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00章 忽悠的最高境界就是处处为你着想

估计弗兰克?卡里还在耿耿于怀当初自己被高弦报出高价吓得告辞时的失态,最后又打趣道:“高爵士成功收购香江置地,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今年全球规模最大的收购了,怎么,高爵士过完了‘买’的瘾头,还想在‘卖’方面,再创下个世界纪录?要知道,当初IBM自己研发大型计算机System/360的时候,投入的资金量大约为五十亿美元。”

虽然双方有分歧,但会谈气氛依然十分友好,于是高弦解释起来也和颜悦色,“弗兰克,我认为,有一些关键点,需要开诚布公地分析透彻。”

“首先,IBM收购环宇电脑公司,不仅得到了最好的个人电脑,还得到了最有可能成为个人电脑行业标准的一整套体系,进而占据个人电脑市场的统治地位。”

“对此,现在我们不必急于争论,等参观完了,再详细交流不迟。”

见弗兰克?卡里点头表示赞同·,高弦继续往下说道:“其次,我毫不怀疑,IBM也能研制出个人电脑,毕竟,IBM的雄厚技术底蕴,是众所公认的。”

高弦非常认真地肯定IBM,让弗兰克?卡里难掩得意地再次点头,心说,“算你没有被贪心冲昏了头脑。”

不过,高弦接下来的话,让弗兰克?卡里的优越感迅速烟消云散。

“虽然IBM肯定也能研制出个人电脑,但是,新产品需要多少时间才能上市,以及能否被市场认可,就很难确定了。”高弦注视着弗兰克?卡里,微微一笑,“这是受并非IBM独有的大企业病拖累所致,否则的话,日理万机的IBM首席执行官,就没必要大老远赶来香江了。”

不等弗兰克?卡里作出反应,高弦接着分析道:“归根结底,这十几年,IBM都是和正府、大企业做生意,一套产品动辄上百万美元,像个人电脑这种几千美元的廉价产品,先不说IBM的工程师们是否有动力去做,恐怕连头绪也一时之间难以理清吧。”

“毕竟,个人电脑目前主要针对的个人家庭、中小型企业的需求,和正府、大企业有着很多不同,进而,在定价体系、市场运营等等方面,是无法凭借已有经验照搬的。”

“随便举个例子,IBM在大型计算机领域,完成一次产品生命周期,像System/360升级到System/370,大约十年左右;而个人电脑的发展日新月异,基本上两年就往上进化一代,恐怕IBM要想适应这种节奏,有点困难。”

听着高弦娓娓道来,弗兰克?卡里甚至开始有点怀疑,自己身边是不是被对方安排了商业间谍,怎么句句切中要害地那么扎心呢?

事实上,自从看到了环宇个人电脑运行电子表格程序大受欢迎的盛况后,弗兰克?卡里便意识到了,个人电脑可不是玩具,未来前景难以估量,于是便吩咐手下的经理们重视起来,可惜的是,IBM太大了,官僚作风根深蒂固,加上已经在大型计算机这个“舒适区”呆的时间过长,以至于从上到下对新事物反应迟缓,就连他这位首席执行官也是有心无力。

心有不甘的弗兰克?卡里,悻悻地反驳道:“高爵士拿个人电脑和大型计算机比生命周期,纯属外行话,大型计算机的功能何其强大?相应地投入不菲,怎么可能短短两年便淘汰一代!”

其实,弗兰克?卡里如果不这样说,还能外强中干一番,可他却偏偏多嘴了,结果反而让高弦确信,自己吃定IBM了。

“这些年,半导体行业有一个现象,那就是,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两年,甚至更短,便会增加一倍,换而言之,性能提升一倍。”高弦不容置疑地说道:“这就是个人电脑发展迅猛的技术驱动力。”

“完全可以预料到,目前大型计算机所服务的市场需求,将来还会存在,但解决方案不再是大型计算机了,而是由性能越来越强大的个人电脑技术所衍生的新解决方案取代。”

“这就是为什么IBM绝不能错过当下的个人电脑发展浪潮,而且,在新旧交替的缓冲阶段,个人电脑可以做为前端,连接到后台的IBM大型计算机上,让其不至于那么快地被时代淘汰。”

“另一方面,大型机计算机并没有充分调动起全社会使用计算机的热情,但个人电脑可以做到这一点。”

“我想,IBM不会因为做习惯了正府和大企业的生意,而轻视全社会使用计算机的巨大市场。这就如同飞机大炮只有战争期间才会旺销,而衣食住行则是时时刻刻都有需求。”

尽管听着高弦关于IBM的主营产品——大型计算机将会被淘汰的言论很不舒服,但弗兰克?卡里心里不得不承认,高弦的这番话,除了让他信服之外,也有一种眼前豁然开朗的感觉。

见弗兰克?卡里做沉思状,高弦提议道:“弗兰克,我们不如去参观,很多观点,只有参考事实,才更容易理解。”

“也好。”弗兰克?卡里点了点头,他还真想看看,高弦凭什么敢给环宇电脑公司开价四十亿美元。

等其他闲杂人等退出后,高弦又对弗兰克?卡里说道:“IBM是一家伟大的企业,每一任首席执行官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丰功伟业。”

“老托马斯·沃森时代,IBM靠着机电式制表机,称雄了四十多年;小托马斯·沃森时代,IBM靠着大型计算机,称霸了二十多年。”

“市场不会永恒不变,如果二十多年前,小托马斯·沃森没有领导IBM进行产品转型,那IBM必然泯然众人矣。”

“现在,IBM又走到了十字路口,弗兰克,你的功绩能否和沃森父子平起平坐,而不是坐吃小沃森留下的老本,就看勇气如何了。”

弗兰克?卡里略显紧张地看了一下左右,发现没别人听到这番话,这才松了一口气,进而不无恼火地开口道:“高爵士,你可真是处处为人着想啊!”

“你无需怀疑我的动机。”高弦傲然道:“环宇电脑公司不同于康懋达、苹果电脑公司等同行,其背后的财团支持更为雄厚,进而有十足的资本,可以按部就班地品尝个人电脑市场的蛋糕。”

“IBM加进来的意义在于,IBM在企业市场是一块金字招牌,有助于环宇个人电脑加速铺开,换而言之,赚的钱虽然要分享,但赚钱速度却提高了。”

“这就是我的动机,至于IBM是否决定收购环宇电脑公司,就看你们自己的需求了。”

第0310章 香江第一公子的复杂心情第0402章 勾心斗角的巨额遗产争夺战第0180章 一致行动人协议第0616章 渣打能买,高爵士也能买第1052章 懂什么意思了吗?第0983章 都搞业务国际化,差距就是如此大第0908章 四会合并,第一交易股第0587章 韦理卖力三板斧,带出收购新概念第0567章 世嘉的圣诞销售奇迹第0278章 第一次全球石油危机来了第0403章 出现了窝里反第0339章 高弦议员阁下,CBE,JP第0860章 只要高爵士愿意,咸鱼再大也翻身第0197章 交易所也疯狂第0111章 保守稳健的汇丰第0771章 说你有罪就有罪,赶紧跑路吧第0315章 未来十年的格局也就是这样了第0276章 我是高,在此聆听你的声音第0200章 世界级绝症拖延癌第0372章 一九七六年,天崩地裂第0703章 不想被灭口,那就找个护身符第0545章 增持可口可乐公司股票第0084章 比环球更大的是什么第0490章 表面为电厂,实际为地皮第0536章 美联储主席这么快就要换人了第1044章 可以给个优质评级,但是有条件第0921章 一场抢劫案,引发轩然大波第0493章 温水煮青蛙式地消化置地,第0816章 摩根建富第1093章 最后一击,布雷迪报告引用高弦报告第0688章 这个送人情的机会白给的第0378章 丙辰年东华三院主席第0983章 都搞业务国际化,差距就是如此大第0864章 大厦冠名背后的考量第0582章 高爵士面子大第0534章 高爵士和他的高级顾问们第1062章 首推ETF,盈富基金亮相第0955章 研究个汇丰备兑认股证的破防玩法第0497章 高弦眼中的文娱产业价值第0953章 好莱坞也凑热闹第0454章 无尽扯皮的四会合并第1041章 当前第一算力,演算抗压极限第0742章 海湾西方工业公司将会属于谁第1071章 一场掩饰起来的特殊会议第0033章 位低权重势大心机深第0898章 是我没拜对码头第0789章 什么公司啊,还要不要人第0802章 谁心里有鬼谁心虚,都懂的第0230章 该抄底香江股市么第0818章 这才是能打动高弦的各取所需第0699章 跑?你跑得了吗!第0996章 这块老油田,有点“玄学”第0938章 只能本地银行有港元发钞权第1008章 买嘉华银行,可不是光有钱就行的第0540章 就算是少数也要刷存在感第0262章 分蛋糕的名单第0181章 茶杯的价值在于它的空第1094章 喜欢吃瓜,那请品尝自家产的吧第0213章 股东大会上进入高督军状态第0653章 可笑的限制竞争协议第0068章 一波明星入坑第1066章 高弦的创举有哪些?第0126章 不会白救吧第0302章 来自温家的信托生意第0741章 生老病死,更替常态第0492章 港府专门为高弦修改法例第0647章 学术界也少不了名利之争第0719章 港元汇率跌破七,坑实在填不上了第0616章 渣打能买,高爵士也能买第0323章 凑支船队到中南半岛第0665章 地王之王引高氏财团“内讧”第1033章 猎人也会成为猎物第0617章 汇丰觉得自己行第0592章 欺人太甚还是咎由自取,重要吗?第0053章 股价在涨第0966章 高爵士能让失利变成好事第0841章 深藏不露的第四个选择第0058章 不小心忽悠了一个第0307章 特例为谁开心照不宣第0507章 向华尔街中心迈进一步第0904章 甘愿为高爵士驱使第0303章 温家寿宴传位第0799章 成立香江发展投资基金第0253章 卢卡斯小荷才露尖尖角第0528章 借电影为自家保险宣传第0789章 什么公司啊,还要不要人第1017章 最隐秘的“江湖”圈子第0531章 这个历史第一由高氏财团来做第0732章 开始“帮”高负债公司脱困第0039章 如何突破信息封锁第0694章 高益评级说是垃圾股,那就是垃圾股第0998章 如今怪谁第0572章 高弦要提一提东方义举第0540章 就算是少数也要刷存在感第0424章 最大的祸根算是种下了第0664章 可着一块骨头啃第0314章 要赚钱还真得趁早第0119章 你们跟风吧我先数数钱第0982章 等你混到爸这样,就能好些了第0797章 从零到一时期,特例可谓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