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山雨欲来风满楼五

46 山雨欲来风满楼(五)

那王崇正这厢闻得肖夫人提及子孙之事,拈髯沉吟。不由得记起方才在书房中与二儿子念远的谈话。

念远道:“儿子虽归家未久,且与五弟只有数面之缘。然听其言观其行,也知他纯笃忠厚,一片赤子之心,绝非胡作非为的人。这次定是有不良之徒从中挑唆,这才闯下大祸。孩儿已向刑部尚书照会过,烦他关照一二。父亲大人且放宽心,五弟在狱中只因与其余囚犯间斗殴生事,受了些皮肉之苦。幸而未曾伤筋动骨,孩儿已命人替他换了间略微整齐干净的。只要疏通了谭家,想必一两日就能毫发无伤地出来了。日后还劳父亲多多教导些,耳提面命义方之道,五弟并能醒转过来。孩儿虽愚鲁,蒙三皇子不弃,相交甚笃。若父亲允许,也可携五弟同往,与王府的清客寒士谈经论道,假以时日,必能蟾宫折桂,光耀门楣。”

王崇正原本对当年发生的事耿耿于怀,又因着中山王与三皇子的缘故对念远颇有些猜忌。而今闻此言,倒是正眼瞧了瞧这个二十年来未曾蒙面的儿子,不由得又是感慨又是欣慰。遂叹道:“想不到你竟有此肚量。往日竟是我看错了。原本以为你会因着礼儿的母亲迁怒于他。如今看来,竟是一母同胞也比不得。”

念远乃正色道:“至亲者莫若骨肉。况手足之情,兄弟之义岂能以嫡庶而论。兄需爱其弟,弟亦悌其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妻贤,中外和乐,方才致祯祥屡现,百福咸臻。”

王崇正捋须哈哈笑道:“难为你有如此肝胆。为父真是惭愧,未能尽抚育之责,辜负了你母亲临终前一番拳拳托孤之意。”

念远听他提及自己亲娘,脸上闪过一丝厉色,但只在须臾之间。遂满含泪水,长辑及地,面露羞愧道:“子陵虽然不才,但也熟知三纲五伦,窃闻圣人之言:‘百行孝为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舐犊情深子陵虽死难报万一。父母生我,鞠我。寸草春晖,子陵未能菽水承欢,慈乌反哺已是大不孝。日后惟愿冬温夏清,昏定晨省,问安视善,扇枕温衾以尽人子之礼。即便斑衣戏彩⑴,涤亲溺器⑵,恣蚊饱血⑶也在所不惜。”

王崇正闻言神情动容,眼空蓄泪。但面对多年不在膝下的弃子,仍心有疑虑,眼神一转,干笑两声,伸出手去,轻轻拍了两下念远的肩膀,试探道:“圣上近来晓谕各公侯府第,早日定下世子之位。为父正为此头痛不已,不知远儿可有人选。说出来,我们父子共同参详一二。”

念远想也不想,脱口而出道:“自古国赖长君,家国乃是一体。孩儿以为大哥人品宽仁,志虑忠纯,乃世子不二人选。望父亲早定大计,方可蕃滋宗族,祚及子孙。”

王崇正上下里外细细儿打量了一番,见念远正气凌然,不可逼视,且言辞恳切,情真意清。方点头笑道:“远儿真乃仁厚载德之人,你说得对,‘国赖长君’。然圣人亦有云:‘家仗嫡子’。远儿适才一番孝经令为父颇为感动。但你也需切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要齐身治国平天下,需得‘移孝为忠’,在家则随父之制,在朝需从君之命,竭尽心力克己奉公,方能君父两济,忠孝各序。圣上隆恩,将郡主千金之躯下嫁,我儿惟有兢兢业业p恭谨勤勉方不负今上体恤眷爱之意。为父百年后,这谨明候府就交托给你了。其他人等我倒是放心,料想远儿必能宽厚以待。只有这肖氏,服侍我多年,虽当日与你母略有争执,也是妇人间忌妒口舌的小事儿。望你今后以礼伺之,莫要苛责亏待了她。”

念远松了松紧握的拳头,又行了个礼,诚恳道:“父亲大可放心。肖姨娘虽为填房,但这些年来难为她辛苦持家,养儿育女。子陵也曾为她向郡主求情,怎奈郡主出身皇室,恪守礼法,尤其对嫡庶之分甚为看重。恐怕还要委屈肖姨娘一段时日了。子陵虽不敢说日后卧冰求鲤⑷,芦衣顺母⑸,却必定使她衣食无缺,颐养天年。”

想到这里,王崇正情不自禁,面露笑容,那肖夫人还道是他满意自己出的主意。一叠连声命人请大爷过来。却不料王崇正缓过神来,呵斥道:“你还好意思提那个败家子儿。我把好好的钱庄交给他经营,却是生意清谈,一年亏空多似一年。这几日竟传出存蓄不足的信儿,如今一个个的唯恐本里亏损,都要撤出提现,再没有银钱补入,我看挤兑破产也是早晚的事。哪里还有闲钱拿出来给你补窟窿。”

肖夫人一听,也急了,顿时慌了神,再没有了主意。又不能让王崇正真把田亩抵押出去。心中暗暗度量若要遮掩此事,怕只能自个儿先“割肉儿”了,暂且过了一关是一关。遂谨然道:“侯爷不必怨这个,恨那个的。都是妾身的孩儿,我自然有推脱不掉的过错。如今亡羊补牢,却是从妾身这里开始才是。我那几个铺子虽不值什么,料想还能抵几千两银子。若是不够妾身还有些金银首饰也可悄悄儿变卖了去。只求老爷莫在提及卖田典地的事。倘或府里的人嘴里秃噜了几句,仁儿的钱庄就越发保不住了。”

不待谨明候点头,就吩咐腊梅:“将里屋填漆戗金立柜里那黄花梨官皮箱打开,把夹层里的紫檀木匣子拿来。”

腊梅强笑道:“箱笼层层叠叠的,一大堆儿。平日里也没顾上清拣。要拿出来还真得费些功夫。太太累了一天了,不如先歇息。明儿一大早奴婢带上人,再整理也不迟啊。”

肖夫人闻言方觉身上疲乏,力不可支。遂命人准备盥洗之物。谨明候自去玉香房中歇息。

这周没有上推荐,陵儿好伤心啊!亲们多投些票票安慰安慰陵儿吧。

⑴斑衣戏彩:源于古代传说故事:相传春秋时楚国有孝子老莱子,己经七十多岁了,父母还健在,老莱子常常身穿五彩衣像婴儿那样嬉戏,来使双亲高兴。后来用“斑衣戏彩”笑形容孝养双亲。

⑵涤亲溺器: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马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⑶恣蚊饱血: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⑷卧冰求鲤:王祥,晋代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

⑸芦衣顺母: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门生,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他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因寒打颤,绳子落地上,遭到父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虐。父亲返家,要休后妻。闵损跪求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37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84 当时明月在三第21章 剑舞轻离别119 荣华二字酒中蛇四172 嫁娶不须啼三46 山雨欲来风满楼五141 最多险恶是人心二122 荣华二字酒中蛇七103 君心半夜猜恨生四233 世态炎凉甚十235 人情贵贱分二第4章 归来池苑皆依旧209 雾里看花费疑猜二93 人间琐事堪惆怅四251 又得浮生一夜凉二189 美人如花隔云端二195 美人如花隔云端八第6章 世路风波子细谙(上)58 不见君子乃见狂且上152 胶胶扰扰几时休四55 别有幽愁暗恨生四211 雾里看花费疑猜四84 当时明月在三167 旧情新恨两茫茫六213 雾里看花费疑猜六第7章 世路风波子细谙(下)133 同穴窅冥何所望三152 胶胶扰扰几时休四231 世态炎凉甚八246 殷勤昨夜雨三180 善恶到头终有报二156 荆棘满怀天未明一190 美人如花隔云端三第34章 桃之夭夭,烁烁其华(二)156 荆棘满怀天未明一108 富贵枕上蝶一210 雾里看花费疑猜三132 同穴窅冥何所望二38 乐莫乐兮新相知上121 荣华二字酒中蛇六241 人情贵贱分八第19章 人到情多情转薄(上)198 福无双至祸单行一241 人情贵贱分八125 一叶落而知秋二162 旧情新恨两茫茫一149 胶胶扰扰几时休一82 当时明月在一44 山雨欲来风满楼三49 夜深千帐灯二139 黯然神伤唯离别109 富贵枕上蝶二216 等闲平地起波澜二138 柳暗花明又一村二58 不见君子乃见狂且上113 富贵枕上蝶六153 胶胶扰扰几时休五第7章 世路风波子细谙(下)226 世态炎凉甚三82 当时明月在一56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上第33章 桃之夭夭,烁烁其华(一)177 嫁娶不须啼八83 当时明月在二65 暗损韶华五237 人情贵贱分四54 别有幽愁暗恨生三166 旧情新恨两茫茫五182 善恶到头终有报四251 又得浮生一夜凉二198 福无双至祸单行一157 荆棘满怀天未明二130 一叶落而知秋七52 别有幽愁暗恨生一43 山雨欲来风满楼二75 无奈夜长人不寐三250 又得浮生一夜凉一146 等闲变却故人心第29章 昔为鸳和鸯,今作参与辰(上)195 美人如花隔云端八101 君心半夜猜恨生二194 美人如花隔云端七233 世态炎凉甚十54 别有幽愁暗恨生三125 一叶落而知秋二第18章 谁言寸草心(下)第8章 斯人独憔悴165 旧情新恨两茫茫四253 又得浮生一夜凉四174 嫁娶不须啼五71 梅子黄时雨四214 雾里看花费疑猜七152 胶胶扰扰几时休四第20章 人到情多情转薄(下)249 殷勤昨夜雨六64 暗损韶华四第21章 剑舞轻离别52 别有幽愁暗恨生一184 善恶到头终有报六46 山雨欲来风满楼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