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士望

长安。

吴潜由他的孙子吴泽扶着,缓缓走上了长安城北面的戍楼。

由戍楼中看去,可看到城头上的火炮由毡布盖着,还静静摆在那里。

前些日子,差一点就要点燃这火炮,以迎击蒙军。

长安城外其实并不空旷,北面便是龙首原与唐皇宫的旧址,如今虽无城墙保护,已日渐繁华,很难想像这一炮轰出去会是怎样的光景。

若非李瑕、张珏把刘整所率的万余探马赤军歼灭在渭河以北,那不论吴潜如何做,长安附近生灵涂炭显然是不可避免的。

想到这里,再回想廉希宪撤出关中一事,方知廉希宪是顾忌着多年治理这片地方的心血……

总之,发生于咸宁三年夏秋接连不断的战事让吴潜想了很多。

关陇确实难守,朝廷不愿收复有朝廷的道理,偏偏让他们这些人守住了。

他们当中,有最坚定抗蒙的南人,也有经历了丧乱之痛而愈发怜惜民生的北人,以及数不清的只想好好活下去的人。

这群人形成的风气,与临安不同……

吴潜就这样站在戍楼中,用他那一双老眼凝望着这片土地,愈看愈是不舍。

许久,一大队车马逶迤而来,风卷旌旗,带着得胜归来的气势。

吴潜领着长安官员迎出城外,只见大纛下策马而来的李瑕一身戎装,英姿雄武。

他以往也常见到李瑕,但今日再见,感受愈发不同。

从浅水塬之战,不免联想到唐太宗,联想到刘文静,于是不免想到刘文静在唐太宗年少时评价的那一句“非常人也,大度类于汉高,神武同于魏祖,其年虽少,乃天纵矣。”

连吴潜都有这种联想,这一战对李瑕的威望必然会有更大的影响。

当今之乱世,世人最憧憬的是什么?

便连李璮举事,喊的也是“复为盛唐之主”,王文统则想“继作玄龄之臣”,如果可以,他吴潜难道就不想当房玄龄吗?

士民之仰望便是这么来的吧……

wωw_t t k a n_¢O

吴潜脑中这些念头才转过,李瑕已翻身下马,扶住了他,笑道:“吴公何必来接?未免太兴师动众了。”

“王师凯旋,便是兴师动众也该迎一迎,以提振人心。”

“好,多谢吴公了。”

李瑕笑应了,待与吴潜并肩而行,却低声道:“还不算凯旋,我很担心河南局势……晚些再谈吧,吴公请看那是何人?”

吴潜转过头,目光穿过人群,待看到李曾伯,不由哑然失笑。

老友相见,他颇为洒脱,哑然一笑之后摆了摆手,有种“往事不必多谈”的意思。

李曾伯反而是情绪复杂,初时还能克制,等看吴潜这洒脱神情,一个没忍住,老泪纵横……

~~

“我听得你‘离世’之前留下三首《谢世诗》,便知你是为刘宗申所累,唯不知是否贾似道主使……”

入了城,李曾伯坐在厅上,再谈起两年前他听说吴潜死讯时的过往,却是愈说愈激愤。

“‘伶仃七十翁,间关四千里。纵非烟瘴窟,自无逃生理’,哪怕今日见你还在人世,当时奸党迫害之烈犹可见一斑!”

李曾伯有愤怒的理由。

他派人到循州查探过,得到的各种蛛丝马迹直让他怒发冲冠。

据说刘宗申到任之后,不止一次对吴潜下杀手,先是遣人在吴潜所住寺院的井中投毒不成,为了下毒又设宴邀请吴潜,被婉拒之后干脆强行把宴席设在吴潜住处。

更痛心的,是吴潜的“身后事”。

吴潜是盼着能落叶归乡的,诗云“朝廷有至仁,归骨或可觊。魂兮早还家,毋作异乡鬼”。

但他是牵扯储位之争而被贬谪的,在没有平反之前,不具备扶柩还乡安葬的条件。

因此,李曾伯当时探知的是,吴潜的尸体被安葬在相距循州六百里的湖尾山中的荒僻之地。

一代状元贤相,死后连葬身之地也无,何等悲凉委屈?

“可斋莫再气了,莫气了。你已花甲之年,任一方阃帅,岂好哭成这般……我未死,还在人世。”

“毅夫兄,你看看你这辈子!”

李曾伯摇了摇头,愈发激愤。

他一时也不知如何表述这种激愤,只好再念吴潜的“绝命诗”,只觉字字泣血。

“边马南来动北风,屡陈长策矢孤忠。群豺横暴嘉谋遏,仪凤高飞事业空……”

念到最后那句“欲知千载英雄气,尽在风雷一夜中”,想到吴潜差点便要被一杯毒酒葬送在那个雷电交加的夜里,李曾伯已愤怒地捶着桌案。

“莫气了,过去了。”吴潜叹息不已,道:“三首绝命诗,其中两首是我本以为必死,有感而发,一首是为了造成我已死的假象……总归是过去了,你莫要偏激,也莫要心生不满。”

“不满。”李曾伯道:“我确是不满!联络朝臣逼着贾似道罢了刘宗申的官……唉,但又还能如何偏激?”

说到这里,他语气沉重下来,终是又吐出了四个字——

“国事为重。”

“是啊。”吴潜深以为然,“国事为重。”

旁人或理解不了他们,受如此迫害,竟还要禀承国事为重的观念。

但,恰是有这份胸怀与意志,才能数十年苦心支撑这摇摇欲坠的家国。

国事之重,没有这种毅力的人本就扛不住。

故而他们是吴潜、李曾伯。

个人的荣辱与委屈谈也谈过,哭也哭过,话题便渐渐转回正事上来。

“没想到会是李瑕救你,深谋远虑啊。”

“守垣这个儿子……让人不知如何说啊。”吴潜喃喃道:“先帝若有这样的儿子、或荣王若有这样的儿子,倒是社稷之幸事啊。”

“毅夫兄这话,太大逆不道了。”

“是啊,这话里第一层意思,对当今官家便尤为大逆不道。我被贬谪循州,不冤、不冤……”

提到当今官家,李曾伯也是无言。

他揉着额头,一会想到浅水塬战场上,李瑕亲率骑兵截断蒙军的英勇之姿,一会想到在临安数日听闻的有关官家那些荒唐之事。

更不提吴潜这一辈子屡次在朝中受到的迫害,再相比起这一年李瑕的对待,更不知说甚才好。

“唉。”

终是一声长叹。

之后,李曾伯道:“我不能谋逆。”

“六十又八矣。”吴潜捻着长须叹道,答非所问,又道:“你小我三岁,亦不年轻了。”

“你这是要我莫再管身后之事啊。”

“不然如何呢?”吴潜反问一句,拍着膝,漫不经心道:“无可奈何了啊。”

“但……”

吴潜摆摆手,笑道:“故友重逢,谈谈诗词才对。当年你我诗词唱和,我填‘问匈奴未灭,底事菟裘’,你填‘谁为把中原一战收?问只今人物,岂无安石’,至今回想你我这些词句……牢骚太多了。”

他们这两首词,一个叹匈奴未灭却要隐居了,一个问天下是否还有谢安,转头还是说隐居,“隐居”二字虽然都只是说一说,但这种悲观却像是刻到了大宋文臣的骨子里。

说来说去,都是悲观。

“你我为何就不能如岳武穆?‘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你我为何总是‘人间事,尽悠悠且且,莫莫休休’,为何总是‘危栏外,渺沧波无极,去去归休’?”

吴潜话到这里,往前一倾,问道:“以往连谈收复都是欲语还休,但你不觉得近年来振奋了许多吗?你我垂垂老矣,便只管振奋,有何不可?”

李曾伯感慨不已,“连收复都欲语还休”这几句,他们对朝廷岂就是毫无不满。

“毅夫兄你莫非是……”

“不,我每每向李瑕耳提面命,教他忠君报国。可我一介老朽,除此之外,又还能如何?”

“耳提面命,忠君报国?”李曾伯反问一声,犹觉不安。

“近来常想起一句话啊……”吴潜又道,“如何言之呢,‘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斋以为呢?”

话不必说透,李曾伯已会意吴潜的意思。

他本该是来遏制李逆之势,没想到还没开始对付李瑕,立场已有了这些的变化。

而李瑕还根本都没对付过他,确有大气量。

想到这里,让人心中不由又浮起一个评语。

“大度类于汉高,神武同于魏祖。”

~~

李曾伯到长安,既有见见老友这样的私事,更多的则是为了在回陇西前了解清楚接下来的形势。

换句话说,才歼灭阿术,他们就马不停蹄地赶到长安进行军议了。

入城稍歇了一会之后,李曾伯与吴潜转到府署大堂上,只见不少文武官员已经到了。

李瑕没有换掉那一身戎装,脸色并不是太好。

“先总结今年夏防、秋防……”

一句话,把许多将领带回了以前年年遭蒙军入寇的氛围,又要开始年年防蒙虏入寇了。

“我们连接打了几场胜仗,歼蒙军近三万,但从南阳、黄河、潼关、巩昌、延安、浅水塬等一场场仗打下来,我军的伤亡也已逾万,更有五万无辜百姓受难……”

李瑕对此很不满意,他不愿与蒙古进行这样的消耗。

因此,他首先明确提出了他往后的战略倾向。

“我们必须往外打,把敌人堵在家门之外,这是下一个阶段的战略,请诸位都仔细想想如何做到,明日继续就此商议。现在谈形势……林子,你来说。”

李瑕议事时与临安完全是两种作风。

他总结、提出目标,简明扼要。

而他对情报的重视,也是世间少有人能及。

林子已站起身来,却有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

“据山东、河南方面情报,夏贵已被张弘略击退、李璮被围济南已有败亡之势,只怕今冬蒙军就能抽出手来,转头攻川陕了……”

第384章 妥协第1329章 谕顺臣书第2章 骨头刀第1077章 征服与同化第808章 反败第731章 盘活第20章 小畜生第23章 送别第176章 操练第99章 护君山第168章 客气第689章 一网打尽第796章 同姓第426章 露馅第664章 宋寇第481章 溃逃第820章 战略调整第1107章 逃第438章 各有算盘第1046章 他们的战争第406章 红烛第860章 叛道第1271章 怯懦第121章 虚虚实实(为白银大盟“公子WV”加更3/10)第222章 雇凶第324章 入城者第572章 此间乐第204章 白岩苗寨第242章 思路第174章 营盘第1339章 新王朝第521章 鄂州之战第7章 歹毒第243章 见闻第981章 李元昊第613章 策略第896章 弱者第1201章 元大都第943章 复国之子第1117章 余晖第956章 条件不变第460章 原计划第245章 活捉第1120章 他打他的第390章 耻辱第296章 规划第1116章 凋零的传统第991章 归乡路第266章 作法第366章 逼迫第190章 惊马第473章 突围第836章 训兽第497章 谁家第1052章 改变第905章 女儿与嫁妆第1087章 安塞城第508章 丁当第1124章 忠勇第949章 寡嫂第1066章 佛家无我第786章 白雪歌送李郡王归长安第1271章 怯懦第1255章 腐肉第1181章 接驾第364章 钩考第1128章 结束与开始第1113章 运气第490章 赛跑第589章 尽力第391章 欣赏(为盟主“林三木”加更)第773章 大敌第1251章 东线第238章 怒火第951章 忽里勒台第232章 一意孤行第910章 抢功第160章 格局第42章 添火第373章 是谁第1190章 新的命运第157章 心意第870章 动工第413章 控制第1133章 唬第802章 胜败之势第60章 荒烟蔓草第1119章 牵制第294章 退兵第368章 威胁第275章 斩尽杀绝第553章 通敌(为白银盟主“niema”加更8/11)第217章 夜袭第966章 历法第695章 权倾朝野(为盟主“楚柳拂风”加更)第466章 稳攻与速胜第775章 秦腔第1128章 结束与开始第974章 空中楼阁第1190章 新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