三杰第198章 计划出巡(第六更)第333章 离间君臣第417章 晋阳重逢第156章 重整旗鼓第243章 入宫哭诉第578章 仓促回京第497章 孝心可嘉第40章 孝宽之疾第505章 渡河西进第348章 夺取辽东第134章 高家父子第201章 初访李府第13章 辞亲远行第291章 所谓计谋第250章 回馈宗族第547章 开解心结第15章 阖家再聚第375章 全取毛州第104章 处刑立威第247章 塞北来人第587章 下诏南征第603章 疑兵之计请假第126章 文士来投第499章 大战将启第86章 佳人邀见第580章 不顾西域第472章 出兵准备第614章 袭占二郡第426章 老将夜登第361章 奚族生乱第373章 何处为先第320章 赎买妇孺抱歉,今天要再请一次假第302章 五年平辽第207章 意在江南今晚没有,大家不要等第166章 千牛备身(第一更)第329章 托付家事第186章 吏部牛弘第77章 南陈夺嫡第54章 再见德彝第461章 净身修行今晚没有,大家不要等第179章 双姝同名第529章 夜宿清水大家不要等第232章 分兵讨贼第358章 意气之争第459章 汾水之鱼第192章 舅甥共话第251章 重义轻财第315章 抢夺隋羊第246章 重回河北第266章 东巡泰山可能要多请两天假第78章 同姓联结第77章 南陈夺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