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搜寻踪迹

第427章 搜寻踪迹

事有蹊跷,崔澈赶紧找来了魏征,他主管军中后勤,自然是跟随崔澈来到了河南。

在房玄龄留守晋阳,李靖率领偏师坐镇郑州的情况下,魏征毫无疑问充当了崔澈的谋主角色。

经过崔澈三言两语的介绍,魏征分析道:

“正如大王所言,于仲文昨夜派出大量哨骑,必然是在掩盖着什么。

“依下官所见,无非是又有援军北上,于仲文秘而不宣,欲将之作为奇兵。

“或是有军队趁夜出营,不愿被大王察觉到动向。”

崔澈沉吟道:

“定是军队出营,若是有援军北上,无论洛阳,还是金墉城,都可用来屯兵,只需城内戒严,不许民众出入,便能掩人耳目。

“而战时戒严,本就是常事,并不会引起旁人的警觉,总好过昨夜的反常举动。”

金墉城位于洛阳西北,曾是汉魏洛阳城的一隅,魏明帝曹叡将其扩建成军事堡垒,城小而固,北靠邙山,南依洛阳。

崔澈的看法也赢得了魏征的附议,他猜测道:

“既然是夜间分兵,必有图谋,今日于仲文邀大王明日决战,其意是否要在大王放松警惕,专注决战之时,夜袭我军营寨。”

但崔澈却觉得这并非于仲文的目的,这么多年来,也不是没有人想要夜袭自己的营寨,但无论是都蓝可汗与达头可汗,还是乙支文德,无一例外,都是碰了一鼻子灰。

在河东大战之后,杨素退回关西,也暂时终结了所谓当世第一名将的纷争。

盛名之下无虚士,崔澈不相信自己顶着这般大的名头,于仲文还会寄希望于他在决战的前夜会放松警惕,犯下这等小错。

排除了夜袭的可能,于仲文所谋,必然是落在了明天的决战上,崔澈推测道:

“莫非于仲文如今正藏兵在邙山之中,等明日我军下山决战,两军焦灼之际,再从后方杀出?”

魏征闻言,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真等到两军鏖战的时候,从背后杀出一支伏兵,遭受前后夹击,无疑会使得东隋将士阵脚大乱。

魏征进言道:

“此事事关重大,还请大王速速派遣哨骑搜山。”

崔澈却摇头道:

“不可打草惊蛇,我当应下于仲文之邀,但决战的时间不在明日,而是在三天以后。”

魏征一点就透,他笑道:

“原来大王是要先将于仲文的伏兵剿灭,再于他决战。”

邙山低矮,能取水的地方并不多,因此,东魏与西魏邙山大战时,高欢才会在宇文泰抛弃辎重领兵上山之时,惊呼对方是想渴死在山上。

于仲文既然想要在明日决战,伏兵携带的淡水顶多也就支撑到明天,若是带得多了,难免行动不便。

而崔澈应下决战,却要把时间延后,于仲文必然不肯放过这次机会,一定会同意崔澈的要求。

毕竟出营决战,不能是一头热,需要双方一起摆开兵马,否则就是强攻对方营寨。

眼看决战在即,于仲文担心走漏消息,自然不会让伏兵出山。

邙山之中的伏兵只得寻找水源,冒险取水。

而占据邙山大部分水源的崔澈无需派遣哨骑搜山,只需要让人在夜里检查在自己控制范围以外的取水处,是否存在大量脚步痕迹,便能顺藤摸瓜,找到于仲文藏起来的这支伏兵。

见魏征点破了自己的心思,崔澈笑道:

“于仲文自己将伏兵送到孤的面前,孤又怎能婉拒。”

黄昏之时,崔澈派遣一名使者前往西隋军大营,告知于仲文,自己愿意与他会战,但时间要延后三天。

于仲文疑惑道:

“为何非得是三日之后?”

使者回答道:

“我家大王问卦,三日之后,乃是吉日。

“大王有言,若于公肯依,可由于公挑选地点。

“于公若是不愿,亦不勉强,自可领兵攻山,我家大王在营寨中恭候大驾。”

使者这番回答并没有引起于仲文的怀疑。

毕竟崔澈举兵之前,曾占卜问卦,以测吉凶,却被房玄龄抢走龟壳一事,于仲文也有所耳闻。

正因为这件事,崔澈迷信占卜的人设也给立住了。

实际上,在这个年代,迷信占卜的大有人在,例如铸金人爱好者尔朱荣,而南陈开国皇帝陈霸先自己就精通卜卦之术。

见崔澈任由自己决定地方,于仲文起身答应道:

“好!你回去告诉崔澈,三天之后,我在金墉城下,背城列阵,恭候大驾!”

等使者回来将此事告知崔澈,崔澈与魏征相视一笑。

当于仲文的信使找到段文振的时候,这位老将军可没有崔澈那么好的心情。

决战时间更改到了三天之后,但军中的淡水只够供应到明天正午,而于仲文也正如崔澈所预料一般,不许段文振领兵退出邙山,以防走漏消息。

真要等将士们渴上几天,哪还有力气作战。

段文振无奈,只得派遣将士在夜里取水,白天则好好躲藏,唯恐被东隋哨骑察觉。

崔澈虽然猜测于仲文是藏了伏兵,打算在决战之时,从背后对自己发动偷袭,但他还是没有在今夜掉以轻心,依旧安排了各部将士轮值守卫营寨。

翌日,也就是永昌元年(公元605年)六月二十九日,崔澈派遣少量斥候分往东西两侧搜寻。

黄昏时分,派往东侧的斥候有人回报,在营寨三十里外的一处山涧,找到了许多新近留下的脚印。

崔澈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此前再怎么有把握,也只是猜测,如今才算是验证了自己的猜想。

六月三十日,清晨,此前被留在山涧处潜伏的斥候回报,昨夜夜深之时,有许多西隋将士前来取水,他跟在这些人的身后,找到了对方的藏身之所,正是一处山谷。

只不过担心被敌人发现,不曾仔细数过山谷内的敌军人数。

崔澈得知此事,大喜过望,他当即召集诸将,将此事告知众人。

众将无不惊喜,纷纷请战。

崔澈好不容易找到这支伏兵,当然不会轻易放过,他当即在帐中点将,准备在夜间出营。

大家端午安康,凌晨还有,昨天跑步的时候把手摔岔气了,我先缓缓,大概凌晨一点左右发。

(本章完)

第401章 袭取险隘第412章 迁都与否第109章 狗急跳墙第435章 消磨耐心第257章 巨鹿魏徵第241章 滕王之死第33章 暗中投效第395章 侦查敌情第299章 辽东之败第290章 揣测心思(第五更)第404章 消耗矢石第513章 李渊定计(3000)第343章 丧师自刎第211章 江南叛乱第255章 减免赋税新章节被屏蔽了第44章 提携后进第375章 全取毛州第165章 崔澈相婿第37章 共诛国贼第151章 援军将至第503章 李家二郎第44章 提携后进第262章 母子离别第431章 金墉之战(二)第65章 屠戮宇文第270章 行宫落成第420章 目标河南第556章 洛阳宫室第601章 扬水运河第480章 避暑王宫(3000)第9章 巡视田宅第3章 邺城来人第337章 平壤妇人(水)第426章 老将夜登第476章 一计不成第606章 镇守巴东第114章 新征幕僚第323章 仁寿元年第151章 援军将至第473章 三部骑兵第2章 时来运转第363章 李密东奔第390章 昭烈之事第21章 稚子择师第190章 越府寻人第299章 辽东之败第362章 各方反应第420章 目标河南第204章 旧人之心第592章 偷渡汉水第372章 举兵南下第430章 金墉之战(一)第51章 崔府夜话第496章 家中之事第68章 太原王氏第518章 壮志满怀第345章 以诚相待第93章 三线告捷第176章 花落谁家第569章 薛氏父子第329章 托付家事第224章 兵分三路第498章 好心错事第576章 体验生活第210章 请教工艺第300章 四贵不存新章节被屏蔽了第159章 突厥可敦第16章 德彝同行第392章 休整与否第436章 危墙之下第512章 劝降忠臣第217章 矛盾爆发第347章 变故突发第247章 塞北来人第451章 出兵随州第295章 家事国事第188章 兵部尚书第5章 封家六子第361章 奚族生乱第133章 光州刺史第621章 歪曲事实第257章 巨鹿魏徵第419章 世子相求第372章 举兵南下第472章 出兵准备第242章 冬至朝见第559章 自比贞妇第378章 攻占魏州第231章 突破浙江第263章 建造行宫第344章 驱使俘虏第292章 破敌之计第186章 吏部牛弘第275章 荆州总管第357章 咬金投军第584章 东宫失窃第277章 恩同父子第486章 程郎求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