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追击

田羽知道贺人龙不可能是闯王的对手,祖大弼虽然人多,但是兵矫将惰,恐怕给了闯王可乘之机,希望马科能够快速的支援上去,能够围歼闯王,不再让他像历史上败走商洛。听着从西南传来的喊杀声由强转弱,田羽不知是官军击破了闯王,还是让闯王逃了出去,心中焦急异常。因此田羽不在顾惜马力,不断的用马刺磕着追风骥,追风骥受痛,四肢展开,像一道黑色的旋风朝着贺人龙大营的方向奔去。

这下子可苦了王六等一众亲兵,虽快马加鞭仍被田羽拉下了一大截,黑夜之中只剩下一个小黑点。王六不由大急,乱兵阵中,以田羽现在的身手,没有亲兵护卫,一旦遇到农民军,就危险了。因此他一边大声呼喊田羽等等,一边连连用马鞭抽打着马匹,希冀能赶上田羽。

渐渐连那一点点黑点都消失在夜幕中,王六没有其他办法,只好朝着贺人龙营地的方向赶去,在半途上遇到了正在收拢败兵的贺人龙。

王六借着周围士兵的火把,把贺人龙左右的将佐都看了一个遍,没有看到田羽的身影,不由更是着急,顾不得身份,跳下马大步走到贺人龙身边,施礼说:“田参将座下亲兵王六见过大人。”

贺人龙早就从田羽的嘴里听过王六的事情,因此一听王六,脸上现出笑容说:“你小子不护卫盛公,跑我这来干什么?”

王六就将自己如何跟丢田羽和贺人龙说了,贺人龙朝着西南方向一指说:“你们大人刚才在我这里带着一百多骑兵向祖大弼那里去了,已经有一会功夫了,你快去吧。本镇收拢士兵一会也会支援。”

听田羽从贺人龙处带走一百多骑兵,王六略觉放心,但没有他在身边,还是很着急,因此又朝贺人龙施了一礼,大声说:“我现在就去保护大人,告辞。”

贺人龙象征性的拱了拱手,继续大声呵斥乱哄哄的败兵,收拢队伍。

王六知道了田羽的去向,恨不得肋插双翅,一下子飞到田羽的身边,因此,也不休息,只是朝旁边的败兵要了一牛皮囊清水,匆匆喝了几口便朝着仍在厮杀的西南方向急急赶去。

田羽赶到祖大弼大营外的时候,农民军在强悍的关宁铁骑的冲击下已经损失殆尽,只剩下几百人护着闯王和众位将领在死战。

祖大弼的损失也不小,他本来以为农民军经过一天的苦战,又经过刚才与贺人龙打了一场,势必困倦不堪,到时候凭着自己强大骑兵的冲击,不费吹灰之力就将闯王歼灭,生擒贼酋,建功立业,光大宗门。不料陷入死地的农民军爆发出的士气,就是连多年与东虏征战的关宁铁骑都为之胆寒。在损失了足有一千多骑兵的代价下,才将农民军完全包围住。

这也就是关宁铁骑多为燕赵悲歌之士,又是百战之兵,换做其他各镇兵马,早就溃败了,饶是如此关宁铁骑的士气已不复开战之初。

这时,马科的兵也到了,关宁铁骑见援兵开到,不由高声欢呼,攻击更急。

李过见形势危急,又发现南方的官军较弱,朝旁边的张鼐和双喜大叫:“小鼐子,双喜,朝南冲,说什么也要将闯王送出去。”话落率领自己不到五十的骑兵首先朝南方奔去。张鼐和双喜身上都已经受了重伤,一身棉甲都染成了红色,却不顾伤势,追随李过狠命的朝南冲去。

南面的官军将领是祖大弼手下的一名参将,姓李,名善,武进士出身,也是员骁将,自负其勇,见李过等人死命冲过来,没有丝毫惧色,反而挥舞着马刀,高叫着活捉闯贼就率领亲兵冲了过来。

双方狠狠的撞在一起,不时有人丧命落马,但双方都杀红了眼睛,没有一个人后退。李善连砍七八名李过的亲兵,见李过护卫较多,知道他是一个大将领,也不搭话,直直的就朝李过冲了过来。

李过也弃了左右的官军,与他杀在一起,一个要擒贼立功,一个要冲破重围,都奋起十二分精神,刀来枪往,自是一番龙争虎斗。

两人斗了二十多合,李过卖了个破绽,李善以为李过力竭,全力一刀砍了下来,李过一个蹬底藏身,让开来刀,又一个鹞子翻身,坐回马鞍,就在这一瞬间,已经撮鞭在手,朝李善砸了过去。

李善招式用老,一个措手不及,被李过一铁鞭砸落马下,落地以后,还要死战,被李过马踏而亡。

李善一死,官军战志大挫,加之张鼐、双喜狠命冲击,抵挡了几下,便乱哄哄的朝两侧退去,李过等人死命护住这个短暂出现的通道,给了闯王冲出重围的机会。闯王受困的人马只是冲出了不到百骑,通道又被祖大弼、马科督率大兵合围。

被围的农民军见突围无望,又见闯王已经冲出,不在冲击,而是在几个偏将的率领下,死命的拖住官军,为闯王的突围争取时间。

田羽远远的见闯王和几员大将冲出了包围,也不管重围中的农民军,带领着一百多骑就追了下去。祖大弼也是警觉异常,他看了一眼包围中的农民军,三五一群,各自为战,就知道大鱼已经脱网,因此将围歼包围中的农民军的任务交给自己的副将,而他自己率领最精锐的标营,也朝闯王冲出去的方向追了下去。

闯王这一股冲出去的人马只有一百多骑,而且长时间的激战,马力更加不济,因此迟迟甩不掉后面的尾巴。除了田羽的一百多骑,祖大弼的标营足有七八百骑,照此下去势必会再次给官军围歼他们的机会,闯王当机立断,再次分兵。半数继续朝南方而去,剩下的几十骑转向西南。

黑夜之中,见前面骑兵手执火把分从两道而逃,也分不清到底那路是闯王,而且田羽的兵力不多,因此田羽不敢分兵,只好选择了朝南的一路,继续追了下去。

祖大弼人多,立功心切,因此同样将标营分成两部分,自己跟随田羽这一路向南,而让他的副将钱中舒率领一路朝西南方向追了下去。

又跑了一阵,田羽前面的农民军再次分兵,又有五十多骑转向西南,而剩下的三十多骑继续向南。田羽心中琢磨一下,认为闯王这次向西南转进的可能比较大,就朝着西南方向追了过去。

祖大弼见农民军如此狡猾,不由大声骂娘,虽然很愤怒,但没有办法,他又只好分兵,不过这次他继续坚持向南,而派出参将孙海文率一百多骑跟随田羽。

单说田羽这一路,又跑了一阵,农民军再次分兵,孙海文他不敢分兵,只好远远的和田羽交流了一下,让田羽追逃向左方的一支农民军,他自己朝着右方的农民军追了下去。

闯王经过几次分兵,身边仅剩下刘宗敏、郝摇旗、李过、刘体纯四位重要将领和三十多亲兵,不过后面的追兵由最开始的快一千人,减少到一百多人。这时,农民军的马力已经消耗殆尽,跑不动了。而后面的追兵仍紧追不舍,闯王朝刘宗敏苦笑说:“捷轩,看来这一战是避免不了啦。”

刘宗敏点了点头,看了刘体纯一眼,说:“我和体纯带领剩下的亲兵阻挡后面的追兵,补之、摇旗你们两个保着闯王快走。”

“刘爷,你和闯王走,还是我来断后吧。”李过知道断后,可能就意味着死亡,因此才有此一争。郝摇旗见李过开口,他也嚷嚷着要留下断后。

“别争了,还是我来断后,你们快走。”刘宗敏斩钉截铁,不容他们在说,就勒转马头,停了下来,等着后面的追兵。

田羽见前面的农民军忽然分开,一部分留下来断后,而两骑护着中间的一骑继续向南方而去,心中大喜:“看来自己选择对了,前面逃走的必定是闯王无疑。”朝后面跟着自己的两名千总说:“张千总,你负责断后的贼兵,赵千总,你带着人跟着我追前面的那三个人,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前面必是闯贼无疑。”

两位千总齐齐领命,只是张千总声音略微显得失望,而赵千总兴奋的声音都有些颤抖。田羽也知道张千总心中必定不愿,捉拿闯王,就意味着锦绣前程,这个时候谁愿意留下后面呢。因此他朝张千总说:“只要张千总能够缠住断后的贼兵,擒住闯王,我给你记首功。”

本来张千总心中一百个不愿,只是官大一级压死人,不得不服从田羽的命令。这时听田羽说出这个话,心中欣喜若狂,激动的说:“大人,你放心,放走一人,我提头见你。”

田羽朝他点点头,不再说什么,而是眼睛紧紧的盯住前面的那三骑,仿佛怕自己的眼睛眨一眨,那些人就会凭空消失。

第210章 孤胆英雄第206章 失落的多铎第152章 进退维谷第51章 太极宗师陈王庭第218章 各逞心机第20章 赌约第313章 三岔河大捷第118章 意外之得第27章 美女救英雄第188章 谨慎就经纶第156章 世事浮云第9章 剜肉疗伤第134章 暗度陈仓第48章 坚持就是胜利第65章 一大笔横财第73章 如此大学士第66章 庆都大溃第225章 兵戈铁马第170章 宝剑锋从磨砺出第262章 摧枯拉朽第34章 设计第145章 唯女子小人难养也第21章 技穷第178章 浴血战三军用命第306章 大西覆灭第104章 刘宇刘中兴第4章 风雨老营第176章 疾风骤雨第285章 令人崩溃的战争第23章 分兵第109章 圣姑红娘子第173章 辉煌军史照汗青第308章 水到渠成第309章 天下第10章 完美计划第37章 孙子终归是孙子第62章 只有死节之臣,无投降之辈第186章 应事如流水落花第94章 争第74章 党争为祸第17章 困守土山第277章 忍字的最高境界第98章 乱起第31章 神枪岳晟第168章 杀人就等于赚钱第201章 潜伏第281章 杀神降世第127章 危机第75章 天佑英雄第112章 来迟了第258章 神秘的尸体第265章 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第271章 虎豹骑第205章 破军一击第91章 火星碰地球第313章 三岔河大捷第72章 收获第312章 目标,盛京第235章 命运要把握在自己手中第170章 宝剑锋从磨砺出第154章 尔虞我诈第32章 岳家枪法第299章 避重就轻第310章 奏凯还京师第213章 时空转移第130章 出兵椴岛第23章 分兵第7章 又升官了第287章 一行而堕终身之名第113章 逼上梁山第305章 李定国的未来第74章 党争为祸第126章 背后捅刀子的人第29章 招兵买马第89章 靠,你小子不是东西第69章 人生事,不如意十之七八第16章 虎痴王六第135章 奕战如棋第246章 劝君莫话封侯事第105章 讲武堂第43章 逃跑县令第292章 青山埋忠魂第119章 再见重骑兵第127章 危机第283章 去留肝胆两昆仑第306章 大西覆灭第220章 风卷残云第64章 生擒贝勒第214章 凭空出现第171章 居卑而后知高危第115章 失之交臂第246章 劝君莫话封侯事第146章 神圣骑士团第125章 促膝长谈第267章 争名夺位多莠臣第230章 艰难初现第43章 逃跑县令第138章 党同伐异第19章 东虏肆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