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传朕的旨意

乾隆现在很愁。他的面前堆了一堆地方官递上来的折子,河南、安徽和山东省,都缺粮。连北京城里的粮食也大涨价了。

南京被复汉军攻占,镇江比南京更早的落入陈鸣手中。漕运为之受阻,苏北、山东运河沿线数万船夫漕丁处在失业的边缘,更重要的是,漕运的断绝让京津地区少了四百万石粮食的保障,这让整个京津地区都陷入恐慌。

进入三月以来,北京城的粮价五天一小变,十天一大变。一直在飙涨。

往年,每年的农历三月一日至十月一日,这就是大运河的漕运时间。源源不断的粮食、江南土产和一些别类物品,顺着大运河抵到北京城。沿途散着荣光还在不停滋润着苏北、鲁西的运河沿岸线。

这个时代的漕运船只是可以光明正大的夹带土产的,或是粮食,或是别的什么东西,几百年的时间和这般规矩使得大运河沿岸展成了明清时期中国最为密集的城镇聚集带。

但是今年不同了。复汉军剑指南京,两江总督和江宁将军的目光都在看着复汉军,高晋哪里还有啥心思去管漕运。结果复汉军抵到南京以后,马不停蹄的奔袭京口,在那里一举缴获了几十万石粮食还有数百艘没能逃走的漕船。

更因为京口的断绝,整个运河大动脉就此堵塞。在那一日后,再没有一粒粮食从江南运到过山东和京津。

而随着四月份的到来,受战争影响严重的河南先缺粮,接着就是安徽的皖北,清廷在抽调兵力财力物力去支援增援河南的时候,肯定是就近啊。安徽的地方官多次压榨搜刮,现在皖北缺粮了。还有那山东,往年漕运夹带的粮米物质可达规定货运的两成许,那些粮食和江南土产,漕船又不会都带去北通州,就在大运河沿线‘消费’了出去,所以铸就了淮安、临泽等地的一时繁荣。

现在漕运断绝,淮安和临泽的商机就一去而不复还。

山东省距离河南战场还远,在农业种田上并没受到复汉军太大的影响,但运河沿线人口密集的城镇区域是真的短缺粮食了。再加上从去年秋冬开始,就有大批的河南百姓成群结队的逃荒过去,那是百万做单位的,本身就给山东增添了粮食上的负担,现在不少地方就6续出现了缺粮的情况。

乾隆能怎么办?他不可能拿京津的储粮去赈济河南、皖北和山东啊。那样的话明天北京城的米价就能涨到五两。河南、皖北、山东都可以乱,独独北京不能乱,京津不能乱。

“皇上,傅恒求见。”

“让他进来。”

乾隆押了一口参汤,对吴书来道。

“奴才傅恒见过皇上。”一进来傅恒就规规矩矩的跪在地上。三十年中他能在乾隆心里地位始终巩固如一,这份不狂不傲不骄不躁的秉性,是最为重要的。作为乾隆的小舅子,正牌的,他姐姐是乾隆的元后么。傅恒也快五十岁的年纪了,他的大儿子福灵安去年就死在了云南。不是战死的,是病死的。

历史上的傅恒也因为去云南统兵督战,病死在了那里。一个不大的缅甸,搞掉了富察氏这乾隆朝前中期第一豪门的半壁江山。但随着乾隆接受了缅甸的罢战议和,现在身体还好的傅恒活过五十岁的可能是妥妥的。而且他的次子福隆安,年仅二十三岁,刚刚被擢为工部尚书、军机处行走。显然这是乾隆对于富察氏的补偿,补偿富察·明瑞的死。用对福隆安的提拔和封赏来表示自己对富察氏的宠爱依旧。

“皇上,闽浙总督崔应阶急奏。”

抬起头来,傅恒脸上多次了一丝红润。崔应阶的这本急奏,堪称救苦之甘霖啊。

在南京被围,京口被占,漕运断绝以后,关注这件事的不仅仅在北京,还在全国各地的督抚大员。这些人很清楚四百万石漕粮对于京津和满清朝廷的重要性,漕粮一日被断绝,大清的命脉就一日被叛贼死死地掐着。

崔应阶汇同浙江巡抚熊学鹏,不仅把目光看向了海运,更真真塌下身子了解了海运,还有海运的主力船只沙船。

这种最大载重能达到5ooo石的木帆船,在东南沿海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出现的时间已经不短了,性能和安全性都值得信赖。崔应阶奏报说,他准备以四十艘木帆船在宁波启程,先期试运,如果可行,福建、浙江将以海运代河运,以供应京津所需。

漕粮海运放到和平时候,绝逼能引起满朝上下的轩然大波。这样会导致传统的官解官运的河运漕粮体制的崩溃,也导致河运漕船业的衰落,导致大运河沿线城镇的衰落。谁敢提出这样的建议,谁就会被成千上万的人****夜夜的诅咒,咬牙切齿的痛恨。

可现在是战争年代,南京都沦陷了,京口都他么被复汉军改回镇江了。这种情况下,能把漕粮运送京津,就是第一能才。河运改海运,就是万口称赞的能吏。

乾隆拿起奏折详尽的看了一遍,脸上的愁容消散了不少,崔应阶和熊学鹏难能可贵啊。奏折中提到了元朝的海运,的确,蒙元时候都能走海运春夏二运,我大清如何就不能了?

陈鸣这跳梁小丑,以为卡住了京口,掐住了大运河,朕就手足无措了。那是妄想!

“传旨,在京诸官员检校自家古籍,有关蒙元漕粮海运之书籍文献者,皆可呈朕览阅。”

乾隆恢复了天子之尊的雍容气派,这件事他要大肆铺张的宣扬出去。海运漕粮能不能真的管用且不去说它,只此事传播于民间,就可解朝廷当务之急,安定了民心。

“传朕的旨意,崔应阶、熊学鹏有心为国,忠心可嘉,赐双眼花翎。”

仿佛一块压在胸口的大石头被搬开了,乾隆皇帝这个时候整个人都是轻飘飘的。海运,是啊,运河不能指望了,可还有海运。只要江南两广的钱粮源源不断的运到京城里来,豫西贼寇,何愁不能值日荡平?

贼兵兵甲犀利枪炮过人,那朝廷也造!而且已经在造。

大清的棉甲是经过战争考验的,大清的枪炮难道还比不过一群反贼?在京的那些传教士中,未尝就没有第二个汤若望,第二个南怀仁。只要朝廷需要,大清的万千士子里,难道找不出第二个戴梓?

大清富有天下,大清富有四海。只要海路一通,京津缺粮之急顿解,国朝安定,要从几十万国族健儿之中选拔出一支能打仗的强军,还不是轻而易举?

对着天空乾隆长吐一口气,自从京津粮价高涨,他受到地方上送来的缺粮奏折之后,胸口中憋闷下的这一口郁气,终于吐了出来。

原本这几日有些灰的脸色也瞬间布满了健康的红光,乾隆哈哈笑着,鲁山,陈惠陈鸣,跳梁小丑尔。

北京城,四海升平茶馆。

余则成没坐柜台后边,他是大老板,又不是掌柜的。几个月时间过去,余则成已经再在城东盘下了一家酒楼和一家旅店。在京的河南会馆里,余则成来来去去也跟不少河南籍在京商人混的熟悉。还靠着这些人的引荐,跟两个出身河南府的官员拉上了关系。只不过这俩官都是五六品的小官。

一个外表很憨厚的伙计挑着担子进了后院,片刻后他来到了余则成,也就是高竟成房间里,“东家,京城的粮价又涨了。一斗大米都要三钱三分银子,这眼看着是要翻倍喽……”伙计憨厚的脸上溢满了笑容。复汉军掐断了漕运,北京城的粮米是应声而涨。现在一斗米三钱三分银子,也就是一石大米要三两三钱银子。粮价翻倍是还远着呢,但也溢价过半了。

“大都督拿下了南京城,掐断了大运河。这满清鞑子果然坐不住了。”高竟成心里清楚,这几天里,不管是茶馆还是饭店。高声叫骂的八旗子弟比往日多出了许多,调子还恨了许多。

“东家,那是大都督真正挨着了他们。这漕粮一断,旗人们的铁杆庄稼就难说还有多少了。他们当然跟被踩着了尾巴的兔子一样跳起来了。”

伙计来到北京城也有几个月了。他算是看透了这些‘国族’,一身的本事全长在了嘴巴上。用大都督的话说,就是嘴炮放得很厉害,真真到用他们的时候,一个个全麻爪。

这群人在复汉军逼近江南以前,说起复汉军的时候都给人一种做戏的愤怒,大庭广众之下对复汉军和陈惠陈鸣父子的辱骂,更多是一种吸引人眼球,看看我多牛逼的表演。反正他们每月该拿的饷银粮食一粒一钱都不会少,也用不着他们去卖命,他们自然乐得在众目睽睽之下如此表现自己的愤怒和英勇。就好像‘刷那啥’一样,今天你刷了,那明天我比你刷的更厉害。

即便是荆州之事传过来,在京的旗人经过几日真正的愤怒之后,也迅恢复原状。并且隐隐喷起了上面的‘无能’来了。

南京之战,清军打的是绝对的窝囊。不过还好,高晋、容保无能归无能,却带着好几万旗人跑出来南京城,虽然随后又遭受了大败。那支队伍就在句容被击散,可也没听说有多少旗人被复汉军俘虏了。再加上之前京口被占,漕运断绝,京中粮价飞涨……

被复汉军的作为真正触及到了切身利益的八旗子弟们,全忙着表对复汉军痛恨至极的恨,似乎没多少人去关注南京驻防八旗和他们的家属的命运了。(未完待续。)

第八百一十五章 朝贺第五百七十五章 最毒莫过文人心第二百零二章 畜生,畜生……第617章 泗水的枪声第三百三十六章 速杀我,速杀我……第八十四章 坦克驰骋披靡第一千一百零四十三章 极乐天堂第三百一十一章 八方汇聚第一千一百零六十六章 中国走狗第四百三十六章 希望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陈鸣‘济’天下第一百四十章 捷报传来第二百七十九章 南路死战第八百一十九章 承天十二年第四百二十九章 噩梦第七百四十二章 新生第八百七十一章 陈氏悖论!第六百章 天子家奴第三百六十一章 当复汉军的顺民第四百九十七章 晋商第四百一十六章 ‘我大清’真心牛掰啊!第一千章 撒花祝贺第八百二十九章 御驾亲征,髀肉复生第六百六十四章 陈鼎对弟弟妹妹的许诺第四百八十章 首战,拉开序幕第七百三十四章 无题第三百二十九章 官商第二百八十四章 狂轰滥炸第八百六十一章 战火中成长第一百八十九章 人性第七十六章 恨!恨!恨!第七百四十五章 酒井君,你的脸肿了么?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引爆美利坚第三百九十二章 富贵返乡第七十一章 情报第六十四章 南阳镇荆紫关协汝州营第二百四十六章 八月十五杀鞑子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钓着日本的香饵第九百四十四章 陈汉的份量第九百四十五章 纳尔逊这孙子第四百二十一章 蚩尤显圣了第五百八十五章 陈鸣的自信第八十六章 宜将胜勇追穷寇第六百九十九章 汉化朝鲜第三百一十八章 雨中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走出‘低谷’的俄罗斯……第五百零七章 驱逐舰第九百四十三章 另一条运河第一百六十八章 乾隆第二百一十章 黔驴技穷!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紧急动员令第九章 统一战线第七百零八章 李建成也是一种荣誉第三百五十三章 陆战丹阳第一千一百零五十二章 “狼”来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打鸡血第六百六十五章 红果果的叛国第五百八十四章 燃烧的鹿儿岛第八十七章 救救汝州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陈汉在准备战争第三百四十七章 长沙陷第四百五十八章 佩里埃的羡慕第二百一十二章 天魔解体大法第八十八章 破贼之大好时机!第一百三十五章 打鸡血第七百四十三章 太皇太后第一百九十七章 将军府第一百一十四章 割辫子第九十二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第九百二十六章 藩国不容易啊!第七百零八章 李建成也是一种荣誉第六章 陈惠请客第二百一十章 黔驴技穷!第七百九十章 战略之新发现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登陆美国第九百八十九章 华夏大帝国!第一千一百零三十三章 勇士与懦夫第八百六十八章 民族大融合第一百八十七章 选择与负责第五百八十九章 唐人的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刺杀第七百三十五章 利益交换第八百九十三章 世界的波动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硬怼第三百三十八章 参军,招工第一百三十八章 炮火中的挺进第八百七十七章 陈皇帝出的难题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朕之口,入你之耳第六十一章 不仅无过反而有功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罪了又怎么滴?第五百一十七章 内斗倾轧第四百四十章 不学而有术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不同于‘中国’的中国第一千一百零四十八章 陈鸣被套路第三百九十七章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变化第一百三十八章 炮火中的挺进第八十章 内心的独白第六百二十六章 荣誉需要‘特权’来衬托第九百八十五章大鱼吃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