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含饴弄孙

第494章 含饴弄孙

长孙一家,在晋阳也只有三口人,但崔澈为他们挑选的容身之处,却是一间七进七出的大宅,足见他对高氏及其子长孙无忌、其女观音婢的喜爱。

崔澈行走在回廊之中,高氏牵着观音婢紧紧跟在他的身后。

其实崔澈也知道高氏想说的是什么,不等对方在肚中酝酿好措词,崔澈当先道:

“无忌丧父,按照礼制,三年不能谈论婚嫁。

“你急着出门送我,定然是希望我在为他夺服之余,莫要急切操持他的婚事,免得无忌将来遭人非议?”

高氏幽幽一叹:

“大王慧眼如炬,妾身不敢隐瞒,正是这般作想。”

说着高氏松开了观音婢的手,施礼道:

“还请大王延后三年再为他操办婚事。”

崔澈笑道:

“恐怕还不仅于此吧,莫非三年后,你便能置身事外,罢了,三年后我自会找机会办一场晚宴,让百官带上子女出席,方便你从中挑选中意的儿媳。”

高氏闻言心中喜悦不已,她看向观音婢,心道:

‘三年后,女儿都十二岁,也到了该嫁人的时候,或许可以趁机为她挑选一位如意郎君。’

观音婢并不清楚母亲心中所想,但却不能瞒过崔澈,他对高氏笑道:

“至于观音婢的婚事,无需伱来操心,本王自有安排。”

观音婢年纪虽小,但也害羞,当听到崔澈当面提及自己将来的婚事,观音婢闹了个大红脸,一溜烟便跑开了,只留下崔澈与高氏二人,至于那些奴婢,也很有眼色的借口担心观音婢,追她去了。

然而高氏却面色一僵,她唯恐崔澈在打观音婢的主意。

没错,观音婢的确只有九岁,但自己与崔澈,仅在六岁时有过匆匆一面,结果在随州城下,他点名就要守将把自己送去,莫非.

正当高氏胡思乱想之时,崔澈不无遗憾道:

“我的嫡长子崔弃疾乳名为菩萨奴,我曾在私下笑言,要为他娶名唤观音婢的女子为妻。

“后来此事传到杨广之耳,便给他的嫡长女取名观音婢。

“二人已经诞下嫡长子,獾儿又是本王的心头肉,哪怕我与杨广如今势如仇寇,本王也绝不会让弃疾休妻,危及獾儿的地位。

“否则,她倒是弃疾的良配。

“罢了,今后你嫁入王府,观音婢便是孤的继女,与弃疾成了兄妹,自然不能违背礼法。

“况且,孤的继女,又怎能给人做妾,哪怕是孤的亲儿子,也是不行的。”

听他这般说,高氏也知晓崔澈并没有在打观音婢的主意,稍稍安心。

她私底下认为,定是自己的缘故,崔澈爱屋及乌,这才如此善待她的儿女。

对崔澈的爱意又多了一分。

殊不知,高氏能让崔澈如此倾注心力,又何尝不是因为她是高士廉的妹妹,长孙无忌与观音婢的母亲。

送至府门处,崔澈不顾有奴仆在侧,旁若无人的在高氏额头上一吻,再一次说道:

“且耐心等待七日,届时定有媒人登门。”

高氏轻轻颔首,声若蚊蝇道:

“嗯,妾身等着大王的媒人。”

离开了长孙府,崔澈低头钻入马车,直到护卫的队伍彻底消失在了街道的尽头,高氏这才恋恋不舍的收回了目光。

当她转过身来,不知什么时候观音婢已经站在了高氏的身后。

“阿母,将来女儿是否要改口,称为父王?”

高氏蹲下身子,抚着她的小脑袋,问道:

“怎地,你不喜欢燕王殿下。”

观音婢低下头,看着脚尖,轻声道:

“燕王不是坏人,待我也很好,半点没有传闻中残暴滥杀的模样,女儿自然是喜欢的。”

崔澈离开长孙府,便没有再回晋阳宫,今日正旦,正是假期。

先前百官齐聚大明殿,不过是要举行元会罢了。

回到燕王府,杨丽华正与儿媳兼侄女的南阳公主拉着家常,活泼好动的崔獾儿也乖巧的坐在了母亲身边。

哪怕有祖父母的宠爱,但崔獾儿平日里也没少思念母亲。

见得崔澈进门,崔獾儿兴奋道:

“阿爷回来了!”

说着便跳下胡床,迈着小短腿朝崔澈冲来。

崔澈也赶忙蹲下身子,张开双臂,一把将孙儿抱起,将他高举着在屋里转圈,杨丽华的卧室内,充斥着爷孙俩的欢笑声。

南阳公主是昨日赶着除夕回到的晋阳,崔弃疾忙着编练水师,同时淮河局势越发严峻,抽不出身,故而只能让妻子代替他来一趟晋阳,为父母恭贺新年,也是缓解南阳公主惦念儿子的相思之苦。

崔澈在玉璧城中大举囤积物资,想要西进之心,可以说是人尽皆知。

作为反应,杨广也在淮南、江汉等地大举聚兵,作为牵制。

尤其是淮南,杨广甚至将他招募的十万骁果军,派出半数,出镇寿州,与崔弃疾隔河对望。

好在徐州也有崔弃疾从青州十万大军之中,精心选拔的三万步骑,加之当地的府兵,新编的水师,倒也能够与敌对峙,使其不敢轻易北上。

只是崔弃疾与崔彦宗不同,他的徐州总管,是真正意义上的总领淮北等地军政。

崔澈也需要他留在淮北,稳定当地的局势。

南阳公主此前或许对崔澈存有芥蒂,但在得知她与崔弃疾夫妻间生出嫌隙之时,是崔澈力保她的嫡妻之位。

又曾听崔獾儿提起祖父闲暇时,如何伴他玩耍,如何宠爱自己。

南阳公主心里的那份芥蒂,早已烟消云散。

杨丽华见崔澈转了许多圈,还不肯停下,嘴里一直‘飞咯!飞咯!’地喊着。

唯恐他真的脱手,让崔獾儿甩飞出去,赶忙制止道:

“行了!快放下来,莫要失手将獾儿摔着。”

崔澈闻言,正要把崔獾儿放下,獾儿却紧紧抱着崔澈不肯下来:

“不嘛,我要与祖父玩耍!”

崔澈揉揉他的小脑袋,不由感叹岁月不饶人,一眨眼,孙儿都已经快要四岁了。

“听你祖母的话,明日祖父还会在家休沐,在与你举高高。”

“祖父不许骗我。”

“我又何时骗过你。”

崔澈注视着孙儿,眼中满是慈爱之色,或许这便是隔辈亲吧,他与崔弃疾、崔彦宗、崔彦卿兄弟三人,便从未有过这等玩耍的时刻。

(本章完)

网吧里写状态有点差,今天先两更吧第90章 反击突厥第468章 盘剥索贿第129章 初为人父第457章 彻查案件第601章 扬水运河第102章 精骑迎主第530章 难舍慈母第114章 新征幕僚第95章 天子赐婚第557章 群臣逼宫第334章 调兵遣将第263章 建造行宫第192章 舅甥共话第595章 退守江陵第10章 少年出游第584章 东宫失窃第197章 药师同乘第227章 自相残杀第570章 崔澈教孙第134章 高家父子第254章 生计困难第93章 三线告捷第473章 三部骑兵第116章 野心勃勃第420章 目标河南第275章 荆州总管第186章 吏部牛弘第176章 花落谁家第239章 再遇兰陵第328章 巧遇小陈第305章 江东二陈第308章 造访东宫第410章 忠臣死节第310章 各方来使第102章 精骑迎主第127章 入幕之宾第57章 杨广相求第523章 其人性情第9章 巡视田宅第529章 夜宿清水第396章 诸将争先第606章 镇守巴东第288章 仙娥河畔第522章 和亲之议今晚没有第44章 提携后进第452章 长孙无忌第566章 来来往往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97章 结发夫妻第475章 重返漠南第7章 离邺归乡(4000)第185章 儿女亲家第609章 假戏真做第377章 忠义难全第284章 围魏救赵第546章 谋定水淹第617章 消息真假第465章 越府报丧第620章 争相献媚第480章 避暑王宫(3000)新章在审核第200章 杨崔之会第506章 兵临城下第129章 初为人父第202章 田螺姑娘第183章 觊觎辽西(第四更)第563章 大燕开国第320章 赎买妇孺第517章 心存死志(516章新婚之夜正在审核)第405章 高壁鏖战第260章 母女私语第251章 重义轻财第291章 所谓计谋第431章 金墉之战(二)第547章 开解心结第511章 忠臣义士第582章 父子争执第605章 继领水军第73章 如鱼得水第528章 兵出陇关第399章 孰轻孰重第37章 共诛国贼第592章 偷渡汉水第340章 改变想法第316章 初生牛犊第436章 危墙之下第327章 故地重游第29章 孝子阿赟第554章 人事调令第522章 和亲之议第592章 偷渡汉水第8章 周主灭佛第64章 再别长安第526章 救援陇右第452章 长孙无忌第582章 父子争执第185章 儿女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