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节 紫禁

圆月当空,紫禁之巅,少年伊人,却论兴亡。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载泓悠悠笑道,“听起来倒是这般的耳熟,却不是你朱氏一族当年北伐时的口号么?只是如今之世,这八个字用来,着实让人不解的很。今日公子当面,我正想请教公子,不知这鞑虏,是专指我满族,还是也将那蒙回藏三族并括在内?抑或,更将那英法德美四国洋人统统并括在内呢?此是第一问。”

“第二问,我倒问公子,当年朱明驱蒙,结局却是将蒙元逐出中原,赶回大漠,裂昔日蒙元为元明两国,不知今日之世,公子是不是也便如此,将我满氏一族逐出中原,放归东北,裂这中华千万里河山,一族为一国?”

这二问,正正打在七寸之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说来热血至极,可却绝无可行之处。此刻之中华,看似是满族统治,其实举国上下,更有着无数的洋人租界,这无数的租界,大多处在通衢要道,将这中华,分割的支离破碎。

洋人强横,不可碰触。此是通识,即便是党人,也都深知的很,朱崇祯在武昌一月,对这一点,倒是颇为无奈。他知道自己虽是汉人贵胄,奈何究竟长居异国,于地方并无威权;此次归国领导革命,说到底,终归不过是客,底下之人既然众志成城,他虽知洋人之运,不过只有十数年罢了,但依旧同意了众人之言,并不收回租界,一如旧状。

若说要如洪武驱蒙一般,裂满清为东北与中华两国,或者,因着此时英俄的逼迫,将中华满清裂为汉满蒙藏回五国,那更是绝无可能。或许一族为一国,在欧陆各国,已是寻常。但在中华,行此事便是千古之罪人。中华向来无论民族,只论道统。奉汉家道统为尊者,即是中华子民!

所以朱崇祯歉然一笑,“倒是让门主见笑了。所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与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无异,不过是话一句耳,用来激励底下众人的热血罢了。”

“今日崇祯此来,不为驱逐,实为融汇。这口号,其实应叫做‘融汇五族,供奉中华’!”

“哈哈……”载泓对着明月,禁不住大笑起来,“好一句‘话一句耳’!好一句‘融汇五族,供奉中华’!我说你这等才智,如何会弄出这般让人齿冷之事,原来不过是瞒哄人的把戏。”

载泓说到这里,忽然神色有些愤恨,“可你这把戏,就要断了我大清的江山,断了中华其势初兴的命脉!”

“当年义和拳不过一群草莽匹夫,乌合之众,尚且知道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道理!如今你朱崇祯,竟苟且洋人,同室操戈,来做鹬蚌相争之事。我问你,你可对的起这万里河山吗?!”

见载泓这般疾言厉色,朱崇祯本欲解释几句,不过话到嘴边,却吐出一句:“自古胡人无百年运,此刻容它一时,日后自有分晓。”

载泓见朱崇祯仍是一副无赖模样,心中怒极,面上却是笑了出来:“倒是我忘了,你们汉家惯用这等曲折手段,不像我满族,一味的直来直去。不过,你口中的那位李渊,只怕也不是纯粹的汉人吧?我倒想知道,自从五胡乱华之后,那汉室遗留的血统,到底还有没有纯粹的了?”

“大概是没有了吧,”朱崇祯依旧略不在意,“我已说的明白,驱满兴汉,不过是话一句耳。民族之争,非是我意。你清室虽是满族当政,昔日汉族疆臣却能东南互保,置皇室于无物。民族之界,哪里能分的这般的清晰。何况我汉族,从来如滚雪球。兼夷狄者为汉族,史不绝书,诚不我欺。”

“这么说,公子此来,却是为了‘容满兴汉’?”

听得此话,朱崇祯收起玩笑之意,正色说道:“不错!此其一也。”

“我来之意,在通电上,已说的明白!‘帝制须死,民国当兴’!政权不能再操于一家一姓之手,一人终身之日。政权下放,皇室虚悬,乃是时代之潮流,不可阻挡!”

“我倒忘了,你在夏威夷,是做过实验的。”载泓忽然笑了,“也许你并不知晓,端午桥去夏威夷考察之时,我也曾暗随在侧。你那帝相分权中西相合之制,倒也颇有些古意。只是夏威夷毕竟小国寡民,施政容易;中华广大,人事纷杂,政制一事,却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变革的。”

“当年始皇帝废封建而改郡县,集权于中央,于当时当日,如何不是时代之潮流?如何不是功在千秋之举?可郡县天下,谈何容易?秦灭六国,强行郡县,却不过昙花一现,二世便亡。一夫作难,六国纷起。不过数年,那秦宫连同宗庙,便被项羽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其后而立的汉高祖刘邦,行的,还不是封建?”

载泓这般说着,却是越说越有些伤感,这几年间,她如何不知时代之潮流,出国考察,遍观西典,哪样她又落于人后?辛辛苦苦好容易为这片大地营造起一点朝气,想不到却终是因为族人短视,因为汉人疑隔,功亏一篑。数年心血,眼看便是付之东流,说起来,谁人又能不心伤?只怕今时今日,唯有这一轮明月,还能说是知己吧。

“但究竟郡县集权,乃是时代潮流,不可阻挡。终于在武帝之时,颁布推恩令,消尽刘姓封建之地,这才算将郡县之制,定基下来。可百年之后,犹有司马西晋争论封建之举,便是唐初之时,封建与郡县之争,也甚嚣尘上,绵延不绝。便是你朱明,虽行郡县,可当年不也有封建之举么?”

“这由封建而变郡县,说起来,究竟还是我中华自身蕴育的源流。可即便是这从内而生的变革,千百年间,犹有反复,曲折往回,争论不休。何况今日所谓立宪共和,均是自西洋舶来,且不说它到了中华,是为橘还是为枳。单说此时举国之士大夫,又有几人,能明白其中真义?士大夫尚且不知,其下升斗百民更是奈何?”

“今日你不顾局势,不奠根基,便假托时代潮流之名,擅兴民国,只怕,反而是陷万民于水火之中吧?”

载泓对着夜空,对着那一轮秦时明月,与夜空中流转不休的汉时清辉,幽幽的说完这一长篇高论。朱崇祯还未作何反应,载泓面上,倒忽然的流出两行清泪。

“难为你能说出这般老成谋国之言,”朱崇祯听罢,也有些沉吟感慨,“我听闻昔日戊戌变法维新败后,严几道旅居日本,曾于孙文谋面,两人论及时代,严几道也曾有言:‘以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于丁’。此诚洞察之言。但若是不踏出这一步,究竟如何,谁人可知?今日便是无我朱崇祯,立宪共和,建立民国,也是顺水推舟之势。便如我通电所言,‘嗟尔清朝,气数已尽,帝制须死,民国当立!’”

“民国当立?”载泓忽然冷目看着朱崇祯,“你我身当万民之命,如何能这般草率而为?圣人有言,不教而诛是为虐!今日国民尚不知立宪共和为何物,你却行此激烈之举,你当真要让秦末之乱,再现中华吗?”

“相谈至今,唯有你方才这句话,还算有些意思!” 朱崇祯一击掌,长身立起,“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在这中华数月,亲眼见你满族八旗奴制内染,他西洋基督文明外侵,这中华道统如西风下残火,几已丧绝。照我看来,这中华,不经涅槃,不能重生。我正是要借这场楚汉之乱,将这中华万民,打入乱世铜炉,涤尽中华奴性,再重建中华道统,复开中华汉唐气象,鼎立我中华一族于世界!”

载泓听的这般狂悖之言,顿时大怒,也长身立起,并指指向朱崇祯,却怒火冲心,良久不能吐出一言,最后冷笑几声,对朱崇祯说道:“你可知,若是你当真开启这场楚汉之乱,会有多少无辜之人因而丧命?多少生灵因而涂炭?此刻洋人虎视在侧,稍一不慎,便是亡国灭种之祸!哪里会容你,将这楚汉之乱完结?”

朱崇祯哈哈一笑,“不妨,西洋此时正是盛极转衰之时,不出五年,便有动乱,那时我自会趁势而起,夺地护国,让这场楚汉之乱,从从容容的演完。”

见这朱崇祯竟然笑的出来,载泓原本心中的那层怒火,更是汹汹而不可止,真是闻名不如见面,想不到,原来自己暗中有些倾慕的朱方生,竟是这般视万民为刍狗之人。载泓仰头望月,借着虚夜中的清辉雪意,慢慢将心绪平复下来,转头静静看向朱崇祯,说道:“言尽于此,这万里河山,我便与你,一战而决!”

第四节 流血第二十三节 别离第五十四节 归葬第五节 风物第十七节 父子第三节 畏难第二十三节 首鼠第五十二节 之貉第二节 祭烈第五十九节 斩黄第五十七节 司徒第六十三节 星散第三节 闷斗第四十四节 殉国第四十五节 牢狱第十九节 火烹第四节 赌剑第三节 闷斗第二节 衣冠第五十三节 秣陵第四十节 技击第五十六节 秦淮第十二节 书院第二十八节 洪清第三节 后继第三十七节 解甲第六节 星火第五十五节 诛陈第十二节 十年第六节 烧图第五节 变色第三十节 芥蒂第三十八节 盛名第三节 畏难第四十八节 一丘第五十九节 斩黄第十八节 匕见第五十八节 钟英第十一节 踏歌第十一节 聚议第六节 景命第五节 风物第三十四节 冲阵第五节 夜话第十六节 螳螂第三节 后继第五节 承天第八节 翻云第十二节 书院第十七节 民变第五十一节 项刘第五十八节 钟英第四十八节 一丘第四十二节 紫禁第十七节 民变第二十七节 同船第二十七节 同船第五十八节 钟英第十五节 海军第十五节 纽约第四十四节 殉国第二十三节 别离第十四节 截江第五节 变色第四节 赌剑第四节 流血第十六节 螳螂第四十节 技击第三节 闷斗第五十六节 秦淮第十七节 黄雀第一节 聆讯第二十九节 恩仇第五节 吾往第四十九节 迁族第六十一节 分权第三十四节 冲阵第二节 祭烈第五十节 国史第九节 去乡第四十节 技击第三十七节 解甲第八节 书愤第九节 传讯第三十四节 冲阵第二十节 园游第五节 吾往第十二节 国士第六节 烧图第四十四节 殉国第六节 星火第二十三节 首鼠第四节 赌剑第四节 流血第四节 解惑第十九节 报信第五十四节 归葬第十二节 十年第十二节 书院第六节 日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