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理由与计划

李瑕出兵时完全是雷厉风行的作风,没与高长寿仔细讨论过,只是说完一个大概的计划,当即就领兵南下。

最后只留下一句“你尽快组织人手,到曲靖运东西吧。”

偷袭了磨弥千户所的次日,高长寿领了两千余劳力也到了,开始拆卸房屋、搬运物资到威宁建城……

“我不知你是如何想的。”高长寿道:“你真想带着这么一点人奇袭成都?”

“打成都当然不是靠我这一点人。”李瑕道,“以这一小支奇兵襄助蒲择之而已。”

“我不认为这个蒲择之能收复成都。”

“你都不了解他,不要妄下定论。”

高长寿道:“你就了解吗?”

“我有个幕僚,算是慕僚吧,叫作……李西陵。”

李瑕说到这个名字,语气有些斟酌,缓缓道:“李先生曾在荆湖制置使吴渊帐下为幕,战略眼光是有的。

经他分析,蒲择之的意图就很清晰了。奇袭剑门之后,便可阻挡汉中一带的蒙军南下。封锁成都,对成都的蒙军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高长寿问道:“你相信这位李西陵的分析?”

“嗯。”

“但你不能确定成都之战是何时开始。”

“朱禩孙在三月末时向我发出调令补防泸州,说明他领兵北上剑阁了。一旦宋军封锁剑阁,马上便要对成都发动攻势。我从灵关道北上,时间应该是刚刚好。”

李瑕指了指地图,又道:“蒲择之打下剑门之后,蒙军必然也能猜到他的意图。那么,蒙军必然对宋军有所防范,会加强成都的防事。到时我出灵关道,或可出其不意击蒙军腹背,改变这一战的局势。”

“太危险了。”

“阿术不在,大理国内空虚,我走大理,面对的只是伪军;相比起来,反而是到川西去更危险,那里是上万有防备的蒙军。而且,宋朝的指挥体制森严,我到了泸州,一定会丧失自主权。”

话到这里,李瑕苦笑了一下,道:“你也知道我的性子,不喜受人使派。到时我若是看到战机,再想从泸州出兵,或许还得对泸州守军动手。”

高长寿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他更希望李瑕能留在威宁,但知道这话说了也没用,反倒显得他像个小媳妇一样。

李瑕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这件事我考虑的比你多,不是头脑一热做的决定,你不必劝我。”

“哪怕不劝你,我也很担心你要如何穿过大理到灵关道。首先,粮草辎重你怎么解决?”

“抢。”

“大理国遭蒙军掳掠至此,何处还有粮草……”

高长寿话到一半,忽然愣了一下,反问道:“你不会是想抢寺庙吧?”

“我没抢,是也先抢的。”

“也先抢的?”高长寿喃喃了一声,摇了摇头,也不知该做何感想。

……

大理国崇佛,有“妙香国”之称,开国以来就大量兴修寺庙。

历代大理段氏皇帝二十二人当中,有十一人出家为僧。是真的崇尚佛法、还是为高氏权臣所逼,也只有他们心中最清楚。

至于崇佛的缘由大概也有许多,比如离天竺、吐蕃近,比如用佛法来缓解境内的各族之争、权力之争,避免南诏国灭之后各大家族之间的血腥杀戮。

忽必烈似乎也信佛,他灭大理之前,须取道吐蕃,驻扎在六盘山时请藏传佛教萨迦派首领八思巴会面,接受了八思巴的喜金刚灌顶。当时他的王妃察必随行军中,同样接受了灌顶;

灭大理时,他裂帛为旗,上书“止杀”二字,说是被姚枢所劝,其中未必没有考虑到佛教的影响力;

灭大理之后,他曾驻扎在无为寺,禁止战火烧到寺中,时人云“边城劫火,此间翠华”。

忽必烈这人不仅信佛,他还信道,也接受了儒学大宗师的尊称。

在李瑕眼里,如果一个人什么宗教都信,那等于什么都不信,不是宗教徒,而是政治家。

当然,换成是李瑕,如果有朝一日能征服大理了,也不敢公然藐视佛法。这是为政者应有的素养。

重要的是,如今这个蒙古统治下的大理国,各寺庙香火并不减当年。大理国别处没有粮草物资,寺庙里却是有的。

而且寺庙也很多,所谓“伽蓝殿阁三千堂,般若宫室八百处”,皆可成为沿途补给。

……

这日,高明月听完李瑕与高长寿的谈话,她虽没多说什么,眼神里不由有了忧色。

李瑕看出来了,他知道她是担心佛祖怪罪。

而以李瑕的情商,倒不至于说出“是你堂兄高琼告诉我寺庙里有粮”这样的话。等到两人单独相处了,他才问道:“明月是在担心吗?”

“嗯,我很担心你。”高明月低声应了,伸手探到李瑕怀里,轻轻拍了拍他的护身符。

这是两人除牵手之外,她少有的主动肢体接触。

“你总是经历凶险,也许真是佛祖保佑才能平安无事,如今却要这般不敬,万一不再被庇佑……”

李瑕的手覆在她手上轻轻拍了拍,道:“你不必担心,我敬佛是在心里的。”

“我不是想反对你,只是……希望你平安。”

“我知道。”李瑕道:“我们是扮成蒙军去寺庙抢粮,反正也先在我们手上。以免大理的百姓们对我们产生怨恨。”

“那……佛祖还是会知道的。”

“我们只取粮草,不动佛祖的塑像,就算是借的。”

高明月有些无奈,道:“其实我以前也没那么信佛……是担心你,才求的这个护身符。”

“嗯。”

高明月转头瞄了李瑕一眼,有些担心他不高兴,低声问道:“是不是我不要问太多比较好?你会不会烦我啊?”

“不会烦你。其实,几个佰将都在质疑我这个决定。只是我懒得哄他们罢了。”

“嗯?”

“要打穿大理、北上灵关道,此事确实过于疯狂,有不安都是难免的。”李瑕道:“另外,这次出来得急,是我该先与你说清楚我这么做的理由、计划。”

高明月不由笑了笑,因为他说的只哄她而有些满足。

接着她又想到自己实在是太不虔诚了,心想应该多诵佛念经,求佛祖原谅李瑕迫于无奈借点粮食……

~~

李瑕说得轻描淡写,但事实上,他麾下几个佰将确实十分反对他这次的决意。

本来可以安安全全地回庆符了,却要绕一个大圈走敌境,心里不愿意当然是难免的。

但因李瑕平素就颇有威严,又接连都是小胜,几个佰将们虽有不同意见,却还是老实听话。

而远隔千里,蒲择之做的决定才叫真正的“力排众议”,被部下视为“独断专行”。

今年的形势是,纽璘率上万蒙军攻打重庆府。

而蒲择之在这紧要关头却决意不守重庆,集兵去打剑门关。

几乎所有人都在反对,认为蒲择之这是在弄险,置川蜀防御于不顾,一心只有功业。

这一战还未开始,蒲择之就知道,若一意孤行,万一战败,所有的后果都需要他来承担,他的仕途也将毁于一旦。

但他还是做了决意。

就让纽璘去打重庆府,他要奇袭剑门关、收复成都。就看看他与纽璘谁更快谁更坚决。

死守川蜀固然稳妥,但按部就班的防御救不了大宋。

必须打破兵法常理寻找奇迹,那就必须有向死而生的勇气,敢为常人不敢为之事,才有破局的可能……

~~

一南一北,李瑕与蒲择之作出了类似的选择,也许是巧合,也许他们都有些疯……

第1086章 断了的环第381章 重逢第1070章 一意孤行第822章 心思第702章 小聪明第416章 伏击第772章 牵连第1078章 刻薄第297章 威宁城第1180章 继承者第250章 雏形第1155章 诈降第1306章 人定胜天第1237章 地头蛇第387章 题遗山诗第784章 匈奴第618章 分裂第442章 陷营第1029章 周旋第801章 触龙门第171章 人手第125章 下半场(为白银大盟“公子WV”加更5/10)第381章 重逢第638章 清醒第547章 笼(为白银盟主“niema”加更6/11)第1084章 拖累第782章 归家子第457章 华蓥山第332章 逆流第430章 川西第193章 守门第1163章 收割第776章 兀鲁思第1213章 九郎妙计安天下第1026章 晚节第134章 风帘楼(为白银大盟“公子WV”加更10/10)第201章 长宁军第759章 围堵第87章 残句第179章 谨慎(为盟主“勇敢的西瓜刀”加更)第461章 马军寨第742章 抗压第334章 叛将镌名第492章 打都打了(为白银盟主“niema”加更6/11)番外篇·国王(为盟主“宸宝最可爱”加更)第912章 礼尚往来第281章 信服第639章 根脉第1181章 接驾第717章 治属下第379章 灭口第315章 伤亡新年写给书友的一封信第428章 人事第1291章 牧民第1267章 恫吓第931章 消耗品第55章 真名第1074章 战略线第326章 开城门(为盟主“深檐巷转雨声微”加更)第623章 战起陇西(为盟主“项老”加更)第150章 字第1072章 预则立第458章 雨夜入营第94章 绕道第659章 明朗第97章 天净沙第836章 训兽第854章 兄弟第1108章 逃的后果第48章 抢第1291章 牧民第601章 夜伊始第53章 有何不可第81章 动手第662章 赚他上山第889章 最后的契机第169章 成见第186章 狭路相逢第894章 奶酒第67章 过河卒第1213章 九郎妙计安天下第112章 争执第187章 初战第1111章 举国之兵第1225章 换俘第457章 华蓥山第826章 叔侄第1147章 新军第418章 遇弱则击第1164章 湮没第956章 条件不变第393章 贵势之家第990章 不宣而战第10章 铜牌第690章 蜀中二帅(为盟主“守妹拴财”加更)第507章 定军(为白银盟主“niema”加更11/11)第1038章 御口亲征第1282章 一步之遥第855章 甜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