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考场波折(3)

这消息轰动钱塘县。

如果你不相信猪会爬树,偏偏又发现猪爬上树了,这是一件多么让人难受并感到不可思议的事呀。

对于连笔也不会抓的唐三居然考上秀才这件事,邵仲文也不是傻子,他当然明白其中隐藏猫腻。

邵仲文立即到县里翻查他的朱卷,发现他的朱卷不见了。而唐三的卷子,从题目到立意,看起来有些眼熟,顺顺溜溜十分熟识,这不是我做的文章吗?再看第二遍,第三遍,一字不差。天啊!邵仲文气得浑身发抖,他发现真相了,这个真相差点儿把他击倒,原来自己考了几十年不中的原因在于此,原来自己一直替别人做嫁衣裳。这个真相让邵仲文的心如被猫抓,使他痛苦不堪,再也按纳不住。你们这些混蛋太可恶了,我要告你们。

说干就干,邵仲文写了一张诉状,唤来李甲、王婆富作伴助威,一齐赶到县衙击鼓告状。

监场官吏接过邵仲文诉状,看完之后,准他投递。传唤当事人,择日再审。

唐伯康绝不慌张,又摆下戏筵酒席,跟任富来商量对策。任富来阴阳怪气地望着唐伯康问道:“你还有钱吗?”

“有。”唐伯康毫不犹豫地回答。

“那用得着商量,该怎样做就怎样做,还用得我教你怎么做吗?”

唐伯康心领神会,暗暗点头。

过了几日,监场官传唤邵仲文上堂问话。邵仲文卷袖握拳,义愤填膺地道:“大人,你要替小人做主呀,县试有人作弊,截了我的卷子,抢了我的功名。求大人明察秋毫,清清弊窦。”

监场官讶然道:“竟有这样的事,谁这么大胆?”

邵仲文道:“便是唐伯康的儿子唐三,也不知他弄什么神通,他的朱卷跟我的墨卷一字不差。”

监场官向邵仲文问道:“你有什么凭据,你凭什么说他的朱卷抄你的,你拿出你的原卷来给我看看。”

邵仲文的原卷早被那些誉稿的抄誉生截下销毁了,那里还找得出什么原卷对证?邵仲文一时被监场官难倒了,哑口无言。

监场官拍案而起,骂道:“无凭无据,显然是妒才生事。看你一把年纪,免你敲打,退堂。”

“不对。”邵仲文兀自不服气,阻止那监场官退堂,滔滔不绝分辩道:“那个唐三,笔也不会拿,斗大的字尚不认得几个,他怎会是县考第一?”

监场官早已收了唐伯康的钱,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眼见邵仲文还如此不知进退,冷笑道:“不识字怎样?因为他不识字才让他中秀才,好让他读书认字嘛。如果他象你这样才高八斗,还用得着上学读书吗?”说着把邵仲文的诉状取来,在呈子上面批了两个字:不准。

邵仲文气得血压暴涨,当时昏倒在地。幸亏李甲与王婆留在旁扶持救援,摁人中,捶胸捋背,才把邵仲文从鬼门关拉回来。

李甲与王婆留把邵仲文连拖带扯,扶到客栈。可邵仲文象疯了一样,整日胡言乱语,骂不绝口。没钱,就意味无权无势,空逞口舌之狠又有什么用呢!

经这事打击之后,邵仲文一病不起,倒在床上。神智时而清醒,时而糊涂。邵仲文神智清醒时,还是忍不住破口大骂:“可恶呀,大部分的官员都不知心存大义,却只知贪赃枉法,却不知为民请命。大明朝让这班家伙当权主政,老百姓怎会有好日子过。老天爷呀,为什么让这些人当官,而不是我呀!若苍长眼,让我中举当官,我发誓把你们这些贪官污吏赶尽杀绝。”笔者读史,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大多数贪官污吏都是一帆风顺中举做官的人,这些人在倒台之前仕途得意,可谓平步青云,没有什么波折,对自己在老百姓中的评价也不怎样在乎,甚至不惜拿自己前途作赌注,在贪赃枉法路上越走越远,直至身败名裂;而一些屡试不第的历尽波折才中举的读书人,一般比较在乎老百姓对他的评价,基本上能廉政自律,对贪赃枉法的官员深恶痛绝,千方百计打击报复这些曾经妨碍自己进入官场的讨厌鬼。如果让邵仲文这样的读书人进入官场,他也会采取一些措施对他看不惯的贪官污吏进行打击报复,清官就是这样炼成的,有时候可以这样理解。

王婆留听见邵仲文整日唠叨说这大明朝的官员不仁不义,对“大义”这个名词不免甚感兴趣,大义?什么是大义呢?就望着邵仲文问“爷爷,什么是大义呀?”

“大义就是“圣勇义智仁”。忠君,爱国,胸怀天下,兼济苍生。唉,你年纪尚小,不可能明白这些事,还是过两年再说吧。爷爷现在只能告诉你,做人要正直,要嫉恶如仇,要有良心,要有诚信,任何有违良风善俗的事都不要做,否则会遭报应的,明白吗?”

“哦,爷爷,原来是这样呀,我明白。”王婆留似懂非懂,点头称是。实际上他也很闷纳,比喻说南塘镇的居民骂他是狗崽子的时候,脸上也显现出嫉恶如仇的表情,一种代表正义的优越感。好象他王婆留干了什么大奸大恶伤风败俗的事一样。王婆留每次遇上南塘镇居民凛然正气的指责,身子不由自主震颤发抖,缩成一团,恨不得找个地洞藏起来。我做过什么呀,王婆留心中承载着无限疑惑。他努力搜索枯肠,把混沌的脑袋梳理几百几千遍,也想不出自己干过什么有违良风善俗的事?为什么你们这样痛恨我?打击我?欺负我?

你们的大义,难道是欺负小孩子吗?这又算什么大义?难道这叫有良知吗?王婆留双眼噙泪,一肚子委屈愤怒无从发泄,对孔夫子的大义不免存疑。

中国政权自古就师承一种连坐的恶法,对犯罪人的亲属有罪推定,对犯罪人连坐九族并祸及数代。古人都认为:当道莫种棘荆树,他年免挂子衣。并认为这是天经地仪的真理。祖宗作孽,儿孙跟着倒霉。文\革期间,笔者家乡就发生一件怪事。有个小孩因家庭出身不好,是个地主崽,成为同年孩子打击、排挤、嘲笑的对象。地主崽所谓的地主出身,其实也很渺茫,向上追溯,已经是几代前的事了,是太祖太爷的事,到了他地主崽这一代已穷得一穷二白,可是地主崽依然还要背负地主的恶名。给地主崽无情打击的人,不仅是那些不懂事的贫下中农孩子,还有很懂事的村夫俗子,老太太,老革命家,甚至于读书识字的人………,大家对地主崽没有任何怜悯,只有咬牙切齿的仇恨,恨不得置之死地而后快。地主崽无法背负他列祖列宗留给他的沉重屈辱,最后只好跳进鱼塘自杀了。

第三十六章 傻子营销第四十七章 偶很可怕第五十一章 明山和尚第三十九章 冤沉狱底第六十五章 镰仓武士(3)第九十四章 活着离去(中)第七十二章 我的母亲(1)第四十六章 落拓江湖路 失魂野狼谷(1)第五十三章 霜侵雪害第二十章 客栈夜话第六十一章 虎狼发威第二十八章 吴越吟游第八十三章 当票玄机第十二章 侠义良心第七十四章 玄武老人第十六章 梦境现实(1)第十章 折腾斗智(1)第五十三章 不反皇帝第七十四章 三个倭子第十四章 儿女情歌第八十九章 拯救孩子第三十二章 应聘保镖第三章 力挫群雄第十八章 比武赛约(7)第二十五章 猪突猛进第六十一章 神的奇迹第二十一章 你是二龙第五章 东渡准备第五十九章 墨攻武卫第一章 女将出马第五十七章 请托求人第八十五章 达成目标第十一章 铁拳育成(4)第二十七章 再回仙游第六十三章 蛮浙内哄第十八章 五十流寇第十三章 比武赛约(2)第九十章 骨肉相残(1)第四十三章 独斗豪强第四十三章 邻里乡情第十三章 豪强巨宅第四章 热血天诛(4)第四十章 柳暗花明第五十八章 战与不战第四十二章 铁肩担当第六十九章 新的征途(下)第二十四章 突犯会稽第六十七章 雪恨不烦刀 诏冤何用戈(1)第八十五章 达成目标第四十三章 怒举柴刀第四十二章 围堵如恶梦 追兵似附形(3)第十章 白纸涂鸦(4)第五十八章 互相试探第四十四章 投奔怒海第十章 白纸涂鸦(3)第十二章 撞入刘门第七十三章 大争之世第二十二章 岐路徘徊第十一章 铁拳育成(5)第二十九章 幕后黑手(6)第七十七章 暗流汹涌第十四章 裹胁从盗(2)第七十八章 嘎然而止第二十四章 最后晚餐(1)第三章 傲剑狂刀(7)第十章 重伤初愈第三十章 黄龙遇倭第六十章 大气形成第九十章 骨肉相残(1)第二十九章 以父之名第六十章 忍术天诛第四十三章 独斗豪强第二十章 要钱要命第七章 热血天诛(7)第五十九章 和敬清寂第三章 死人仙道第十章 女人鱼精第三十五章 混战一场第七章 流落异乡(2)第四十八章 围城打援第七十一章 精兵出击第十五章 酒局试探第九十一章 智胜群雄(上)第五十八章 樱木露娜第七十七章 暗流汹涌第六十四章 移花接木手 巧计设毒谋(1)第十七章 孤军奋战第七十章 记得我吗第三十七章 奔走仙游第七十三章 大争之世第九十章 刀催剑逼第四章 御姐驾到(下)第四十一章 欠债还钱第五十一章 明山和尚第十五章 邪恶凶器(2)第五十六章 一呼百应第二十八章 致命委托(中)第三十七章 龙凤混战第七十章 加布毒箭第八十章 怒荡千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