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科举这件大事(可恶啊,真的燃尽了

第884章 科举这件大事(可恶啊,真的燃尽了,需要一些激情)

太极殿中,光线洒落,很是亮堂。

李世民坐在正中,其余诸位宰相按照位次坐在两侧,洛玄辰坐在右手第三的位置,因为他是吏部尚书,正三品,和中书令、门下侍中级别相同,但因为不是三高官官,所以在政事堂按照官职排位第五。

宰相排次是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中书令、侍中,政事堂中按照官职最低的是魏征,他是中书舍人知政事,这只是一个正五品上的官职。

洛玄夜身上挂着检校尚书左仆射的官职,所以他虽然是武将,不参与政事堂事务,但政事堂集体和天子问对时,他也在,而且还是坐在第一的位置。

洛玄辰、洛玄夜、洛玄凌三兄弟中,如果单纯论手中的权力,身为吏部尚书,洛玄辰现在是最大的,还要胜过洛玄夜。

这就是和平时期的宰相!

至于曾经跟着窦建德的洛玄云如今还赋闲在家,是一介白身,洛玄夜在等待一个大唐对外战争的机会,再向李世民举荐,让他出仕,进而凭借战功一跃而起。

今日君臣正在奏对,李世民是相当懂得放权的君王,他不仅仅是不独自手揽大权,他甚至认为君主手揽一切权力,将自己累个半死,是错误的。

他治理国家,最常做的就是去灵天阁找洛苏商议,而后召集诸位宰相商议国家大政,决定之后就放手去做。

他让宰相封德彝推荐人才,但结果却让李世民很不满意,封德彝对这件事很敷衍,有些搞笑的说没有人才。

李世民当即怒斥道:“天下没有有才能的人?那你又是从哪里拔擢上来的呢?”

封德彝见李世民真的有些生气,连忙解释道:“陛下,如今天下能尽善尽美的大才,的确是不曾见到,州县推荐上来的那些人,实在是不堪入目,臣自然不能将之呈递到陛下的面前啊。”

李世民闻言愠色稍减,但还是很生气道:“身为宰相,竟然连取材取其长的道理都不懂。

这世上哪里有什么人能尽善尽美。

你封德彝,从晋阳起兵到现在,从来都不曾当廷抗辩过一次,这难道不是你的缺点吗?

如果朕因为你的缺点,就不用你这个人,难道就对吗?

正是因为这世上没有尽善尽美的人,所以朕才让诸位一同担任宰相,互相发挥长处,擅长谋略的出谋划策,擅长决断的去决断,魏征总能切中时弊,所以让他做诤臣,吏部尚书有威严,善看人,所以让他对官吏考核。

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还需要朕来说?

看来右仆射是需要休息一下,好好想想以后要如何做事了。”

封德彝万万没想到因为这么一件事,自己就会被罢相,他正要说话,却见到李世民威严的眼神望过来,他一下顿住,回到席中,“臣谨记陛下之言。”

太极殿中的气氛一下子就肃然起来,这是贞观朝第一个被罢免的宰相,充分显示了天子的威严。

李世民罢免封德彝后,又沉声问众人道:“都说说,怎么能把天下的大才,都招揽到朝廷中,没有人才就不能兴盛大唐啊。

玄辰,你执掌吏部,你来说一说。”

自古以来,选官无非就是那几条道路,推荐、推荐,还是推荐,无论是察举制还是九品制,都是推荐制度,无非就是推荐的人选范围,从贵族扩大到平民。

大唐现在是一个贵族门阀的时代,不是单纯的因为制度不让平民当官,而是这些门阀的确是鼎盛,既有钱能培养,又真的有一批一批的人才出现。

李世民因为出身的原因,不仅仅有关陇人,还重用山东人,所以现在朝廷中已经有许多非门阀出身的人,比如秦琼、尉迟恭这些人。

李世民用人,实际上也是根据推荐来的,基本上都是他身边的重臣推荐说有人有才,他召入一问,果然有才,然后就授以官职。

洛玄辰离开坐位,来到殿中间略一沉吟,朗声说道:“陛下,前汉、前隋都有分科选举士人的制度,汉朝有举孝廉、举秀才,有明经义、有做策论,臣以为可以修改一番,作为我朝的选才制度。”

洛玄辰一说,众人就知道是什么了。

在隋朝这属于相当不出彩的制度,房玄龄和杜如晦等人都知道,前隋的这项制度,和汉朝,以及南北朝以来的制度,并没有什么区别,需要高官推荐人选参加考试,一共产生的进士也就十几个。

其实察举制的时候,推荐上来的官员就是要考核的,不是推荐就直接用的。

“洛尚书,这察举制是不是还不如九品制,至少九品制的中正官,由朝廷任命。”

“是啊,还请洛尚书说明白一些,这察举制,在方今而言,有些落后了。”

察举制的举荐权力在君主之下的官员手中,九品制选拔官员的权力在朝廷手中,这是明显的进步。

洛玄辰将众人的目光都收入眼底,说道:“方才陛下说,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臣自担任吏部尚书以来,就一直在思考如何能让国家取天下士人。

臣研究了自古以来的所有制度,最后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

洛玄辰的声音高起来,他的情绪带上了一丝激动,殿中众人都明显的感受到了,李世民燃起了极大的兴趣,他忍不住扶着扶手,向前倾着身体,好奇问道:“玄辰,什么问题?快说出来。”

洛玄辰朗声道:“以前的所有选拔人才的制度,都是由朝廷征召或者推荐,是朝廷由上而下的,从来都没有人允许天下人自告奋勇的来参加考核!

如果。

臣是说如果!

现在天下有一百多个州,上千个县,如果朝廷在每一个县里都设置一个类似于祭酒之类的官吏。

每隔一年,三年,五年,将县中的读书人以及有才能的人,都召集起来,由吏部筹备一些经义等考试,我们让他们自己来报名,这样就不会有任何的遗漏。

其中的佼佼者,再让他们参加所在州的考试。

等到州的考试结束后,或者是参加道的考试,或者是直接来到长安参加吏部考核。

最后从这些人中选拔人才做官,这难道不是胜过以前的选拔方式万分吗?”

洛玄辰的话说完,殿中一片寂静。

其实洛玄辰后面的话都很好理解,但关键就在于,让平民可以自己报名参加考试,这就直接跳过了必须举荐,不是说举荐不好,但是很多有才能的人,因为找不到举荐的渠道,而只能郁郁不得志。

这是一种将会颠覆现在所有模式的制度!

房玄龄反应过来,几乎立刻就拜伏说道:“陛下,洛尚书所言有理,但不宜直接推行啊!”

众人都回过神来,从极度的震惊中,恢复了神智,李世民直接将前倾的身体直接砸回了坐位的软垫中,“玄龄,你说说为什么反对。”

众人都将目光落在房玄龄身上,房玄龄却望着杜如晦等人,有些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

李世民见状直接指着房玄龄道:“伱说,这关系着国朝大事,朕认为吏部尚书说的很有道理,你一向足智多谋,现在反对,一定有原因,你不说,你就停职回府中闭门思过去。”

房玄龄叹息一声道:“洛尚书所说自然是颇有道理。

但如果真的通行此法,所谓考核,无非就是儒道经义,律令算术,策论时政,这天下能读的起书,能了解到这些的,都是那些门阀豪贵之家。

臣出身不算是平民,家父是前隋官吏,但供给臣读书已经颇为不易,如果现在要臣去写那些儒家经义,臣是远远不如政事堂中诸公的。

此法一开,那山东诸高门大阀,那江南诸阀,别的本事没有,但大致上都读过几本书,族中没有什么大才,而识字断经义之人,腐儒学究之士,如同过江之鲫。

这种考试,定然会被这些豪贵之家所把持,那些心中有韬略,却受到这些经义、算术、律令等基本限制的平民,可就真的没有出头之日了。”

房玄龄说罢就伏在殿中,静静等待着李世民的反应。

这下众人知道为什么刚才房玄龄不想说了,这殿中,洛玄夜、洛玄辰、杜如晦、萧瑀、封德彝、长孙无忌这些人,都是门阀贵族出身,李世民麾下门阀出身的实在是太多了,也就魏征出身低,这话说出来,真是得罪人。

房玄龄说罢,李世民若有所思,欲言又止,最后说道:“今日政事堂会议先到此为止,朕有些乏了,诸卿且先退下吧。”

众人都知道天子这是要思索一下了,而且很可能要去问问国师意见,便纷纷告退。

众人散去后,房玄龄走到洛玄夜和洛玄辰身边,苦笑道:“郡王,洛尚书,今日之事,实不是出自我本意。”

洛玄辰并不在意,反而笑着说道:“房相忠心为国,又有什么错呢?

不过这件事的确是房相错了,制度的确立有前瞻性,而且这天下的平民没有房相想的那么不堪,房相所预料的情况不会一直出现。”

房玄龄叹息道:“希望如此吧,陛下应当是去找国师了,不知道国师会如何说。”

洛玄辰闻言微微笑着,房玄龄立刻反应过来,有些不敢置信,瞠目结舌,正要问,洛玄辰却转身走了。

洛玄夜也离开皇宫。

……

从太极殿离开之后,李世民连饭都没吃,就直接马不停蹄的赶往灵天阁,去找洛苏。

洛玄辰和房玄龄这件事,让他根本就没有别的心思,他有一种预感,这将是影响大唐极其深远的大事之一。

进了灵天阁后,李世民便见到洛苏悠哉悠哉的在自己和自己下棋。

“天子。”

“文公。”

李世民一屁股坐在洛苏对面,洛苏倒上一杯茶给他推过去,然后一边下棋,一边问道:“天子来此,可是有什么事?”

李世民丝毫不废话,立刻就将刚才在太极殿发生的事情告知洛苏,洛苏听罢轻声笑着问道:“那天子你是怎么想的?”

李世民皱皱眉头道:“虽然房玄龄说的比较严重,但我觉得洛玄辰说的更有一些道理,直觉告诉我,这是一件好事。”

洛苏轻笑道:“本就是一件好事,房玄龄说的有些严重,洛玄辰说的有些理想化,所以才会产生争端。

在一千多年前,用竹简来制作书,那个时候肯定是不能用这种方法来选拔官吏的,现在有了纸,就有了可能。

尤其是纸的价格比原来低了很多,如果再能把书籍的成本降下来,让书籍泛滥起来,那分科举士,姑且称之为科举,科举制度就能大发展。

所以你看,有些制度是天生的缺陷,但有些制度是因为缺少一些东西,科举制度的关键,不在于门阀和平民,而在于书籍。

平民能不能读到书,就算是平民因为学习时间比门阀少,而有数不精,但千百倍的数量差距,足以抹平这些差距。

当然房玄龄说的问题肯定是存在的,前期的时候大概是门阀多一些,但随着时间推移,平民一定会多起来,最终对门阀产生数量上的碾压。

就如同当初士这个阶层对卿大夫的碾压,就如同当初经学士子对旧贵族的碾压,数量一多起来,很多事情都是注定的。” 洛苏的讲解清晰而明确,让李世民恍然大悟,他追问道:“那怎么能够让书籍的成本降低呢?”

洛苏按下一枚黑子笑道:“巧了,还真有。

现在纸的成本已经渐渐降低,如果天子你想要做的话,可以发动朝廷的力量,修建一些大的工坊。

至于工人,可以让女子去做这些费时间但体力相对低的工作,这天下有一半的女人,要充分的发动起来这些人才是。

书籍的成本高,主要在于抄写书籍的成本很高,现在有一种雕版印刷术,能够大批量的印刷书籍,我让洛氏去改进了几版,现在效果比手抄出来的书籍好了很多,字字清晰,省去了手写的功夫。

那些常用的书籍,比如那些经典,可以成百上千的印刷,书籍的成本降低到了极点。”

天意!

李世民觉得这一定是素王垂青,因为他在同时得到了科举制度和印刷术,这不是上天垂青,这是什么?

李世民听罢洛苏的话,站起身来,走到灵天阁的门口,望着外面的阳光洒落,他感觉暖洋洋的,正如他现在这颗激荡的心所用力迸发出的热血一样。

“国师,朕好像又要做成一件影响后世的大事了。”

李世民站在门前,光照在他的脸上,他低声说着。

洛苏感慨道:“是啊,处在这个数百年大乱世的路口,你做的每一件事都会影响后世。

是好还是坏,是成为日后所有君王的典范,还是成为一个如同隋炀帝杨广那样的反面教材,都在于你。

这是你的际遇。

这是你的幸运。

这也是你的压力。

诸夏这片土地,每当在这种关键的时刻,总是会有一位圣王出现,现在这个时代就是你。”

洛苏和李世民几乎每一次的见面,都会听到圣王两个字,他无时无刻不在以这两个字来要求自己。

“等到天子你将书籍之事一讲,政事堂就不会再有反对的声音。

不过这科举制度,不是那么简单的,天子如果想再开政事堂会议商议这件事的话,不妨问他们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我暂时想到的。”

李世民走了,洛苏静静地坐在棋盘前,盯着上面的黑子和白子,“又是一件大事,会给家族带来一些底蕴吧。

不过这个科举制度,问题有些大啊,和我的大政有些冲突。

下一件大事该是府兵制度了,征讨四夷,府兵制度,不太合适,但进攻突厥,镇守中原,还是非常有用的。”

……

洛玄辰被洛苏叫进了灵天阁中。

他猜到是因为科举制度的事,便静静等待着老祖宗出言,洛苏望着洛玄辰,“历史上有名的宰相都有自己拿的出手的一条政绩,你提出改良的科举制度,这将会让你名留青史。

以你的天赋,能走到这一步,的确是颇为不易,说一说你的想法吧。”

洛玄辰就知道这条政策,一定能得到洛苏的认可,他有些兴奋的说道:“老祖宗,我是在读书的时候,一直都在思考一件事,那就是从古到今,权力是一点点向下移动的,但大多数的权力转移,都是被动的进行。

所以我就在思考,能不能由朝廷主导去让权力下移,于是经过我翻阅无数的典籍,以及查阅各种制度的缺陷,终于找到了这个能够保证权力下移到最基层的制度。

我不仅仅有现在这个制度,我还有进阶版本,以及最终版本的科举制度,但这第一步就已经属于开创,所以后面的就不用实行了,不合适。”

洛苏赞赏的望着他,又带着些许怜悯的望着他,这目光看的洛玄辰有些莫名其妙,他忍不住问道:“老祖宗,您这么看着我,可是有什么事,不好告诉我?”

洛苏闻言摸摸他的脑袋,感慨的说道:“你的政策,是开天辟地的。

按理说,天下可能就要渐渐从门阀贵族政治走进平民政治了,这个过程或许会持续一百年,两百年,但未来是可预见的。

但可惜啊,我将要做的事,会让你的努力,遭受到重大的打击。”

啊?

洛玄辰有些惊诧的问道:“老祖宗,是我做的和您的大计有冲突吗?”

洛苏摸着他的头,温声道:“你没有做错什么,你做的很对,是我在逆历史潮流而动,但这是必须做的,你只是恰好撞上来了。

现在还不知道大唐能走到哪一步,冬突厥会是一个好的检验对象,检验一下大唐的军队。”

洛玄辰听不懂,洛苏也不曾对他说清楚,因为一切还只是一个构思,洛苏从不会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就乱说话,他一向顺势而为,就如同雕版印刷术出来,能够解决书籍的问题,他才会和李世民明确的说,科举制度是可行的。

……

依旧是太极殿,依旧是李世民和一众宰执,今日的气氛却有些不同,众人都知道天子将自己这些人召集过来是为什么。

果然,李世民第一句就是给会议定调,“经过朕的思索,吏部尚书的建议很正确,有了这个囊括全天下的科举制度,朕才能得到全天下的人才。

至于中书令的担忧,朕认为,唯有不拘一格降人才,才是对国家有利的,只要有才,无论世家豪族,还是平民百姓,朕都能用之。

而且朕亦不是仅仅从这科举出身的官员中选官,如果朕发现民间有人才,依旧会拔擢他们,如果诸卿有人才举荐给朕,朕同样会重用。

中书令的担忧,有些杞人忧天了。”

天子已经这么说,这件事就算是彻底定下来,其实这件事对他们这些人影响不算是特别大,正如李世民所说的那样,他们是不用这种方法入仕的。

他们都是走任子路子的,所谓任子,就譬如洛玄夜的儿子,因为洛玄夜的缘故,现在就有正四品的散官,这代表了他们和皇室的亲近关系,以及功劳的大小。

“伏惟陛下英明神武!”

众人齐声道。

待众人道罢,李世民又说道:“不过关于这件事,朕有些问题,需要诸卿一同商议一番,想出一些办法来。

第一条,也是最关键的一条,那就是如何保证考试的公平,如果官员可以在其中上下其手,让自己人胜出的话,那这考试就成了一纸笑谈。

朕记得有司中,没有关于这方面的律令,诸卿,要尽快在贞观律中添加,朕以为,这件事事关国家大计,如果有作弊者,应该处于极刑,但具体到底如何去判,还要诸卿商议。”

李世民不说,众人还真的想不到,如果官吏能够在这其中上下其手的话,那简直就太可怕了,吏部就在皇帝眼皮子底下,或许皇帝还能够管得到,但那州县中呢?

在座的这些人都是人精,谁不知道,那些州县大部分的事情,朝廷根本就不知道。

只能一轮轮派出各道巡察使去巡查,但州一级别或许还能管一点,但县想要管住可太难了。

见到众人不说话,这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想出完整章程的,毕竟这是涉及天下的大事。

李世民又问道:“还有一个相当关键的问题,考什么,科举科举,怎么分科,按照隋朝的名字,明经和进士,还是按照汉朝的秀才和孝廉。”

洛玄夜闻言沉吟一下说道:“陛下,不如换个名字。

这世上的人,总是看重开创,有的人,仅仅起了个名字,却将一件大功绩之事,独占其功。

如果用这些已经有过的名字,恐怕不能体现出我大唐新政。

让后世一些不学无术的人看来,还以为这科举制度古已有之,而不是我大唐独创。

尤其是进士和明经,这都是隋朝用的名字,如果大唐再用,某些人看来,恐怕还以为这是隋朝的功劳。

臣以为对陛下是不公平的。”

李世民闻言洒然笑道:“无所谓,朕今年二十有八,朕还有无数的时间去创造功绩,分给他们一些又何妨呢?

那些闲人的闲语不必在意,真的假不了,暴隋和我大唐,谁高谁低,自有公论,至于那些愚蠢的人,又有谁会在乎呢?”

李世民的心态非常好。

对于这个问题,洛玄辰当然是思考过的,他当即说道:“陛下,臣以为应当多开设一些科目,既然最终的目的是筛选官员,将那些大才引入官场中,那自然就要考这些做官的内容。

便以尚书省六部为例,户部需要算术,工部需要天文地理,刑部需要律令,礼部需要经典,兵部不谈,吏部亦不谈,再加上文采、策论等,最难的进士科,可以全部考,也可以如同明经科,只考经典,以及明算科,明律科等。

这是臣之前就做好的条陈,请陛下一观。”

李世民接过来,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不少字,他只不过粗粗读过一遍,就知道洛玄辰这是废了很大心思的。

李世民微微笑着,“看来爱卿果然是有备而来,朕觉得非常好,就按照爱卿的方法去施行。

这是贞观元年,朕以及诸卿,给天下士子准备的大礼,在下个月之前,颁布下去。”

“谨遵谕令!”

————

蒙素王上皇恩典、天启赐福者、全诸夏万民的天子、大唐帝国皇帝诏曰:

夫选贤任能,国家之枢机;瀚海取士,社稷之磐石。

朕观天下英才盈野,亟待开渠引水,以润庙堂,故兹革新,启发大朝,立科举之典章,兴文教于大世。

诏书下日,大唐域中,贵贱之属,夏夷之人,但有才德光华,学识渊博者,尽可投名于县府,掷笔于州中,光显盛才,不至明珠蒙尘,贤遗荒野,良骥驰骋,文道育民,使群英荟萃,各展大能,共襄大朝伟业,永固江山社稷。

诏移州县,咸使闻之。——《告天下万民开科举诏》

第813章 宫闱有乱怨何人?第996章 天赐第138章 项氏:楚国还得看我,楚人以后拜素第848章 素王信仰!第236章 洛陵践法(上)第309章 负帝于背,总摄国政(下)第377章 洛氏的庇护第616章 我于人间全无敌!第692章 江河滔滔!第97章 天子姬摆,齐国下克上(为盟主帝木乡第909章 蜀王李恪,燕王与烈日可汗第415章 督查军马场,大战将起第929章 洛苏的真正计划!第100章 五国伐宋,吴齐之间的龃龉第205章 帝星飘摇第807章 洛显之,三日三迁!第71章 问道第356章 洛陵的忧虑第840章 洛苏入关第708章 二氏下江东!第984章 托孤第200章 制造谶言第542章 勿忘先帝之志!(还2)第599章 人心浮动有间隙第628章 怒斥!第379章 为盟主太叔幺幺加更(求月票)第598章 太平有礼为诸侯第717章 均衡之道,就在其中第76章 攻越,降吴,献西施第10章 抽奖大丰收第269章 刘邦,你看姬姜联盟拳头大不大第90章 洛国拉偏架,楚国挨揍第328章 后继第848章 素王信仰!第393章 洛陵陨,万物生(二合一)第518章 大汉中宗孝宣皇帝!第876章 玄奘讲法,世民多哀!第60章 一国之相,两国从之第567章 一切都结束了(卷末)第306章 大汉财政第86章 此非天命,实洛之翼也第204章 始皇东巡第945章 忠臣就是忠臣第224章 夫人,在下氏洛第131章 洛国:韩侯,不会说话可以闭嘴,就第791章 我不是个圣人啊!第318章 众建诸侯与封亲为王第380章 禀素王,建元第502章 人世间的悲哀第1003章 生路第1006章 祸害第850章 苍生之血,洛苏愤言!(感觉写的有第760章 洛氏现代番外:碰瓷引发的一场血案第565章 五州豪杰第67章 素王解惑,老子成圣第87章 陈国:你不要过来啊,我有爹第834章 燕国裂,梁国乱!第742章 吴国都何处?第110章 儒家道统?拿来吧你!第647章 极于情!第572章 党锢之祸终结第177章 再离间第417章 祁连山下擒两王第193章 和氏璧第988章 蒸汽(卷末)第944章 陛下才是君王第162章 姬灵均苏醒,邦周的凤凰坠落了第591章 贾文和夜奔洛子明第317章 洛氏不缺文物第364章 大汉棋圣第895章 让圣王光耀万年!(4月初求月票)第236章 洛陵践法(上)第404章 给你背心来一刀第403章 为盟主千秋帝一加更第420章 番外:姬昭见刘彻第968章 君薇薨,武曌崩第761章 幻想番外:轮回者绝望之界2第679章 英侯国,风云下,公子在等你!第854章 李家诸子女!第683章 我糜贞既美丽又聪慧!第891章 洛苏宏图,国际三可汗制度!第716章 盘点收获第609章 洛阳宫中有计谋第827章 人心乱果有甜意4第866章 策勋十二转,卷卷有洛名!第321章 孝第814章 帝死!第134章 君位让于汝,孤到洛国混吃等死第75章 尊王就能得到所有第151章 天子托鼎,地阶唯一道具第85章 洛瑜开始秀操作第980章 强大而脆弱的帝国第622章 大厦将倾恶丛生,皇帝昏庸败社稷第199章 项羽第618章 天下势在人心向背之间第895章 让圣王光耀万年!(4月初求月票)第917章 一鲸落而万物生第117章 楚国攻略和齐国态势第406章 十七岁,封侯拜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