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洛显之的粮食改制论

第822章 洛显之的粮食改制论

“魏正始三年,燕大成六年,魏燕战于河东,魏军败绩,燕据河东,以望关中。”

“魏正始三年,梁天通四年,魏梁战于伊阙,梁破关入洛,天通四年秋,梁入洛,传檄四方郡县。魏守将降燕、汉、梁,河洛一时纷乱,梁不能制。”

“梁天通四年,汉大正五年,汉攻徐、豫,持于淮泗,尸横塞水,汉军攻愈急,梁军数败绩,九月,汉帝崩,一时哗然,汉军乃退。”

……

淮泗之地,萧衍和洛显之二人巡视这片刚刚战罢的战场,萧衍脸上满是凝重。

望着那颇显残破的土地,萧衍沉声感慨道:“汉国可真是兵精将足,三州之地,精锐到了这样的地步。”

洛显之的脸色也有些难看,从汉国建立以来,这是汉国第一次集中所有力量针对一个国家发起战争,实力果真是强劲异常,有点出乎他们预料。

若非刘谌突然崩殂,汉国军心不稳,徐州将会迎来一场大败,好在老天站在梁国一边,萧衍很快就率军返回,汉军权衡利弊之后,还是选择了退兵,毕竟皇帝死了。

洛显之缓缓说道:“汉国如果放开手脚和燕国一战,胜负恐怕在五五之中,陛下下次绝不能再将大部军力都带走,一定要留下足够的军力守御淮泗。”

萧衍点点头道:“不过汉国没机会了,燕国夺取了河东,实力彻底形成了碾压,我本来以为燕国会顺势进攻关中,却没想到燕国会退兵,看来是要先夺取冀州了。

此番进攻河洛,慢了一步,未竟全功,夺取黄河以南的所有土地,绝对不能出现任何意外,否则将万劫不复。”

洛显之听闻萧衍的话后,却沉吟道:“陛下,前几日您说过,魏国在河东损失太过严重,甚至就连关中都有危险,慕容恪是当世名将,为什么会选择这么快退兵?

说明细作传回来的那个消息,蓟城给慕容恪下金令,让他退兵是真的,这说明燕国中的矛盾有些大了。

我们的细作可以继续收买燕国中的权贵,将慕容恪害死,那时燕国定然要出事。”

阴谋家对慕容恪的应对,堪称如出一辙,对慕容恪这种战神,在战场上打仗击败他,太费力,还是在政治上,杀死他更容易,战场上再强的大将,面对背地里的冷箭,也防不胜防。

萧衍边走边问道:“灵秀,你说我大梁还能怎么在短时间内变得更强?朕不想十年八年,最好两三年内就能见到成效。”

汉国这一次的进攻,让萧衍有了一种深刻的危机,梁国的实力相比较起来,还是比汉国弱几分,日后如果要进攻汉国本土,仅仅是粮道问题就很难。

洛显之沉默了一瞬,而后道:“有。”

萧衍陡然望向洛显之,他本来就是随意一问,万万没想到竟然还真的有办法?

……

一个国家的实力如何才算得上是强大呢?

在这个时代,其实标准很简单,拥有更多的粮草和调动更多的人口,仅此而已。

秦法家也就是商鞅走出来的道路,是什么办法呢?

那就是从基层彻底掌控每一个百姓,实行耕战体系,将所有组织打散,彻底原子化百姓,将其余的所有上升通道堵死,只留下战争一条路。

但军功爵位带有很多特权,特权给的太多,就不想拼命,这是人之常情。

上战场的人,死者十之八九。

能不上战场,就没人想去打仗,就算是种地也比上战场好得多。

这个世上,只有两种人会去战场上拼命,第一种是一无所有的人,第二种是有信仰的人。

有信仰的人太少,绝大多数都是第一种。

聪明至极的商鞅找到了军功爵位制度的补丁,那就是用繁复的律法,来剥夺这些爵位,秦人一边拿爵位,一边犯罪用军功抵消,这就维持住了军功爵位的数量。

打仗一生,归来依旧是白身,一切都像是一场梦,简直是完美的制度。

现在已经没人会用这种制度。

进入专制帝制后,王朝帝国变成了一个系统,任何一处的变动都会波及到全国,农民起义这种东西走上了历史舞台,几乎每一次的大事都由这些农民所发动。

他们或许愚昧,或许有历史局限,或许不能完成历史交给他们的重担,但他们真的是旧世界的毁灭者,是砸碎旧世界锁链的人,是百姓的伟大体现,是汹涌的浪潮,是磅礴的大山。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这不是一句谦辞,而是现实,不要说什么基层官吏的罪怪不到皇帝身上,当初是皇帝选的,凭什么不怪皇帝。

但洛显之身为一个顶级的政治家,他自然能够看到,商鞅的这一套,只不过是过于极端而已,但其本质是可用的。

强国的本质就在于国家控制更多的资源!

无论什么制度,控制更多的资源的那个国家就更强,能够动用更多资源的国家就会取得胜利。

这就有两种办法了。

其一自然是王道做法,就是按部就班的发展国家实力,让国家的人口增加,让国家的财富增加,这样国家的实力就会提高,但这种方法的时间通常都非常的长。

萧衍说想要在两三年中就让梁国的实力变强,这个办法肯定是用不了。

燕国那种从深山老林里面抓胡人的办法,也可以归类到这一类中,按照孟子的说法,这是典型的王道。

君王通过实行王道,然后吸引其他国家的百姓前来。

胡人虽然一开始不愿意到燕国,但进入燕国后,都不想走,这应该算是王道了。

这种耗时间比较长的办法用不了,那就必须使用第二种办法了。

实际上第二种办法,从洛有之开始,梁国就一直在实行,那就是打压世家大族。

一个国家的人口是有限的,世家大族手中多,那掌握在国家中的就少,国家所要承担的责任更多,如果不能掌握足够的资源,那自然是不公平的。

洛有之和洛显之一直以来都在打压世家大族,洛显之更是对世家大族重重出手,否则此番萧衍也不可能有这么多军队去出征。

但现在萧衍需要更多,但对世家大族的打压,到现在这种程度,已经差不多了,以后只能缓缓进行,否则就会激起大片的反对,甚至会出现动乱。

一旦出现动乱,无论谁输谁赢,那梁国作为一个整体,肯定是大败亏输的。 这些世家大族的反抗,可不是仅仅无用文人的反抗,他们甚至会直接带着一座县城的人掀起叛乱,梁国中很可能会遍地烽烟。

……

洛显之知道自己必须要进行新一轮的改制了,这一次的改制不为了解决未来的问题,而是为了让梁国朝廷的实力增强。

皇宫中。

洛显之将一迭厚厚的文书交给萧衍,说道:“陛下,天下财富有总数,国家想要多,那民间就会少,所谓改制,无非就是掠夺民间的财富,来充盈国库。

这其中便是我大梁中财富比较多的群体,陛下选择一个,臣会制定政策,去掠夺他们的财富。”

洛显之的话非常的赤裸裸,完全没有丝毫的遮掩,听的萧衍都有些怀疑人生,仿佛手中拿着的不是什么文书,而是一条条人命。

他忍不住问洛显之道:“灵秀,这难道不是与民争利吗?你真会支持朕?”

萧衍对洛氏的行事法则还是知道的,这种与民争利的事,想想也知道不会干。

洛显之淡淡道:“陛下,这不是与民争利。

如果没有臣,想要达成陛下的目的,那就只有向百姓征税。”

萧衍打断了洛显之的话道:“青云曾经和朕讲过,我江左本就严酷,不能向百姓加税,朕一直谨记,绝不会向百姓加税,灵秀可以放心。”

洛显之点点头道:“臣知道陛下不会直接向百姓加税,但陛下向富户加税,最后还是向百姓加税,无论您向权贵加税,最后这些税都会加到百姓头上,这是不变的法则。

土地就只有那么多,土地中产出的粮草就只有那么多,人口就只有那么多,能够用来使用的百姓就只有那么多。

天下的钱是恒定的。

陛下想要多要一些,权贵不希望自己的少,那就只能是百姓少了,这就是道理。”

萧衍大惊道:“那如今岂不是百姓身处困顿中?”

洛显之摇头,而后骄傲道:“陛下不必担心,所谓古之名相,什么叫做名相,就是能最大限度在国家强大的情况下,能够让百姓的利益不受到更大的损失。

臣来给您举一个例子吧。

如果天下一共有一石粮食,国家有四斗,富户有三斗,百姓有三斗,那国家大概是可以维持的。

如果国家有两斗,富户有七斗,百姓有一斗,那国家就要败亡了,神仙也难救。

现在我大梁的国家是比较正常的。

改革,就是从富户手中拿走一斗粮食,按照正常的发展,富户会从百姓手中拿走一斗,甚至两斗粮食,百姓只剩下一斗。

情况就变成了国家五斗,富户四斗,百姓一斗,表面上国家变强了,但实际上百姓已经活不下去了,国家的五斗,如果再用来修宫殿,用来享受,那改革改的国库丰盈,却把国家改死了。

这种人是无能的。”

这个例子听的萧衍冷汗直冒,这种理论是他第一次这么直观的感觉到改革的危险,“这岂不是说明,如果没有名相主持,改革还不如不改?”

洛显之理所当然的点头认可道:“一个是慢性死亡一个是死的快点,庸才身在国家的最上层,很危险,而且臣认为没有任何王朝能凭借着改革一直存续,那是不可能的。

比如现在萧氏皇族中就有不少人圈地,臣和陛下说过,但陛下无动于衷。”

萧衍有些尴尬,讪讪的笑起来,洛显之和洛有之最像的一点就是,在面对国家时,有时候说话不给他这个皇帝面子。

洛显之见状也就不再提这件事,而是接着先前的话说道:“臣主持改革,同样无法避免富户对百姓的侵夺,那是不可能做的到的,除非臣坐在建业,就能够在短时间内知晓梁国的大小事务,否则臣只能尽力约束那些官吏。

但有了约束的这一步,就非常关键,臣先前清查吏治,得到了一批能干的官吏队伍,臣会向各个州、郡、县派出刺史和绣衣使者,监督各地改制的官吏。

等到国家国库丰盈后,还有很关键的一步,那就是要直接反哺到百姓中,这样就形成了一种闭环,用权贵的钱和百姓的钱,再给百姓,能够给国家养望,能够增强国家对天下的掌控。

这种掌控就是陛下你想要的东西。

更多的粮食和更多可以掌握的人口。”

仅仅是听洛显之说,萧衍就已经感受到了一种美感。

是的。

听洛显之的改革政策让他感觉美,颇有一种道教太极的圆润美感,是一种对道的洞悉,洛显之年纪虽然不算是大,但在执政这方面,已经有了自己的道。

洛显之则没有丝毫的得色,默默盘算着都需要做什么,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任何铺开到全国的改革,所需要耗费的精力都是难以想象的。

他有些期待的望着萧衍,在那封文书上,还有一个更容易被收拾的群体,如果萧衍选择那个群体,那事情就会简单许多。

萧衍望着那封文书,一点点看下去,然后顿住,似乎有些不敢置信的又看了两眼,他望着洛显之,哑着声音问道:“灵秀,这是伱写错了吗?”

洛显之平静的望过去,然后摇摇头道:“自然没错,皇族我都写在上面,这个又有什么不敢写的呢?”

萧衍欲言又止。

他望着手中的文书,只觉有千斤重。

出现在他面前的东西很简单,但对他来说却如同天雷滚滚,赫然是佛寺道观。

道观倒是无所谓。

但佛寺!

天下谁不知道他好佛,洛显之竟然要让他去打击佛教!

第998章 苏醒第669章 尽入彀中!第912章 洛苏见李氏宗子第1001章 割裂第988章 蒸汽(卷末)第919章 开分封的前奏第428章 刘旦第776章 一千三百年,俱往矣!第922章 武曌,原来是你第440章 西域神庙军第921章 洛苏安排高昌国!第116章 楚国:怎么又是我?第125章 魏卿之死第161章 白起愿为吾王效死第892章 国师真不愧是国师!第996章 天赐第970章 洛千慎第420章 番外:姬昭见刘彻第572章 党锢之祸终结第430章 军费从哪里来?第146章 往齐国去第164章 凡王之血,必以剑终第191章 落幕第262章 吾以楚兴,吾为楚亡第821章 慕容恪!第927章 神器:荆棘王冠第391章 一言退万敌第675章 白马?哼!定叫他有来无回!第245章 洛陵和项羽的分歧所在第702章 洛楚对洛彰言!第217章 给刘邦灌鸡汤第491章 元封第十八年的夏天第104章 晋国人最强的天赋:内斗第525章 子嗣大计,长安盛典第714章 四神医第97章 天子姬摆,齐国下克上(为盟主帝木乡第274章 风雷雨雪,听吾号令第524章 王昭君为洛氏带来的改变第740章 天命为何?第432章 圣主明君第723章 袁绍称王!第538章 巫蛊第283章 汉廷的对洛人大杀器第496章 王文君第590章 忠义两肩担,无双剑向东第174章 韩非奔洛第402章 为盟主竹兰酱加更第466章 吾剑未尝不利!第103章 列国(二合一)(为盟主zjm0911加更第292章 我在红尘,不能超然第379章 为盟主太叔幺幺加更(求月票)第569章 苍天也救不了你,素王说的!第974章 二王入京第267章 天下要真正的一统第130章 命运之门开始转动第755章 千万里,来到吕布面前!第792章 天命唯有洛血破!第741章 一千年,吴国再次来此!第696章 昭城相约第313章 宫中第356章 洛陵的忧虑第288章 诸夏之国与诸夏之君第767章 洛氏现代番外:瓦莲京娜的洛国留学第195章 被姬昭选中的洛陵第882章 霸道乎?王道乎?圣王之道!第564章 刘秀!第359章 突破!造纸术!第779章 人事起须天命终!第437章 关中的震惊发现第474章 道争是要踏着对手的尸骨向前的!第829章 世上辉煌终落幕第376章 为盟主叶落殇枫加更(加更了,求月第994章 变革第546章 新资料片,王莽(求月票)第906章 青海道(33)第777章 愿以赤血挽天倾!第849章 黑暗之地!新的地图!桎梏破解!第688章 素王与你同在!第981章 本地主义,诸国伐唐!第411章 懵逼的冠军侯第67章 素王解惑,老子成圣第431章 查商税第480章 洛世的态度第694章 人书!鉴照英豪!第190章 天日垂虹第11章 祁岩之盟第174章 韩非奔洛第833章 挥剑刺心,为我所控!第143章 撑不住六国合纵,不配为天子第896章 洛苏布子大唐!(求4月份保底月票1第61章 君以此兴,必以此亡第852章 洛苏为家族定调!第88章 楚国项刺,为王赴死第983章 凛冬城与农民大起义第225章 双方第917章 一鲸落而万物生第58章 重耳即位,铁幕落下(上)第823章 洛显之治佛!第92章 天下局势,安居昭城而天下息第271章 韩信,洛陵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