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大变革

东。

济南德王府。

德王接到了永泰的回信,信中永泰将不能马上赐婚的事情做了解释,德王看信后不由苦笑了两声,看来这个永泰虽然不过十六岁,但随着登基也养成了一些城府。德王将书信交给了德王世子,德王世子看过,有些忧虑的对德王说:“父王,妹妹那里……”

德王叹息了一口气:“为了慈然本王可以不惜花费银子,但是事情并不是银子能够解决的,幸好皇上也没有将话说死,本王觉得还有希望,皇上现在还需要借重田羽的实力来平定流寇还有南方那个福王,陛下怎么会因为咱们这一百万两银子而去让田羽做不愿意的事情呢,不过从陛下赐婚王守仁的消息来看,陛下已经明白赐婚的好处,他内心中恐怕也希望田羽能够娶一位皇室之女吧。看来陛下对田羽爱恋左良玉之女也有耳闻,否则不可能这么处理。山东镇和左镇有不可调和的矛盾,田羽想娶左玲儿并不会是坦途,如果左良玉拒绝了田羽,那么咱们的机会就来了。”

德王世子轻咳了一下,望着德王说:“父王,朱由一定会极力拉拢左良玉,有了左良玉和江北四镇他才能和永泰陛下争锋,所以儿臣看来山东镇和左镇的关系只会越来越恶化,我听说前不久田羽在保定大败闯贼,恐怕闯贼守不住河南之地,再往南走,就是左良玉的地盘了,如果左良玉奉朱由为正朔,两镇用不了多久恐怕就得开战,一旦开战,双方可就结下不共戴天之仇,这样的话左良玉还能够将左玲儿许配给田羽吗?”

德王摇了摇头:“你错了,田羽以前不过是一镇总兵而已,现在却是权臣旦和田羽联姻,左良玉的身价就会倍增,更何况弘光政权被马士英把持,左良玉根本就进不了权力的核心,一旦田羽兵锋所指良玉闻风而降也不足为奇。儿子,你记住,这个世界上只有永恒的利益,而没有永恒的忠心。”

德王世子觉得德王的分很有道理,不由着急的说:“那妹妹怎么办,如果左良玉真的如同父王所说怕恨不得立刻将左玲儿许配给田羽呢。”

德王叹了口气,站起身来说:“这件事情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希望朱由这个小子能够拿出足够的筹码让左良玉死心塌地的追随他,否则事情……”说完德王又叹了一口气:“当年田羽就任山东镇总兵的时候,本王虽然觉得他不同凡响没有料到他会有如此的作为,看来父王老了。”话落德王缓慢的朝着后堂走去,蹒跚的步伐显示着这位大明的王爷真的老去了。

德王世子忙站起来说:“那妹妹那?”

德王没有后头,停顿了一下,似乎思考,良久才慢慢的说:“这些年也苦了她了,告诉她实话吧待也许结局会更让她伤心,她喜欢英雄、喜欢豪杰,天下不仅仅只有田羽一个,前几天本王和你谈论过的那几个小伙子,也都不错……”

王世子不由黯然住德王地话说:“父王。儿臣看妹妹她已经定了心思了田羽。其他人恐怕……前几天妹妹她都有了出家地念头……”

德王叹息地摇头:“那一切就顺其自然好了。”说完再不做停留慢而去。

德王世犹豫了半天。最后还是下了决心去找小郡主。郡主楼地丫鬟看到德王世子连忙施礼王世子轻咳了一声。问道:“郡主她做什么呢?”

一个十六七岁地丫鬟忙回答说:“殿下。郡主正在绣东西。”小丫鬟地话音刚落。小郡主就从香闺走了出来。

德王世子看到小郡主。眼神不由有些躲闪。他不知道怎么开口将这个消息告诉小郡主。小郡主原来虽然跋扈。却是个机灵人。看到德王世子地神色。小郡主就明白德王世子地来意。不由心灰意懒地说:“大哥。谢谢你们。小妹已经决定了。青灯古佛才是妹妹最好地出路。”

德王世子听到小郡主这么说,不由着急的说:“妹妹,你千万不要这么想。”

小郡主不无哀怨的说:“自从父王求陛下赐婚的那一天,我就做好了这个准备,现在连陛下都帮不了我们,那妹妹还有其他出路吗?”

德王世子连忙说:“陛下并没有将话说死,陛下还要征求一下楚国公的意思,这不是还有希望吗?”

小郡主轻轻的叹息了一声,忍着泪水说:“征求田羽的意见?田羽对妹妹的印象恐怕还停留在原本骄横跋扈的层面,他能同意吗?”小郡主经过这么些年,终于明白了,自己那时候其实在暗中早早就爱上了田羽,只是心中不愿意承认而已,原本她是极其任性的人,心中又非常的高傲,和田羽的那些争端都是在这样的心情催使下鬼迷心窍般的想打击田羽的傲气,让田羽服服帖帖的跪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没有想到适得其反,不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将自己和田羽对立起来。田羽离开济南后,小郡主痛定思痛,意思到了自己的错误,但是左玲儿的横空出世,让小郡主嗅到了危机,女人对这个事情是非常敏感的,从左玲儿那里,小郡主终于知道田羽喜欢的是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因此小郡主极力向这个方向努力,几年来,小郡主可谓脱胎换骨,在济南那个说一不二,骄跋扈的小郡主不见了,换之而来的是一个温柔婉约、极具善心的小郡主,可惜田羽自从出兵朝鲜之后,在济南驻留的时间十个手指头都能够数的过来,那么多事情要等着田羽去做,他哪里有心情去关注小郡主,而手下的将领、谋士也知道田羽和小郡主的过节,谁还敢在田羽面前提起小郡主,因此田羽早就把这个给自己带来不少苦难的小郡主忘了一干二净。他也没有想到,小郡主竟然会为了自己而改变,为了自己而虚度年华,等待着自己。

德王世子看到小郡主的样子心不忍,低声说:“前些日子我和你说起的那个任同安……”

摇头说:“大哥,你不要说,妹妹心意已定,非田田羽不愿意,小妹愿陪伴青灯古佛了此一生。”

德王世子忙将德王的分析挑有利的说给小郡主,最后说:“妹妹,你千万别钻牛角尖,实在不行,咱们再等等。我听说田羽常说人不能光等待而要自己去争取……”说完德王世子满含深意的看了一眼小郡主:“无论妹妹如何选择,大哥全力支持你。”

德王世子的话让小郡主的眼前一亮,急急的说:“大……大哥,你说的是真的……”

德王世子坚定的点点头,小郡主激动的拥入德王世子的怀抱:“大哥!”德王世子抚了抚小郡主的头发着歉意的说:“哥哥就你一个妹妹,不希望你痛苦一辈子。”

小郡主抬起头,看了德王世子一眼,坚毅的说:“吃再大的苦,妹妹也心甘情愿。”

德王世子指着南方说:“田羽的大军现在大约在保定与开封之间的一带……”小郡主点点头,望着西南,心中暗下决心管前方有多少荆棘,自己也要去闯一闯,为了自己的真爱,命都可以舍弃,何况一点点苦难呢。

田羽他当然不知道这些况还带着大军苦苦的追击李自成,永泰试探他想法的书信早就被他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他拒绝的话只有八个字:“大功未成,何以家为。”

弘光政权做法让田羽的想法有了极大的转变就是自己掌握的兵马实在是太少了,没有一个稳固的后方锋打再多的胜仗也是水中捞月,到头来一场空,因此田羽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想法。现在的永泰朝控制地不过关外一隅,还有京师、顺天、山东、还有山西一小部分,剩下的地方不是被李自成侵占,就是处于弘光政权的统治之下。虽然弘光政权有不少地方是承认永泰朝正朔的,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因此永泰朝的税赋收入只能依靠在田羽控制下的这些地方,关外就不用说了,税赋不但支援不了田羽,反倒需要京师输出大量的银子维持,因此永泰朝只能依靠京师、顺天、山东三个省份和山西的一小部分征收上来的税赋维持运转,崇祯以全国之力还没有解决掉流寇,田羽要想凭着三个半省份支持这场战争,无异痴人说梦。幸好有李自成留下来的两千多万两白银,否则不用打,就是粮饷问题就会拖垮田羽。现在田羽必须解决掉弘光政权的问题,要知道南方一直是大明的富庶之地,有了南方的粮银的支持,田羽才能够安心的剿灭流寇,因此田羽放弃继续追击李自成,而是首先着手解决弘光政权。

田羽已经贵为楚国公,现在再担山东镇总兵似乎已经不适宜,因此田羽早就上疏请辞山东镇总兵一职,山东镇总兵由王跃鹏出任,永泰帝当然不会拂逆田羽的意思。另外,山东镇原本的几个营官,现在都已经有了总兵的职衔,田羽不得不为这些人的未来考虑,田羽不能让这些人带着一群新兵去上任吧,就如同王六和王守仁两个人出任总兵之后,带走山东镇一部分兵士,使得田羽的山东镇实力大受影响,因此田羽准备组建自己的军团,田羽觉得自己是由上天派来定鼎大明的,因此军团的名号定为“天鼎军”,编制十万人,下辖五营,每营二万人,永泰帝接到田羽的疏本后,也同意了,不过永泰朝国库没有多少银两,拿不出这么多军饷来,因此粮饷由田羽就地筹措。

羽有李自成那里得来的两千多万两白银,军饷倒是不愁,而粮食可以从山东运来,自从田羽建立农学院以来,山东掀起了农业变革之风,抗旱多产的玉米等作物也被推广开来,加上水利设施的扩建,山东这几年来都是大收之年,另外由于有了山东镇守备,山东一直处于战火之外,因此粮食逐渐有了富余,而附近的几个省份由于遭遇战火,越来越多的流民涌向山东,也使得山东人口一下子暴增起来,杨军在田羽的授意下,吸收了许多流民成为军户,虽然许多流民原本是自由民,但为了生存不得不加入到了军户,使得山东军户也同样暴增,杨军搞了预备役,虽然训练不多,但比一般流民要好了许多。杨军已经入京供职,现在在山东主持的是应元,应元已经被田羽保举为山东巡抚,因此田羽的信一到,不到半个月时间,应元就招募了五万多军户,还有一万多自由民、一共七万多人。

李笑天运银子时候,田羽就给袁鹏举去过信,让袁鹏举打制大量兵器和甲冑,由张颜麟的水师运送到济南备用,这些日子,运到济南的兵器甲冑已经达到三万多副,而一机、二机厂也开足马力生产火枪、兵刃、甲冑等,另外济州岛的马匹也源源不断的运送到济南。马匹可就不像兵刃和甲胄那么容易了,王跃鹏带着的人马已经几乎将整个济州岛能用的马匹征集了一多半,因此运到济南的马匹还不到一万匹,加上白同波暗中朝多尔衮购买的蒙古马,也不过一万五千匹左右。田羽知道一口不能吃个胖子,只有慢慢来,不过田羽给袁鹏举下了死命令,不论袁鹏举用什么办法,半年之内必须打造能够装备十万人的兵刃、甲胄,袁鹏举虽然叫苦,但知道田羽也是没有办法,一面让所有的工厂全面开工,一面大力招募人手扩建二机厂,另外又修建了许多作坊,这些作坊完全手工打造甲胄,一时之间济州岛又成了不夜城,原本富裕的人手也开始捉襟见肘,袁鹏举不得不在朝鲜招募了不少匠人加入到二机厂。

兵士好募,田羽现在最头疼的就是将领问题,山东军政大学堂已经运转了四年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军官,但是这些人还需要磨练,暂时只能担任中下级军官,因此田羽手中缺乏大量的高级军官,天鼎军的五营营官现在还没有着落。

第34章 设计第204章 祸兮福之所倚第160章 白首相知犹按剑第241章 襄阳政权第34章 设计第106章 路途第203章 高地第185章 平台面圣受隆恩第259章 用计需连环第299章 避重就轻第306章 大西覆灭第86章 济南!济南!第199章 愤怒的皇太极第253章 得意须防失意之悲.第216章 粮道第241章 襄阳政权第281章 杀神降世第181章 灭寇雪耻太匆忙第107章 捞到宝了第99章 流血日第115章 失之交臂第203章 高地第108章 风起云涌第228章 皇太极的后手第33章 阉党作梗第1章 初遇闯王第318章 王师百战铸军神第88章 民族英雄阎应元第213章 时空转移第36章 满目疮痍第290章 丹心似铁第317章 各胜一筹第24章 败走商洛第72章 收获第88章 民族英雄阎应元第301章 神出鬼没第43章 逃跑县令第133章 烽火再起第181章 势如破竹亦枉然(上)第84章 大功告成第25章 追击第40章 哀兵必胜第87章 大战在即第139章 新年伊始第132章 对策第138章 党同伐异第161章 贫无达士将金赠第103章 崇祯的信任第274章 朝秦暮楚非吾辈第259章 用计需连环第15章 南原血战第175章 自古祸不单行第9章 剜肉疗伤第36章 满目疮痍第288章 男儿当立不事之功第7章 又升官了第131章 创意战争的起源第181章 灭寇雪耻太匆忙第262章 摧枯拉朽第147章 大明守财奴第27章 美女救英雄第12章 大功告成第249章 试探第15章 南原血战第252章 大鱼上钩第288章 男儿当立不事之功第11章 单身赴闯营第316章 马踏连营第200章 苦乐无二境第188章 谨慎就经纶第216章 粮道第153章 临大节达生委命第4章 风雨老营第121章 孙劲平第175章 自古祸不单行第222章 识真脱得幻乾坤第224章 翻云覆雨第238章 济州不夜城第19章 东虏肆虐第66章 庆都大溃第82章 疑云第67章 长使英雄空遗恨第143章 步步为营第269章 风雷雨电之初阵第306章 大西覆灭第126章 背后捅刀子的人第253章 得意须防失意之悲.第67章 长使英雄空遗恨第54章 混世魔王第124章 说服第114章 城破第44章 贝勒折箭第285章 令人崩溃的战争第304章 张献忠的决断第26章 挂彩了第238章 济州不夜城第316章 马踏连营第9章 剜肉疗伤第213章 时空转移第66章 庆都大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