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吾血谏时弊

秋细君独自找李坏,道:“沈爷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商洛帮的新堂口,但是我还须办成一件事以证明我们的能力。”

李坏大喜道:“那咱们算是有了码头,大姐,交给我来办!”

秋细君道:“废奴四君子,鼓吹释放奴婢,谴责上林苑,引发关中震动,众豪族深恨之,因此有人出十万钱杀了他们。”

“贡贤、郭循、郑怀也罢了,杨阜琳是杨敦儒大人的孙子!我们身受杨大人的恩泽,如何能……”

“杨忠为保家族,声称将杨阜琳逐出家门,去除族谱,断绝父子关系。杨敦儒大人自尽于长安诏狱。我们一切的生计来源全断了,这百十个孤儿,每个月都有人饿死、病死……我们只是为了活着。”

李坏道:“对!活着!”

李坏只身出城,过浐水,来到白鹿原,这里有一处庄园,是贡家别业,四君子自从倡导止奴运动,常聚集于此。时间久了,影响巨大,关中豪族暗中开始运作。六郡良家子大多是军功勋贵出身,蓄奴贩奴,几乎是关中家庭的标配,愈演愈烈的形式引发了自上而下的震动,如今四君子身边的人越来越少。

四人正在院中论时政反映。

郑怀道:“秦王开放上林苑,假田于民,那些释放的奴婢算是有了生计着落了。”

郭循道:“我们一番心血,没有白费,秦王牧野瓒乃聪慧仁治之人。”

杨阜琳道:“《周制》有之曰:‘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国有郊牧,疆有寓望,薮有圃草,囿有林池,所以御灾也。这秦王开上林苑不是他的本分么?有何歌功颂德的?”

贡贤道:“杨兄,何必如此刻薄。废奴之事至此,依然达到目的,我们就此罢手。杨兄,也该与令尊老大人何解!”

“为天下故,我纵是做个无姓之人又如何!”

贡贤道:“杨兄不惧春秋之诛?”

春秋之诛,棺椁不可入祖坟,宗祀不可祭灵牌,只能埋尸无主荒野,坟茔不可起冢,不可立碑。

“裹草席,折发敷面,不过身后事。难道我杨阜琳,行此仁德大事,黄泉之下真的无颜见祖宗和先贤么……”

郑怀道:“杨兄,壮哉!”

杨阜琳手指远处的上林苑,怒道:“上林苑,昆明池、镐池、祀池、麋池、牛首池、蒯池、积草池、东陂池、当路池、太液池、郎池,哪个不是渔产丰富,膏腴良田,每年两千万钱的收入是少不了,与民争利……我等读圣贤书,岂能步仗义执言?”

郭循道:“杨兄,明哲保身,也是圣贤教导我们的。”

贡贤也道:“是啊!秦王依然开放上林苑,又置公田……”

杨阜琳大怒道:“你们两个……这事是不是要半途而废……郑怀,你呢!”

郑怀唯唯诺诺道:“豪强也释放不少奴婢,我等名声大起,何必固执下去……”

“好!好!好!原来就是名利之徒,我杨阜琳与尔等绝交……”杨阜琳纵马向高塬下而去。

李坏连忙盘下土崖,就在大路之上等待。

杨阜琳悲愤之中,策马狂奔,不料马失前蹄,摔下马来,马儿被树枝戳破脖颈,不能再骑乘。杨阜琳一瘸一拐向前,却见一个少年执剑拦在路上。

杨阜琳道:“你?你不是那个……”

“不错,慈幼园的孤儿,曾受杨敦儒大人的恩泽。”

“吾不过书生,也无力再续慈幼园,深表歉意。”

“不需要了,我们为另谋生路,特来借公子的人头一用。”

杨阜琳仰天大笑:“我明白了,若是我的人头能够再续阿爷的遗愿,我何所惜此头。”

杨阜琳抽出长剑,道:“吾血谏时弊,不负少年头!”

三日后,秋细君到青龙坊沈爷的宅子,只见大堂摆了香案和几桌酒席,这是为秋细君摆设的场面。宅子中已经聚集了三十多名混混,皆是沈爷平日所收的小弟。廊下几桌则是几位香主身份的人,也都年纪轻轻,只是身强力壮,不似那些混混皆面黄肌瘦的。

秋细君刚和沈爷说了几句,外面一阵骚动,立刻有门人前来告知沈爷,“张堂主来了。”

沈爷沈爷凝重道:“不弃,随我迎接张堂主。”

两人出门,十几名帮众拥戴着一名四十岁多的汉子进了二道门,他看见沈爷大老远笑道:“老沈啊!身体康健啊!帮主命我来看看你啊!帮主说您老人家人老心不老,不仅在长安收了诸多帮众,还收了儿徒,打算开设香口。”

沈爷深深鞠躬,道:“老朽将死之人,劳烦帮主挂怀,劳烦张堂主大驾。老朽感激涕零啊!”

秋细君则上前一步,跪拜迎接。

张堂主扶起秋细君,道:“好!办得大事,帮中又多了一个后起之秀,以后咱们商洛帮挺进关中,立足长安就靠你了。”

众人一一拜见,寒暄过后。张堂主道:“时候差不多了,咱们就开始仪式吧!”

所有人按照地位和辈分罗列。张堂主道:“今天诸位兄弟齐聚乃是为秋不弃拜沈爷为师父,同时擢升香主之位。三节两寿,望拜师父,礼有厚薄,各凭天良。”接着宣读来宾的名字,就是沈爷以往旧部香主和长安新招的小混混。

焚香后,李坏献给沈爷一包钱,作为象征性的见面礼,而后头顶拜师红贴,下跪叩首。

沈爷道:“诸位兄弟,诸位朋友,今天我就在众人面前,收秋不弃为儿徒。今日列祖列宗在上,帮内兄弟和堂主都在,希望你能够严守帮规,搭设香口,将我帮发展壮大。”

秋细君道:“谨遵师父之命。”

张堂主道:“孝敬师父如同父母,授业之恩,重如再生,常怀孝敬之心,不忘赤诚之心,诸位帮众待如兄弟。任香主后,须沉稳自重,兢兢业业,不贫不贱,不懒不奸,守礼守节守义,背师弃祖,忘恩负器,天理不容,帮规不容。”

秋细君道:“谨遵堂主教诲。”

秋细君又给来者磕头,又奉茶给沈爷和张堂主。

张堂主道:“礼成!”

众人一片恭喜之声。

沈爷、张堂主到内堂用餐。张堂主道:“帮主便有心入驻长安,恰巧您老人家在长安有了一定根基,便要以此开设香口。王辩绞尽脑汁要另派人选前来接替沈爷,幸亏沈爷有了儿徒,今后便可以名正言顺发展基业。”

沈爷道:“深谋膝下无子,若非堂主照应,老朽怕是无立锥之地。”

张堂主道:“老沈,你是帮主身边老人,我素来尊敬,今后帮中还有不少大事指望您老人家呢。”

三人又详细谈论些帮中事务,秋细君便出去逐一敬酒。

253章 涂山氏233章 夜袭匈奴使者264章 朐山盐帮281章 秦淮河第三十七章 疫毒来袭第七十九章 慈幼园164章 诗剑大会199章 乌孙肥王447章 敌袭第一百二十九章 黑道之首362章 徳川秀忠的潜隐351章   耳鼻冢499章  海蟾子267章 轻重计然383章 猿飞佐助第五十八章 逃出生天223章 再征河西421章 楚王宫299章 闽人剑神287章 君子堂412章 调虎离山514章 魔苯来袭304章 三才五行417章 事情原委538章 拜月教344章 片仓重长429章 桃源仙境486章 盗墓贼214章 敦煌城第七十二章 神刀门389章 大阪开战第九十六章 东府八士203章 楼兰466章 螺城第五十四章 活埋504章 解仇盟会298章 三生石畔161章 逸派七子与天策府386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九十二章 催花术322章 奇逢鲁大脚第六十五章 飞天神蝠227章 燕燕于飞515章 莲花八相264章 朐山盐帮第五十八章 逃出生天368章 兵进爱宕山243章 苏薤城293章 极乐老人227章 燕燕于飞233章 夜袭匈奴使者173章 水衡都尉第149章 再起风波第八十八章 火并第一百二十一章 家国何以两全218章 天残门324章 澎湖338章 加藤清正第二十三章 刺客第四十五章 窥视201章 雅利安人167章 飞马牧场第四十章 小鬼难缠402章 晋王牧野玦的身世196章 忘忧公主第四十八章 泰山之乱179章 花梦黎428章 郁垒鬼王551 滇国之乱324章 澎湖357章 大阪城215章 焉支山第146章 邹衍524章 打箭炉509章 森波528章 白马人231章 交河城388章 天选之人499章  海蟾子290章 楚墨的阴谋238章 大漠曾沧海第151章 燕王第十七章 东封西祀463章 劫数488章 黄龙山的紫砂476章 匪夷所思261章 逍遥老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恒山派第十八章 匈奴质人府522章 紫箩坝347章 来自九度山的穴山小助246章 阿拉山口第一百一十九章 奸阑出物164章 诗剑大会第一百一十七章 恒山派第156章 沃沮456章 五岭五门473章 论酒第七十三章 乌桓行刺271章 瓜洲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