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_第十二章下(一)

十二点集合点名时,一个小队报告一名叫姚承志的招聘人员失踪了。

“报告姚承志从昨晚上就没回旅店睡觉,至今没有回来。”小队长向兆琪报告。

兆琪一惊,忙问支书,“你还记得姚承志的情况吗?”

“报告校长,姚承志是我们办事处招聘的,今年二十八岁,重庆大学毕业,在学校参加过三青团、国民党。解放后一直失业在家。”支书报告道。

“这人一定有重大嫌疑,支书你立即带人去公安机关请求他们协助堵截查获。”兆琪果断吩咐道,“办完事以后,你们直接去火车站。我们等你们。”

“是!”支书带人走了。

一个小时之后支书带人回来了。说他们向汉口公安局讲明情况,并且与重庆方面通报情况。公安局立即发出通缉电在全国布下天罗地网。

“好,你们归队吧。”兆琪放心了。

下午二时专列准时出发。当时只有硬座,这一千五、六百人在火车上熬了两夜一天,终于达到辽远。火车刚进站,长胜眼尖看见月台上泽元带着十多个人朝他们挥手欢迎。

在车子路过省城时列车停了二十分钟上媒上水,林岚趁此机会到站上给市政府拍了一封电报通报到达时间、人数。

列车刚停稳,门一开,长胜就第一个跳下车,扑向泽元:“爸爸!想死我啦!”

泽元抱起儿子,亲个没够:“么儿,爸爸也想你呀!”

“爸爸,你胡子扎人!”长胜叫了起来。

“哈,哈,哈,”泽元大笑起来。

兆琪和林岚一前一后走到他面前。

“泽元,还好吗”

“好!好!”泽元一手牵着长胜一手揽住兆琪肩头,“咱们又团圆了。”

林岚过来问道:“文书记,住处准备好了吗?”

泽元放下长胜,说:“小林,辛苦啦。住处已经准备妥当了,住宿、学习、吃饭在一处。秋天那儿是一个初中,里面水、电俱全。待一会儿你们在站内集合,出站之后我要讲话的。”

“好的,婶,咱们集合队伍出站。”林岚说道。

队伍集合之后出了站,在站前广场列队,泽元拿着一个话筒讲道:“同志们:辛苦啦!从重庆到辽远足足五千多里,长途跋涉,很辛苦呀。你们都能克服困难完完整整来到辽远,很不容易呀!我代表辽远市市委、市政府,热烈欢迎你们。你们将为辽远市人民带来文化知识,你们是新中国文化知识的播种者。辽远市人民欢迎你们!我预祝大家学习、工作双丰收,生活愉快!咱们住的地方、学习生活的地方早已准备好了。原来革大参加过土改的同志。先在这儿休整一周,十天后将被派到各县乡继续参加本地农村土改整改工作。其余的同志则在咱们住地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学习新中国教育部制定的教学大纲、教育教学方法。经辽远市委市政府讨论研究决定你们招聘团的组织改称教师训练团简称师训团,临时支部改为临时党委,由罗兆琪同志任团长兼党委书记,林岚同志任副团长兼副书记。市政府还指派社会局局长单仁义为副团长兼总务处处长。原来的临时党支部改称为党委领导下的第一支部和第二支部。罗兆琪、林岚、单仁义、第一支部书记、第二支部书记为临时党委委员。听说在来辽远途中大家分别组织了小队、中队……这样很好,就按这个编制进行,以中队为单位听课,以小队为单位讨论。学习两个半月之后,九月一日开学之前大家将陆续被分配到各个学校工作。这时候学校会给每一位同志分配住处的。有家眷的会分给住房,单身的有单身宿舍。今天同志们带了不少行李。现在给大家二小时时间去火车站货运处取出行李。单局长带来了四辆卡车,你们把行李放在卡车上,由卡车给大家运往师训团。二小时之后大家准时在此集合,徒步去师训团。”

解散之后,许多人去货运处取行李、装车运走了。一部分人则由火车站前广场四处散开闲逛去了。由于重庆在解放之后才开始重建,所以到处除了建筑工地之外四处都是残垣断壁。而辽远近代没有经过战乱,而且日本人在此花了巨资建设,所以高楼大厦林立,柏油马路整齐宽敞、两边栽满了高达的槐树、马路边排水设施完备,中间跑着漆成绿色的电车,两边跑着大大小小的汽车,槐树下是人行砖道。很有些现代都市的味道。刚从哪个出门就爬坡,木楼吱吱嘎嘎响,污水遍街的老山城出来的人们来说,当然感到新奇。于是三个一群、五个一队到处看新奇。让人们更感到新奇的是,这里的商店,无论大小都有玻璃门,进店之后,顾客只是站在柜台之外,与柜台之内的服务员看货谈价钱。不像重庆的商店开肠破肚似的门户大开,任顾客穿行其中,任意选看,中意之后才与服务员过称谈价钱。

长胜又吵着要买苹果,兆琪又拜托陆秀琼带着大龙小龙去买,顺便把长胜带上一齐去。这些人进了秋林公司很快回来了。

泽元正在和卢邦本、肖仲希、杨寿凡等人在谈论什么,远远看见长胜、大龙、小龙一人捧回一个又红又大的苹果。陆秀琼跟在后面,一手拿一个大红苹果。

泽元老远就喊道:“陆老师,你咋个买这种苹果。这是苏联运过来的杂交苹果,适合苏联人的口味,酸味重。咱们中国人吃不惯的。”

长胜听了,大大咬了一口 ,马上喊道:“好酸哟,牙都酸掉了。呸,呸!”

大龙小龙都咬了一口,也叫起来了,“酸酸酸,酸死人啦。”

“哈,哈,哈。”大人们都笑开了。

卢邦本问泽元:“文市长,现在咱们向苏联老大哥学习,苏联老大哥的东西样样都好,为啥子苹果会这么不好吃呢?”

泽元微微一笑,慢慢说道:“向苏联学习是正确的,但是决不可以样样照搬。对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适合中国国情的要学,不适合中国国情,必须改进之后再学,决不能盲目学,照搬照抄。记住任何事情不能绝对化。”

卢邦本点头说:“文市长,你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让大家佩服。”

二个小时人们集合好队伍,步行二十分钟来到广场南列宁路边坡上的一座大楼,这原是日伪时期一座机关办公大楼,共有四层,四百多个房间,房间大小不一,大的有四、五十平方米,小的也有二十多平方米。一楼二楼全分割成家属宿舍;三楼是单身男宿舍,四楼是女宿舍。单身宿舍全是上、下层双人床,简单的军用被褥、洗漱用品一应俱全,厕所和盥洗室都在走廊尽头,十分方便。尤其是厕所中都是抽水马桶,让大家很满意,楼内根本闻不到粪尿臭味道。在重庆却都是旱厕所粪尿臭味让人难以忍受。

在自家宿舍里大龙和小龙十分兴奋,除了父母的双人大床外,还有两张单人床是他们睡的。“真好!”兄弟俩高兴得叫起来。在重庆他俩总挤在一张床上,互相头足相对,常常指责对方脚臭。现在可好了,各睡各的,不再吵架了。

他们来看长胜。长胜也有自己的床,高兴的说:“在重庆,渝梅姐和我睡在一起,总把我挤在床边上。现在好啦,我一个人睡,解放喽。”

孩子们连蹦带跳跑到楼前操场玩耍。楼房外在坡上三块足球场大小的平地上修了操场。这儿刚建好不久,战争就结束了,日本人撤走后,这里就空置起来,市政府派专人管理着,所以一直完好。里面全是拼花镶成的地板,门窗都是实木的,玻璃明亮、门板厚重并且雕有各种花草,厕所都贴有白瓷砖。盥洗室有两排黄铜水龙头,扭开后自来水哗哗直流。

第二部_第四十四章(一)第一部_第五章(二)第一部_第二十三章(一)第二部_第三十七章(二)第三部_第三章下(二)第一部_第二十六章(二)第一部_第五章(二)第三部_第二十六章(一)第二部_第十二章下(二)第二部_第二十五章(二)第一部_第十一章(二)第三部_第二十一章第一部_第六十一章(二)第一部_第五十四章(二)第一部_第二十二章(二)第一部_第六十七章第二部_第九章上(二)第一部_第二十八章(一)第一部_第六十八章(二)第一部_第十三章(三)第二部_第八章(一)第一部_第四十二章(二)第一部_第七十五章第一部_第二十七章(二)第一部_第六十三章(一)第一部_第六十六章(二)第二部_第十章上(二)第三部_第二十一章第三部_第四章(二)第三部_第二十一章第二部_第四十六章(三)第三部_第三十九章(一)第二部_第三章(二)第一部_第十六章(一)第三部_第十六章(一)第一部_第六章(一)第二部_第十八章(二)第二部_第三十二章(二)第二部_第三十一章(一)第一部_第二十五章(三)第一部_第五十八章(一)第一部_第十三章(二)第二部_第三章(一)第一部_第三十章(二)第一部_第六十八章(二)第一部_第六十一章(二)第二部_第二十四章(三)第二部_第二十九章(一)第一部_第八十七章第一部_第七十三章(二)第三部_第十六章(一)第二部_第十三章(三)第三部_第三十九章(二)第二部_第二十二章(一)第二部_第三章(二)第一部_第八十四章下(一)第一部_第五章(一)第三部_第二十七章(二)第一部_第八章(一)第二部_第十章下(二)第一部_第七十九章(三)第三部_第十一章(一)第三部_第三章下(一)第三部_第六章(二)第一部_第四十二章(二)第三部_第二十一章第三部_第二十五章(三)第三部_第三十三章(二)第一部_第八十五章(二)第一部_第七十九章(二)第二部_第十五章(一)第二部_第四章下(三)第一部_第二十五章(一)第三部_第二章(一)第一部_第三十八章(一)第二部_第四十章下(一)第二部_第十八章(一)第一部_第十八章(二)第一部_第七十一章第二部_第二十八章(三)第一部_第六十三章(一)第三部_第十六章(二)第一部_第九十四章(一)第一部_第十五章(三)第三部_第十六章(二)第一部_第一章(二)第二部_第三十四章(一)第三部_第三十七章中(二)第一部_第六十四章第三部_第十三章(二)第二部_第十四章下(一)第一部_第五十三章(一)第三部_第十一章(三)第二部_第二章(一)第三部_第二十五章(四)第三部_第三章下(二)第一部_第三十六章(二)第二部_第二十二章(二)第一部_第六十四章第一部_第三十六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