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毁灭之前

第105章 毁灭之前

震天的杀戮声在宋国之上响彻,齐人的战车在宋国的平原之上纵横,将无数不愿意屈从的宋人碾压成肉泥。

武王伐纣将殷商的天命打落在地,素王东征将殷商复国的力量清扫一空,现在殷商的祭祀和文化也要彻底在诸夏的土地之上消失。

这就是最残酷的战争,一切神圣都将落地,新王的种子会落在地底,在无数血泥的浇灌之下生长。

“所有反抗者不论青壮全部杀死,齐国和郑国之间不允许任何反抗势力的出现。”

所谓战争的经验,就是在血战之中锻炼出来的。

付出了无数的伤亡之后,齐人终于再次拥有了能够指挥大会战的将领。

以齐国的人口和国力,一旦战术执行没有问题,根本就不是宋国所能阻挡的。

在众军合力之下,齐国陡然加快了攻伐宋国的脚步。

尤其是收到正面战场的洛国军队在败退,晋国军队还未曾到,齐人瞬间急了。

从晋文公称霸之后,齐国人更需要姬姜联盟的存在,所以他们无法接受可能到来的失败。

临淄城中,齐公急声问道:“晋国军队怎么可能还没到呢?

晋国和王畿、郑国都是邻国,即便主力出动不了,难道连一支十万人的军队都派不出吗?”

齐国卿臣愤声道:“国君,晋国人靠不住,还是要齐洛来挽救崩溃的局势。

一定要把周天子保住,齐国这些年阻拦楚国北上的仇恨,楚国一定会清算。”

为了挽回先前对局势的影响,齐国决定再次从国中抽调青壮,彻底倾国而出,不获得最后的胜利,绝不回转。

经历了无数杀戮的齐国人,终于来到了正面的战场上,这些齐人和刚刚参加伐宋战争之时已经完全不同。

无数士卒身上的甲胄虽然微微破损,但是眼神之中却满是杀气,这明显是杀人杀的太多,养成的一股煞气。

齐国军队出现之后,在正面战场之上,齐洛联军已经远远占据了上风。

吴国军队则带着大批从宋国之中收刮的财富和人口,向着吴楚的战场而去,那边的战场之上,楚国已经渐渐地占到了上风。

现在这一批吴军回去,就能彻底将楚国的军队拖死在大江南北。

面对齐洛联军,楚国并没有真正的害怕,既然敢于北上,那么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自然是有准备的。

项程为楚王分析着,“王上,昔年的鄢陵之败,是因为我军北上太过,没想到会被吴国直接顺着大江支流断掉了后路。

现在齐洛的实力虽然较强,但是只要我军后退两百里,就能与正在和吴国作战的大军相勾连。

这样就能完全杜绝被袭扰后路的隐患。

我军的后勤完全可以走水运,损耗极小,利用江河还能实现数十万大军的调度,中原联军则主要依靠陆路。

虽然洛国和齐国富庶,但如此大的损耗,最多和我军在江河之上对峙。

除非晋国的主力军队出现,那样我军才可能处于劣势,但只要后路无忧,位于南阳的军队可以扼守重要的通道,依旧是可以和他们拼后勤的,毕竟晋国还要驻守函谷关,最多就是三十万人而来。

若实在是挡不住,那就直接给秦国借道,让秦国大军东出,总之楚国立于不败之地。”

拿下巴蜀之后,掌握着一半蜀国平原的楚国与秦国达成了完美的平衡,双方都有着扼制对方的要道,但又同时能够放对方来到己方的腹心,可以说是互相威胁,又互相支援。

楚王自然不着急,他看着绘制在皮纸上的列国地图,突然问道:“舅父,若是秦国东出,和南阳之地的我军会和,击溃汇聚在南阳之地的晋国军队,然后从王畿之中穿行而过,从洛邑到新郑之间的山谷之中而来,中原联军会不会后退?”

项程道:“自然是要后退的,否则就会被我军切断后路。

但是想要凭此突袭是很难的,中原联军在这里的军队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分别驻守,触角广远。

不论从哪个方向发起进攻都会被发现,想要飞快地灭掉一支军队,并且不让他们将消息泄露,可以说基本上没有希望。

不过中原联军若是仓皇撤退,就像是现在他们对我军所做的,倒是可以从他们的身上割下几块肉。”

齐洛联军超过四十万人在这里列阵,楚国边打边退,君臣二人谈笑之间,对现在楚国遭遇的损失并不在意。

正面战场之上血火厮杀最激烈的时候,晋国内乱的消息终于传到了参战双方的耳中,不论是楚宋陈,还是洛齐吴周,所有人都翻来覆去的不敢相信。

楚军大营之中,回过神来的项程欣喜若狂道:“这么关键的时刻,晋国之中的隐患竟然爆发,这可真是……”

楚王接声道:“真是太一庇佑啊,或许是上天终于不再庇佑邦周,素王也渐渐地放弃了对邦周的保佑了吧。”

项程大声笑道:“秦国原来是打着这个主意,怪不得信心满满,但现在秦国小损东出,还带着魏氏之兵,天下局势,攻守易形了!”

吴楚第一战场之上,已经彻底陷入了焦灼,楚国占据优势,但短时间之内分不出胜负。

正面战场之上,楚国主力防守中原联军,陷入劣势。

但秦魏之兵和韩赵之兵对峙,开辟第三战场,本就占据一定优势,等到楚国南阳之地的大军加入战局,就能奠定胜势。

所以中原联军的正面战场势必要支援第三战场,那么楚国的守势就会化作进攻了。 楚王同样欣喜,但是却很快意识到另外一个问题,“秦国明明知道南阳之地有楚国的军队,却不将这样关键的消息向楚国通知,这恐怕是心中有异样的想法。

舅父,秦国人果然是不能信的。”

项程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寒声道:“王上,等到逼迫洛国低头,将姬姜的力量摧毁,就可以着手对付秦国了。”

楚王点头,君臣二人就这般定下了对秦国发难的大计,秦国同样想着要联合魏氏在战胜韩赵之后,将楚国部署在南阳的十万大军坑杀掉。

翼城之中,面对着卿族骤然升起的发难,年迈的晋公直接晕死过去,不过短短数日,昏迷不醒,便直接薨逝。

实际上这位晋公之前还是稍微能控制一下局面的,公室的力量衰微至此,他选择拉一派打一派没错。

魏氏前往函谷关镇守,并不仅仅是晋公一人的决策,而是很多围拢在这位晋公身边的中小卿族所共同推动。

目的的确是希望能稍微削弱一下魏氏,顺便将魏氏从中原大战的功劳之中摘出去,没想到魏卿竟然直接投敌了。

现在晋公一薨逝,新即位的晋公更是对眼下的局势束手无策。

最离谱的是,随着新晋公的即位,这些人竟然还在新的政权之中,争夺名位。

面对这种情况,他只能无助地悲叹道:“现在公室有覆亡的危险,数百年的霸业难道就如此消逝了吗?

孤的洛氏又在何方呢?

先君啊,襄公昔日之言,现在还在耳边回响,要应在孤的身上了。”

原郑国的土地上,中原联军以洛直为首,得到了这个消息,所有人都望着洛直噤声,就连天子姬摆都噤声不语。

只有传令兵一人的声音,“洛侯,魏氏以晋公欺压王室,不尊礼法为由,将秦人从函谷关放入,要对晋公兵谏。

魏氏家主魏卿希望能够朝拜天子。

韩赵二氏说魏氏是背叛,还妄图弑杀公室,请您出兵诛灭魏氏,这二族长同样希望能够朝拜天子,为天子献礼。”

宗法制度竟然崩坏到卿族公然瓜分公室,甚至还妄图朝拜天子,得到诸侯之位!

洛直手中握着韩成赵用送来的信件,沉默不言,走出屋外,抬头望着天,所有人都随着他蜂拥而出。

对于洛直的状态,他们实在是很担心,齐国大将高声道:“洛侯!

这是最危急的时刻,邦周随时都有覆亡的危险,天下都系在您的身上,还请您振作!”

忽然一阵不知从何而来的狂风,将衣袍吹的猎猎作响,洛直将竹简用力掰开,伸手一扬,便被那风直接卷起。

“洛侯,天下倾颓!”

“洛侯,王室覆亡在即。”

“洛侯,晋是姬姓宗国,您难道要见死不救吗?”

“洛侯,汉阳诸姬全部亡于楚国之手,难道您不为宗亲复仇吗?”

“洛侯,寡人真的错了,以后定会改正,还请您出兵援助。”

“洛侯,您是素王的子孙,难道能舍弃邦周吗?”

“洛侯,您……”

洛直微微闭目,脑海之中纷乱不休,无数活着的人,死去的人纷纷围在他的耳边呼唤着,“洛侯”之声不绝于耳。

所有的人都身着华贵的凤鸟之服,洛直看不清他们的脸,只能见到一重重的枷锁从他们的期盼之中出现,然后加在洛氏的身上。

【家族声望:

①王室:尊敬;②王族:尊敬;③诸侯:尊敬;④军队:尊敬;⑤国人:尊敬。】

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洛氏的声望高到这样的地步,王室希望洛氏能够收拾纷乱的天下,盟友希望洛氏能够再次带领他们获得胜利,庶人希望洛氏能够让天下重新安定下来。

却没有人想过,洛氏,是人不是神!

洛直已经下定了决心。

……

愍公貌类其先,而才不堪。

即位以来,国家不安,列国生隙而不能止,诸夏征伐而不能制,以致苍生泣血,昊天垂泪,四海之间,伏尸千万,六合之内,血流漂橹。

洛氏庸主,一人而已。——《史记·洛世家》

关于人物降智的讨论其实可以结束的,因为我写的至少还是有逻辑,但是现实中呢?

《南明史》读过吧,那玩意看的人脑溢血,南宋都快要被元朝退下海了,还在那搞内斗。

就说真实的春秋战国,秦朝能统一,不就是因为六国昏君一代接着一代,各种降智窒息的操作。

我研究了大部分的统一战争,基本上都是上层脑子有坑,我这书里已经给他们长脑子了。

要不然根本没法打。

第67章 素王解惑,老子成圣第212章 风来!第507章 洛世薨逝引发的震动第274章 风雷雨雪,听吾号令第327章 流国第277章 帝崩第5章 东征与洛邑第406章 十七岁,封侯拜将!第361章 阀阅之家的隐约出现第577章 洛霄此人第167章 秦异人第644章 阴诡第628章 怒斥!第199章 项羽第825章 人心已乱2第323章 念想第912章 洛苏见李氏宗子第322章 惊第303章 和楼兰借财宝第970章 洛千慎第639章 看看人第164章 凡王之血,必以剑终第543章 再试上天!第215章第266章 称号功能第730章 义之所在,兄长,我回来了第631章 谥号第18章 摄政会议第156章 试探第381章 颂圣与天启第152章 韩魏劫道,再杀王!第936章 请君直上凌烟阁第353章 太学第665章 第一次诸夏大战!第298章 凋零,吕后崩第796章 凤旗漫卷,大势已变第597章 勤王军合围荥阳,洛子凌扬刀诸侯第190章 天日垂虹第176章 秦王政:寡人要做大秦的素王第27章 王畿弊政第546章 新资料片,王莽(求月票)第983章 凛冬城与农民大起义第698章 昭城中第677章 第二次化国为家!第486章 不杀不足以震慑天下第950章 太子阴云第481章 把我洛氏当病猫了?第821章 慕容恪!第618章 天下势在人心向背之间第856章 最后一击!第45章 天下为棋盘,诸侯为棋子第911章 皇后崩第662章 江东桥氏第5章 东征与洛邑第207章 扶苏你得支愣起来啊第379章 为盟主太叔幺幺加更(求月票)第976章 一场盛大的典礼与死亡第901章 平阳薨!第918章 于公如圣,于私徇情(心情好,加一第879章 玄武门!(12000字,手指都冒火花了第495章 史官风骨,不过是不屈权贵 秉笔直书第478章 洛氏典藏第372章 求新求变第275章 我从阴山到了长安第805章 江东洛氏!第257章 大王真豪杰矣第132章 卫鞅第652章 光武之道,就在英侯国中!第307章 刘盈昏迷!第297章 五年第839章 洛苏降世第793章 正义的司马懿!第127章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儒家第750章 关中竟然是四战之地?第592章 沛郡曹氏有麟子第909章 蜀王李恪,燕王与烈日可汗第272章 告诉匈奴单于,我叫洛陵第966章 终归凛冬,化光而去第526章 王侯 豪强与皇帝第916章 洛玄夜薨第920章 死亡之语(不够3000字,今天会再补第155章 准备开大第739章 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卷终)第864章 大唐危局!第235章 为天下共主加冕第820章 君昏而臣贤者,何其多也?第607章 洛霄弄人心,诸侯知前计!第32章 姬涅崩第226章 备战第254章 我刘邦要争一争天下共主的位置第526章 王侯 豪强与皇帝第142章 制度和明君贤臣孰重?第638章 洛氏的选择第619章 旌旗漫卷诸侯落第657章 死!第234章 项羽的野望第824章 人心已乱1第273章 我在阴山上第193章 和氏璧第235章 为天下共主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