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青蛙

“阿郎是在担心什么?”

韩承绪眼看李瑕正深深沉思,终于开口问道。

他更擅长于谋略,对钱币之事不了解,觉得那金银关子用与不用,并非太严重之事。

“因为我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李瑕眼中沉思之色愈重,缓缓道:“会子的急剧贬值,我也想不到挽回的办法。”

韩承绪道:“但川蜀不用会子之后,物价已平抑下来。”

李瑕道:“这便是问题所在了。我们不用纸币,这是倒退回去,把原有的货币体系推倒。川蜀人口稀少,物资贫乏,短期内用一个简陋的货币体系就可以。但渐渐也会有很多问题,我们需要与别的地方贸易,不可能只用金银铜币。”

严云云道:“不错,尤其是与湖广、两浙大宗的贸易,不使用钱票几乎是做不到。”

“那金银关子就是最好的办法,每张票据背后,都存有相对应的金银。”

李瑕看韩承绪还是不懂,遂又道:“简单来说,北地的钱钞、宋廷的会子,都是以朝廷的信用做为保证。而这金银关子不同,是以实际的金银做为保证。”

“既如此,有何不妥?”

“金银关子若是由那些巨商手下的钱庄开具,必然难以保证每一张都是真的。”

严云云道:“我的意思是,吸引他们来,最后再掌控他们。”

她显然进益颇大,已有侃侃而谈的样子。

“宋初,王昌懿联合十六户巨商发行交子,当时的益州知州张咏便也查觉到不妥,交子能兑铜钱,便等同于商人能铸币,此为诸侯之权,绝不可坐视不理。

而张咏如何做?先认可交子通行,并要求商贾修河堤、建粮仓、救贫民,之后益州官衙积攒四年,以大量交子挤兑王昌懿及十六户巨商。获得大量铜钱。

张咏卸任之后,薛田知益州,继续挤兑王昌懿,直到百姓凭交子在钱庄兑不到钱,薛田查封交子铺,并上奏朝廷,设置官办交子务。

此为交子之始,其后一百三十七年,高宗、宁宗相继发行会子,使会子渐成民间纸币。我认为,阿郎可效仿张咏、薛田之法,以掌控如今这金银关子……”

“浅了。”

李瑕道:“我问你,两百三十余年前,张咏就知道商人发行交子等同于有铸币之权。时至今日,庙堂宰执还能不知?”

严云云一愣,问道:“阿郎是担心……朝廷也掌控了金银关子,我们流通关子,物价便受朝廷制约?”

韩祈安皱眉,道:“到时,便相当于把会子换成了金银关子,川蜀之钱币重新为朝廷所掌控啊。”

“是‘到时’吗?”李瑕沉思着,缓缓道:“若这金银关子真只是由三十余户巨商发行,还可以等得到这‘到时’,我只怕此事本就是朝廷在改革货币。”

严云云皱眉沉思,忽惊呼一声。

“贾似道?!”

她已没有了那轻蔑之态,不再讥笑对方是“贾蛐蛐”。

在见过对方之后,她难免觉得,贾似道不过尔尔,太容易就忘了自己与一朝宰执之间的差距。

此时才恍然惊觉过来……

“阿郎莫非是说,这金银关子其实是出自贾似道之手笔。”

“我再问你,在宋初,王昌懿发行交子,最后被官府挤兑、查封,如今之巨商还看不明白?他们再通行金银关子,就想不到朝廷有可能出手对付他们?”

“那最好的做法,就是找一个靠山?甚至,一开始就是他们的靠山让他们这么做的?”

李瑕道:“贾似道想要改革,会子是他绕不过去的一个槛。而整个宋朝的情况,与川蜀不同,换作是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整顿货币。”

这便是李瑕之前说“想不出更好的办法”的意思。

他自知无力挽回宋朝已经到了崩溃边缘的货币体系,包括吴潜在内的诸多名臣都已经试过了。

如今若是让他来做,也只能是废除十八界会子,发行全新的纸币。

……

自从李瑕收复关中,汉台幕府之策略改为与宋廷之争以来,严云云觉得与宋廷争利还是顺的。

她遵李瑕之意,利用手中的生意,拒收会子,压低物价,使川蜀商户只能跟着拒绝会子。

加上李瑕两年未曾和籴,民间会子本就不多,粮食与铜钱已成了川蜀的货币。

因此,禁止接收宋廷滥发的会子之后,川蜀才免于物价腾飞。

这第一局,严云云是赢了,一刀切断与宋廷牵扯。

但很快,她意识到没有纸币真的不行,于是进入到了第二局,川蜀需要比宋廷更能掌控纸币。

她刚开始还是觉得不难。

然后,金银关子摆在她面前,就好像是湖广、两浙的巨商们拿着大量的金银上门,要来帮忙振兴川蜀。

而此时李瑕一说,她才反应过来。

一旦放金银关子进入川蜀,初时确实也会有金银流入,但随着关子的流通,铸币权将重新回到朝廷手里。

那先前所做的一切便前功尽弃了。

打个比方,宋廷为敛财而滥发会子,使得物价腾飞,民间水深火热。这好比是一锅沸水。

川蜀则像是一只青蛙,禁用会子,跳出了这口沸腾的锅。

然而,阔端屠蜀之后的二十五年间,川蜀战乱不休,人口不足、物资贫乏。川蜀这只青蛙也极度缺水。

它必要找水,找着找着,像是找到了一湾清泉。

金银关子,这个宋朝商人们为了自救而流通的货币,背后是大量的金银为保证,是天下最富庶之地的庞大贸易场,就像是一湾清泉。

青蛙在泉水边探了探,水温正好,清流香甜。

但,它还是一口锅,下面架着的还是大宋社稷的干柴烈火。

温水煮青蛙。

严云云猛然惊觉,贾似道已经出手了。

“可这是阳谋啊?我们不可能不与各地贸易……”

~~

临安。

一张精美的金银关子被拿起,窗外的阳光照在它正面,漾出奇怪的墨色。

上面的刻印如同一个‘西’字;中间红印三条,如同一个‘目’字;下方两旁各一小长黑印。

“这张钱票倒底像是‘宝’字,还是像是‘贾’字?”

“自是个‘宝’字。”贾似道坦然应道。

程元凤讥道:“我看着却像是个‘贾’字。”

“也许……是右相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程元凤脸露愠色,将手中的金银关子丢在案上,踱了几步,最后还是抬起头,道:“我绝不答应!”

贾似道不急不缓,道:“去岁粮价每石两千贯,今岁每石七千贯矣。物价越高,朝廷支用越发不足,越发造印会子……循环往之,仿佛不可救之势。十八界会子,必废之。”

“我如何不知?”

程元凤如今越来越易怒了,一句话就像是被点着了一般。

“川蜀,两年不曾转运钱粮,去岁更是支用四千万贯;两淮,李璮攻淮右三州,战事方歇;京湖,武将侵吞军需,年年要饷;便是朝堂之上,官家日日笙歌,大肆封赏裙带之臣,上行下效,贪墨横行……到底是谁在纵容吕家军?!到底是谁在给官家粉饰太平、进献美姬?!”

“那请右相说说你有何办法,除了加印会子,你还能做什么?!”

贾似道一句话喝住程元凤。

之后,他脸上浮起冷笑,又道:“我来告诉右相该如何做,拿出奉宸库中之珍宝,收回民间会子,废之不用。以金银关子为新钱,从根本上断绝物价飞涨之祸。”

“不可!”

“有何不可?”

“你操之过急了啊。”程元凤眼中已有了血丝,郑重道:“事宜缓不宜急,当先削减用度才是根本。随我一道请官家以身作则,播简朴之风于天下,可好?”

“没用的,右相可知何谓杯水车薪?你苦苦省下那几枚铜钱,救不了大宋。”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啊!国用当从细处节省。换一种楮币,而支用不减,何用啊?”

“故而需要公田法、打算法。”

“够了!简直是走火入魔……我与你说不清楚!”

程元凤急得袖子一甩,只觉贾似道不可理喻。

贾似道冷笑一声,亦觉程元凤朽木不可雕。

两人所思所想已如水火不相容,本也无甚可说的。

今日能凑在一起,贾似道自有别的目的。

“那看来,右相是不打算答应我用金银关子替代十八界会子了?”

“绝不答应!”

“那川蜀如何?李瑕不听朝廷差遣,钱粮不转运,会子不通行,擅自动兵,仿佛自成一国,右相放任不管吗?”

“你待如何?”

“我欲以金银关子流通川蜀……”

“我说过,不答应替换楮币。”

贾似道笑道:“右相这也不做、那也不做,既不整顿积弊,又不除藩镇之患。我提出办法,却又反对?不如让陛下与百官评理,如何?”

程元凤闭上眼,脸上已满是苦意。

他知道,自己已经被贾似道逼到墙角了。

“我自会尽快除藩镇之患,再徐徐整顿。”

“既如此,拭目以待……”

~~

等程元凤离开公房,贾似道又讥笑了一声。

今日之所以与程元凤说这些,因他实在受不了程元凤对付李瑕那温温吞吞的做法,只好出手逼一逼。

“并非没让你试手,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废物。早点滚蛋,换我来吧……”

第1246章 直言第505章 抢攻第1213章 九郎妙计安天下第1248章 后方第617章 年号(为盟主“暗血小黑麦”加更)第715章 碰撞第1149章 吓退第45章 智斗第871章 嫌疑第80章 重阳观第737章 烈卒第1243章 被挫败的反击第1294章 河那边第1246章 直言第1210章 先与后第54章 弘道苑第1329章 谕顺臣书第249章 飞虎军第883章 坚定番外篇·固疆(为盟主“octane”加更)第196章 寨兵第1312章 虚伪第1050章 规范的皇帝第855章 甜枣第1219章 绝命第842章 秦王第1179章 传檄第834章 说客第1282章 一步之遥第83章 伏杀第494章 攻城之法第470章 怯薛军第1189章 鸳鸯第821章 破镜难圆第164章 县尉第695章 权倾朝野(为盟主“楚柳拂风”加更)第465章 莫测第130章 权相(为白银大盟“公子WV”加更8/10)第5章 采石矶第310章 冷静第97章 天净沙第20章 小畜生第1275章 前线第1338章 最是仓皇辞庙日第823章 切身利益第1324章 行家第113章 失望第686章 春寒第1165章 战果第271章 坦诚第848章 三五知交第877章 再聚第791章 揪狼第963章 颜面扫地第799章 仗房岭第1310章 樊城第1075章 胡窥青海湾第1274章 入冬第370章 解决第400章 推论第1246章 直言第47章 应对第159章 县官第417章 遇强则避第904章 遗孀与遗产第1219章 不识好歹第1124章 忠勇第978章 西藩第611章 新帝番外篇·交接(为白银盟主“公子WV”加更)第685章 宋臣与名义第699章 为国相忍第1022章 内敌与外寇第95章 微山第1257章 无所适从第844章 孱第182章 五尺道第941章 筹办第105章 更夫第442章 陷营第17章 选择第803章 溃逃第1039章 主战派第1246章 直言第76章 幕后第69章 反骨第911章 抢亲第288章 淹水第1324章 行家第1032章 临安来人第1279章 避巷战之短第470章 怯薛军第951章 忽里勒台第779章 凉州第1013章 分歧第1210章 先与后第1231章 进步第657章 乡间第14章 信任第218章 回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