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坂上之云(八)

伊藤博文谈完了这件事情,天皇也定下了决断,这个事情就是完结了,天皇对着小村寿太郎点点头,“请小村你继续谈下去吧。”

“是,”被这件事一打岔,小村寿太郎突然不知道从那里再说起清国的事情,说起来有些可悲可叹,日本国不管是如何,都是不得不面对清国,这个近在身边的巨人,就刚才伊藤博文不是在说有关于清国的事情,但是日本购买军舰,第一个需要对付的就是清国的北洋水师。

这是日本无法忽视,无法回避的宿敌,这是一种悲哀,但同时也容易让日本国上下都明确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可以确定国家的目标,不至于在任何时候丧失了信念和勇气。

小村寿太郎想了想,继续说起了清国的故事,“清国已经完全开始了货币的改革,就在三年前,清国皇帝亲政之后,为了解决他们的财政困难,以及变出更多的钱财供给皇室挥霍,他们开始发行了新的货币,也就是纸币,这种纸币的确是十分精美而且复有艺术感的,但是清国和日本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的商人,绝不是爱国爱大清的商人,所有的商人都反对这个发行纸币的计划,因为清国的目标并不是为了更好的让金融业得到发展,他们的目标是想要把所有的银质货币和银元宝等等这些贵重金属全部收归国有,把民间的财富用法令的形式全部搜刮起来,他们的商人既无爱国的雄心,也没有遵守法规的觉悟,而主持这一件事情的胡雪岩,清国最大的商人,背叛了自己的阶级,用专业而且无法规避检查的手段来压榨他以前的同行们,清国现在的金融业非常的健康,健康到奄奄一息了,所有的银行业都归纳在了清国大清银行这个官方的管辖之下,任何人,包括外国在清国开设的银行,都不可能不在大清银的监管范围之外。”

“这对于我们日本有什么启示?”伊藤博文想了想,摇头,“日本并没有民间的资本来加入银行业的新建,这个对于清国来说,是可行的,但是我们的金融业,还不够壮大,而且仅有的几家银行,过多的发行货币,我们的日元,这会更加引发通货膨胀,不可取。”

“是,我们的商人觉悟也远远超于清国的那些商人,我们日本的商人,最尊敬也最愿意将自己的财产进献给国家,清国的商人,既不愿意捐献财产,也不愿意遵守法律,所以他们发动一系列的反抗动作,但是,很快,用不了多久,就被清国的政府给打击下去了,这其中有许多流血家破人亡的事件,罪名只是归咎在一个人的头上,那就是胡雪岩。清国的胡雪岩成为了整个国家最有钱的那个人,而且是商人里面最成功最有权柄的一个人。”

“所以他的银行,成为了清国最大的银行吗?”明治天皇说道,“叫做中国民生银行?”

“是的,陛下,胡雪岩是最聪明的商人,他把民生银行的控股权献给政府,政府借助了他本身的银行网络,迅速的通过民生银行的途径把国家的手伸入到了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而胡雪岩借此也赚取了几辈子都无法用完的财富,我们可以通过这一件事情断定一点,那就是清国已经开始走向了正式合法化的官商勾结,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警惕的变化,或许,臣以为,在将来可以通过影响商人的方式来影响到清国的国家政策。”

“请卿你继续说下去。”

“清国无论上下,最喜欢做的事情,并不是发展武力和建设军队,这仅仅是一部分人的动作,包括整个文官系统,不仅仅是那些传统守旧的读书人,这些读书人的代表人物就是清国皇帝的三个师傅,他们对军费增加这样之前既定的政策非常的不以为然,并且认为军队是无用的,仁义才是维护和平最关键的手段,这些人的观点,目前来看,还没有影响到皇帝,皇帝对于军队还是十分关注的,虽然他不懂军事。但社会上不仅仅是这些人认为军队是无用的,甚至许多开明的官员,这些官员主持了洋务运动,这些人里面也很多人认为,这样浪费了许多银钱的军队,没必要一直存在着。”

“这是完全错误的观点,”西乡从道摇头说道,“大概是清国已经强大太久了,他们已经忘记了当年被动挨打割地赔款的滋味了。”

“您说的很对,海军相阁下,”小村寿太郎点头说道,“清国现在所有的官僚,都是最近几十年开始步入政坛的,包括现在清**机处的那些丞相们,都只是四五十岁的年纪,而清国距今最早的一次失败,还是在三十多年前的第二次鸦片战争,那个时候整个沿海都被英法联合舰队攻击的事情,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完全不记得了,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国家十分强大,而这样强大的国家背景之下,许多人已经忘记了过去的耻辱,忘记了那些因为军费的落后而被挨打的故事。”他转过头对着明治天皇说道,“天皇陛下,清国是如此的健忘,如此的厌恶军队,这对于我们日本来说,是一件好事情。”

“是呀,想当年黑船事件,”明治天皇沉声说道,“是多么的刻骨铭心,整个国家现在都一直没有忘记当年的教训,而清国,这些年对于日本的打压,也让整个国家凝聚在了一起,这样的角度来说,朕应该感谢清国,正是因为这样的强国在侧,故此朕一直不敢忘却弱小国家的悲哀!”

他示意小村寿太郎继续说下去,“清国整个国家上下都呈现出十分鼎盛强大的面貌,这样的情况让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沉醉,洋务运动办了三十年,清国飞快发展了二十年,经济鼎盛,百业兴旺,但是他们的军队似乎没有很多的进步,这几年,军队上的丑闻时常发生。”

小村寿太郎御前奏对,肯定是不会过多的谈市井上的那些野话,还是更多的谈清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的事情,“军队的战斗力,已经差不多十年的时间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战斗,国内零星的小叛乱并不能够表现出清**队真正的战斗力,但是我这里有一个表格,可以很清楚作为参考,清**队的战斗力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把身前的一个文件袋里面抽出了一张表,递给了伊藤博文,伊藤博文起身,双手递给了天皇,天皇打开了一看,上面画着一个表格,小村寿太郎解释说道,“这里面是年,就是最近五年,清国平叛的时间,上面可以清楚的表明,在叛乱的规模范围人员差不多的情况下,清国的所谓新军十二镇,平叛的时间和所阵亡的战士,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这样的趋势,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清国的新军战斗力,逐渐的在下降。”军部代表伊东佑亨眼睛一亮,迅速的接话说道,“不然不可能在平叛的时候,出现这样下降的趋势的。”

“是的,梅机关和我们外务省都是这样认为,”陆奥宗光点点头说道,“清国的新军战斗力正在逐渐的下降,虽然他们还是很强大,但是很显然,他们逐渐的在下降了作战水平和能力。”

“那么,”天皇放下了表格,“我们日本帝国的陆军,能够战胜清国的新军吗?”

西乡从道沉着脸不说话了,这样尖锐的问题,饶是西乡从道是陆军出身,但是他现在处于海军大臣的身份,实在是不宜替陆军回答什么,若是这里的对话流传出去,许多人会以为自己是越俎代庖了。

而且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两个国家没有交战过,目前是无法得知结果的,怎么样过于狂妄,或者是过于谦逊灭了自己的威风,都是不适合的答话结果。

大家都看着伊藤博文,伊藤博文微微一笑,坚毅的表情生动了许多,“清国现在的军备设施这些,远远超过我们日本,但是战争不是比武器的先进与否,而是要看,臣以为,更多的是要看战士的斗志和军队的斗志,如果只是依靠军事设备和武器装备,是远远不可能决定战争的走向的。”

伊藤博文的意思,就是清国的武器优良,但是日本的士气高涨,伊藤博文对于中国的研究十分的透彻,“在三国之后,东晋的时候,前秦皇帝苻坚倾国之力南下攻打东晋,来势汹汹,那个时候前秦已经统一了北方,似乎羸弱的东晋无法抵抗强大军备的前秦军队,但是这样不可一世的前秦军队在淝水被几万人的军队打败了,还留下了一个风声鹤唳的故事,所以,军备是否强大,根本无关紧要。清国他们只要一直这样的歌舞升平,漠视轻视军队,那么不远的将来,也一定会像前秦的军队一样,一溃千里。”

ps:大家过年好,我已经开始吃年夜饭了,今天加更一千字庆祝春节,大家吃好喝好,过年保证不断更,还会时不时的加更,敬请期待,如果有月票打赏的,也来一波,老铁们就看着你们了!(未完待续。。)

一、坂上之云(一)二十、福祸相倚(一)二十、神女无意(一)三十二、身世浮沉(一)六十五、即日宣战(三)九十五、英国出手(一)十七、灯前笑语(四)十八、五马进京(八)五十二、山高水长(四)三、趁火打劫(一)三、内外交困三十四、九流宾客(四)十三、问计宁寿(四)二十八、春水微皱(三)七、大南天子(四)二十六、一元复始(三)二十、醇酒妇人(四)三十四、科场弊案(十二)十四、武昌大战(九)七十五、(一)四、闵妃来朝(一)十 东南西北(六)二十四、开边兴兵(七)八、铁路纷扰(二)二十四、削减开支(四)六十八、他乡故知(二)二十、见风转舵(五)八十六、尴尬之人(二)二十七,万象更新(一)十一、威逼利诱(二)十五、五年琐事(五)八十三、两处齐发(四)三十六、当阳桥头(五)三十五、勤政亲贤(四)十五、九龙治水(四)五十、得失之间(四)三十三、生死茫茫(四)四、公使来京(四)七、含笑帷帐(二)三十一、海上苏武(下)三十二、图穷匕见(五)十八、再破大营(二)二十五 导火之索(一)五、离恨无常(二)三十三、天津条约(完)七、天津兵备(二)十二、巍巍宫阙(五)三十三、天津条约(六)七、歌舞升平(上)十一、宫车晏驾(一)十六、财源水患(一)三、以胜求和(二)三十六、北狩争议(二)八、二十六、一元复始(三)二十六、少年之国(二)二十五、白云苍狗(四)二十一、襄王有梦(五)二十七、万象更新(三)四十八、艰难唯死(四)三十三、洞在清溪(七)十二、小山重叠(三)四十、夜雨萌芽(七)四十、祸起萧墙(一)十、海不扬波(六)二十三、请君入瓮(三)十七、三胜三败(下)三十八、欲取姑予(三)二十四、开边兴兵(二)七十七、彼此呼应(一)二十五、白云苍狗(六)十一、南海风云(四)二十二、戮力同心(一)十三、金明暗灭(二)四十四、临危受命(中下)三十一、画眉深浅(一)九十九、先退后进(三)六十三、天崩地坼(三)三十八、夺宫之变(一)六十一、觥筹交错(四)二十六、惊鸿一瞥(三)九十一、围困法军(四)十五、新桃旧符(七)十四、偶现麟角(一)十三、浩罕之乱(三)五、白莲教主(三)九、训政意向(六)给盟主天偌水!二十四、开边兴兵(四)二十五、天京天京(上)十一、大国小国(六)四十一、立后封妃(四)七十二、水陆并进(二)五十二、山高水长(四)四、闵妃来朝(三)三十、殷鉴不远(四)五十四、步步为营(三)三十四、科场弊案(三)三十七、英雄末路(七)三十六、临朝称制(二)四十二、同文馆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