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七、越南新主(七)

长沙再往南,就没有铁路了,所幸湘江宽阔,足以行船,这是很大的便利,逆流而上,就不适合坐船了,那么自然是改行马车,西洋马车和传统的御驾轿撵不同,虽然颠簸一些,可更为快捷,迅速,不过到了这里慈禧太后才知道此地的建设是多么的落后,横贯桂湘的大山,在现阶段,还没有达成修建铁路的施工水平,所以只能是通过官道来前行,不过慈禧太后也没什么可抱怨的,为了她的到来,几省都修好了水泥的官道,足以平平稳稳的让慈禧太后到达桂林。

“咱们手里头的大义,自然是够够的,就说咱们这个宗主国,就是天字第一号的大义,古往今来,没有这么说走就走,说来就来的道理,”慈禧太后笑语嫣然,“换句话来说,就是那些地痞流氓进了帮会,也没有说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道理,不受个三刀六洞的,想着全身而退?真真是痴人说梦,古人说夜郎自大,如今越南更是自大胜过夜郎。”

慈禧太后一嘴的市侩,“这么多年,仗着天朝的威仪在东南亚耀武扬威,如今就想拍拍屁股走人,做梦,发电报到国内,告诉”她用手轻轻的拍着马车的茶几,对着孙玉文说道,“就按照礼王的意思来办,越快越好,最好明后日就册封,再让他快点南下!”

黎道源这几日过的云里雾里的,当天晚上被礼亲王留在了大内之中休息了一日,他心里是担惊受怕的,生怕自己的命运,犹如那位水浒传里十万禁军总教头“豹子头”林冲一般,下一刻就在房外涌进来十几个满脸横肉的御前侍卫,指控自己“夜宿宫禁”然后锒铛下狱,一个晚上都没有睡好,翻来覆去的做了许多噩梦,到了天麻麻亮,一个苏拉打着哈欠前来叫起,不一会,昨日的那个章京,就笑盈盈的出现在了黎道源的面前,恭恭敬敬的请了一个双安。

黎道源被吓的和什么似的,噌的窜出来拉住章京,“大人您这是做什么,折煞下官了。”

“我今个先来讨一个头彩,故此先行礼请安,”章京笑眯眯的站了起来,“传王爷的钧旨,请您回府,待会就有旨意下降,请您在府里头候着,那里都不要去了。”

“是,是,是!”黎道源点头犹如鸡啄米,不过他也十分怀疑,什么事儿和自己这个尴尬人有什么关系?“敢问大人,我也知道这个不太妥当,不过,若是方便,请大人说一说,透露一二,下官也免得庙里长了草——慌了神不是?”

那个章京却是口风很紧,半句风声也不肯说,末了逼问急了,最后只是说了一句,“您回到府上候着就是,不是什么坏事,请多预备好喜钱打发赏人,准没错!”

这么说来是一件喜事,黎道源千恩万谢的出宫回家,这第一次的进宫未免太过紧张了,什么风景都没瞧见,还把心弄的砰砰乱跳,出了宫,回家第一件事儿就告诉了自己的母亲,他母亲没有诰命在身,但是十分的有见识,听到黎道源如此一说,微微沉吟,“这事儿既然不是什么坏事,咱们就好好预备起来,陈伯,”当家主母吩咐起来,“请左邻右舍来抓紧着帮忙打扫一番,预备好最新的钱,准备着赏人。”

“额娘,您说这是不是件坏事?我在书里看到,说前明,经常有这样的事儿,借着来传旨的差事,敲诈勒索,图谋家产的。”黎道源只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所以还是有些犹豫。

“不要紧,若是坏事,自然就把你拿下了,何须要传旨?你又不是什么当红的堂官,如果是敲诈勒索,也没有那么大的福分,可以请动军机大臣和贝勒爷这种大人物。”他的母亲到底是年纪大些,不怕这些,“咱们耐心等着就好,我估摸着,大约是哪一位你父亲的故旧提起了你,机缘巧合,要送你一个好差事呢,以后得了机会,一定要好生报答一番。”

左邻右舍倒也热心,不一会,就把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陈伯又备下了茶水等预备着,几个人在家里胡思乱想,午饭也是随意吃了些,食不知味的,到了午后一刻钟的时候,外面锣鼓声响起,声势惊人,不知道多少人的脚步声朝着这里走来,原本在昏昏欲睡的黎道源一跃而起,知道忐忑了两日的事儿终于到了。

大门早已大开,两厢街坊邻居围住了胡同巷子,兴致勃勃的看着热闹,穿着黄马褂的侍卫,依次排在了大门口,后面是穿着花布的鼓乐队伍,再就是两列长长的对牌,当中有一驾马车,马车紧闭,其中不知道有没有贵客,边上一个穿着鸳鸯补服的官员面带着笑容走了进来,他的头顶上红宝石的顶戴璀璨夺目,十分耀眼,走到当庭,院子里面已经摆好了香案,那个官员朝着黎道源微微一拱手,自我介绍是理藩院右侍郎纳兰班明,今日来是宣旨的,他朝着黎道源身后一看,“黎老太太在何处?”

“家母身子不适,在房内休养。”黎道源连忙解释道,“怠慢大人,实在是死罪。”

“不妨不妨,”纳兰班明摇摇手,“倒也不是我要来询问,只是这旨意,”他伸伸手,边上一个官员拿着一个托盘过来,上面有明晃晃的一卷黄绫,“也有一份诏书是给贵府老太太的,所以也请她一同出来接旨,倒也便宜。”

既然如此说,自然也没什么话可讲,黎道源请右侍郎大人告坐,自己亲自进了内室请母亲出来,不一会黎道源的母亲被丫鬟搀扶着走了出来,脸上虽然带着病容,但精神倒也不错,先是朝着纳兰班明微微一福,纳兰班明侧开身子,嘴里说着不敢当,“既然是老太太也到了,那就请跪下接旨把。”黎道源扶着母亲一同跪下,理藩院右侍郎纳兰班明打开了黄绫,“旨意下,黎道源接旨。”(未完待续。)

十一、离间之计(四)二、宗亲众人(三)六、金色大厅(三)五十五、山西战事(三)十四、雷霆雨露(四)二十二、同治之意(下)一百零二、升龙大典(四)十、东华之门(一)二十七、满蒙八旗(六)三十七、轻描淡写(一)九、惊雷清风(四)十九、一马当先(六)三十八、夺宫之变(一)三十三、朝日鲜鲜(八)二十三、浙江新疆(二)三十七、另有所图(一)八十八、大战前夕(十)三十九、直抒胸臆(六)二十八、鏖战江西(七)三十三、雷霆雨露(六)四十七、可与人言(四)二十九、圣寿庆典(一)八十八、大战前夕(七)三十八、玉女素心(三)八、铁路纷扰(五)二十六、一元复始(完)十二、巍巍宫阙(五)十一、铨选部阁(四)十四、雷霆雨露(四)二十九、圣寿庆典(一)一、三月初三(五)二十七、有意无意(二)十九、不速之客(二)五、德意志国(四)五十四、步步为营(六)十七、灯前笑语(七)二、宗亲众人(三)三十二、图穷匕见(三)十四、雷霆雨露(四)三十三、生死茫茫(一)十二、其中深意(三)二十六、惊鸿一瞥(三)七、大南天子(三)八、初会贞嫔(下)三十二、图穷匕见(五)十七、指东打西(二)二十七、万象更新(三)七十八、升龙大火(四)十一、铨选部阁(四)二十五、一波又起(二)三十二、图穷匕见(一)四十二、浮萍霜露(二)四十三、检阅三军(七)二十一、封妃之后(上)二十五、万国大会(四)七、大南天子(四)二十一、襄王有梦(八)七、江东才俊(中)九十二、新军南下(二)四十一、寒光铁衣(一)三十六、粉墨登场(完)七十九、逆转之势(二)二十六、同治元年(续)四十八、艰难唯死(四)二十九、兵临庐州(三)六、金色大厅(二)二十三、浙江新疆(一)十、江南江北(四)二十、见风使舵(一)二、万里风沙(三)三十四、血溅汉城(四)七十六、东南蚕神(二)二十六、群英荟萃(二)十九、风起北疆(五)三十四、怎定风波(五)二十三、乱象四起(七)四十一、思凡夜奔(四)三十六、临朝称制(四)三十三、雷霆雨露(七)五、补入军机(二)三十、万事俱备(四)三十四、青山隐隐(一)五、北京条约(二)二十九、灿灿萱草(七)五十七、一触即发(三)九十四、战争延续(八)三十、南国烟云(五)三十二、图穷匕见(二)二、宗亲众人(一)九、争风吃醋(二)二十五、连锁反应(五)二十七、大捷之后(一)十八、五马进京(九)十四、武昌大战(九)四十、秋狝热河(中)六、江淮战事(四)二十四、一波已平(一)四、东宫西宫(二)七十一、故弄玄虚(三)四十八、艰难唯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