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字

董宋臣小心翼翼地低着头,感觉到了气氛的压抑。

等阎贵妃气呼呼地走掉之后,他偷眼瞥去,见官家依旧坐在那,手里那枚双陆棋子竟还未放下来。

就好像是把这大宋社稷攥在手里,都不知能往哪放。

有些事,官家自然不会想不到,但没儿子,想了又怎样?个中悲苦,身为宦官的董宋臣最能体会。

想了无用,不愿去想。这是天子的宽仁,带着深深的无奈。

但有些人也不能做得太过份……

终于,官家开口了。

“近日宫中饭菜不合朕口味,尚食局人手撤换一批,此事你亲自办。”

董宋臣连忙应下,同时心中一定。

事成矣!

荣王一辈子谨小慎微,未曾在任何事上引起过官家的猜忌;忠王木讷寡言,虽被立皇子,却从未显露出对太子之位的觊觎。这是荣王父子能得官家亲厚的理由。

但今夜,官家心中疑虑一起,手足深情只在一瞬间面目全非。

三十余年呐,荣王三十余年滴水不露,此次竟在一个李瑕身上出了破绽。

……

赵昀在这一句话之后,大半夜的忽然开始变得勤快起来。

“派人去请芮弟明日进宫陪朕蹴鞠……对了,上次杨栋是如何弹劾朕的?”

董宋臣马上知道官家说的是何事。

前阵子,官家喜欢召女道士进宫,请谒通经,总之是一起修行,被杨栋狠狠地弹劾了一番。

官家大度,没仔细看便把奏书丢了,还打算给杨栋升迁,以彰圣名。

“禀官家,杨学士称‘陛下何惜一女冠,天下所侧目而不亟去之乎’,但此事,似乎正是因杨学士上疏,方才传开……”

“天下侧目?”赵昀冷笑一声,低声道:“教书教不会,闲事管得宽。”

感觉到官家愈发阴沉,董宋臣心里想到了许多。

近年来,总有清流们自诩敢言直谏,凡议论朝政,老喜欢在开口加一句“国嗣未定”,官家脾性好,之前都是忍着。

接下来,恐怕要有一堆人完蛋……

赵昀接连吩咐了许多事之后,方才想起了李瑕,问道:“李瑕为何暴起杀人?”

“他称是,在北面时便知朝廷中有蒙古细作,心中始终戒备,那日去为慈宪夫人说故事,半路,忽有兵丁拔刀相向,他情急之下,只好奋起反抗。”

“蒙古细作?”赵昀语气轻蔑,显然不信。

董宋臣又道:“之后,李瑕潜入荣王别院细查,果然发现荣王慕僚中有人潜通蒙古,此人名叫尹义甫,与蒙人有所通信。李瑕愤而杀之,其后遭人围堵追杀……”

赵昀似信又不信,命皇城司连夜去查。

~~

次日,李瑕再次入宫面圣。

他还是白丁,未着官服,只穿着一身干净的交领长袍,脚踏靴履。但每遇到官员、宦官,气质却像比他们还高一等。

这次面圣依旧是在选德殿。

李瑕来得早,赵昀还未下朝。

他站在殿上等候,观察了几眼,最后目光落在壁上的“坚忍”两个大字上。

为他引路的小宦官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轻声道:“此为高宗皇帝语‘天下事,不必乘快,要在坚忍,终于有成’,孝宗皇帝揭于选德殿壁,以示敬重。你莫要再看了。”

“原来如此,谢阁长。”

李瑕口中称谢,心中也有一番感悟。

这次刺杀孙应直,牵扯出许多麻烦。放在赵高宗语境中,该算是“乘快”了。

不过他也有学着坚忍,不然今日也许会冒险刺杀官家,或逃到北面投奔蒙古。

总之已是很“坚忍”了。

又过了一会,御辇仪仗到了,赵昀径直坐上御榻,自有宦官上前替他褪了靴子,端上酒食。

他并未给李瑕赐坐,自顾自调整舒坦了才道:“可觉受了冤枉?”

李瑕道:“是,故而向陛下伸冤。”

“可觉受了委屈?”

“不委屈,只觉受了历炼。”

赵昀似是轻蔑地笑了笑,不喜欢李瑕的性情。

古板、上进,虽与道德君子不同,却容易让人联想到他们,总之是无趣。

贾似道就更有趣些,可惜满朝只有一个贾似道。

“你说荣王幕僚尹义甫潜通蒙古,可有证据?”

“有。”李瑕道,“我被追杀,窜进尹义甫屋中时,他正在写信,一见我便烧毁书信,只留下一片残纸,想必他屋中还有更多证据,但我来不及翻找……”

WWW✿ttκā n✿¢o

李瑕交了那残纸上去,上面仅留有“入上国之境者今已伏”几个字。

有皇城司都知上前,查看了信纸,道:“禀陛下,系尹义甫笔迹无误。”

事实上,这依旧不能证明尹义甫通敌,也可能是李瑕潜入尹义甫屋中,逼他写下这些字。

但赵昀在意的是,赵与芮明显地想将尹义甫被杀之事遮掩起来。

一边是府中幕僚被李瑕杀了,一边又在通缉李瑕,却不将这件事并入案子,为了隐瞒什么?

“朕听说,你逼着尹义甫带你进荣王府,其后,你拿着黄氏的信物离开荣王府?”

“是。”李瑕道。

“为何?”

“隆国夫人与我家有交情,我求她放我离开。”

赵昀看向了皇城司都知。

“禀陛下,确实如此。”

赵昀轻呵一声,心想要么是李瑕偷了黄氏物件,要么是黄氏已原谅李家。赵与芮总不会是为了隐瞒黄氏原谅了李家一事……

另外,他已知道江万里、李伯玉等人当夜也在荣王府,荣王必然有事遮掩。

但想到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没亲生儿子的事实,赵昀又有些百无聊赖起来。

“有人上书弹劾芮弟,称他摧你忠义之心,你如何看待?”

“我已向陛下伸冤,陛下已为我平反。”李瑕道:“虽千难万险,瑕不改其志。”

“好。”赵昀道:“朕听闻,你愿赴蜀抗蒙?”

“是,瑕虽微末,愿尽绵薄之力,为陛下守国。”

“太年少了。”赵昀敲着案几,沉吟了片刻。

李瑕以为又要被留在太学读书,却听赵昀开口说了一句。

“束发少年已有守国之念,难得,朕可破例一次。你既未加冠,朕亲自为你赐字吧。”

“谢陛下……”

“称臣。”

“是,臣谢陛下。”

赵昀拈着酒杯,始终有些漫不经心的模样。

遥想当初亲政之时,不是这般心境,灭金、北伐、变革,满腔振奋欲一扫国朝百年积弊、中兴大宋……也曾亲自为诸公斟酒,慷慨激昂。

做得再好又如何?百官每日叫嚷“国嗣未定”,国嗣?能继承这基业的也就是个傻子而已。

再回过神来,见李瑕还在等自己赐字,赵昀随口道:“瑕,玉之疵也,人孰无疵?朕赐你字‘非瑜’,望你能常自砺。”

“谢陛下。”

“可会蹴鞠?”

李瑕一时没听清,愣了一愣,很快就明白赵昀的心意。

大概是有让某些人看看“看,朕年轻力壮!”之类的心思,当然,也许还有别的深意。

虽然在李瑕眼里,强健和能生儿子是两回事,却也懒得提醒官家不要逞能。

他又不是谏台的御史。

“臣不会。”李瑕道。

其实也只是不懂规则而已,顶级运动员,能有几个项目是难上手的。

“朕教你,稍候荣王进宫,蹴鞠一场泯了恩怨。”

“臣遵旨。”

赵昀正想吩咐人带李瑕去换衣服,忽见一个宦官从后面小跑进来。

“官家,瑞国公主称她已准备好了,问官家何时开始蹴鞠。”

李瑕目光看去,竟难得见赵昀脸上泛起由衷笑意,精神也稍振奋了些。

赵昀也不顾外臣在场,径直与那宦官闲扯……

“何时叫过她蹴鞠了?耳目倒是灵通。”

“一早起来便在准备了,这会怕是已到了鞠城,说是让官家与荣王一军,她则是要与舅舅一军。”

赵昀摆手朗笑,道:“就属她机灵,哪个能蹴得过贾似道……”

他此时才想起李瑕还在殿中,转头道:“今日不巧,就不带外臣了。你去领了官身,动身赴任吧。”

“臣遵旨。”

李瑕本就是可蹴可不蹴的,也不觉遗憾。

反正他去踢球也拿不到冠军……

第823章 切身利益第614章 内修外攘番外篇·交接(为白银盟主“公子WV”加更)第585章 君恩(为白银盟主“niema”加更17/21)第1167章 青松第179章 谨慎(为盟主“勇敢的西瓜刀”加更)第702章 小聪明第1123章 疯牛第1275章 前线第22章 交代第102章 阎马丁当第287章 高琼第634章 运气第1179章 传檄第193章 守门第1218章 众叛第682章 平稳第400章 推论第1215章 私兵第297章 威宁城第180章 筠连州第369章 后果第326章 开城门(为盟主“深檐巷转雨声微”加更)第150章 字第588章 拿捏(为白银盟主“niema”加更18/21)番外篇·国王(为盟主“宸宝最可爱”加更)第29章 哨站第892章 可敦第210章 乡绅第271章 坦诚第794章 离间第112章 争执第1201章 元大都第1205章 丑态第941章 筹办第262章 平安符第463章 良将第1262章 劝相第1000章 以己度人第1062章 巧遇第511章 手段第418章 遇弱则击第1202章 门户第1017章 挑唆第1032章 临安来人第1311章 襄阳第642章 对手第1246章 直言第244章 屋顶第767章 戍边策第380章 现身第306章 小毒虫第263章 属僚第883章 坚定第370章 解决第822章 心思第870章 动工第889章 最后的契机第337章 夺城之战第59章 奔命第495章 快了(为白银盟主“niema”加更7/11)第669章 窥测时势第1321章 死板第558章 忠臣逆臣第844章 孱第421章 让权第474章 敢战(为白银盟主“niema”加更2/11)第1123章 疯牛第1156章 耐心第811章 黄鼠狼行动第648章 阵型第67章 过河卒第920章 敬畏第845章 天子圣明人心在宋第583章 心意第1042章 两强相争第462章 钓鱼城第1266章 催化第1041章 战利品第462章 钓鱼城第389章 异族第336章 腐肉第1255章 腐肉第418章 遇弱则击第936章 我分裂你第302章 升迁第736章 领功劳第579章 上策(为白银盟主“niema”加更15/21)第1087章 安塞城第508章 丁当第1101章 包克图第494章 攻城之法第1113章 运气第773章 大敌第243章 见闻第1147章 新军第636章 屠夫(为盟主“守妹拴财”加更)第697章 壮志销如雪第230章 自负第1003章 楚天千里清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