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太学生

因韩承绪所言“此事与朝中党争有关”,李瑕想到个打探消息的好地方。

他出了门,这次没有马上就去右相府,而是往太学的方向走去。

路上看到一个穷酸老书生在卖画,生意十分冷清。

李瑕过去看了两眼,觉得他画得蛮好的,水墨山水很有韵味……遂把对方整个摊子都买了下来。

说是个摊子,其实收拾好后也只有一个书笈,也就是背篓。

小桌和凳子李瑕就不要了,把那背篓背在背上,又添了许多文雅气质。

“这次不如就叫宁采臣?”他心想。

一路逛到太学附近。

果然,茶楼酒肆里议论纷纷,“丁蓝鬼”“丁青皮”之痛骂声不绝于耳,“阎马丁当,国势将亡”八字也是不时响起。

李瑕看了看,找了间动静最大的茶楼。

“近日满城皆言‘阎马丁当’,但许多人还不知奸党劣迹,与权不才,愿为诸生说道说道……”

“诸生,诸生,且听与权来说。”

“对,让与权来说!”

“与权,你上去说。”

只见一名中年书生爬到桌子上站定,拱手向诸生行了一礼。

“在下陈宜中,字与权,温州永嘉县人,太学上舍生,时年三十又八,请诸生序齿……”

“好!”

茶楼中已有欢呼声响起。

李瑕听了那铿锵有力的说话声,走了进来,找了个位置坐下,放下了背篓,要了壶茶水。

时人介绍自己喜欢说年纪,为了“序齿”,也就是排长幼年纪,好相互称呼。

这陈宜中三十八岁还是个太学生,听起来可能有点窝囊。

但李瑕明白,人家是大宋后备役的官员,就是放在后世,也绝不是一般的博士或博导能比的。

再看大堂上的反应,想必陈宜中是太学中拔尖的学子之一,在这个年纪能做到这种程度,可称得上是青年才俊了。

李瑕知道这些,是因听聂仲由说过一些太学之事。

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

外舍生交“斋用钱”才能在官厨就餐,贫者减半;内舍生和上舍生免交。

至于上舍生,又分上中下三等,上等可释褐授官,中等准予免礼部试,下等准予免解试。

太学能培养出大量的官吏,且太学生还有上书言事的资格,因此,太学也是朝中各派官员角逐之地。

程元凤的意思,自然是安排李瑕入上舍。

李瑕若愿意听安排,安安稳稳地在太学读上三四年书,确实很可能“前途不可限量”。

这条通天大道肯定比当武官要安全、稳当得多,以后当个大官,等宋亡了再一投降,说不定一辈子也能平平安安过去。

只要忍得了受些气……

这些念头一闪而过,李瑕回过神,转头又看向那说话的陈宜中。

“丁大全,字子万,镇江人,此人生来一张青色脸皮,如鬼如蜮。与其同样相貌者,有唐代大奸臣卢杞,曾以私隙杀杨炎、挤颜真卿于死地、激李怀光使叛……傲狠背德,反乱天常,播越銮舆,疮痍天下!”

话到这里,满堂喧然。

李瑕不知那“卢杞”是何人,反正听这意思,卢杞害了颜真卿,很坏,丁大全长了一样的青色脸皮,必定很坏。

“丁大全出身卑微,娶外戚家中婢女为妻,借此攀附权贵。嘉熙二年,他已四十又八,方中进士,为谋升迁,极力讨好宦官董宋臣、卢允升,趋炎附势,混乱朝纲……

其人统领淮西之时,欲与吴门首富郑羽联姻,遭拒,遂命台臣卓梦卿弹劾,抄没郑羽其家。更令人不齿者,丁大全纳媳为妾。淳祐六年,他为其子丁寿翁定了一门亲事,后见新妇貌美,又纳为自己妾室……”

“啐!无耻之尤!”

“寡廉鲜耻!”

一片吵闹声中,陈宜中抬起手,喊道:“诸生,诸生,再听我一言……丁青皮一党,侍宠弄权,不可一世,远不仅于此。去岁,苏州百姓联名告发丁党侵占田地、祸国殃民,时监察御史洪天锡受理此案,呈于御前,右相董相公严办此事。

然则,董宋臣、卢允升等内宦蒙蔽上听,构陷忠良。结果诸生也知道,官家包庇奸党,洪御史愤然请辞、董相公罢相,丁大全竟不等诏令,私自调兵驱逐董相公出临安城,大逆不道,天怒人怨!”

茶楼中的愤怒几乎被推到了最高点。

“阎马丁当,国势将亡!”

“木将坏,虫实生之,国将亡,妖实产之!”

“丁蓝鬼大奸之徒,不除不足以平民愤……”

陈宜中抬了抬手,将诸生的情绪又压住,继续道:“所谓邪不可胜正、黑白不可混淆。今岁,左相谢相公、太常寺赵寺丞、御史台李左史已拿到丁党之罪证,洪御史已归朝,朝中正义敢言之士纷纷决意共同声讨奸党,上书直谏。我等身为太学生、博士子弟,合该以社稷为己任……”

不等他说完,已有人大喊道:“伏阙上书,严惩奸党!”

“伏阙上书,严惩奸党!”

“……”

陈宜中再抬手,已压不住堂上气氛,遂喊道:“声伯兄,声伯兄!”

又一名中年书生站上了桌子,与陈宜中并肩而站。

登时有人喊道:“声伯来了,声伯来说!”

“大家静一静,听声伯说……”

刚站上桌的中年男子于是也拱了拱手,高声说起来。

“在下刘芾,字声伯,温州乐清县人,时年三十又九,请诸生序齿……”

“好!谁不认得与权兄与声伯兄。”

“声伯兄!”

刘芾高声道:“淳祐五年,史嵩之接连毒杀杜公、徐公、刘公,正是我太学生一百七十三人伏阙上书,要求查明事因、严办凶手,还真相大白于天下。此事,最后虽未查明,斗倒了权相史嵩之却是不争之事,但……”

“不错,如今我等该再次伏阙上书,扳倒奸党!”

刘芾摆了摆手,正要继续。

“我来!”

忽然,又有一人也站上了桌子,把陈宜中挤了下去,挡在了刘芾身前。

“在下周震炎,字伏灵,太平当涂人,时年二十又九,请诸生序齿……”

李瑕见这周震炎生得十分英俊,比自己也不惶多让,只看长相,确是个让人一见就生好感之人。

然而,气氛还是变得奇怪了起来。

陈宜中被拉到了桌子下面,不由皱了皱眉,道:“伏灵你做什么?声伯兄还未说完。”

周震炎负着双手,仰了仰头,道:“淳祐五年,太学诸生一百七十三人伏阙上书,我便是其中之一,当时我年方十八,已有报国之热忱,而近些年来,伏阙上书之事我见的更多。”

陈宜中与刘芾对视了一眼,有些无奈。

周震炎又理了理衣袍,道:“请诸生联名,只须有二百人去,我愿出面主持此事,必除奸邪。”

“呵。”有人冷笑了一声。

李瑕转头看去,见是个青年书生,脸上带着讥嘲之意。

青年书生似感受到李瑕的目光,也看向李瑕,脸上的讥笑化作和煦,点了点头。

李瑕也点了点头。

刘芾却是摇了摇头,道:“请诸生冷静,朝局凶险,并非每次伏阙上书都能成,当年史嵩之已失圣眷。而今不同,今之‘阎马丁当’乃内外廷勾结,蒙蔽官家,其势尤甚。此次,‘国势将亡’四字恐触恐官家,圣心难测,前途未卜……”

周震炎脸色似乎难看了起来。

刘芾又道:“我等将在三日后大朝会时,往宫城击鼓上书。请诸生考虑好后果,唯有愿舍了一身功名者,可与我等一同去,其余诸生还请勿要出头,保全功名,以待来时。”

话音一落,堂中终于安静了下来。

到这时,最为难的却又成了周震炎,站在桌子上,下来也不是、应声也不是,那一张俊脸也仿佛泛上了一层铁青之色。

偏有人讥道:“那便请周兄带两百人去伏阙上书,把蒙蔽官家的奸党扳倒。”

周震炎没应。

场面尴尬……

第1327章 板荡识诚臣第689章 一网打尽第716章 治家第391章 欣赏(为盟主“林三木”加更)第636章 屠夫(为盟主“守妹拴财”加更)第326章 开城门(为盟主“深檐巷转雨声微”加更)第823章 切身利益第980章 说客第998章 水师名将第1030章 梦境第271章 坦诚第555章 真亦假第193章 守门第932章 前后夹击第1254章 见相第67章 过河卒第894章 奶酒第190章 惊马第439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第441章 陷城第917章 是狼是狗第731章 盘活第953章第465章 莫测第1266章 催化第475章 决战第1007章 吕氏兄弟第1058章 升官第991章 归乡路第1149章 吓退第924章 汗位的争夺者们第1115章 年少英武之王第802章 胜败之势第242章 思路第292章 志向第889章 最后的契机第1310章 樊城第275章 斩尽杀绝第438章 各有算盘第54章 弘道苑第598章 宿卫第1027章 移驾第668章 确凿第539章 提亲第712章 统筹第89章 值第198章 大胆第15章 相救第1207章 邢州大治第88章 亡国奴第804章 敌人的敌人第884章 供第674章 青冥第37章 临江仙第1115章 年少英武之王第34章 招揽第1276章 邀战第1045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第1191章 偏师第301章 绕道第292章 志向第1274章 入冬第424章 攻山第1334章 寄望第667章 叛徒第147章 地盘(为盟主“嗷呜aaao”加更)第450章 东山再起第999章 蒙军擅攻不擅守第770章 法不责众第917章 是狼是狗第907章 继父第701章 我王第1158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998章 水师名将第200章 攻守第113章 失望第427章 问罪第781章 拖延第1054章 武德第1010章 戴罪立功第341章 主动权第749章 叛徒第1124章 忠勇第436章 劝降第1234章 传谣第1232章 聪书记第470章 怯薛军第643章 斡腹(为盟主“色如多”加更)第439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第343章 看穿第543章 炸药第1040章 大局第345章 谁的命重要第550章 先手(为白银盟主“niema”加更7/11)第535章 交代(为白银盟主“niema”加更4/11)第447章 更聪明第856章 改换门庭第442章 陷营第171章 人手番外篇·武士(为盟主“喵啊在猫呜”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