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刘秀!

第564章 刘秀!

“兄长,为什么要追随诸侯王?”

“妖后祸乱大汉社稷,权臣把持刘氏皇权,你说我为什么要追随诸侯王?”

“可四王他们放任贼军向长安而去,做下这等亲者痛、仇者快的事,难道是值得追随的吗?”

ωωω¤ тt kān¤ ¢O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兄长,你有想过这天下会变成什么样子吗?

你有想过自己要在这天下之间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吗?

伱有想过如何才能安定天下的社稷吗?”

“想那些做什么,只要刀兵在手,何处不能有一个你我兄弟的位置呢?”

“兄长,你错了。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从南阳郡出来的这些时日,我们横穿了整个中原,见到了无数流离的场景,难道你就没有发现吗?

如今这天下战乱纷起,百姓遭受着苦难,大乱的根源却不仅仅在于百姓,而在于遍布天下的豪强,是他们让天下大乱起来的。

解铃还须系铃人,想要让天下最快的安定下来,就要让豪强安稳的待在郡县之中,让这些豪强安稳的进入朝廷秩序之中。”

“可是打击豪强才是大汉的国策,王莽的改制虽然失败,但是打击豪强才是对的,收回兼并的土地是必须要做的。”

“是啊,打击豪强才是对的。

但是这天下的流离失所就是代价啊,无处不在的战争、随时可能出现的瘟疫、倒在路边的白骨、郡县之中的空城,这些就是打击豪强的代价啊!

刚刚走出南阳郡时我梦想着成为执金吾,执行皇帝的谕令去打击豪强,维护汉家的社稷。

但是现在,我想问还要流多少血?

还要死多少人?

等到彻底战胜了豪强,难道不会再有新的豪强出现吗?

大汉的元气就在这其中耗光了,四周的敌人难道不会趁着这个机会入侵吗?

汉室的社稷还能不能在这样的大乱之中存留下来?

我现在只想让天下安定下来,哪怕是对豪强妥协。

我要战乱从中原大地上消失,我不想再看见那一幕幕的人间惨剧。

我要大汉的社稷继续存续,不要看见现在这样的风雨飘摇。

王莽和那位公子琪的改制或许以后是对的,但现在我不认可了。

我要用自己的方式去让天下安定下来,让大汉的天命依旧存留高天之上。

兄长,那四个诸侯王目光短浅,成不了大事。

跟弟弟回南阳郡吧,我们加入朝廷的军队,击溃那些贼军。

既能防止大汉的天命倾颓,又能吸收那些贼军的实力,这是最好的壮大的方法。

等我们的实力强大,就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

刘秀骑着马在直道之上狂奔,身边则是数百名武士,耳边兄长的声音仿佛还在缭绕,“阿秀,你带着这数百兄弟回去吧,我们兄弟就此别过了,希望战场之上不会遇到。”

想着这些,刘秀只觉心中宛如刀绞一般。

他虽然是个经学士子,但却不是那种比较瘦弱的经学士子,而是一个能冲阵的猛人。

义军越过梁国之后,就在洛阳周边和朝廷的官兵大战,旷日持久,面对气势如虹以及对兵事愈发熟练的义军,朝廷这一方节节败退。

直到三河骑士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才彻底稳住。

朝廷不敢把军队全部派到三河地区,因为现在的朝廷对所有的汉室宗亲都抱有怀疑,南阳郡和关中之间只隔着一个武关。

万一禁军出了关,然后直接被堵在关外,关中空虚的情况下,汉室宗亲的军队直接破入关中,那该怎么办?

羽林孤儿和六郡子弟就是应付那些可能会对关中造成威胁的人,以及后续对付诸侯王。

刘秀以汉室宗亲的名义加入了剿匪的大战之中,被任命为校尉,他作战勇猛兼之谋略得当,很快就小有名声。

汉朝的豪强也不都是反对朝廷的,他们只是反对朝廷均田的政策,但是出于传统的士大夫忠诚的心理,对汉室还是忠心的,目标是换掉如今的统治者,四位诸侯王的麾下就有许多这种豪强。

对于赤眉、东海这些起义军,自然是疯狂的镇压,与此同时,荆州刺史部的起义军同时开始蜂起,南阳郡首当其冲,一下子成了卫护关中的前沿阵地。

南阳郡的宗亲以及豪强开始投奔他,这些豪强宗族都是同族子弟,熟悉器械,战斗素养极高,根本就不需要训练,而且一来就是数百甚至上千人,还自带兵器,刘秀的实力迅速的膨胀起来。

邦周千年,镐京城只做了两百年的国都,洛阳则做了八百年,在洛阳周围,有数座关隘。

起义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破了虎牢关后,镇守在其他关隘之中的守军和义军,针对这些关隘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反而是洛阳这座主城被双方所忽视。

随着刘秀声名渐起,拥有数千人的刘秀很快就成为了义军的眼中钉,在叛徒的出卖下,东海军近五万人包围了刘秀的军队。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之时。 竟然阴云密布,下起了雨,黑暗之中视线不明。

刘秀趁着这个机会果断率领着骑兵出击,在漫天的狂风之中,突袭义军的兵营。

震天的呼喊之中,义军首尾不能相顾,四散奔逃,死伤惨重。

刘秀当场格杀了东海王,没有任何人看到,当他杀死东海王时,一点紫星冲到了他的体内。

一战击溃了一支义军,还格杀了一个反王,这一战让刘秀声名大噪,被朝廷任命为平寇将军、升爵关内侯,对刘秀势力来说,还招降了大量的义军,对刘秀个人来说,成家立业,这一战都完成了。

虽然没有成为执金吾,但却娶到了阴丽华,人生大愿算是完成了一半。

一跃成为洛阳地位实力较强军阀之一的刘秀,依旧恪守着之前的道路,他继续勇猛的作战,势力越打越强,个人能力同样越打越强。

不仅仅是义军,诸侯王联军同样如此,在麾下人马超过三万时,刘秀就给四位诸侯王去信,言辞恳切的说道:“天子在中央统御,诸侯王在四边镇守,这样大汉的天命就不会失去。

现在诸位这样进逼,是刘氏之间的内耗啊,无论胜败,刘氏终究是输了,列祖列宗在上,见到这一幕难道不会垂泪吗?”

这封信刚到就直接被丢弃了,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怎么可能停下,刘秀自然是知道这一点的,但经过这一番说和,在天下之间却流传着他忠孝两全、顾全大局、立志兴汉的名声。

刘秀的异军突起使起义军进军关中的愿望突然落空,这些没有根据地的流民武装的缺陷暴露一空。

刘秀连续的和义军组织会战,熟练的使用了诱敌深入的战术,双方之间杀的血肉纷飞,刘秀的势力受损,但是义军同样是连遭重创,最大的三支起义军都被他打得伤筋动骨。

刘秀在这过程中,已经爵升列侯。

但是一个谁都没想到的转折点在这个时候到来了,眼见起义军被刘秀不断重创,诸侯王联军竟然坐不住了,直接越过了虎牢关,进攻刘秀。

刘氏诸侯王竟然和起义军联合起来,进攻一个刘氏宗亲!

这谁能想得到?

而且朝廷认为经过重创的农民军已经不能再构成威胁,同样要求刘秀进攻诸侯王军,朝廷将诸侯王联军斥责为“叛逆”。

不过对朝廷来说,诸侯王联军和农民军倒的确是没有什么区别,这两拨人进了长安,从皇太后他们开始,王莽他们恐怕没几个人能活下来。

刘秀自然是不会奉诏的,他直接向长安写下了一封信,“如今贼寇虽然有所疲态,但贼寇宛如火星,这混乱的天下就是干柴,若是放任,很快就会重新燃起熊熊大火。

朝廷与诸侯王之间应该通力合作。

朝廷应该撤销新政中有关于土地的部分,使天下的豪杰能够安稳的为朝廷效力。”

这一番话几乎称得上是政治表态,刘秀忐忑不安的等待着长安的消息,这是他为天下的局面选择的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他对大汉朝境况的最后努力。

他已经敏锐的察觉到,随着农民军渐渐走向衰微,他的军中同样开始有异样的心思,那些先前支持自己的豪强,从思想上倒向了诸侯王军。

这是一个极其不好的信号,朝廷武力强大,但是关东豪强合力是胜过关中的,这双方的大战,一定异常的激烈,不知道会打成什么样子才会结束。

如果朝廷愿意妥协,他就能从中斡旋朝廷和豪强之间的关系,既而平定诸侯王之乱。

刘秀匆匆回到城中,急声问道:“圣旨在何处?”

等到阴丽华将圣旨送来,刘秀连忙打开一看,顿时天晕地旋,王莽厉声呵斥了他,说他一个战将,只要听从朝廷之命征战即可,朝廷大政岂是他可以谈论的!

刘秀从中却看出了无限的对于刘氏宗亲的不信任,朝廷这是怀疑他的用心了。

圣旨的消息很快就散播了出去,加盟刘秀的豪强见到这么一封措辞激烈的圣旨,心中彻底的升起了转投诸侯王军的想法。

刘秀对这种情况自然是心知肚明的,他遥望四周,只觉一阵绝望,这洛阳之地现在是他的困局了,这大汉的天下要如何才能挽救呢?

朝廷、诸侯王、豪强,都在掘大汉社稷的根基,阴丽华陪在刘秀身边,望着自己的夫君,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温声道:“良人,天下不为,君可自为!

天下之间还有忠臣,关东之地还有列侯,您现在是大豪杰,或许五氏七家都在等着您出现呢?

谁说不能再兴复汉室呢?”

阴丽华的这一番话,宛如雷霆炸响,宛如清泉直入心间,让刘秀一个激灵,虽然想要让五氏七家认可,难如登天但那也好比在这里宛如坐困囚龙强得多。

“家有贤妻,秀之福分。”

刘秀下定了决心。

……

“刘君侯何在,皇太后有圣旨到。”

“文叔公往五家之地而去了!”

信使面色苍白,山洪耽搁了几日,竟然找不到正主了。

————

上揽豪杰,奋于河洛,群盗稍平,然诸王阴诡,王莽弄权,竟至分离,慨然曰:“群竖子不足与谋!”

遂孤身走五州。——《后汉书·光武本纪》

第306章 大汉财政第222章 洛亦的定位(新年快乐呦!)第502章 人世间的悲哀第425章 惊变第858章 诛独夫,杨广死!第796章 凤旗漫卷,大势已变第262章 吾以楚兴,吾为楚亡第725章 曹刘,导火索!第74章 庆忌为君,吴越风起第102章 秦人东出,没有人可以阻止的战争第343章 圣谕第606章 霄于人间全无敌!第210章 诸夏,洛氏回来了第892章 国师真不愧是国师!第490章 靖难功臣的时代过去了第155章 准备开大第872章 洛玄照坐断河北!第674章 一年!二牧之争!第617章 我恭敬的执行上天谕令第532章 天灾有孽令!第114章 墨翟第314章 金杯共汝饮第253章 攻楚第754章 法正为刘备画策!翻版隆中对!第46章 回齐第420章 番外:姬昭见刘彻第9章 姬完与熊顿第301章 伟大的意义第948章 谁才是主角?第322章 惊第682章 我的妻子在哪里?第932章 神器:定海神针第546章 新资料片,王莽(求月票)第497章 我洛氏的藏书可能不太多第62章 王室宫闱之乱第876章 玄奘讲法,世民多哀!第46章 回齐第283章 汉廷的对洛人大杀器第478章 洛氏典藏第87章 陈国:你不要过来啊,我有爹第450章 神庙军!第950章 太子阴云第599章 人心浮动有间隙第978章 诸事落毕第534章 进长安第766章 幻想番外:穿越者降临2第196章 文化正统之争第714章 四神医第666章 马踏冀州山河动!第288章 诸夏之国与诸夏之君第177章 再离间第964章 武器走私第399章 为盟主竹兰白菜加更第643章 互斥!第685章 丧钟为谁而鸣?第236章 洛陵践法(上)第594章 马踏幽州试剑锋第491章 元封第十八年的夏天第372章 求新求变第22章 再行封建,十二诸侯第777章 愿以赤血挽天倾!第367章 皇太子彻第303章 和楼兰借财宝第881章 贞观元年!(10000字,感觉我要燃尽第523章 死后声名由我家!第750章 关中竟然是四战之地?第43章 血色王畿第149章 夺鼎,洛氏准备拼命第149章 夺鼎,洛氏准备拼命免费番外:轮回者绝望之界1第664章 一道旨意破云来!第776章 一千三百年,俱往矣!第376章 为盟主叶落殇枫加更(加更了,求月第479章 三年之期已到,人心浮动!第706章 不说天子说什么?第512章 一副燃爆长安的图!第54章 百家源流,至圣之道第537章 洛与刘,本就共天下!第93章 洛瑜西子辞世,玄阶唯一道具第338章 召回第892章 国师真不愧是国师!第471章 举荐!法将死?第801章 四时之神,神庙!第76章 攻越,降吴,献西施第78章 吾与良人孰美?第981章 本地主义,诸国伐唐!第940章 大唐太宗文皇帝(卷末)第242章 吕雉要和洛新做挚友第533章 大丞相第382章 匈奴第511章 刘贺的反击和把握第36章 天下形势第629章 太平军中第418章 一切的结束第306章 大汉财政第92章 天下局势,安居昭城而天下息第6章 天命所在,变夷为夏第757章 冀州之战!第647章 极于情!第969章 双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