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营盘

次日,江春醒来,只觉头痛不已。眯着眼看去,见到牟珠正坐在床边。

“官人醒了,先喝碗解酒汤吧。”

“几时了?”

“巳时二刻。”

“这么晚了?!”江春坐起,喃喃道:“发生了何事?”

“发生了何事?”牟珠淡淡道:“一场接风宴,吃了一月俸禄,官人嘴里说着烦李县尉,却还真大方。”

“这么多?!”

江春有些心疼,但又不算太在意,除了那每月二十多贯,他还有各种衣赐、禄粟、职田,老家还有营生。

牟珠却不依,“哼”了一声,道:“大手大脚,但正经交代官人做的事,半点不做。”

江春抚须不语,发着呆。

牟珠又道:“昨夜趁姓刘的莽汉喝醉,妾身可使严婆去打听了,李县尉那婚事乃是私下订的,纳采、纳吉还未办,官人可得捉紧了。”

“你这妇人又提此事。”江春不悦。

“就让官人开个口,如何有这般难?!”

“休得聒噪……”

“官人还凶?二十多贯说花就花。伺候了你一夜,醒来就骂妾身。”

“好了,好了,莫烦我。”江春皱了皱眉,问道:“李非瑜呢?”

“一大早就带着人到符江东岸去了。”牟珠道:“往常都是官人灌醉别人,可今日这酒量、精力、威望,样样都被他比下去了。”

“呵,李非瑜一共就喝了不到三小杯,还说蜀南酒不烈,我……”江春道:“总之往后少与他打交道,此人难缠。”

“住在一个院里,怎能少打交道?”

“还住在家里?”江春一愣,茫然道:“我不是叫他搬出去了?”

“呵呵。”牟珠冷笑了一声,“自己想想吧。”

江春揉了揉头,努力回忆着昨夜种种。

包括鲍三、搂虎在内,李瑕已抽调了衙役、民壮五十人。

而这些人拼酒时竟是站在他那一边,敢灌堂堂县令。

再看整场酒宴的结果,竟未能奈何他半点。

酒桌上是最能看出事情来的,只怕李瑕已在庆符县打开了局面了……

“李非瑜,不简单呐。”

“哼,既知他不简单,官人还不快将他招作女婿……”

~~

一大早,李瑕就领着人出了县城,到了符江东岸一处废弃的茶马场。

“早年间,大宋军马皆从大理购置,于蜀中共设八处茶马场,叙州有两处。其中一处便是在此。”韩祈安道,“只是如今已然荒废,成了流民聚集的窝棚。”

李瑕目光看去,只见这茶马场中许多门窗木料已被流民拆下来当柴烧了,颇为破旧。

韩祈安领他逛了一圈,抬手一指,道:“此处江水缓,东西两岸皆可泊船。阿郎再看,东面那座山名曰‘挓口岩’,可顶上建瞭台,起砲车,若蒙军来了,可以砲石击之。”

李瑕点点头,道:“以宁先生之意,是将这茶马场作为巡江手的驻地?”

“是。”韩祈安道:“那片地方可做为校场,只需要在外围再修建一圈防事。而这片屋舍可为营房,只需稍加修缮。”

“怕是也要不少钱吧?”

“至少比新起营房省些。”

李瑕向鲍三问道:“你觉得如何?”

鲍三眯着独眼,抬头看了看,却说起另一个话题。

“县尉要招三百巡江手?”

“不错。”

鲍三道:“这等大手笔,县尉是想治军?趁蒙军伐蜀之际立一场功劳?”

李瑕也不瞒他,道:“不错。”

“那就不该如领民壮、弓手等衙役一般,上衙了便巡逻、下衙了便还家,战力远不如厢军。欲治军,首当严肃军纪,每日驻营操练,区别于民壮……”

鲍三说了一通,转头一看,见李瑕、韩祈安都是神色淡淡的样子。

他昨夜想了一整夜,见李瑕调派五十人,且还提高了饷粮,由此便猜到李瑕的心思。

此时鲍三也知自己这番话不够打动人,遂继续说起来。

“县尉不如建一个大营盘,从这茶马场直接扩建到挓口岩下,如此,营盘西抵符江,东抵挓口岩,兼山水之势,校场宽阔,方便操练。小人略知余帅练兵之法,可为县尉练三百劲卒,以守庆符。”

李瑕点点头,神色依旧很平淡,问道:“这般建营,能安置多少人?”

“莫说三百人,五六百人也置得下。”

“往后还能扩建吗?”

鲍三愣了一下,张了张嘴,不知如何回答。

他自觉曾跟随过余玠,虽只是个小亲兵,却也算是见多识广,原想着一开口能震惊到李瑕等人,不想竟是这般平平淡淡的反应。

韩祈安道:“若要扩建,可将挓口岩围起来。北面有一条庆清河,由东向西,汇入符江,可为依附。”

“图纸画出来了吗?”

“我画了幅简略的。”韩祈安道:“工匠的图纸还未画好。”

李瑕接过看了看,道:“到山顶再看看。”

一行人上到山顶,李瑕对照着图纸看了许久,已有了决意。

“营盘便设在此处,如你们所言,往挓口岩山下扩建,再在符江开挖港湾,用以停泊船只。至于防事,不仅需在挓口岩上建瞭塔、起砲,在那边的青岗岭、团山子上也建……”

“明白了。”韩祈安身体不太好,因为爬了山而气喘吁吁不停。

李瑕亲自给他拍着背,道:“就这么定了,休息一会再下山吧。”

“是。另外,墙垣如何建?”

“不建。”

“那若蒙军来了,营房和船只如何守卫?”

李瑕道:“我们有船,蒙军没有,我们远比他们灵活。只要在北面的庆清河与挓口岩之间挖壕沟,限制他们骑兵冲阵即可。”

“可若是……蒙军从南面来又如何?”

“那船只可顺符江而下,有足够的时间进入县城。另外,在挓口岩上储备物资,到时驻军山上,此处易守难攻,可与县城成掎角之势……”

鲍三听着这些,看着山下的茶马场,发起呆来。

下了山,李瑕拍了拍鲍三的肩,道:“你说的不错,我也已照你的办法,依托挓口岩扩建营盘,还有何思虑?”

鲍三道:“小人预想中,该如以宁先生所言,在四周建墙垣。而县尉这般布置,乍听似因为没钱……但仔细一想,远比小人所想更为灵活,小人叹服。”

“确实就是因为没钱。”李瑕道。

鲍三一愣。

李瑕又道:“另一方面,建了墙以后又要拆了扩建,太麻烦了。何况,最好的防守其实是进攻。”

“扩建?”

鲍三心中依旧有不解,只觉一个县城,三五百兵力已是不可能更多,哪还需要再扩建?

李瑕没有再解释,在他的规划中,并不仅只有巡江手。

总之,符江东岸,挓口岩下,废弃的茶马场开始被修缮、扩建,作为庆符县巡江手的营盘。

就在当天中午,韩祈安就已从县衙支了一千贯,购买石料木料,又雇佣流民,开始动工。

~~

许魁扛着一段树干从挓口岩上下来,累得满头大汗。

他是利州人,利州被蒙军占领后,他担心屠城,带着母亲、妻子、儿子南逃。

数年来颠沛流离,眼见川西战事不停,一直逃到了长江以南才觉安心,最后在这庆符县外停了下来。

生计也是难找的,庆符本只是下县,如今商贸又不繁盛。他偶尔有些拉纤的短工,家小又挖些野果充饥。

幸而有个茶马场可以住,勉勉强强能得安生活命。

昨日,许魁见一个年轻官员带着一群民壮围着茶马场不停打量,心里就十分担心会被赶出去。

眼看再有两三月就要入冬,若是避寒之处也丢了,今冬就很难挨过去。

怕什么来什么,那县官果然是看准了茶马场这地方,要占下来用。

但好处是,县衙考虑到临近秋收,没有征用劳役,而是花钱雇用了住在茶马场的流民干活。

这活一天一百钱,算是颇为丰厚,许魁自是愿意干的。

此时,他扛着木料放在校场,擦了擦汗,开始锯。

不远处,有个跛脚的汉子走来,敲了敲木料,向工头交代道:“锯好之后,先将旧屋钉好,今日就得把这些屋子打扫出来,巡江手明日就要入驻,莫耽误了。”

“明白,哥哥放心,耽误不了。”

“那边再建一排号舍,今晚就得将地基挖出来。”

“这般急?太急了吧。”

“是急。愿意做的,晚上加工钱……”

许魁听到这里,忙跑上前应道:“小人愿意做,能让小人做吗?”

“我与哥哥说话,你插嘴做甚?要用人了自会与你说!”

工头一叱骂,许魁连忙要退下。

“慢着。”那跛脚汉子道:“你过来。”

许魁一愣。

“你过来,我腿脚不便。”

“是。”许魁这才上前。

跛脚汉子在他臂上捏了一把,问道:“多大?”

“小人二十四岁。”

“会水吗?”

许魁又是愣了一下,傻乎乎地点点头。

“怕甚?我叫孔木溪,庆符县巡江手。”

“是,哥哥,小人叫许魁。”

“嗯。”孔木溪道:“我昨日见过你小子,做事还蛮卖力。”

“嘿嘿。”

“跟我来吧。”

孔木溪说着,转头就向符江的方向走去。

许魁转头看了看那锯到一半的木头,挠了挠头,还是跟了上去。

“哥哥,这是去哪?”

“跟你说不清楚,到了就知道。”

许魁又问道:“这活要是干完了,我们这些人的生计……”

“那边修码头看到了吗?”孔木溪道:“到时还要在挓口岩上筑防事,这些活一冬都做不完,怕甚?”

“不征劳役吗?”

“嘿,你管得倒宽。盼着征劳役,不雇你们是吧?”

“不是不是。”许魁连忙摆手。

“看到那边的瓦料没?”孔木溪道:“县尉特地交代多买一批,到时在那边荒山上你们自己起排屋舍,专门安置流民。”

许魁大喜,感恩戴德道:“谢县官大恩!”

“我说你,扶着我点,没点眼力见。”

“是,是。”

两人又走了一会,只见江边许多人聚着,有人在地上撑撑跳跳,也有人在江里游泳,另见那边支着几张桌子,几个先生正提笔写字。

“哥哥,这是在做甚?”

孔木溪道:“招巡江手,你不知道?”

“今早像是听人说过,但小人没留意。”

“为何不留意?”

“忙着干活呢。”

孔木溪睥睨了他一眼,道:“每月三贯,二石月粮,春冬各有衣物,另有住宿、伙食……”

“这么多?!”

“你只当作是从军,但我们庆符县巡江手,可比一般厢军好得多。”

许魁犹豫了一下,重重点了点头。

“你不用与家小商量一下?”

“不用。都快饿死了,小人本就想过去投军。”

孔木溪抬手,道:“去中间那队排着,记住,是中间那队,别排错了。”

“好,谢哥哥提点!”

许魁又谢过孔木溪,大步往江边跑去,到了人群中,他四下看了看,排到了中间队伍的最后面。

前面大概也就二十余人,他等了好一会,心头渐渐焦急,想着若是选不上,耽误了今日的活,也不知是否少挣些钱。

忽然,有人在他肩上一拍。

许魁回过头,只见是个高大汉子。

“这位哥哥……”

“孔木溪叫你排中间的?我都看到了,他特地领你过来的。”

那高大汉子说着,在许魁臂上一捏,似乎思考起来。

“是。”

“我看你瘦瘦小小的,力气大吗?”

“小人力气还不错。”

“来,试试,像他那样跳,能跳几下?”

许魁转头看了看,见有人在地上一撑,跳起来,又迅速扑倒再次跳起。

他不明其意,看了眼前的高大汉子一眼,老老实实依着对方的样子做起来。

一直跳了五六十下,许魁累得满头大汗,实在无力再跳,方才摆了摆手,连呼道:“小人不行了。”

“你会水吗?”

“会,能在符江游两个来回。”

那高大汉子再次露出了思考的表情,最后点点头,道:“好吧,那就不必试了。你跟我走。对了,我叫刘金锁,以后你叫我刘班头。”

“是,刘班头。”

许魁走了几步,忽有些疑惑起来,小心翼翼道:“可是,孔哥哥说,让我在中间这里排……”

刘金锁淡淡道:“一个样的。”

许魁于是迷迷糊糊地跟着刘金锁走到桌案前,报了姓名、籍贯、家口等等许多情况,又领了个小牌子。

“明日卯时之前,到茶马场校场上应卯,明白?”

“明白。”

刘班头又交代道:“万不可迟到了。”

“是。”许魁问道:“小人今日还可以去干活吗?”

“老子管你这些?去吧,明日别迟了。”

许魁依旧有些迷茫……

他又忙了一整天,领到了一百钱。

这天夜里,他没有再去干活,而是与家里人聊了天,早早就睡下。次日天还未亮时就赶到茶马场的校场上。

蒙蒙亮的天色中,与他一样的还有两三百人,渐渐汇聚。

一个营盘也开始在叙州庆符县城外渐渐成型……

~~

有人在地图上点了点叙州,手指又沿着金沙江向西移。

“马湖县,我要在此迎击兀良合台。”张实低声道。

“可是,蒲节帅还未下令。”

张实摇了摇头,道:“等不到了,最迟一个半月内,兀良合台大军便至。此战局势已然清晰了,他将沿金沙江攻叙州,再顺长江下重庆府,包围合州。合州之重,不容有失。”

“是。”

“故而,我必须在金沙江拦击兀良合台。”

“可……是否再与蒲节帅商量一下?”

张实再次摇头,眼神坚毅,淡淡道:“蒲择之才刚上任,对川蜀防御全然不熟,商量了又能如何?平白耽误战机而已。”

“可是,都统制,你……”

“我意已决。传我命令,征调水师三万人,迎战兀良合台。”

“是……”

~~

与此同时,兀良合台亦在看着地图。

他知道自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沿着西沙江河谷至叙州,顺长江直下,包围合州。

那第一仗,就在叙州上游的金沙江……

第963章 颜面扫地第1069章 兼听则明第1071章 瞬息万变番外篇·易俗(为盟主“深刻不等于接近事实”加更)第32章 破绽第568章 世事如蹴鞠第727章 功臣第1087章 安塞城第71章 羊第635章 急袭第632章 分割第363章 史家第1247章 未来之事第21章 统领第1343章 天下白第921章 缴获第690章 蜀中二帅(为盟主“守妹拴财”加更)第1263章 汴京第889章 最后的契机第332章 逆流第991章 归乡路第890章 畏兀儿第514章 臭名第1021章 消耗与搏杀第1056章 护送第203章 幕僚第990章 不宣而战上架感言第1131章 融合第689章 一网打尽第1338章 最是仓皇辞庙日第24章 高长寿第205章 孩子第792章 黄鼠狼第1237章 地头蛇第195章 老卒第398章 休憩第269章 冥王第421章 让权第832章 平叛第389章 异族第494章 攻城之法第446章 失言第563章 朝会第323章 成都第540章 误终生第656章 入局(为盟主“爱龙大大”加更)第632章 分割第569章 荣养第1029章 周旋第1327章 板荡识诚臣第19章 说客第767章 戍边策第1123章 疯牛第281章 信服第727章 功臣第110章 太学生第443章 战果第1247章 未来之事第1250章 僵持第825章 吾心独无主乎第1227章 卑鄙第160章 格局第1045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第34章 招揽第1025章 疮头第38章 回溯第1043章 围点打援第712章 统筹第152章 临行第1279章 避巷战之短第89章 值第87章 残句第972章 国书第416章 伏击第26章 淮北第1111章 举国之兵第1146章 视角第1216章 出息第533章 战场第447章 更聪明第1294章 河那边第715章 碰撞第984章 联辽破宋第49章 搭救第91章 忠犬第596章 先手布杀局第597章 关键人物(为白银盟主“niema”加更21/22)第571章 不思蜀第899章 强者第1029章 周旋第1247章 未来之事第866章 暧昧第1169章 外甥女第1030章 梦境第1020章 了解第1316章 召见第638章 清醒上架感言第447章 更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