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大溃逃

留守前线的部队,注定要伤亡惨重。

他双手枕在脑后,想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放松一下,以准备接下来的金陵保卫战。

不过,对于如何从中插手,夏远还没有任何头绪。

过程已经不重要,以他个人力量,只能影响一场战争的走向,而无法影响总体。

金陵最终还是会被攻破。

日本鬼子的野心,也不会因为一次小战争的失利,而发生改变。

狼子野心,岂能更变。

若不然,日本鬼子也不会无耻到大半个世纪后,仍就不承认慰安妇、大屠杀等等。

夜深了。

金陵最高统帅府。

光头还没有睡觉。

一盏台灯亮着,散发着明亮的光芒,光头躲在凳子上,翻看着从前线传递回来的战报,脑子里嗡鸣阵阵。

日军攻下杭州湾的金山卫,整向着苏州河移动。

他心里对九国公约还抱有期望,正在犹豫着是否要把部队,从前线上撤退下来。

生死攸关之际,张发奎果断调整部署,命令第67军军长吴克仁率部经松江向金山卫方向前进,正面阻击日军。

毫无疑问,一场惨烈的阻击战开始了。

日军登陆部队三个师团,兵力达到了十万人。

但是,在付出巨大伤亡,牺牲的代价,这一临危应变之举,阻击了日军的推进速度,为陷入险境的几十万中国军队赢取了时间。

这时,日军已经占领了黄浦江南岸,距离松江城只有五公里。

松江是沪浙咽喉,一旦日军占领了松江,就将切断中国军队向西和向南的退路。而此时在松江驻守的,仅有一支当地的保安队,抵挡不住日军的进攻。

6日,张发奎下达死命令,命令该保安司令协同40军军长郭汝瑰,67军军长吴克仁死守松江县城三日,违即军法严惩。

当天傍晚,郭汝瑰便率领40军抵达松江县城。

40军是从四川千里跋涉而来,参加淞沪会战,在参与了数次血腥、壮烈的阻击战后,从主战场上撤退下来,整整一个军的将士,而今仅剩下500余人。

夜深了几分,吴克仁率领的67军抵达松江县城,还没有集结完,就遭到了日军猛烈的炮火袭击,随后日军也对松江县城展开了疯狂的进攻。

为了死守松江县城三日,也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第67军在松江县城浴血苦战,三天血战,以67军为首的主力在松江保卫战中,打的艰苦而悲壮,每一分,每一秒,都是血和肉的代价。

刺刀撕裂血肉,炮弹把人体撕的粉碎。

面对日军的进攻,守护松江的国军,将坚韧不拔、悍不畏死发挥到了极致。

弹药打光了,所剩无几。

就和日军展开激烈的血肉搏杀,一支刺刀用不了多长时间,血的滚烫,能把刺刀烧钝,一些将士的刺刀十分艰难的才能刺穿衣服,捅进日军的身体里,刺刀没了,就用牙齿撕咬,双方在战线上激烈肉搏,手榴弹成为了杀伤力强大的武器。

一些连队发现,一名士兵用一颗手榴弹和日军同归于尽,远比拼刺刀带来的伤亡小很多。

拼刺刀,有的时候,一名日本兵能拼杀三名国军士兵。

但是用手榴弹,和日本鬼子纠缠到一起,有的时候,一颗手榴弹能带走一至两名日本鬼子。

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去跟日本鬼子拼,不少士兵在战壕里握着刺刀,等待日本鬼子的部队时,他们会把手榴弹放在伸手就能够拉到的位置,这样,就算日本鬼子刺刀戳进自己的身体,也有时间拉响身上的手榴弹。

按照连长的话就是,听个响,什么也不知道,等着下辈子投胎了,又是一条好汉。

松江保卫战的血拼十分惨烈。

三日后,没有收到撤退的命令,反而是收到了继续苦守三天的命令。

11月8日。

日军凭借着强大的火力,从松江城的东、南、西三面,以坦克、装甲车、重炮、飞机等重火力掩护,突入松江城,守军殊死抵抗,第67军将士大部阵亡。

到最后,只剩下两个排突围出去。

第67军残部渡河时,日军追兵赶到,43岁的年轻军长吴克仁以身殉国,是淞沪抗战中牺牲的第一位中将军长。

67军事东北军。

东四省被压抑的太苦,不抵抗政策是上级决定,而并非他们底层军人。

军人就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不抵抗的撤退,很多人心里憋屈,淞沪会战,东北军来了7个师,大都伤亡惨重。

日军占领松江后,獠牙显露。

他们兵分两路,一路经浙江、安徽直奔金陵。

主力则指向嘉兴、平望,切断了沪杭铁路及公路,与此同时,日军第16师团在江苏太仓白茆口登陆,前锋直指京沪铁路和公路,与第6、第18师团形成合拢之势。

苏州河北岸的日军6个师团强渡苏州河以后,也迅速向杭州湾登陆的第10军靠拢。

情况,已经到了相当危机的时刻。

退守苏州河南岸的中国军队腹背受敌,再不撤退,就会全军覆没。

在如此危急的情况,白崇禧再次向光头提建议,中国军队应当立即向吴福线后撤,何应钦等人也提出,已到了不能不后撤之时会。

在众多人的劝说下,光头这才意识到,保存有生力量的重要性,并于松江失守的当天晚上,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但此刻他仍旧十分担心,淞沪会战的国军向后撤退,会对‘九国公约’会议造成不良影响,然而,他下达命令的当天晚上,已经为时已晚。

撤退已经过了最佳时机,战局瞬间恶化,数十万军队陷入到一种非常可怕的混乱。

日军的飞机不断地从航空母舰上起飞,在塞满撤退士兵的道路上,投下一枚枚炸弹,他们毫无遮蔽地任由敌机轰炸和机枪扫射。

破败不堪的桥梁和车站挤满了撤退的溃兵,也同样的遭到日军战斗机猛烈的轰炸,以及后方炮兵的炮击。

道路稀少,公路上撤退的大军拥挤,同时,白鹤港桥梁又被炸毁,车辆阻塞,秩序紊乱。

这是一道突如其来的撤退命令,坚守苏州河南岸的守军没有丝毫准备,撤退完全没有任何计划,拥挤的士兵和汽车,为数不多的道路被日军飞机封锁。

与其说是撤退,不如说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溃败。

四个轮子的汽车恨不得长出翅膀,能逃离现场。

士兵只恨生得两条腿,跑得慢,跑不过日本鬼子的战斗机投下来的炸弹和扫射下来的子弹。

被炸碎的尸体,只留下一片血红的地面,满地都是断肢残臂,受爆炸而波及到的伤员,身体残破不堪,痛苦的惨叫响彻旷野。

没有指挥,没有秩序,队伍的建制完全混乱,分不清是哪个连。

撤退的几天,又开始下雨。

马路上死的人,炸报废的汽车,尸体骸骨沿着为数不多撤退的公路,绵延了十几、二十里,战场上下来的几十万人全部都散了,官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官。

从淞沪战争爆发没多久,就能发现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哪怕是一个派系,隶属于一个军,一个师的各团在反击日军的时候,都没有任何配合,更何况拥挤在苏州河南岸的几十万守军,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地方军。

语言的不通,命令的不通,这场撤退可想而知。

撤退的命令又实在是太突然,各个部队还没有来得及协调各部队的撤退路线,日本鬼子的飞机炸弹就从头顶落了下来。

说是撤退,不如说是一场大溃退。

有组织的撤退,情况还好,有部队殿后,层层阻击,武器装备和各类物资可以节节后送。

而无组织的溃退,则完全没人管,没有人断后,全部都在逃,都在溃退,大部分的重武器全部丢了,辎重没人拉,能跑的全跑了。整个战场,随处可见的是尸体、枪支、粮草。

遍地都是。

日本鬼子的飞机上携带的炸弹不多,淞沪又是大平原,森林是一块一块的。

日本鬼子的飞机就往森林里丢石头,森林里的兵看到就开始跑,本身就没有主心骨,一个卷走十个,十个卷走一百个,一百个就能卷走全部。

一看到有人跑,从众心理就出现了,都开始跑,生怕自己跑的慢,会被日本鬼子炸死。

日本鬼子就用飞机上的机枪扫射。

日军调整了战术,不但正面追击,死要国军断后的部队,还编组了几个小规模的挺进部队,从青浦以西地带挺进到苏州河北岸的南翔,至昆山公路上,偷袭中国军队的指挥部。

中国军队原本按照计划撤退到吴福、苏嘉国防工事线,依托国防工事再抵抗。

但撤退时候的混乱、无组织、无序,已经使原有的计划胎死腹中。

这些防线有着‘中国兴登堡防线’的别称,是光头花费了巨大的军费建造而成,防线大都采用坚固的钢筋混凝土。

除却中国军队撤退时候的混乱无序,导致部队没有任何指挥,错过防线之外。

防线本身修筑的也很有问题。

日军是从沪上方向,也就是从东边打过来,但很多混凝土碉堡的射击孔是朝着北边、南边,总之各个方向的都有。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这些碉堡工事再未启用的时候,门都是锁着的,钥匙大都是地方的保长们、地方政府的街道组织来管,防线挨着哪个村,就由哪个村管着。

结果淞沪会战一打起来,战事稍微有点变化,这些村子里的人就逃难了。

钥匙去了哪里,根本不知道。

当一些还有指挥,保存着纪律的部队抵达后方防线时,所有的防线都是用钥匙锁着,根本打不开,进不去碉堡。

无法进入堡垒,这两条国防工事线就形同虚设,日军精锐劲旅迅速追击而至,从危境中逃生的中国军队溃不成军。

光头后来就淞沪会战的检讨时候讲,我们不是打仗打败的,是撤退的时候,撤退败的。

他说的固然有道理,可归根究底,还是他下达撤退命令的不及时。

18日,日军第10军十万部队已经占领松江城,并开始兵分两路向国军包围。

当天晚上国军开始撤退的时候,日军的大部队已经逼近国军防线。

毫无征兆的撤退命令,没有任何准备的,几十万人的大撤退。

归根究底,还是没有准备时间,撤退命令下达不及时。

后来,伟人说:“不要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两失。”

如若光头早些命令部队撤退到第二阵地,也许淞沪会战还有机会。

可光头的想法是要照顾所谓的政治影响,坚持不住的时候突然下令撤退,撤退也就变成了溃退。

但即便是这样的大溃退,依然有年轻的国军将士前赴后。

11月9日,174旅旅长吴继光率领部队撤退至青浦白鹤港,看到各大军撤退时候的混乱场面,他倍感焦虑,思前想后,毅然决然的率领部队在此构筑工事,主动担负起掩护附近友军撤退的任务。

白鹤港对岸的日军在飞机、重炮的掩护下,对174旅阵地发起了猛烈进攻。

174旅在没有任何增援的情况下,与日军激战,战斗异常残酷,整个白鹤港笼罩在日军的炮火下,简陋的掩体工事被日军的重炮、飞机撕碎。

战斗至11日,被日军彻底包围。

吴继光当日率领部队突围,被日军的炮弹击中,以身殉国。

8月份,他曾在赏月会赏朗诵一首诗:“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

1937年11月12日。

日军占领了沪上市区最后一块阵地。

南市。

据日本防卫厅方位研究所弓步的官方数据,在这次战役中,日军总兵力达到25万人左右,包括陆军共9个师团又两个支队,以及海军第三、第四舰队,至1937年11月8日止,日军在沪上战场死亡19360人,伤79057人,共98417人。

中国军队投入兵力75万人,伤亡约30万,但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

失踪的人太多太多。

而很多上战场的各个师的建制都不满,兵力参差不齐。

日军最初的进攻,是由北向南,依次占领北平、天津后,拿下山西和武汉,再南下占领广州。

武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一个十分重要的长江枢纽,一旦日军占领武汉,便能够把中国抵抗力量从东西一分为二,一部分在东,包括国民政府,一部分在西。

淞沪会战大乱了日军的进攻,迫使日军由北向南,变成了由东向西,以至于后来的进攻,日本是跟着中国走的。

中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越往西,地形越复杂,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很难开展,尤其是三峡天堑,日军最终没有突破长江天堑。

淞沪会战后,国际对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国家改观非常大,也让中国得到了国际上的支持。

但是,光头的想法,终究是落空了。

国际的关注点在小胡子,小胡子崛起后没多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西方国家的关注就更不在中国上。

面对来势汹汹的日军,国际调停已经指望不上。

金陵到底守不守,已然成为当下光头最要考虑的问题。

但按照光头的犹豫来看,金陵守不守,还是一个需要仔细研究讨论的问题。

淞沪被日军占领,国军大溃逃。

对于金陵民众,并没有太多影响。

在王三狗家里住了几天,夏远也不能光吃不干活,他的块头不小,要力气有力气,就在金陵一些下苦力的地方,做了短工,王三狗也没有闲着,也就找了份段工做着。

王翠和武友华的家里房间不少,为他们提供了住宿的地方。

倒是省去了住宿费。

这段时间,夏远对王翠和其丈夫武友华的底细有了大致的了解。

想来是地下dang的同志,接头方式暂时不明,自他跟王三狗住进来以后,王翠和武友华基本没什么太大的表现,不过两人经常外出,不知晓他们是否是在外边进行接头。

夏远细心,虽有发现,但并未跟他们过多接触,这段时间,便是安分守己的在金陵生活。

金陵的情况要比其他地方的情况好,毕竟是一国的首都。

倒是来这里后,听王翠提起过,国府迁都之事,跟他们这些普通市民没啥关系,部队打就不对打,他们好好生活,就算日本鬼子打过来,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想想东四省,就是沦陷,那里的百姓照样生活,只不过是换了个执政人罢了。

武友华在外面上班,了解颇多,吃饭的时候,就跟王三狗、夏远唠嗑,闲的时候也会唠一会儿。

也会聊一些国家大事,比如迁都,比如日本鬼子打过来。

聊着聊着,武友华就发现,这来自豫地的夏远,居然见多识广,自己提出的一些很多问题,夏远都能回答上来,而且回答方式都很特殊,也很有新意,其次就是,这个人说话,总会从嘴里蹦出那么一两个让人捉摸不透的词汇。

而且,他的说话口音也十分特殊。

不像是豫地,但听得很清楚。

每到深夜,武友华跟王翠躺在床上聊天,先聊到王三狗,王翠的弟弟,聊着聊着,又会聊到夏远身上。

第658章 发财的办法第622章 为了什么第342章 红军万岁,人民万岁!第249章 民众瞩目第155章 敌人的战术第24章 不断地提升第217章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第490章 抵达第459章 第89:摸进敌人指挥部第829章 大胜利第325章 接头第1章 长津湖!!第232章 他们在冲我们笑呢,笑的多开心啊第580章 壮丁第439章 兵力不足啊第80章 前往1250高地!第655章 宝山城危急第397章 新的作战计划第145章 你让我下去?我下不去,我也做不到第349章 ‘尾巴’第172章 艰难的坑道作战第154章 不断进行的拉锯战!第561章 暴躁不安的美军指挥官第443章 敌人来了第815章 夜袭诸仁桥第613章 一流的士兵,二流的军官第707章第590章 新兵第580章 壮丁第334章 监控录像第439章 兵力不足啊第242章 做棺柩第272章 将南天门变成军事要塞第590章 新兵第324章 电诈第708章第888章 第三十八军万岁!第255章 被惊动的怒江防线第630章 换枪第405章 用生命换来的数字第540章 散发最后的余热第634章 德国顾问第404章 遭遇第804章 一触即发第227章 团长的枪法厉害的出奇第395章 进退不能的二排第295章 论持久战第529章 吃饱喝足第899章 第三次战役!第375章 开拔第808章 美军师第709章 聪明的宋夫人第113章 夏远和戴志春的第一次战斗第568章 遭遇第675章 会见五十一师师长第270章 归来的川军团第682章 兵分两路的日军第50章 天壤之别第532章 惊喜的众人第331章 狼来了现实版第141章 激烈的战斗仍在进行中第491章 打到师部的子弹第726章 粤军第578章 明劲第174章 二号阵地的惨状第412章 敌人侦察队第628章 以少击多第218章 粗大条的迷龙第42章 科普:美军C战斗口粮第843章 团部的决心第777章 无法做主第362章 大收货第211章 龙文章第612章 出发点是好的第50章 天壤之别第229章 从日军手里缴获的物资不算是支援的第565章 未曾政治动摇过!第21章 战场第626章 无配合,无章法第199章 胖揍迷龙,物资到手第705章 脑子有坑第48章 潜入美军基地的野望第757章 惨案第746章 震惊的军官第91章 偶遇炮营第290章 冀中平原游击作战第717章 会议第168章 不知道在这场硝烟之中,有多少同志第199章 胖揍迷龙,物资到手第135章 惨烈的战斗,失守的高地第550章 震惊的众人第299章 收缴第758章 夜杀第821章 应对之策第372章 一八零师!第886章 美军的失败第309章 即将开展的 训练第671章 一员猛将第366章 埋伏第76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