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似曾相识(三)

“这话的意思,也就是说昔日圆明园那一箭,是你找人做的了?”慈禧太后想了想,这才说道。

“你终于想到我了?是我,是啊,只要你死了,”慈安太后说道,“我就和康慈皇太后一样了,名正言顺的成了皇帝养母,不管垂不垂帘,皇帝孝顺恭敬的都是我一个人,我这唯一的母亲,那时候我就是这么想的,所以找人动了手,可惜啊,功亏一篑。”慈安太后的话语里透着惋惜的意思。

“那时候我死了,你和皇帝就是肃顺砧板上的鱼肉,”慈禧太后不敢置信的看着慈安,“他们什么样子,你是看得见的。”

“所以我后来,又觉得姐姐您没死,是件好事儿,起码表面上那么跋扈的肃顺倒台了,”慈安太后笑道,“没人明面上敢对我不恭敬了。”

“可是实际上呢,”慈安太后慢慢站了起来,对视慈禧,她大约从来没有这么没礼貌的长时间凝视慈禧太后,“谁都看不起我,都是以西边为尊,您宫里头那个安德海,居然敢不听我的命令,内务府的小人们都知道西风压倒了东风,我可还是掌管着六宫之权!当然了,这些下人,我都无所谓,最可笑的是我那位父亲!”慈安太后一脸厌恶,“得了你的恩惠和提拔,居然进宫也吩咐我,要伺候好母后皇太后,他已经全然忘了我才是他的亲生女儿!”

“是的,我不愿意一辈子生活在您的阴影之下,就如英宗皇帝一般,他也不愿意一直活在你这个伟大的母后皇太后之下,所以才会英年早逝,姐姐。你让我嫉妒,你知道吗?你是完美无缺的,而我却是什么都没有。”慈安太后阴狠的说道,“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给我的。都是你不要才给我的!”

“你大可和我直说,”慈禧太后默默,“我不是小气的人,皇帝喜欢你,觉得你温厚可亲,我心里有时候是不舒服,但是我转眼一想,我平时不得空。你多和他相处,我只有感激的份儿,绝对没有什么施舍的话,你只要和我直说,所以我说你不懂我。”

“所以我要让你知道,你忽视的人发作了起来,会有多可怕,德龄如此,我也是如此,我约了豫亲王等人。想要把你所拥有的东西一概都夺去,看看你失去了一切的时候到底是什么样子,”慈安太后说道。“可惜那两个人烂泥扶不上墙,趁着你生病的时候,居然还没有把你弄死,还让你逃了出去,实在是够蠢的。”

“不是他们蠢,是你蠢,”慈禧太后转过身子,慢慢的坐了下来,面容惨淡。她显然是累了,“你这是与虎谋皮。唐五福他们不是因为惧怕我的权势才帮助我,而是真的觉得我这个人是好的。才会帮助我,你也是一样,你要是和我说明,什么要求我都会答应的。”

“我要你把文宗皇帝的后位让给我,你答应吗?我要你把英宗皇帝的嫡母让给我,你答应吗?我要把垂帘听政给分一半给我,以东边为尊,你答应吗?”慈安太后连发三问。

慈禧太后微微一震,“你在说什么胡话?”

慈安太后呆呆的站着,“我时常在梦里头梦见自己才是皇后,是母后皇太后!是垂帘听政的慈安太后,而不是如今这样的空筒子皇太后。”慈安太后凝视慈禧,“这一切都是你夺走的,我自然要问你夺回来,哈哈哈,”慈安太后突然哈哈大笑,“如今虽然我败了,可你也差不多了,英宗皇帝绝嗣,你也什么都没有了,你一辈子的心血和指望都没有了。”

慈安太后的笑声在夜间分外瘆人,慈禧太后叹了一口气,“你这个时候还在说这样的气话,不愿意说真话,”她看着慈安太后的脸,“真的不后悔?不后悔让英宗皇帝绝嗣吗?”

月光幽幽的照耀进来,一如三月十五日的那夜,慈安太后的笑声慢慢低了下去,慢慢的止住了笑,随即哽咽起来,“是啊,”慈安太后的眼角慢慢的流出了眼泪,“圣明无过太后啊,你永远是那么明察秋毫,惹人生厌,英宗皇帝最喜欢和我在一块,我难道不是真的疼英宗皇帝吗?他宾天的时候,我哭晕在西暖阁,你却是出去和朝臣们决定要临朝称制了,你根本就没有关心过你的亲生儿子!你可以继续临朝称制,或者是再选一个皇帝继承皇位,你再垂帘听政,而我这一辈子的指望都没有了,我恨不得亲手杀了德龄!”慈安太后慢慢的跌坐在地,“对于英宗皇帝的后嗣,我比你看得更重,我好后悔啊,”慈安太后低着头,泪水滴在了木板之上,滴答滴答,“我真的好后悔,我不应该让那两个贼子进园子的,不应该答应他们,以为他们不会侵害到英宗皇帝的子嗣,”慈安太后抬起头,双眼通红,“我宁愿我自己死了,也不愿意英宗皇帝绝嗣,姐姐你信吗?”

慈禧太后点头,“我信。”

“你信就好,”慈安太后复又跪在了观世音之前,双手合十,默默祷祝,“白天传来豫亲王和睿亲王处死,我实在是开心,但是这里头首恶还未除,我也该上路了,不是吗?”她叹了一口气,“英宗皇帝在九泉之下那么寂寞,我虽然不争气,到底也能陪他了。”

“你就不求一求你的家人?”慈禧太后也跪了下来,面对着观世音,问道。

“我的家人都在宫里头,而且都死了,”慈安太后闭上了眼,“我入了宫,和外头的他们就无关了,再说,我知道姐姐做事的风格,不会牵连无辜的,我阿玛也是干将,您是轻易不会处以极刑的。”

慈禧太后双手合十,跪在蒲团上拜了三拜,“今日下诏,只是说二王挟持你,没有说你是叛逆之首。你是英宗皇帝下旨册封的太后,我不能说英宗皇帝有眼无珠,也不能让他不孝,当然也不能让皇室蒙羞,我要你活着。”(未完待续。)

四、闵妃来朝(三)二十四 五羊城中(四)四十六、不如意者(三)二十三、浙江新疆(九)二十六、同治元年(下)二十二、我心欲托(四)五十一、南北水火(三)十八、除夕大宴(一)七十六、东南蚕神(三)三、东北总督(一)五十八,天下熙熙(四)五、白莲教主(六)十九、一马当先(四)二十一、襄王有梦(三)八十一、千钧一发(四)一百零二、升龙大典(三)一百、驾御升龙(三)四十、言笑晏晏(五)四十七、可与人言(四)十三、浩罕之乱(一和二之间的)补发十六、生死茫茫(三)十五、新桃旧符(六)四十二、同文馆事(三)三十四、条例风波(四)三十三、天津条约(十一)三十三、洞在清溪(七)十五、五年琐事(三)三十八、唯一死矣(二)十四、营造法式(四)十九、不速之客(一)三十四、青山隐隐(五)二十八、返京之前(一)十二、顾命大臣(二)十一、南海风云(七)三十八、夺宫之变(三)六、法人之请(三)六十三、天崩地坼(一)二十三、三家分晋(四)三十一、中宫皇后(二)十七、三胜三败(中)十八、五马进京(二)十九、不速之客(二)十六、协理六宫(三)二十一、慧眼识英(四)十五、倡议垂帘(完)三十三、天津条约(十一)三十六、临朝称制(二)十七、所谓礼仪(二)六、法人之请(三)四十四、前度刘郎(一)八十五、王城喋血(五)四十三、检阅三军(五)十六、协理六宫(二)八十、日报三篇(二)八、鄱阳水火(一)十六、南辕北辙(二)一、眼前大敌(一)一百零二、升龙大典(四)二十七、满蒙八旗(二)一百零三、庆寿贺捷(一)十五、九龙治水(四)三十二、内外皆困(一)二十七、万象更新(二)七、大南天子(三)二十一、何患无辞(四)三十一、倚天照海(下)六十七、宣室访逐(四)二十一、翻云覆雨(四)二十五、连锁反应(三)二十四、圆明三园(四)十六、财源水患(二)三十二、礼仪利益(一)二十八、新币银行(八)加更六、英国大使(一)七十二、水陆并进(一)六十六、诏书下达(四)八、中枢之事(一)八、铁路纷扰(二)九十九、先退后进(一)三十、殷鉴不远(一)二十九、飞骑报捷(下)三、万里风沙(五)四十一、立后封妃(七)六、寒风瑟瑟(上)二十、神女无意(一)三十七、同治立后(八)八十九、大幕拉开(四)大橘子123的加更二、俯仰之间(四)五、德意志国(六)十一、铨选部阁(一)三十四、怎定风波(二)六十一、觥筹交错(二)四十六、白云出岫(一)九十六、接受停战(二)二十九、圣寿庆典(五)三十七、通州和谈(十)九十五、英国出手(一)四十四、纸桥大捷(四)二十一、鼎湖弓箭(一)一、六年之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