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展现财富

第488章 展现财富

冬季的漠南草原,气候恶劣,风雪载途。

多亏有大贺尽忠作向导,崔彦卿才不至于在白茫茫的草原上迷失方向。

“博陵公,前方十里便是大贺部了。”

在前方领路的大贺尽忠打马而回,来到催眼前的车厢旁提醒道。

崔彦卿掀开窗帘,寒风趁机钻了进来,让他不由打了个冷颤。

紧了紧身上的貂裘,崔彦卿颔首道:

“沿途辛苦大贺将军护卫,待回到晋阳之后,我定会为将军请功。”

这一路上并不太平,由于此前都蓝可汗与启民可汗争夺大可汗之位,东突厥爆发内战,也使得漠南草原失去了秩序。

许多打了败仗逃散的士兵沦为马匪。

朔州有一万余铁勒丁壮,又有麦铁杖坐镇,马匪们畏惧他的名头,自然不敢侵犯。

但草原上的一些小部落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崔澈派遣大贺尽忠领了两千银鞍契丹直的骑士随行,既是为了给崔彦卿做向导,也是要保护他的安全。

还有一层隐晦含意,便是要让这群内附契丹人回到部落之中,展示他们通过历次战争,所赚取的财富。

当然,炫耀还只是其次,主要便是通过这种行为,来吸引契丹青壮。

往后银鞍契丹直与皮室军有了缺额,再往契丹八部拉人,那些年轻人自然会争相参与,踊跃报名。

因此,崔澈在使团出发之前,特意为两千骑卒提前预支了明年的军饷。

此举也正合他们的心意。

俗话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哪怕尚未富贵,回乡也得捯饬一身好行头。

就算到了后世,依然有人为了脸面,选择租一辆好车回家过年。

这两千契丹骑卒此前在大漠之战,便已经得了大笔赏赐,如今又提前发了军饷,虽说比不得那些腰缠万贯的富贵之家,但也算是囊中满满。

他们在晋阳大肆采买,有了这两千消费的主力军,也导致当时晋阳的物价飙升,好在崔澈处理及时,至少稳住了粮食、御寒类商品的价格。

按理说,两千银鞍契丹直护卫,马匪望都不敢望一眼。

可是财帛动人心,这么多的财物也蒙蔽了他们的双眼,驱使马匪们冒险一搏。

白天不敢动手,便选择在夜里袭扰,好几次将崔彦卿从熟睡中惊醒,使得他不厌其烦。

好在这些马匪的袭扰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仅限于此,毕竟有银鞍契丹直两千将士随行,况且这些财物还是将士们自己的私产,自然是要拼死守护。

对于经历过高壁岭一战的大贺尽忠来说,这都只是小场面。

再者说了,自从使团进入老哈河流域后,那些马匪便自觉退去了。

在大贺尽忠看来,马匪的袭扰,不过是活动筋骨罢了,面对崔彦卿的称赞,大贺尽忠平淡道:

“大王命我护卫博陵公,这本就是末将的职责,不敢居功。”

如今大贺尽忠的汉话也说得有板有眼了,只不过口音还略显怪异。

说罢,大贺尽忠便向崔彦卿请辞,回去队伍前头带路。

俗话说,近乡情更怯,但大贺尽忠却处之泰然。

他出自大贺部,早些年崔澈征服契丹八部,八部酋长派遣子侄往崔澈身边充当亲卫,大贺尽忠便是在那时候投效到了崔澈的麾下。

大贺尽忠跟随崔澈起兵,鏖战高壁岭,立下许多功勋,如今已经累功进封侯爵。

他虽是大贺摩会的侄儿,但大贺摩会膝下儿孙满堂,区区一个侄儿,又能分到多少富贵,还不如留在中原,凭自己的战功去取一个开国公。

以如今崔澈与杨广两雄相争的态势,将来还有多场大战,大贺尽忠想要搏一个开国公,也并非是痴人说梦。

故而,大贺尽忠虽是契丹人,但他的立场,如今完完全全站在了崔澈一方。

而贿赂契丹八部的贵族一事,崔澈也尽数交给了大贺尽忠,而非崔彦卿。

往契丹征召勇士,光是部民踊跃报名还不够,也得那些契丹贵人们放行。

此前高壁岭血战,阻挡杨素退路的三千银鞍契丹直将士死伤惨重,大贺尽忠就曾经受崔澈的派遣,回到契丹招募新兵,期间遇到许多困难,其中就有契丹贵人们不愿放人。

还是大贺尽忠搬出崔澈的名头威胁众人,这才成行。

威胁固然有效,但次数多了,契丹八部惹不起他,还躲不起么。

真将他们逼到了高句丽,则悔之晚矣。

大贺尽忠已经做好了大撒币的准备,此行,一为贿赂上层,二为引诱下层。

使团距离大贺部的居住地尚有五里路程,队伍前头的大贺尽忠远远望见了自己叔父,契丹王大贺摩会。

原来大贺摩会知晓东隋使团将至,而且是崔澈第三子担任主使,早早便找来其余七部的首领,在大贺部中等候。

大贺尽忠来不及上前向叔父行礼,赶忙驱马回到队伍中,向崔彦卿报信。

刚靠近车厢,又一次听见了低沉的呻吟声,外边风雪冷冽,马车里却是春意盎然的景象。

这位燕王三公子的私生活向来荒淫,大贺尽忠也见怪不怪了。

他重重的咳嗽一声,马车里呻吟声戛然而止,只听里边的崔彦卿不悦道:

“何事?”

大贺尽忠将大贺摩会在前方迎候之事告知。

“知道了”

崔彦卿闷声回了一句,便向坐在他身上的美妾轻声道:

“你先下来,我还有正事要去处理,夜里再来陪你。”

崔彦卿好色不假,但也知道事情轻重缓急。

真要是因为女色而误事,让契丹八部首领在寒风中久候,以致他们心生怨恨。

事情传回晋阳,必然惹得崔澈震怒,只怕他不死也得脱层皮。

少女乖巧的点点头,她翻身坐在了一旁,替崔彦卿整理好衣冠之后,又细心的为他擦拭掉额头上的汗水。

崔彦卿并没有让大贺摩会等人久等,他掀开门帘走下马车,在大贺尽忠的引见下,与契丹八部的各位首领寒暄致意。

大贺摩会称赞道:

“三公子不愧是名门贵种,生得仪表堂堂,使人望而心生敬意。”

虽说崔彦卿的相貌随了父母,的确生就一副好皮囊,但如今也才十七岁,所谓望之生敬,不过是大贺摩会奉承而已。

已修改

(本章完)

第160章 班师归国第242章 冬至朝见第41章 吃瓜群众第469章 长远之计第120章 将士归心第324章 书信往来第592章 偷渡汉水第391章 重返并州第149章 歃血为盟第139章 范阳卢氏第9章 巡视田宅第190章 越府寻人第47章 献策平陈第112章 总管人选第149章 歃血为盟第308章 造访东宫第378章 攻占魏州第6章 夜不能寐第200章 杨崔之会第536章 大兴城陷第80章 前线觅功第14章 妙容访亲第562章 各方来客第14章 妙容访亲第227章 自相残杀第22章 求学之心第414章 联姻薛氏第86章 佳人邀见第200章 杨崔之会第7章 离邺归乡(4000)第322章 开皇之末第350章 全据辽东第347章 变故突发第22章 求学之心第436章 危墙之下第553章 李府奔丧第363章 李密东奔第395章 侦查敌情第239章 再遇兰陵第190章 越府寻人第354章 重逢刘方第4章 初入崔府第13章 辞亲远行抱歉,今天要再请一次假第219章 杨广随军第226章 变故突发第8章 周主灭佛第339章 入城为使第109章 狗急跳墙第454章 开诚布公第121章 刺史韦艺第40章 孝宽之疾第328章 巧遇小陈第240章 各有去处第199章 武官升迁第596章 封锁江面第114章 新征幕僚第89章 有子名乐第213章 安排诸事第591章 探察消息第406章 将士哗变第491章 正旦元会第423章 连成一片第376章 三路出击第483章 发放抚恤第38章 大战将起第449章 太后有孕第460章 护寺僧兵第119章 接风洗尘第309章 父子娶妻今晚没有第299章 辽东之败第61章 恢复旧姓第465章 越府报丧第130章 总管外巡第116章 野心勃勃第316章 初生牛犊第83章 太子设宴第530章 难舍慈母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378章 攻占魏州第496章 家中之事第247章 塞北来人第176章 花落谁家第155章 可汗殒命第435章 消磨耐心第227章 自相残杀第67章 重回晋阳第615章 消息泄露第170章 都蓝来访第530章 难舍慈母第259章 打听消息第3章 邺城来人第316章 初生牛犊第75章 雕版印刷今晚没有,大家不要等第458章 绑送晋阳第609章 假戏真做第612章 收缩兵力第335章 夺取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