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迁都

就在淞沪会战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国民政府首都金陵,由于时长遭到日军轰炸,加之前线战况愈发不对劲儿,金陵方面,就有关淞沪会战的会议,每天晚上都按时召开。

何将军在一次作战会议上谈论淞沪抗战的情况,说起了日军的攻势凶猛的同时,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日军西进金陵,首都沦陷只是时间问题,国军对首都的安全问题应当提早考虑,不然会非常被动。可是他的这番话并没有引起出席会议的所有人的任何反应。何将军见大家没有,再次强调说:“战火马上就要烧到金陵,首都何去何从,要立马做出选择,我建议西迁江城(wuhan)。”

与会者将无目光看向了光头,会场依旧是鸦雀无声。

何将军顿时有些着急了,金陵距离淞沪战场实在是太近了,这样的距离是根本无法控制的,便直截了当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因为夏汭地处中原,是南北铁路的交汇点,水路交通发达,能东能西,无论向哪个方向行动都极其方便,而且,夏汭城墙坚固不易攻克,如果现在我们对这个问题不能及时做出选择,不久南京就会被强敌围困,到那时前进无门,后退无路,问题十分严重了。”

虽然光头没有说话,但他的心里早就已经有了迁都的想法。

这个想法,还是很早的时候,跟洋顾问法肯豪森聊天的时候,就诞生的。

可现在的问题是,与日军打仗,全国众志成城,这个时候迁都,难免会影响前线作战部队的士气。

但如若不迁都,日军打到金陵,不过是时间问题。

直到有一次会议时,遇到李宗R,李宗R见面直接就问他:“我听说要迁都了,有这回事吗?”

没等光头回答,他又追问了一句:“我还听说是迁都到四川,这个消息可靠吗?”

光头没有回答,而是反问他:“你赞同迁都吗?你认为迁都到什么地方最合适?”

李宗R马上回答:“如果是迁都,四川当然是首当其选。”

“说说理由。”

“这个嘛。”李宗R稍加沉吟,便说道:“因为四川地处中国幅度,周围地形复杂,形式险要,在国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民族战争中,四川是理想的大后方。其东有长江各险要关隘,尤以宜昌至奉节间的三峡最为险峻。西有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作为自然屏障。北有大巴山、秦岭横阻。南有云贵高原阻隔一方。四川人口四千多万,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口的十分之一。四川又有‘天府之国’的别称,可见物资之丰富。各种矿产资源应有尽有,具有发展国防工业的优良条件。”

光头听得十分认真,李宗R说罢后,他才点头道:“是啊,首都迁移四川巴郡是最合适不过,四川人口众多,土地广大,物产丰富,文化普及,军队也多。可以说是各省之冠啊。自古以来称之为天府之国,处处得天独厚,是我们立国的根据地。”

李宗R想了想,似乎有些疑虑,考虑了一会儿,对光头说:“我说句不该说的话,不知道委员长愿不愿听。”

“且说无妨。”

光头抬了抬手,示意他不要有所顾虑。

光头此时也很犹豫,迫切需要有人来开导开导,属实被淞沪方向的战事,和日本鬼子的飞机炸的焦头烂额。

“这件事情不知道你又没有与林森,林高官商量过,迁都是大搬家,动作很大,路途遥远,还要逆水行舟。如果你还没有与他商量,我看得抓紧时间立刻,沪上战事吃紧,胜败不容乐观,日本人随时会来南京,所以,迁都已是迫在眉睫,我们得抓紧时间了。”

光头觉得李宗R所讲言之有理,编队他说:“你提的对,我马上就去找他。”

会议中途,光头离开会场,坐上车去找林森去了。

林深时年已经七十岁,是国民党高官,曾担任过孙先生元帅府的外交部长,资历很深,颇具威望。

光头见到林森,便把迁都一事详细告诉林森,林森听完,抚摸着长须,慢条斯理的说道:“首都迁至四川巴郡,我是举双手赞成,当年刘备,诸葛亮选择四川治蜀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那里是湘、鄂、陕、豫、贵五省要冲,如今有句口头禅,无川不成军,全国十八省,哪怕丢了十七省,只要有SC省,只要四川巩固,中国就有希望,我们可以立足四川,建设四川,一有机会就向鬼子进行反击,收复一切失地。”

光头听得连连点头,脸上露出笑容:“林老说的极是,我俩是不谋而合,我打个比喻,四川就像一头大骆驼。骆驼式各种动物中最能忍耐的,他能不吃不喝在沙漠中生存,这是任何动物都无法做得到的,四川地大物博回旋余地大,是我们国家的大骆驼,它能承受国家的首都,又是天然的复兴民族的根据地。”

林森和光头两个军政一把手统一了认识,光头便立即开始准备,决定由行政处长何廉带着由各部门组成的精干班子,前往重q为迁都打前站,何廉在临走前,光头授意他办三件事。

找房子,修路,筹建兵工厂。

找房子是给各个政府机关单位的人员居住和办公。

修路则是四川通向外省的道路没有一条,迁都后,起码要修四条路,巴郡与陕西、湖南、湖北、贵州直接相通的公路。

金陵和江城的兵工厂迁移巴郡(今重qing),除了迁移过去的,另外还要重建两个服装厂、炮弹厂、三个子弹厂和五个手榴弹厂。

迁都事宜已经开始准备,十月份的时候,国党内部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迁都是必然的,但金陵还是要守的,如果金陵什么也不守,收拾东西直接就走了,那不光会让前线作战的将士心寒,同样也会让全国民众心寒。

这其中就有起草讲话稿的人。

光头打算在迁都前做一个大动员,他要发表重要讲话,起草讲话稿的人对迁都很不理解。

作为光头的秘书,褚民宜转告了这些人的想法:“从军事上看,金陵是守不住的。但是从政治上说,金陵是一定要收的,而且还是要死守,如果要死守,鼓舞部队士气,首都是不能迁的,首都一旦迁移了,政治影响大,守的决心便会动摇,那样的话,士兵们肯定是不想死守金陵了。”

末尾,他还打了个比喻,要像西班牙征服包围首都马德里那样,把金陵作为马德里常年打下去。

光头虽然很生气,但还是耐心的解释:“迁都和打仗是两码事,虽然有影响,但迁都是为了更好的指挥作战,即便是金陵沦陷了,还可以组织力量反击,收复金陵。打仗有进有退,这是很正常的。今天的退是为了明天的进。尤其是对待强敌,要坚持持久战原则,不计较一城一地得势,我们暂时迁都四川,是为了在川、湘、鄂等地统筹组织今后向金陵反攻,这个道理你们应该明白,这也是我讲话稿的主题思想,你明白了吗?”

“报告委座,我还是有个问题不明白。”褚民宜又提出说:“据说,德国大使陶德曼受日本人委托,要与我们谈判,这件事说明日本政府一直在寻找和平的途径,寻找我国政府能接受的条件。我们也不是不要和平,实在选择时机和条件。我认为日本政府进攻金陵这一步棋,他们的真实意图不是真的进攻金陵,而是逼迫我们签订城下之盟,如果双方谈得拢,中日战争不就很快要降下帷幕,于国于民都是有利的。所以他们几个认为首都可以暂时不迁,等等看再说也不急。”

所谓城下之盟,大致就是日本鬼子的枪口架在东四省那边,与中国签订条约的话,他们提的条件只要过份的,国军就不可能同意。

但如果把枪口架在金陵城下,日本鬼子再谈条件,国军就没有拒绝回旋的余地,你不同意,那我便打你的首都。

几个撰稿的人,居然想着左右迁都之大事,光头越听越烦,觉得电话中三言两语说不清,便拍桌子,发起火来,大声地训斥:“是你们指挥我,还是我指挥你们。叫你们写就赶快给我写。平时都是陈布雷动笔,现在没有张屠夫,就要我吃带毛的猪吗?”

说完,啪地挂了电话。

放下电话,光头前思后想,觉得迁都这样的大事儿,还有很多人想不通,这个问题弄不好,会影响人心。

他要想个法子。

前方战事吃紧,后方商议迁都之大事。

川军二十多军抵达前线作战后,盯着陈家行的日军打,双方在罗店南侧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搏斗,白天日军进攻川军阵地,晚上川军进攻日军阵地。

杨森带着二十军,也不是单纯的和日本鬼子打阵地战,他在蕰藻浜沿岸挖掘了两条战壕,前后各一道,日本鬼子的炮打过来的时候,就躲在第二道战壕里,日本鬼子的炮不打了,就立刻通过交通壕跑到第一道防线上。

这个时候,日本鬼子的步兵就会压上来。

可惜,川军的武器装备与日军的悬殊实在是太大了,双方一旦交上火,川军火力不足的弊端就会暴露出来,根本压制不住日军凶猛的进攻,在这样的情况下,日军很快就冲到了川军阵地前沿。

后来,杨森也发现,和日本鬼子拼刺刀所带来的伤亡,实际上要比和日本鬼子交火带来的伤亡小很多。

于是乎,阵地作战转变为血腥的刺刀战,肉搏战。

双方在长达一公里的战线上,激烈火拼,反复争夺,尸横遍野。

二十军二十六师五千多人,和日军血战几天后,一个师仅剩下六百人,十四个营长伤亡十三人,尸骸在阵地上层层累积,血拼到后面,他们不得不用尸体垒工事和掩体。

在和日军争夺阵地期间,他们血战数日,寸土必争,不曾后退,用血和生命证明了川军,不是杂牌,而是王牌。

后来,二十六师被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评为淞沪会战战绩最佳的五个师之一。

到十月十六日,二十军已几乎伤亡殆尽。

日暮黄昏,硝烟在一片焦土的阵地上蔓延,天地昏沉,一片血腥。

二愣子战死,夏远从日军身体里抽出被扎弯的刺刀,用手抹掉脸上的血浆,看着周围十不存一的川军弟兄。

谁能想到,前几日,还是几千人坚守的防线,而今只剩下几百号人。

日本鬼子被打退了,幸存下来的人用枪拄着地面,看着层层累积起来的尸体。

一个兵看着夏远发呆,夏远一屁股坐在尸体,尸体层层累积,鲜血横流,他就坐在尸体上,手掌被乌黑的鲜血染成墨色,掏出皱巴巴的烟盒,点上一支烟,就在阵地上吞云吐雾起来。

“兄弟,你打的可真是厉害,刚刚杀了十几个日本鬼子吧。”

一个兵走到夏远身边坐下,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神色。

刚刚的混战,他注意到,冲到眼前这个人高马大的兵身边的日本鬼子都被他一个人给弄死,刺刀都扎弯了,他的作战能力多么可怕,可想而知。“嗯。”夏远抽了口烟,吐出烟雾,说道:“你杀了多少个?”

“两个,没你厉害。”这个兵说道。

“杀了两个,已经很厉害了。”

近身搏斗本来就十分残酷,刀剑血肉的拼杀,看着熟人变成一堆白花花,被切开的血肉,心理和生理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搏命的时候,双方都会爆发出远超平时的力量,耐力,他们是如此,日本鬼子亦是如此。能杀死两个日本鬼子,那也是一等一的好手了。

夏远能杀死十几个日本鬼子,则完全靠的是变态的战斗力。

突破明劲,他的耐力,体力和力量都远超过了任何一个普通人,哪怕是泰森来了,也不是他的对手。

夏远一拳的力量,足以打死一头牛了。

搏杀日本鬼子,是轻而易举。

“才杀死两个,我还要多杀日本鬼子,给老怀叔他们报仇呢。”

夏远看着眼前这个兵,脸颊被硝烟熏的黑乎乎的,一双眼睛明亮,年纪看起来和二愣子差不多。

他想着,自己从豫地走出来,跟着自己的人,没几个好下场的。

虽说,人会死的,战争是要死人的,但跟着自己的都死了,不知道是不是陷入了一个误区。

抽完一支烟,烟头接触地面上的血水,发出滋的一声。

远处来了一队人,停在两人身旁,旁边的兵唰的一下站了起来,夏远没有站起来,抬起头看了看。

是一位团长。

“有事儿?”夏远看着对方。

“战神,没想到真的是你。”这名团长看到夏远,脸上露出意动,“在后方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二营的战况,日本鬼子打了几次,二营的阵地都牢不可催,这不是二营的功劳,是你的功劳。”

“你认识我?”夏远挑了挑眉。

“不认识,但在报纸上见过对你的描述,身高六尺,战斗力强悍,寻常十几个日本兵不是战神的对手,从罗店一路南下,在杨行血战中,毙敌千余人,军中不少人都说,你往蕰藻浜来了。还有人说,有你参与的战斗,阵地从来不会丢失。”

这名团长热切的说道:“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这位川军团长颇为感慨。

整个团和日军血战到现在,伤亡达到了可怕的百分之九十三,一营和三营伤亡殆尽,唯独二营的情况算是好的,还保留着大概一个连的兵力,二营之所以能够这般,完全是依靠着眼前的战神。

说出去有些不可思议,一个营的伤亡居然是靠一个人维持的。

事实就发生在眼前,即便是不想相信,却也不得不相信。

最初,他看到报纸的时候,觉得是撰写报纸的人在夸大其词,可真正见识过这位战神的作战能力,就会发现,报纸上所写的还是太保守的。

战神用来称呼他,一点都不为过。

在几日的血战中,日军对二营阵地发动了二十几次进攻,其进攻规模均维持在一个中队以上,可日军硬是打了几天,阵地依旧没有丢失,牢牢掌握在二营手中,且在后续的作战中,日军的伤亡越来越大,到后面,日军的重炮开始着重轰炸二营阵地。

可即便是这样,二营的阵地也没有丢失。

对比之下的一营,仅在第一天的时候,阵地就被日军攻陷,组织反击了五次,才把阵地夺回来。

三营的情况虽比一营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里去,日军的进攻,三营用血肉之躯,和日军肉搏,才堪堪守住阵地,却也在第一天的作战中,伤亡巨大,第二日,阵地便丢失,也十分带着敢死队反击了好几次,才把阵地打下来。

经历了几日的血战,各营的伤亡奇大。

倒是有战神参与的二营阵地,日军打了几次没有打下来,伤亡巨大,还用坦克和重炮,依旧没能打下来。

肉搏时,战神更是一人独当一面,杀穿一路,杀的日军丢盔弃甲,仓皇而逃。

夏远笑了笑:“没想到我的名气现在都这么大了。”

“战神说笑了,现在军中已经传出,谁能把你收入麾下,打阻击战,日本鬼子不论怎么打,也打不进来。”

这名团长十分谦虚,对夏远的态度也相当不错。

毕竟面对的是战神,从传出他的传言到现在,至少已经杀了一个联队兵力的日军,甚至远超过这个数字,就连总司令对其都赞不绝口,只要对方能够活着,升职绝对不是问题。

但对方好像志不在此,从罗店一路南下,在罗店打了日本鬼子,跑到杨行后继续打日本鬼子,后辗转到蕰藻浜,又跑到了川军队伍之中,从来都不安分的待在一个地方。

战神为什么要到处跑,到目前为止,没人猜测到他的想法。

夏远摇头:“这是大话,在枪炮面前,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回活下来,打了这么久,我不过是运气好一点,经验丰富一点罢了。”

他所讲的确实如此,除了系统带来强大的战斗力,更多的是依靠着在朝鲜战场累积起来的作战经验。

美军的火力远比日本鬼子凶猛太多,他们进攻阵地,总是要把阵地用炮轰给犁一遍,才会命令部队进攻,对比之下的日军炮击程度,虽然猛烈,却远不日美军那边强大。

经历了美军的轰炸,再去经历日军的轰炸,面对日军的轰炸,相对的就会简单一些。

日军比美军强大的一点,或许也就是日军的单兵素质和作战能力远在美军之上。

“战神,我们准备与新增原来的桂军兄弟换防,你准备接下来去哪里?”

“你们要走?”

“嗯,二十军伤亡巨大,需要调到后方休整。”

“今天是几号了?”

“十五日。”

“十五日”

川军二十军打了几天,没能从蕰藻浜南岸实现对日军的反攻,桂系军阀抵达,他们的任务就是对日军进行反击作战,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一天时间,桂军六个师被日军打残废,白崇禧在指挥部掩面痛哭。

而此时,拥有狼兵之称的桂军正气势恢宏的赶往淞沪。

川军走了,夏远留下来,等待桂军。

阵地上已经空无一人,留下满地带不走的尸骸,暴露在荒野上。

留在阵地上的尸骸,至少有四千多具,二十六师伤亡厉害,走的时候,只剩下六百多人。

夏远想起刚刚遇见川军的时候,那排成长龙的队伍,川军弟兄脸上都带着视死如归的神情,而今变成了一具具骸骨,遍布荒野,秋风萧瑟,无人看守的阵地上多了几分荒凉。

“淞沪会战.”

夏远靠在简陋的战壕里,抱着一杆枪,磨砂着粗糙的手掌。

淞沪会战,就像是一台巨大的绞肉机,吞噬着踏入战场的每一名将士的性命。

从刘行至大场之间的蕰藻浜,国军在这里坚守了四十天,四十天的时间里,日军向前推进的距离不足五公里。

第816章 交战明天上推荐第451章 炸坦克第428章 ‘命令’二字!第197章 猜灯谜和最后时间第755章 五关难过第166章 打胜仗,兴奋的战士们第320章 特警队第396章 攻下311第153章 思想工作的重要性!第499章 火焰喷射器第813章第263章 曹刿论战第297章 把生的机会留给希望第648章 入土为安第312章 十二人牺牲第406章 攀岩第166章 打胜仗,兴奋的战士们第241章 女人第263章 曹刿论战第429章 抓舌头第671章 一员猛将第736章 预料第15章 有点不对劲(求收藏)第620章 轻松的战斗第458章 铁丝用不上了第205章 土娼第540章 散发最后的余热第713章 日本的崛起和野心第13章 轰炸机到来(求收藏)第827章 奇思妙想第430章 暴露了!第592章 发子弹第524章 转移第692章 取经的黄连长第510章 争吵第140章 他们都是英雄,他们的事迹不该被埋第348章 老河村第312章 十二人牺牲大年初一,祝大家兔年快乐!(总结)第136章 最后的战斗第884章 希望上帝可以保佑我们第480章 走的亲人会变成天上的星星第545章 火光第22章 不断提升(求收藏)第880章 安心睡吧第463章 牺牲是光荣的第282章 逃难的人第616章 对付机枪火力的平射炮第301章 到来的日军第563章 多一些糖,少一些苦第308章 新的方向第578章 明劲第242章 做棺柩第519章 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案第608章 等着日本鬼子上钩第12章 卸物资!(求收藏,求追读)第529章 吃饱喝足第86章 风雪下的雪丘,撕开的口子第184章 大反攻结束,营长职务第710章 王三狗第779章 害怕逛街的夏远第792章 书写第653章 再遇小六第270章 归来的川军团第395章 进退不能的二排第763章 教堂外的日军第107章 回归与提升第786章 解甲归田第891章 俘管队两三事第800章 前进第677章 日军的变动第576章 快变成奇侠了第696章 厉害的人第859章 决心打好第二次战役第220章 投降的英国佬第199章 胖揍迷龙,物资到手第647章 奇怪的死亡人数第372章 一八零师!第377章 停车第263章 曹刿论战第563章 多一些糖,少一些苦第692章 取经的黄连长第869章 ‘顽强的土军’第590章 新兵第848章 愤怒的伪军指挥官明天上推荐第484章 搬物资第736章 预料明天上推荐第329章 抵达425第762章 安全区的危机第424章 缺乏弹药第133章 现在正是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第229章 从日军手里缴获的物资不算是支援的第25章 恐怖的命中率第31章 遭遇敌侦察连(求收藏)第300章 清晨的阳光代表着希望第567章 再遇第482章 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