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命运的抉择

对于秦大成这样的江南名士,如果他肯投效复汉军,这是复汉军的‘成功’,可以作为一杆旗帜,在全国各阶层面前挥舞呐喊。但很显然秦大成不愿意成为这面旗帜,什么民族大义华夷大妨都比不过一个‘利’字,金钱之利,名誉之利,陈鸣最初‘用秦大成的娘来威胁秦大成,用秦大成来威胁他的娘’的设想,刚刚实施就遭遇挫败。

甚至从秦大成这里收到的信息让陈鸣对于江南其他的文人名士,也兴趣大落。

双方的立场就不一样,屁股就没坐到一处,想让这些人真正投效,为时尚早,也真的很做吐!

“大都督,魏主任来急报。”这时刘武拿着一个朱红色竹筒匆匆的跑进来。陈鸣心头的讪讪之感一扫而空,神色微微凛然来。魏秀志的急报,他跟蒋天放对付苏州清兵,突然来急报,可是大大不妙。如果陈鸣没记错的话,昨天这个时候是蒋天放来的大红捷报。

这大红和朱红,一字之差,可是谬之千里。而且信人是魏秀志而不是蒋天放。

陈鸣从腰间掏出一个小本本,这是一本缩印的千字文,顺序当然是打乱的了。作为这次战斗期间的密码本,而魏秀志来的急报上很短暂,一共三十三个字:夜破吴民团,晨曦蒋亲攻浒墅,为枪毙命,以吴父换蒋尸。敌三千渡太湖,逼无锡,退!但交代的很清楚。

队伍夜破吴熊光的民团,然后蒋天放亲自带兵进攻浒墅关,被清兵用鸟枪击毙,魏秀志用吴熊光的父亲换回了蒋天放的尸。而且清兵有三千人通过太湖,威胁其军后路无锡,魏秀志已经退兵。

明明大好局面,却因为蒋天放的突然战死,而一下子败坏了来。

不然,苏州的那路复汉军,蒋天放带领着他们返回无锡,清军的攻势根本不是威胁。

但是作为一军之的蒋天放就那么的死了,一下子事情就棘手了。

刘武立在一旁,静静地等候着陈鸣的吩咐。刚刚陈鸣译出密码后,那内容真吓了他一大跳。蒋天放竟然战死了,这可是复汉军自成军以来陈鸣手下第一个阵亡的营官一级军官啊。

“命令陈安同,迅带一队人赶去常州。告诉魏秀志,无锡保不住了就退回常州去。但常州一定要稳住。”大部队这边的浦西攻略刚刚开始,陈鸣还不想立刻收兵回撤。

陈安同是他放在南京的留守军官之一,复汉军宪兵营的营官兼军法处主任,虽然平日里很不得军中将士的耐烦,但不得不说,陈安同的‘威望’在军中是很高的。

陈鸣要他去常州镇场子,只要士兵的心不慌不乱,靠着那路人马的实力,守住常州绝对不成问题。陈鸣虽然刚刚扩充了部队,扣除了九江、安庆和扬州后,手中水6军还过两万,但不动弹的时候似乎还有余力,而一旦动攻势,面临着清军越来越多的兵力,这次出击中的他就再次感受到了兵力不足带来的困扰。

淮安的大军不敢走宝应来攻高邮湖,但他们能走盐城啊,顺着古盐运河,他们能够一路赶到海门厅。无论是配合着广东水6援军进攻南通州,还是在富安场就半岛直接向西威胁泰州,直接让江北的黄捷感受到压力,他明显的向陈鸣表示自己手中的兵力不够用了。

清军各部若是单独行动,对付复汉军根本造不成影响,但他们要是能有一个差不多的配合,就比如现在,那威胁就翻倍的上涨了。

扬州和镇江要都受到重大威胁,陈鸣还能带着大军扫荡松江、苏州府么?他只能回兵。这种钳势如果不尽快打破,随着清军抵到的兵力和汇聚的民团越来越多,复汉军的南京防御圈所受到的压力就越大,最终局势翻转,复汉军由攻转守,清军由守转攻。

那时候,就是陈鸣离开江南的时候了。

“让前线部队加快度,五日之内夺下华亭!”

……

“让傅良给我狠狠的打,夺下无锡。五天内,本将军要兵临京口。”

浒墅关内,江宁将军容保情绪昂奋的大叫着。陈鸣要五天内夺下华亭,他就要五天内兵临镇江,只因为苏州清军真心的捡了个大便宜。复汉军在浒墅关下一战即退,搞得满苏州文武官员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直到吴父看到那被击杀的蒋天放的画像之后,一眼就看得出这人就是那个要活剐自己的贼酋,苏州清军才总算弄清楚了复汉军退却的原因了。原来吴熊光指挥鸟枪打死的那贼将,是他们的大领。

这下子那些眼红吴熊光的人就真的要眼红他了。民团损失巨大算什么,有了现在这个功劳,吴熊光就是只剩下孤家寡人他也是大清朝的功臣。

而这下子容保也来了信心,诸多的苏州清军文武大员也有了自信,他们要围魏救赵,兵下镇江,一定会迫的陈贼大军不得不丢掉松江,返老巢。

这是绝对绝的功劳。

而且风险性不大。盖因为整个江南都知道复汉军的主力杀奔松江去了,苏州府也就是阳澄湖以北区域遭了劫难,至于之前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的常州复汉军,那明显就是一支偏师。能把清军打的落花流水,那是清兵没有注意,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而现在他们的大领赫然意外的阵亡了,这支复汉军在苏州军政大员们的眼中,俨然从一根硬骨头就变成了一块没骨头的大肥肉。

……

苏州城中,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这是一处很简陋的屋子,面积好不足丹徒老家王宅的十一,可就是如此简陋的屋子,一个月的租金都高达三两纹银。偏偏王宗荃家在逃亡的路上遭遇劫匪,一家五口人的性命倒都还在,家当却被抢夺个七七八八。

王宗荃现在街头给人代笔,生意对象主要是那些当兵的,兵荒马乱中家书最为重,王宗荃倒是不缺生意,但靠他与人代笔挣的这点钱要顾住一家五张嘴外有房租,那显然是不够的。

王宗荃的大女儿和小儿子在家陪她母亲,王氏的身体不怎么好,逃难中受了惊吓,其长子王之政在苏州一家药房里做学徒,因为王之政读过书认得字,人也伶俐透彻,加上房东做保,上个月很幸运的被药铺选了中。双边签了三年的契书,没工钱,可好歹为家中剩了一张嘴。

王宗荃是很恨复汉军的,如果不是复汉军,他们一家还在丹徒舒舒服服的过日子,长女的婚期更是订在今年七月,现在全家人都在忙着给女儿备嫁妆呢。王家是小地主家庭,有一二百亩地,在江南这种人家已经算是乡绅了。

现在,一切全完了。

可慢慢的王宗荃已经恨不来复汉军了,他现在更多地是为赚钱奔波,更多地是为自己一家人早早的逃进了苏州城而庆幸。王宗荃虽然这些日子没有再出过苏州,却也听说了城外数十万难民被关在外头的惨状。

“爹,快坐下来歇歇,汤饭过会儿就好了。”

十六岁的大女儿给王宗荃端了一碗水。王家晚上是不吃干饭的,一天三顿只有早上吃干饭,因为要给王宗荃备中午吃的食物,王宗荃作为全家的顶梁柱,是一天两顿干的。而王家其余的人就一干两稀。

“当家的,官兵都开出城了?”王氏坐起身来,但没有下床。屋内又湿又热,窗户门全打开也让人感觉不到一丝儿风,脸色微微白的王氏额头上明晰晰的汗水。她身子虚,却也受不了这闷热。

“爹,官兵能打回咱老家么?”才七岁大的小儿子期待的问着。

王宗荃一手端着碗,一手摸了摸儿子的头,“哪有那么容易。官兵是很多都开出了城,今天只家信我就写了三四十封。”一封家信三五个子,王宗荃口袋里沉甸甸的全是铜钱。“但陈逆要是那么容易就能打败,他们也打不到江南来了。”

“苏州这里水太多,水网密布,现在又是梅雨时候,贼军的大炮拖不过来,还正巧被吴举人打死了大领,人这才退走去。要是换到他们的老巢,上百门大炮一溜排开,要多少人命填进去才能拿下啊?”

王宗荃摇头哂笑着。苏州当兵的都是什么德性,来苏州城避难两三个月的王宗荃清楚地很。这里的绿营真的很烂很烂,就如他老家的一样。他们要是有这么大的决心填人命夺下镇江,那还不如先把吴淞口管一管,听说现在天天都有满船满船的硝石硫磺被拉到陈逆那里交易。

复汉军用五倍的价格公开收购硝石硫磺,要是成品的火药,就更好了。

王宗荃小儿子期待的脸色又暗淡了下来,就是王氏也叹了长长一口气。

“爹,娘,大姐,小弟,我回来啦。”

屋子外突然响起了王之政的声音。王宗荃猛地站起身来,王氏靠在床头的身子都一下绷紧。那从门口走进来的少年可不正是十五岁的王之政,手里还拎着几服药和一个油油的纸包。

五副药,十个肉包子,一串钱,王之政带回家的东西让王小弟高兴极了。但王宗荃和王氏,还有王家大姐都面色沉重。他们记得可是清楚,王之政签的契书是没任何工钱的学徒,现在这是怎么啦。

“我也不知道,掌柜的给的。这五副药都是温养身子的,让俺娘隔一天喝一副,一副药能煎三次。”王之政事实上已经知道原因了,药店掌柜的根本就没有了瞒他,不仅是他,跟他一块进药房的另外四个学徒,还有药房里本来的学徒、伙计,以及坐堂大夫们,全都被官府征用了。

官军要上阵厮杀,那就免不了要有受伤的,那就用得到他们药房里的大夫了,至于王之政这样的学徒,也正好随从军中打打下手,帮个忙。

王之政可不敢跟父母说实话。要是说实话了,他爹娘保管不让他再回药房。可他都签了契书了,除非逃出苏州城,王之政就脱不开药房‘势力’的笼罩。而都要山穷水尽的王家,离开了苏州又能去哪了?他母亲正病着呢。

苏州城中,各种小道消息,错综复杂。其中不少谣言都将复汉军说的面目全非,宛如妖魔鬼怪;而也有谣言将复汉军夸得像一朵花,好得很,待人和善,不杀平民,不抢掠jianyin。

王之政年纪虽小,但人挺有主见的。对于谣言他一概不信,而且自认他是随在大军后头的,他们大夫是救死扶伤用的,不是冲锋陷阵用的,王之政觉得危险很小。他就对爹娘隐瞒了。省的爹娘操心牵挂。

第二天天刚刚亮,顶着斗笠,披着蓑衣的王之政跟随着药房的掌柜后头,拖拖拉拉的走出了苏州城,他并不知道这一去就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让自己从此走上了一条他从来没有想过的辉煌大道。

有的时候,人的命运就是如此。

在清军的大部队66续续向无锡汇聚的时候,从镇江通往常州的运河上,陈安同在船舱内安安静静的坐着。他整个人就像脸上的表情给人的感觉那样,冷硬,严肃,宛如一尊没有感情的石头雕像。事实上,他也不需要感情,因为他是陈鸣掌控军队的一把尖刀,刀口下滴哒的鲜血从未断绝过,这也是宪兵队给复汉军全体上下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当然了,宪兵队不是前明的锦衣卫,更不是前明的东西厂。他们就是军法处,严格执行军法军规,不容私情。虽然杀了不少的人,惩罚了更多地人,给复汉军上上下下很大的震慑,但没有人会把宪兵队想的多么邪恶、罪恶。

陈同安在家的时候是一个挺和缓的人,他现在冷硬、严肃,那是进入了工作状态。

常州复汉军死了总指挥蒋天放,队伍现在会不会,会不会有人‘放肆’,那都等待着他的抵到。(未完待续。)

第九百二十二章 被陈鸣盯上的佛罗里达第九十二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第七百四十一章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此计大妙第九百七十一章 陈鸣被‘打脸’第八百七十四章 皇帝的意志不容违背啊第三百二十七章 无上利器第一千一百零五十三章 大西洋上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约翰牛买地第三百七十六章 是一个搞兼并的好手!第五十五章 原来是暴民第八百七十七章 陈皇帝出的难题第二百六十九章 不战而‘逃’第三百四十九章 真正的考验从现在开始第四百九十七章 晋商第二百三十三章 暴风雨前的……第一千零一百二十一章 远征舰队第一百零二章 只控制县城第六百九十四章 伪军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紧急动员令第七百八十四章 先生,你要发财了第四十六章 裹胁第十三章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第三百零四章 称公称王第九百零四章 肢解俄罗斯帝国第七百二十三章 治国之道第一百一十五章 向东直驱第七百二十六章 劳动致富,勤劳发家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一文钱难道英雄汉!第六百五十九章 中央军校第六百零二章 驱除华布第三百零五章 苦逼第一百七十七章 均州外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俄罗斯的大危机!第八百九十九章 醉翁之意在豫王!第三百九十三章 水师有动静了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硬怼第十一章 亲事第二百二十八章 内讧第二百四十五章 这他么都有留学生啦?第五百三十九章 最后的权利第五百七十四章 不是来找陈鸣要钱的第四百六十一章天命所归第六百七十二章 官场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国旗下的讲话第三百四十四章 流寇第二百五十章 八旗新军第九百七十七章 历史小插曲第一千零六章 南美新世纪第一千一百零五十三章 大西洋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暖暖的靡红第五百零五章 尽收川藏之地第一百三十五章 打鸡血第七百三十五章 利益交换第六十二章 咱爷俩第三百七十二章 强势的中国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不同的‘征服’,不同的结果第一千一百零五十二章 “狼”来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运筹帷幄第一百一十九章 云霄飞车第二百五十三章 战场上的西方人第二十九章 烟消云散去后记11 老兵日记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不地道的陈皇帝第四百七十二章 军人的尿性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惊第三百六十三章 胜利就在眼前——第四百七十章 简单粗暴有力量第三百五十九章 扑火的飞蛾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第五百八十一章 箭在弦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龙脉受冲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气呵成第615章 水师到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筑京观,耍手腕第三百零九章 慈不掌兵第五百零九章 斩人头,祭明十三陵第三百六十四章 汉家王师第一百一十章 阵战第一千一百零七十三章 地球球长! 正文终第四百四十八章 现在的中国可不是上辈子的兔子第六十八章 开炮!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千零一千一十七章 复仇,复仇……第九百一十五章 西地中海风云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矛盾的陈皇帝第五百七十五章 最毒莫过文人心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陈鸣扩军第三百八十章 那就逃呗第九十四章 对峙土门集第七百九十章 战略之新发现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矛盾的陈皇帝第一百三十三章 你可别犯傻——第一百六十三章 征伐江山第三十五章 旧知县,新知县第四百九十三章 敬告大明思宗烈皇帝!第608章 都怪这乱扇翅膀的蝴蝶第三百章 繁忙第四十六章 裹胁第613章 天使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