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攻心为上

第509章 攻心为上

桑显和所言,屈突通又如何不懂。

可他实在想不到办法扭转局势,无奈问道:

“桑将军可有计策以破敌?”

桑显和无言以对,又听屈突通叹道:

“我们能做的,也只有拖延一些时日,坚持得越久,大兴的准备也能更充分。”

桑显和见状,明白屈突通打定主意要与城池共存亡,只得闭口不言。

但守军士气低落也是不争的事实,在隋军投石机攻击的间隙,屈突通慰劳勉励将士,众人被他感动,无不泪流满面。

崔澈见守军面对这种极端恶劣的情况,依然不肯开城投降,心中也不由得有几分懊恼。

但又不得不赞叹道:

“屈突通此人善于抚兵,倒是一个将才。”

帐中诸将对此并没有异议,他们也认同崔澈对屈突通的赞许,真要换一个人来守城,被骑脸输出数日,却不能还手,哪还能再度激励将士们的士气。

徐世𪟝闻言笑道:

“既然此人善于抚兵,何不让他众叛亲离。”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都将目光看向了徐世𪟝,经历过以土山占据制高点,轰砸城池一事,徐世𪟝初露锋芒,这位年轻参军也凭借自己的聪慧,赢得了众人的认可。

崔澈更是双目放光,惊喜道:

“徐参军可是有了计策!”

徐世𪟝颔首道:

“回禀大王,下吏确有所得。”

崔澈大喜,催促道:

“徐参军尽管直言。”

徐世𪟝献策道:

“大王可作《告冯翊父老书》,命人誊抄。

“告知城中军民,若留存《告冯翊父老书》,城破之后,可出具此书,免受殃及,大王将会保护他们的财产。

“而俘虏出具此书,亦将得到善待,战后可听任回乡。

“若是城破之时,不能出具此书,那便是决心与大王为敌,不仅财产将会被充公,一家老小,更是要罚为奴隶。

“敢问诸位,城内军民是否会因大王的恐吓,而私藏此书?”

程咬金忍不住说道:

“必然是人人争抢。”

其余众人也纷纷点头附议。

徐世𪟝笑着继续道:

“如果诸位是屈突通,你们是收缴冯翊军民的这道护身符,还是任其自然,不作阻止?”

众人闻言愕然,只有换位思考,才能体会到屈突通在做这道选择题时,所面临的艰难处境。

他们清楚的知道,一旦屈突通放纵军民私藏《告冯翊父老书》,守军都已经有了退路,哪还能指望将士们拼死奋战。

只怕刚一照面,守军就会放下武器,摸出怀里的《告冯翊父老书》向东隋将士投降。

可屈突通若是强行收缴,岂不是要与全城军民为敌,必然激发所有人的怒火。

毕竟无论攻守双方,大家都心知肚明,冯翊外有强敌,又无援军,面临如今的窘境,失陷也是迟早的事。

如今崔澈声明,只有出具《告冯翊父老书》才能得到保护,全城军民,谁又能够置身事外。

秦琼在心中啧啧称奇:这徐世𪟝才十五岁,小小年纪,怎能想出这般阴损的主意。

崔澈则是抚掌大笑:

“徐参军此计深合孤的心意,有冯翊为例,以示关西军民,将来围攻其余城池,亦可照猫画虎,此番西征,定能轻松许多。”

说着,亲自为徐世𪟝斟酒一杯,说道:

“此计甚妙,当饮一樽。”

徐世𪟝在众人的注视下,接过酒杯,满饮此樽,只觉得这杯酒的甘美,远胜过往所饮。

当然,这只不过是心理作用罢了。

崔澈当即下令,将此事交由徐世𪟝亲自主持,那篇《告冯翊父老书》也改为《告关西父老书》,由徐世𪟝代笔,务必多抄多印,不使城中百姓为了争抢此书,造成太多的伤亡。

徐世𪟝当场写下一篇近百字的《告关西父老书》。

由于并不是用来给文人墨客品鉴,而是要让普通百姓也能够看懂。

因此,徐世𪟝刻意行文浅白,没有讲什么大道理,只是说明利害,故而字数并不多。

经由崔澈过目,且同意后,徐世𪟝请辞而出,他立即找来军队中以及管辖民夫的所有书吏,足有上千人。

书吏们埋首案牍,彻夜不休,终于在天亮时赶出了数十万份《告关西父老书》。

完成了任务的书吏们脑袋昏沉,腰酸手麻,好在崔澈也体谅这些书吏,这要一座座城池投送《告关西父老书》,还不知道需要多少份。

真要让书吏们手写,只怕要累死他们。

于是崔澈命人找来匠人,制作雕版,届时也能够直接印刷,也不必书吏们这般辛苦。

当天,东隋军便发动了心理攻势,躲在掩体的冯翊守军并没有迎来石块的轰击,而是成捆的纸张被砸向冯翊城。

有的在空中散开,漫天的纸张飞舞,冯翊在初夏季节,好似迎来了一场冬雪。

桑显和拾起其中一张,看罢,脸色大变。

下意识的瞟向远处,见有不少士兵、百姓偷偷将此书藏入怀中,桑显和不敢耽搁,他再次找到屈突通。

“屈突公,此事不可放任,如今敌我强弱悬殊,若将士再无必死之心,这仗还怎么打!”

屈突通此时也已经知道那篇《告关西父老书》的内容。

他脸色阴沉,明白崔澈这是将自己置于两难的境地。

城墙上,屈突通转身看向城内,无数百姓在哄抢地上的《告关西父老书》,就连麾下将士,也有人为此大打出手。

纵使争得头破血流,只为抢下一道护身符。

望见这一幕,屈突通的内心被狠狠刺痛,他知道,任凭自己如何激励士气,也终究再难挽回。

纸张飘零,遍地雪花。

许久,屈突通颓然道:

“罢了,某一心求死,又何必拖累城中军民随我殉国。”

但桑显和不愿去死,他劝说道:

“冯翊已经不能再守,不如趁夜突围。”

屈突通摇头道:

“崔逆四面合围,其麾下骑卒日夜巡弋不止,插翅难飞,又如何逃得出去。”

桑显和无奈长叹,可他不愿就此放弃。

既然城不能守,又逃不出去,那就只剩一条路走了。

(本章完)

第401章 袭取险隘第66章 深夜来客第98章 新妇奉茶第26章 希望落空第304章 重组骑兵第447章 东窗事发第354章 重逢刘方第553章 李府奔丧第275章 荆州总管第387章 议论纷纷新章在审核第498章 好心错事下一章在凌晨两点前第420章 目标河南第159章 突厥可敦第539章 李渊为将第106章 少年秦琼第538章 恢复漕运第398章 激敌出战第307章 接任宗主第111章 离开前夕第460章 护寺僧兵第125章 礼轻意重第422章 大军南渡第80章 前线觅功第199章 武官升迁第459章 汾水之鱼第114章 新征幕僚第562章 各方来客更新要晚一点第459章 汾水之鱼第339章 入城为使第132章 131大索貌阅第591章 探察消息第527章 重逢李渊第390章 昭烈之事第352章 汉燕为盟第381章 两军列阵第421章 先锋袭城第159章 突厥可敦新章在审核第13章 辞亲远行第245章 夺情与否第501章 徐郎何来第448章 走漏消息第211章 江南叛乱第486章 程郎求亲请假第309章 父子娶妻第298章 震慑北疆第618章 父子合谋第604章 夜袭水寨第167章 唐公李渊第210章 请教工艺第287章 二度出塞第22章 求学之心第408章 豆卢皇后第442章 晋阳宫殿第239章 再遇兰陵第577章 收取敦煌第285章 营州之围第266章 东巡泰山第205章 储位之议第112章 总管人选第610章 约定举义第372章 举兵南下第580章 不顾西域下一章在凌晨两点前新章在审核第93章 三线告捷第124章 食盐入关第169章 行军长史第97章 结发夫妻第515章 议定婚事第106章 少年秦琼第284章 围魏救赵第591章 探察消息第191章 徐门三杰第479章 义成公主(3000)第314章 与敌僵持第605章 继领水军第581章 开平三年第77章 南陈夺嫡第47章 献策平陈第199章 武官升迁第289章 读史明智第424章 虚虚实实第418章 掳人东出第586章 以诗明志第91章 作战计划第240章 各有去处第237章 崔澈归朝第499章 大战将启第462章 组建水师第171章 早做准备第263章 建造行宫第250章 回馈宗族第91章 作战计划新章节被屏蔽了第48章 崔郎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