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六章 大运勃发下的人才大爆发

面对赵构的询问,在场的一众朝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是一阵的沉寂,就在赵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的时候,一道身影自朝臣行列当中走了出来,正是兵部侍郎,尚书右丞李纲。

冲着赵构一礼,李纲神色肃然道:“回禀陛下,金国此番分兵两部南下入侵我朝,其兵锋正锐,当谨慎应对才是。”

虽然说李纲所说的这些在场一众人心中都清楚,可是在其他人都没有开口的情况下,李纲却是顶着极大的压力走了出来,自然是让赵构对其另眼相看。

大宋立国百年,善待士大夫,倒也不是没有一点的用处,至少朝中还是有一些官员对赵构极为忠心的,其他不说,至少李纲就从来没有给过楚毅好脸色看。

看到李纲开口,赵构脸上露出几分笑意道“卿家所言甚是,金国背信弃义,撕毁协议不提,竟然还派出大军入侵我朝……”

就听得一声冷哼传来道:“同一群蛮夷之辈讲什么信义,真是好笑啊!”

就见一人捋着胡须,带着几分冷嘲热讽,赫然是随同方腊归顺楚毅的吕师囊。

吕师囊在楚毅手下绝对是最为活跃的那一个,似乎是察觉到楚毅并不是太过管事,对于朝中之事也不怎么上心,在朝堂之上,吕师囊便以楚毅的代表自居,从来都不给赵构什么好脸色看。

可以说朝中一众文武,哪怕是楚毅一系的不少官员也是对吕师囊颇为不喜,这人实在是太过令人厌,大有自绝于所有人的架势,所以说此刻一众人见到吕师囊开口嘲讽天子,倒也不觉得奇怪。

赵构像是没有听到吕师囊的嘲讽一般,如果说不是顾忌楚毅的态度的话,如吕师囊这般的行径,怕是早就流放于千里之外的烟瘴之地,任其自生自灭了。

李纲性情刚烈无比,对于吕师囊嘲讽天子的举动自然是大为愤怒,指着吕师囊便道:“吕师囊,你身为陛下臣子,此刻不想着为陛下分忧,却是在这里冷嘲热讽,你倒是说说看,你可有什么办法解决那些金军吗?”

吕师囊淡淡的看了李纲一眼道:“这有何难,金人南下,分兵两路,我等见招拆招便是,只要陛下派遣大军死守城池,并且派精兵强将拦截,难道还挡不住区区蛮夷吗?”

在吕师囊看来,金人不过是一群蛮夷罢了,打仗无非就是拼的一股子蛮近,对于这等尚未开化的蛮夷野人,他就不信大宋那么多的将领还对付不了一群蛮夷。

就如大辽那些将领所想的一般,在天下人的眼中,自东北苦寒之地崛起的完颜阿骨打不过是一些蛮夷罢了,这等蛮夷根本就不足为虑,结果大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当中便被大金给生生的覆灭。

哪怕是有大辽覆灭的先例在,仍然是有许多人改变不了内心当中对金人的看法,就如吕师囊一般。

如果说是辽人进犯的话,可能吕师囊会郑重以对,毕竟大辽立国数百年,国柞比之大宋还要长上许多,这等底蕴深厚的国家已经不能用看待蛮夷的目光来看待。

但是大金呢,不过是立国数年时间罢了,根本就是蛮夷之辈。

正是因为大宋还没有在大金手中吃过太大的亏,所以自上而下,对于大金还没有太多的畏惧,如果没有楚毅的乱入的话,在经历了靖康之乱后,金人几乎将大宋的脊梁骨给打断,留给了大宋莫大的阴影。

如今大宋对于大金可没有那么大的畏惧心理,纵然是知晓大金可能没那么好对付,可是这不是没有真正较量过吗?

听了吕师囊的一番话,李纲冷笑一声,吕师囊出身并不光彩,之所以能够位列于朝堂之上,所依仗的不过是楚毅罢了。

所以说从心眼里,李纲根本就瞧不上吕师囊,甚至不愿意搭理吕师囊,而是神色一正向着赵构道:“陛下,臣举荐两位良将于陛下。”

天下兵马尽在楚毅执掌之中,这意味着大宋兵马调动要经过楚毅的同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赵构这位天子就不能够调动兵马了。

虽然说楚毅的嫡系并没有遍布军中,可是大宋兵马大半也在楚毅的掌控当中,也只有西军以及一些边镇之地的兵马还没有落入到楚毅的手中。

赵构闻言顿时心中一喜,李纲所推荐的人,肯定不可能是楚毅的手下,也就是说他可以将之收为己用。

压抑着内心的欢喜,赵构看着李纲道:“爱卿快说,究竟是何人,竟然能够为爱卿所看重。”

李纲缓缓道:“臣举荐这二人乃是一对兄弟,兄长唤做吴玠、弟弟唤做吴璘,皆是智勇双全之无双良将也。”

赵构不由的眉头一挑,能得李纲这般称赞,纵然不像李纲所说的那么夸张,想来也非是无能之辈。

坐在一旁的楚毅则是抬头看了李纲一眼,显然是没有想到李纲竟然慧眼识人,自大宋军中发掘出吴玠、吴璘这兄弟二人来。

说实话,两宋交集之际,大宋可以说是良将辈出,诸如岳飞、刘光世、张俊、韩世忠中兴四将,而吴玠、吴璘兄弟二人虽然说没有被列入中兴四将的行列,但是论及功绩的话,兄弟二人丝毫不比中兴四将差到哪里去。

要说韩世忠、梁红玉那是大宋军中的夫妻档,刘韚、刘子羽乃是父子档,那么吴玠、吴璘二人便是兄弟档。

北宋缺将,南宋缺相,这话倒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南宋、北宋外部大环境不同,北宋自檀渊之盟,宋辽两国近百年无有大的战事,自然没有太多的名将,倒是出现了一位位的良相,反观南宋,面对崛起之中的大金,以及后来者居上的蒙元,可以说百年国柞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和平的时间,连年的征战自然是诞生了一批批的良将。

值此两宋交集之际,一大批在南宋成为大宋的柱石良将已然开始在军中崭露头角。

对于吴玠、吴璘兄弟二人的名头,楚毅也是有所耳闻的,本以为李纲会举荐什么人,没想到对方竟然举荐的是吴家兄弟,不得不说,如果赵构能够知人善用的话,吴家兄弟将来必然会成为朝廷的柱石。

赵构先是看了楚毅一眼,然后微微侧身向着楚毅道:“金人南下,我大宋国柞危矣,愿宋王亲率大军,让金人知晓,我大宋并非软弱可欺之辈。”

赵构一脸期待的看着楚毅,说实话,赵构请楚毅出马,至少这一刻并没有怀有其他的心思。

赵构没有其他的心思,可是并不代表其他的人在听了赵构的话之后不会生出其他阿德想法啊。

至少在不少大臣的眼中,赵构这根本借刀杀人,驱狼吞虎之计,无非就是想要借助金人之手来对付楚毅罢了。

倒也怪不得这些人会生出这般的想法,谁让楚毅权势太盛了呢,就连赵构这天子在面对楚毅的时候都显得战战兢兢的,这种情况下,赵构的任何决定都会被人疯狂的解读。

一时之间,一众人尽皆向着楚毅看了过去,大家很是好奇,面对赵构这般的借刀杀人之计,楚毅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只见坐在那里的楚毅缓缓的站起身来,冲着赵构微微躬身抱拳道:“定不负陛下所托。”

楚毅那挺拔的身影,渐渐地走出大殿,满朝文武大臣尽皆呆滞,愕然的看着径自离去的楚毅。

赵构豁然起身,就那么看着楚毅离去,一刹那的功夫,赵构心中生出一种感动。

宋王府

楚毅拥有开府建衙之权,所以说宋王府自有一套运转的机制,就如同一个小朝廷一般,文武齐备。

此刻王府的大厅之中,数十名文武齐聚一堂,可以说在场的这些人皆是楚毅势力的核心。

一众人已经接到了消息,众人议论纷纷,有人沉没,有人则是叫嚣着杀进皇宫里去,让那狗皇帝知晓厉害。

正议论之间,楚毅缓步而来,顿时大厅之中一片寂静,众人的目光落在了楚毅的身上。

转身坐下,楚毅目光扫了一众人一眼缓缓开口道:“本总管决意出兵迎战金人,诸位其他的就不要说了。”

几名本来想要劝说楚毅不要上了赵构的当的下属闻言却是不得不闭上了嘴巴,他们好歹也知晓楚毅的性子,但凡是楚毅做出的决定,那是很难改变的,况且这么大的事情,如果说楚毅不是经过了深思熟路的话,怕是也不会轻易做出决定来,因此这种情况下,想要劝说楚毅改变主意根本就不大可能。

朱武做为楚毅的手下,自归附楚毅以来,极得楚毅之信任,这会儿开口道:“既然大总管已经决定迎战金人,不知大总管此番出兵几何,谁人领军,谁人为先锋?”

一番问题下来,在场一众人皆是精神一震,如此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但凡是心中还有热血之人,谁想要错过此战啊。

楚毅微微一笑道:“既然金人率军十万,兵分两路而来,那么本总管同样率军十万,兵分两路迎之!”

杨志、林冲等人这些年跟在楚毅身边,眼界却是开阔了不少,此刻神色凝重的看着楚毅道:“大总管,金人兵锋正盛,辽人数十万大军面对金人依然是兵败如山倒,虽然说这其中有辽人自身的原因,但是金人兵锋强盛也是不争的事实,大总管万万不可意气用事啊。”

显然是听到楚毅说率军十万兵分两路迎战金人,杨志、林冲他们有些紧张起来,虽然说他们手下也训练出了一批精锐之师,可是杨志、林冲他们很清楚,单凭他们手下的那些人马,真的对上了兵锋无敌的金人的话,未必能够占到什么便宜。

楚毅看了杨志、林冲几人一眼,笑着摇了摇头道:“本王如何不知金人兵锋之盛,不过本王既然这么决定,自然有自己的考虑。”

说话之间,楚毅目光落在了卢俊义身上道:“卢俊义,我命你为东路统帅,领兵七万,给我将完颜干离不所部拦截在黄河之畔,你可能做到?”

卢俊义闻言豁然起身,当即沉声道:“末将领命,纵战至最后一人,绝不让金人踏过黄河半步。”

说话之间,楚毅又点了十几名大将,其中包括石宝、厉天闰、武松等数名天人级别的猛将,又派了朱武随军参谋。

东路完颜干离不不过只有三四万大军罢了,就算是加上一些辅兵也不过七八万人而已,楚毅命卢俊义率领七万精兵前去迎战,倒是安心的狠。

眼见卢俊义得了东路大军的统帅,没有被点到性命的一众人一个个的看向楚毅,他们很是期待,这西路军统帅又将是何人,若是能够上战场的话,他们可不想留在这京师当中。

不过楚毅缓缓开口道:“剩下众人随本王亲自前去会一会粘罕这位金人宗室名将。”

粘罕南下一路势如破竹,打破了十几座城池,那些大宋将领根本就没有一人是粘罕之敌手,短短的时间内,粘罕之名便传播开来。

如果说早先粘罕之名只在辽地传播的话,那么随着粘罕率军南下,其宗室名将之名也随之传到了大宋境内。

名将之名又岂是等闲,若非是有着真材实料的话,怕是也不可能在大运勃发,人才频出的金国有着那么大的名头。

值此大争之世,气运勃发之下,不单单是大宋诞生了诸如韩世忠、岳飞、吴玠、张俊、刘光世这些名将,大金同样也是大运勃发,催发了一大批的沙场名将,最令人惊叹的是大金宗室在此时人才简直就是一个接一个,扎堆了一般。

就像完颜阿骨打亲弟,完颜斜也、堂兄完颜撒改、长子完颜宗干、次子完颜宗望,至于说广为人知的金国宗室名将金兀术同这些老一辈的金国宗室相比,却是差了许多。

金国能够建立,大金宗室之中一大批的猛将、名将却是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就在粘罕南下的途中,楚毅同样率领三万大军出京师,北上迎战。

一座帅帐之中,十几名将领聚集一堂,此时在场一众人却是一个个的面面相觑的听着负责东厂情报机构的杨志介绍着金国的情报。

实在是金国立国时日太短,大家只知道金国兵锋强盛,但是对于金国内部的情况却是鲜少了解。

此刻就听得杨志神色肃穆的道:“根据我们的人所打探来的情报,金国实力极其惊人,尤其是宗室强者辈出,其他不提,单单是阿骨打所封之开国十二金源郡王,其中天人之境强者足足有八人之多……”

【如有重复,请稍后刷新一下】

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怀疑人生的王司徒第八百六十五章 大都督北上弟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西岐造反了第七百五十八章 一巴掌撂倒的慕容龙城【1更】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懵圈的张鲁!第一百七十五章 打脸来的如此之快!【求月票】第一百零三章 朕想楚大伴了!【为盟主动感加更】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楚毅嘲妖神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赐婚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落荒而逃的广成子第一千一百二十二 章 军魂军团:落凤箭卫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倒霉的袁公路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飞升异象:天地震怒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手持七宝妙树的韦护第三百零二章 弑君能是小事吗?【3更】第一百二十章 携银千万归京第五百三十四章 给天子吹耳边风【2更】第八百五十六章 你这是要抗旨吗!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气运神龙异动第五百七十五章 港口大捷【1更】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始皇,陨!大秦,亡!第九百三十一章 专治不服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太傅要为基儿做主啊!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九曲黄河第七百七十五章 名动天下楚抄家【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三十九章 要握紧枪杆子【求月票】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伴不见了!【2更】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鸿蒙紫气有毒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生了第九十二章 勾连异族第二百六十二章 扒灰的传言!【1更】第五百五十二章 京城哗然【2更】第六百六十三章 联军的绝望【1更】第六十一章 杖责可扬名!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楚毅:咱们一起伐天吧!第五十三章 这剧本特么的不对啊!第二百二十七章 祸不及家人啊!【感谢琉璃100张月票】第九百八十一章 联军入侵大明第六百四十五章 我们爱好和平!第七十章 孽徒,给我跪下!八百四十九章 露出獠牙的楚都督第二百零七章 督主又挖坑了!【求月票】第四百二十章 大局已定【1更】第二百四十三章 脸好疼!【3200票加更】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气运流逝第三百二十七章 督主,狡兔死,走狗烹啊!【2更】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口出狂言的楚毅第一百五十九章 脑袋掉了碗大个疤!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大天尊的底牌第二百一十七章 令狐的江湖好友们【求月票】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准圣接连陨落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赐婚第九百三十五章 搂草打兔子第九百六十九章 为天子张目第五百二十六章 陛下却是清瘦了!【2更】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子有后矣!【1更】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快请平泽乡侯!第四百二十二章 亲往明军大营【1更】第四百四十章 皇后急了第八百九十四章 吓破天人胆第五百四十八章 何人可制此獠!【2更】第一千零四十章 名将第八百五十一章 教主不妨试试看!第八百五十六章 你这是要抗旨吗!第五百六十一章 嫉妒令人发狂【2更】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反复无常韩文约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神朝之殇第三百七十五章 剑圣之殇【1更】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九曲黄河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子的私密【求月票】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投降真香第九百九十三章 神秘强者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假传皇后谕旨第四百二十五章 草原血色【2更】第一百九十六章 楚某会去祭先贤的!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曹氏人才济济第五十三章 这剧本特么的不对啊!第四百五十六章 还能跨海而来报仇吗?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接连上榜第二百七十七章 我问心无愧!【6400加更】第五百零六章 抄没来的可怕财富【1更】第五百五十一章 飚演技【1更】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至尊至圣的果位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朕要在这里等大伴回来!第一百六十七章 陛下是如何知晓的?第一百六十七章 陛下是如何知晓的?第六百一十七章 气运之火炼魔头【1更】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后土氏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我大明从不欠人情!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大伴,朕被欺负了!第九十章 驻马公府前第一百九十八章 阁老亲自讨银两!【为盟主鑫御华夜加更】第五百九十六章 朝堂上的奇葩第一百四十八章 陛下用心良苦!第八百五十章 大王亲征第四百九十一章 有本事就上岸来!【1更】第八百一十八章 来自厂督的叮咛第二百六十章 让楚毅亲自登门谢罪!【2更】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帝都沦为废墟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孔宣无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