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还能跨海而来报仇吗?

别人可能不清楚这一小岛之上的这些异族的性情,可是楚毅却是再清楚不过。

只看孙猛等人的反应就知道孙猛等人根本就没有将这些异族放在心上,不过这也怪不了孙猛这些人。

要知道如今大明依然是中央大帝国,可谓是八方臣服,万邦来朝,乃是绝对的天朝上国。

而孙猛等人身为大明将士,在他们眼中,就算是昔日建立了偌大的蒙元帝国的草原异族都算不得什么威胁,更何况只是区区一岛国。

楚毅正是担心孙猛这些人太过小觑了东瀛异族,这种心态下,一旦遇上了东瀛异族,一个不小心极有可能便会吃了大亏。

似乎是没想到楚毅竟然这般郑重其事的提醒他们,哪怕是如同莽夫一般的孙猛脸上都露出了几分正色。

目光一扫,楚毅颇为满意和欣赏的看了俞大猷一眼道:“俞大猷,本王命你为先锋,大军开拔,目标石见国!”

石见国

大内氏统治石见国已久,恰逢东瀛动乱,一个小小的岛国内部竟然一下子分化成了数十个大大小小的国家,而大内氏便建立了石见国。

小小的石见国有着十几万之多的国人,因为国内占据了石见银山的缘故,财力倒是颇为充足,再加上周围如出云国、安艺国等国家虎视眈眈,所以说大内氏足足有着五千之众的家兵。

一个国家只有五千兵马看上去似乎是个笑话,但是这在东瀛却是再正常不过了,毕竟这些所谓的国家小的甚至都不如大明一县之地,能够养起数千人马依然是穷兵黩武了。

大内氏拥有家兵五千余人,同时还有着两千人马守护着石见银山,监管奴隶开凿石见银山,提炼金银。

一座看上去就像是一个稍微大一些的土围子一般的城墙组成了石见国唯一的一座城池。

这一座城乃是由黄土与碎石砌成,高不过两丈,方圆不过几里,这样的城池如果说放在大明的话,简直就是小城中的小城,随便一座县城的城池都要比这一座城来的高大。

天色大亮,众多看上去非常之贫苦的百姓挑着担子进入城中。

东瀛的建筑大多是以木质房屋为主,这一点在石见国也是一般,这唯一的一座城池之中,到处都是一座座的木质房屋。

在这城中,少有的几座砖石垒就的庭院却是大内氏以及大内氏几大家臣的居所。

一座三进的院子占地差不多有几亩方圆,乍一看颇有几分大明地主家的味道,然而这一座院子正是统治整个石见国的大内氏的家族所在。

大内义兴此刻正在一座大厅之中,客厅之中除了大内义兴之外便是几名大内义兴所倚重的家臣,陶兴房、山田成光、大野四郎等。

大内义兴目光落在坐在其左侧下首第一位的陶兴房的身上道:“陶家督,石见银山那里情况如何,这个月可以产银几何?”

陶兴房眉头一挑脸上带着几分喜色道:“家主,上个月的产银已经自石见银山运转入库,共计纹银九万两千三百两。”

大内义兴微微颔首,这个数据并不出乎他的意料,石见银山乃是东瀛第一大银山,这一时期,整个东瀛年产银差不多是200吨,也就是五六百万两白银之多。

而石见银山便占了整个东瀛产银的两成左右,也就是说石见银山年产银上百万两之巨,一个月就是近十万两纹银。

按说大内氏守着这么一座银山,每月都能够得到近十万两的白银,整个石见国应该非常之富裕才是,然而事实却非如此。

石见国百姓非常之贫苦,国内差不多十分之一的人都被逼迫着前往石见银山冶炼银矿。

至于说其他人,精壮被迫成为大内氏家兵,要么就是在贫瘠的土地上努力种田,要么就是冒着风雨在海上打鱼。

大内氏占据石见银山这么一块大肥肉,素来是周边各国所窥视的对象,可以说动不动便要与出云、安艺几国征战,连年征战厮杀下来,石见国精壮损失极为惨重,田地之间极少能够看到男丁出没。

而连年的征战厮杀同样也是令石见国苦不堪言,空有大量的金银却是连军械物资都配备不齐。

不要看东瀛武士刀以锋利而闻名,可是那样的名刀却是极少数,只有高高在上的武士才有机会拥有。

至于说下层的普通士卒,莫说是武士刀了,能够拥有兵器便不错了,甚至不少士卒干错就是削竹竿为长枪。

大内义兴看向右首第一人,大内义康,乃是大内氏的家老,辅助大内义兴掌管着大内氏的财政,管理着石见国的后勤。

只听得大内义兴道:“大内义康,国中粮食、军械可齐备,那些港口外的那些明人商队可曾答应帮我们弄来明人军械?”

一直以来大内氏便同不少大明商人有所联系,多多少少的从这些商人手中获得一些军械,只是那些商人所能够带来的军械只是极少数,根本就不够一次次的征战消耗所用。

可以说大内氏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大明外购军械的努力,每一次石见国高层聚会之时,大内义兴便要问一问,毕竟能够获得多少军械,这直接关系到大内氏的统治是否可以稳定、长久。

偌大的东瀛,从来不缺少为了吃饭而从军的农夫,但是没有充足的军械,却是限制了他们的军事力量的扩张。

东瀛素来缺少铁矿,否则的话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工匠努力的打造一把把的精良兵器了,实在是他们原材料缺少,不容浪费。

大内氏空有大量的金银,却是无法获得充足的军械,不止是石见国,偌大的东瀛,大大小小的国家,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很多时候,几个国家之间的征战,伤者不少,死者却是极少数,便是因为这些交战的士卒手中根本就没有致命军械的缘故。

大内义康冲着大内义兴微微摇了摇头,带着几分苦笑道:“少量的军械倒是勉强能过高价获得,可是如果大量,这些明人根本没有这么大的能量。”

大内义兴眼中闪过一道凶戾之色道:“看来只能希望中条合利那里能够有所收获了!”

大内义兴等人都知道,这些敢于下海经商的海商,或许他们拿不出太多的兵器同他们进行交易,可是自身绝对装备精良。

大内氏不少堪称精良的兵器正是通过中条合利这一支扮做海盗的人马在海上劫掠海商所得。

随便劫掠一支商队,劫掠的货物不提,单单是兵刃至少数百件之多,差不多够他们进行两次大战的损耗了。

若非如此的话,大内义兴也不至于会大力支持中条合利在外劫掠了。

陶兴房眼中带着几分期待之色道:“家主尽管放心便是,这次中条君盯上的是一条大鱼,想来此番定然收获不小。”

想到中条合利归来不止是能够带来大量的战利品,更是能够获得大量的兵器,他所统领的大内氏家兵之中不少人可以更换更好的兵器,陶兴房便忍不住一阵的激动,恨不得中条合利马上归来。

一名家臣脸上带着几分忧色,张了张嘴,似乎是有什么话想说。

大内义兴目光扫过对方,不禁道:“村上君,你可是有什么话要说吗?”

村上正一深吸一口气,在众人的注视下,带着几分忧虑道:“家主,此番中条君前去劫掠的那一支船队怕是来头不小,我怕……”

不等村上正一将话说完,陶兴房便带着几分不屑道:“不过是一支商队罢了,就算是来头不小又如何,对方最多就是大明哪一位权贵所支持的商队罢了,就算是被劫掠了,那又如何,难道对方还能够跨海而来报仇吗?”

在场的一众人闻言不由的哈哈大笑起来。

东瀛毗邻大明,相互之间的联系却是从来都没有断绝,在大内义兴这些人的眼中,大明乃是天朝上国,但是他们东瀛也是不差啊。

虽然说大明国力雄厚,却也拿他们东瀛没有什么办法不是吗?

再说了,商人在大明根本就没有什么地位可言,尤其是大明禁海之策施行之下,那些下海的商人在法理上便得不到大明朝廷的支持与庇护,所以说他们就算是劫掠了,也断然不会惹来大明朝廷的关注,那些商人就算是有天大的背景,也绝对不可能惊动大明朝廷。

显然大明在楚毅主持下施行开海之策的消息还没有在东瀛传开,虽然说大内氏能够察觉到这段时日,自海上而来的大明海商似乎一下子多了许多,但是大内氏却从来没有考虑过为什么这些海商会突然暴涨。

反正在大内氏眼中,这些海商都是一头头的肥猪,只要被盯上了,那么就只有被劫掠的下场。

就好比被盯上了的顾氏商队一般,正因为顾氏商队规模不小,在石见国进行交易的时候暴露了实力,所以被中条合利给盯上,愣是在海上追杀了顾氏足足几天几夜。

村上正一微微叹了口气,他只能寄希望于自己是多虑了。

却说楚毅率领着那一支庞大的舰队在海上航行,天公作美,这一路之上竟然没有遇到什么风浪,顺风顺水的出现在东瀛近海。

大船穿过一片片的岛屿,按照顾氏所留下来的向导的指引下,楚毅等人终于看到了石见国之所在。

石见国以石见银山而出名,那一座高大的石见银山可以说极为醒目,遥遥望去,可见连绵山脉。

一名皮肤有些干燥发黑的老者这会儿正微微躬着身子,一脸恭敬的向着楚毅、卢大柱等人道:“诸位大人,那便是石见国的石见银山之所在了!”

这个时候,石见银山之名便已经渐渐传开,而顾氏曾几度前来石见国经商,自然对石见银山之名不陌生。

虽然说对于石见银山的产银量不是很清楚,但是也知道石见银山出产大量的金银。当然怕是只有极少数真正清楚石见银山底细的人才知道石见银山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银矿。

年产上百万两,足足持续上百年之久,一直到数百年之后,银矿才算渐渐枯竭,在这个时代可谓是亚洲第一大银矿,甚至整个东瀛在美洲白银流入大明之前,差不多占了流入大明白银的一半以上。

年产白银200吨,五六百万两之多,这么多的白银大半都通过贸易流入了大明,这还只是东瀛,如果说算上周边大小国度,甚至再算上渐渐替代东瀛而占据了主流的美洲白银,可以说大明之海贸所蕴含的利益简直是惊人。

楚毅通过千里镜看着那一座石见银山,眼中不禁流露出几分异样的神色。

哪怕是此番不能够占据整个东瀛,只占据这石见国,那也不枉他此番率领大军东渡而来了。

随着一艘艘的舰船穿过安全的水道接近港口之上所在,如此大规模的舰船出现在港口之外海自然是早早的便惊动了港口之中的一众人。

负责管理港口的乃是大内氏家臣上野中光。

一身绫罗绸缎,打扮的好似大明豪绅一般的上野中光正在几名家伎的服侍下享受着温柔乡,突然之间房门被下人拍响道:“大人,大人,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上野中光不由皱了皱眉头,冲着门外喝道:“究竟何事,如此慌慌张张,搅扰本大人好事……”

只听得那下人颤声道:“大人,好多船,好多大船啊……”

上野中光微微一愣,在几名家伎的服侍下换上衣服,踏着木屐行至门前,拉开门盯着跪在地上的下人,冷着一张脸道:“什么大船?哪里来的大船?”

有船来,也就意味着他要发财了,管理着整个港口的上野中光这些年却是自港口上面吃的脑满肠肥,这会儿一听有大量的船只前来,上野中光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能够从那些大明商人身上获得多少的好处。

Ps:《全世界除了我都是鬼》,突然看到的一本新书,就看了个简介,挺有趣,你们帮我试下毒呗!

第二十三章 咱家心胸开阔!【求推荐】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袁绍之死第六百六十七章 封神榜上有名姓【1更】第四十三章 官场老狐狸第二百八十七章 诱惑很大!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楚毅的大造化第一千零五十章 鬼门关前走一遭第三百八十六章 朕何惧之有!【3更】第一百零三章 朕想楚大伴了!【为盟主动感加更】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求上封神榜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手持七宝妙树的韦护第三百零三章 陛下没能出来!【1更】第九百九十六章 离去前的君臣对话第四百八十五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四十三章 官场老狐狸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来自超脱者的注视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圣人之下第一人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截断时光长河第三十八章 佛法精深的督主【求票】第七百六十章 楚都下江南【2更】第七百四十六章 天子竟然死了!【1更】第九百二十二章 天塌了第九百六十五章 朱厚照的直觉第一百五十四章 本督恭候久矣!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楚毅的算计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对,你们就是好欺负!第五百八十五章 夜袭武王府【1更】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天师张道陵第五百六十二章 咆哮朝堂【1更】第三百一十三章 这昏君怎么还活着!第九百八十二章 大伴的力挺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混沌之中的热闹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人族的罪人第四百九十四章 强国之间的碰撞【2更】第四百三十四章 被镇住了的文武重臣第八百二十一章 楚毅掌军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皇太后垂泪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天地量劫第九百二十三章 一波肥的气运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各路诸侯讨楚第二百五十三章 暴利动人心【4400加更】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被楚毅请下山的七兄弟第八百五十九章 摩尼教再起风云第八百六十章 大宋还是有良将的!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气运祭坛的根脚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神朝之殇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援兵就要多多益善啊!第九十四章 楚毅……他不是人啊!【1更求首订】第九百三十四章 恭请大总管过江第八百五十二章 一招扭转乾坤第二百五十七章 锦衣卫百户林振南【4800加更】第三百九十八章 壕气的天子!【2更】第四十四章 失控的楚督主【3更】第五百七十七章 给自己准备后路第八百六十三章 清君侧第九百六十二章 百丈大祭坛第七百四十七章 掌刑神君楚毅【2更】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厚照亲临军前!【3更】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我截教人多,死的起!第八百八十一章 楚某自取之!【1更】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幕后主使者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死【1更】第四百一十章 大总管入城【1更】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仿品鬼门关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通天大祭坛第九百八十章 军魂军团【2更】第六百三十一章 揣着明白装糊涂【2更】第六百七十六章 天人大能精血【2更】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徒儿,为师来也!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商贾之道与魅惑之道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懵逼的贾文和第七百一十七章 化名朱厚照【1更】第五百五十六章 心里有些慌了【1更】第四百三十八章 真是想煞朕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子有后矣!【1更】第八百五十九章 摩尼教再起风云第六百三十章 想要飞升的天子【1更】第七百九十二章 萧远山之死第八百一十章 三打一第四百六十八章 发飙的天子第九百四十二章 如来第八百八十一章 楚某自取之!【1更】第七百二十七章 又一尊天人第三百七十四章 巅峰之战【万字求票】第七百九十二章 萧远山之死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护犊子的通天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容成子的算计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气炸了的太乙真人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小将更比小将强!第一百九十八章 阁老亲自讨银两!【为盟主鑫御华夜加更】第四十三章 官场老狐狸第九百四十九章 帝王的隐忍第一百七十八章 这阉贼是不是有病!【求月票】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老师武安君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世界后续【2更】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三教盛会第四百二十章 大局已定【1更】第九百八十六章 映月【1更】第六十八章 我们只是识时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