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民团汇聚

时间就这么平静的过去了五天,是的,五天。

五天的时间不见官府有什么动静,五天的时间足够土门集的‘陈家人’完全撤退进大山中,五天的时间足够全鲁山的人知道陈家在退入伏牛山之前‘洗劫’了土门集,大批的土门集人星散逃离故土,连陈家的族亲黄氏也不例外。

黄家人现在堂而皇之的占据了陈家在县城的大宅,美其名‘补偿’。他们在土门集的粮食银子等等被陈家人夺走了大半,那黄老爷子还去了县衙敲响了鸣冤鼓,祈求知县大老爷能将陈家绳之以法。

黄家与被陈家一块坑惨了的李家、高家,现在是蹦跳着‘讨伐’陈家最积极的三家人。

明眼人谁都知道这三家在做什么鬼,但面子上常瑞还要安抚这三家遵纪守法的良绅。这就是规矩,黄李高三家不管暗地里是不是还与陈家有一丝半缕的瓜葛,明面上是决裂了。那么常瑞就不能再拿他们与陈家的亲缘关系做文章了。否则的话,这三家人再闹腾起来,那盖子王俊估计都捂不住。

五天的时间里,土门集比过年都热闹,陈家放开量的收购盐糖、香料和布匹、棉花等等。周围十里八乡的人家不知道多少户推着、挑着小车扁担来到土门集,将自家的土布、棉花、盐糖或是粮食菜油之类的东西,换成铁器、铁料、银子。

高家利用这五天时间拉走了至少十万斤好铁,黄家接手了陈家在襄县的局面,后者储备的铁料最多只能支撑到九月中,也就还剩下一个月的时间。这也是陈家下半年铁料产量大增后,一点点储备下来的。还有一部分存在了小南沟,高家拉走的那批就是。

襄县的局面算是陈家对黄家的补偿。黄家应该都支撑不到九月中旬,那些台面上的人物也不是傻子,发现铁料来源断绝以后,发现陈家仗之震慑襄县的武力消失不见回归以后,肯定会有反弹,黄家能究竟吃到嘴里多少好处就全看自己的手段了。

五天的时间也足够一部分不愿意当土匪的旷工结账走人。这些人都是陈家的老员工,都是土门集周边村落的山民,他们对于陈家冶炼技术了解全无,只是努力的在矿藏卖力气。所以他们是属于可被‘释放’的范围。而那些直接接触到了陈家冶炼和铁器制造技术的工匠们,却是一个也别想走。

第六天,宝丰县的民团开始集结,第七天,第一次开往鲁山的民团才进入鲁山县的土地。下午时候依旧都留在土门集的陈鸣接到了消息。

陈鸣知道,土门集的热闹该到结束的时候了。

第八天,郏县的民团也进到了宝丰。然后是州城的,最后等伊阳县的人马也赶到鲁山,时间已经临着八月底了。

天气越来越冷。做多再有一个月,鲁山就会下雪。除非今年的气候跟往年不一样。

王俊、李钊乃至常瑞,都是希望一个月里能够把陈家给清剿了的。所以伊阳县的民团一到,亲自来鲁山坐镇的李钊就整合队伍,整个汝州汇集的民团,人数超过了800人。便气势汹汹的向着土门集杀来了。

陈鸣在饮马河对岸的树丛里用单筒望远镜打量着对岸的行进队伍,不是他看不起眼前的这800人,而是这800人真的没资格让他看得起。那松松垮垮的队列,那喧哗不止的行进,还有那简陋的不堪入目的武备!

陈鸣相信自己只需要将两斤炮抬出来十门八门,对着这支队伍噼里啪啦的一阵猛击,然后穿着胸甲的骨干队伍再趁势一冲,抓不了李钊这狗东西本人,也能抓上三五百俘虏。

“这群杂碎玩意儿,也想找咱们陈家的麻烦,要不是防止闹大,轻轻松松就办了他们!”陈二宝在陈鸣身边,手中也握着一支单筒望远镜,看着河对岸的民团嗤笑不已。什么时候这些民团能真正挡事儿了?这些人除了听话这一点上强,打起来比私盐贩子可差的太远了。

“咱们回去。就这种队伍,打不下凤凰台。”

小南沟与土门集的直线距离超过20里,而具体路程估计不x2,也要x个1.5,在整个鲁山县的政治版图中,小南沟已经是县界的最西边了。两边交通虽然有陈家进来的大力开发,但也说不上个‘方便’。只要是山路太窄了。

两边尽是山,中间一条一会儿宽一会儿短的饮马河,它的那一条条支流在河流主道两边倒是切开了一条条的细缝,将大量的沙土、碎石冲进了饮马河里。

饮马河从伏牛山往东河道一点点变宽,下游的整个河道宽幅都在十五丈以上,但是中上游,就大大缩水了。那里真正的河流主道宽度最多三丈,其他的地方就是由大大小小的石块所覆盖。冬季枯水期的时候,多出来的河道因为水面的猛缩,因为彼此高低的不平,自然地形成了一连串的水洼,甚至是小水潭。到了夏季丰水期,汩汩的山涧溪水能让河面彻底覆盖整个河道。

以过去陈家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是不可能对饮马河水道进行整治的。只能在山涧溪水汇聚之处修起一座接着一座的小桥,有木头桥,有石头桥。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去年,陈家从去年开始掀起了一波整治活动——把所有的木头桥都翻修一新或是换成了石头桥。

并且从今年的初夏开始,陈家在凤凰台——一处三支溪流齐汇饮马河的地方。

大自然的神奇和鬼斧神工,让饮马河中心突出来了一块高地,并且在陈家兴起之前,两颗高大的梧桐树就生长在那块并不多大的高地上,所以那地方有了凤凰台的称呼。也是因为三溪齐汇饮马河,离远了看,就像拖着了长长的翎羽。

陈家在凤凰台北岸建立了一个哨卡,用自家土窑里烧制的土水泥,钢筋没有,有铁条,加上石头和五十斤重的大砖,陈家没用一个月就在凤凰台北岸立起了一座像模像样的寨落,陈家说是乡兵哨卡。

至于饮马河中间的那处高地,那两颗梧桐树早在二十年前就被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洪水给冲垮了,陈家毫不吝惜的用火药直接把高地给铲平了。而饮马河左岸那细溜溜的一条地,陈家根本不管。那是条死路,往前走不到一里地,就是高山出平湖——饮马河河面。

更上游的饮马河是靠着南边的山壁流淌下来的。往上去,饮马河根本没有‘南岸’这么一说。可以说凤凰台是饮马河的一个节点,过了凤凰台,饮马河的冲积平地才越来越大,直到土门集,那再往下去就是沃野连连了。

哨卡被陈家命名为凤凰台,里头没两斤炮,却有一批木头土炮一样的虎蹲炮。

第四百九十五章 八旗要振作第690章 谭大胆第二百五十四章 闽粤洋匪第一百五十五章 又是飞雷炮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战第一百六十六章 恍如隔世第三百一十章 对于主角西进战略的解释第六百七十六章 皇长子的亲事第二百四十二章 为复汉军做嫁衣裳第六百零四章 中国人太浪费了第一千一百零二十二章 一切都要看中国!第四百五十二章 征服者第六百七十七章 落井下石,化暗为明第九百九十七章 改变世界,改变历史第七百三十八章 糟我一顿,我鳖气不吭!第八百四十九章 中国的美好时代 下第七百一十六章 建国大业第三百八十八章 贰臣传汉奸录第九百六十七章 中国内政之建设第九百二十章 国舅爷的无能为力第四百章 尊敬的大公阁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江户幕府第八百四十二章 风雪中的圣彼得堡第九百九十五章 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第四百三十九章 陈汉与西荷的较量第一千一百零七十一章 伦敦华埠……第六十二章 咱爷俩第九百七十九章 ‘果子’成熟了!第六百零一章 墨鹄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不地道的陈皇帝第六章 陈惠请客第三百八十五章 乾隆的噩梦第五百一十九章 金质勋章第六百九十一章 我不要死.大人饶命啊第五百一十二章 对日第六百章 天子家奴第四百六十五章 天津不远了,北京还会远吗?第五百八十八章 收获喜人第二百九十二章 坐断东南战未休第一千一百零三十一章 沙皇永远也回不来了第九百四十四章 陈汉的份量第四十六章 裹胁第三百四十八章 把湖南的帽子交给湖南人戴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矛盾的陈皇帝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不会出卖法兰西的利益的第二百五十九章 羡慕嫉妒恨第二百八十七章 排枪击毙 二第一千零二十章 美国人已经不惜一切第二十一章 独善其身第七百五十四章 懵逼!东方的智慧……第八百八十九章 被践踏的俄国颜面第一百三十五章 打鸡血第八百三十四章 ‘排枪击毙’时代的逝去……第四十九章 上山下山第二百一十五章 心真大啊后记5 法国民众的利益在那里?第九百三十九章 中法海战第二百九十章 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第七百九十三章 看不到圣光普照的希望第一百二十八章 童子营第二百八十九章落下帷幕第九百零一章 轮船和火车第九百七十五章 安置黑人第六百零五章 印度白奴第八百五十章 中国的美好时代 续第二百八十三章 血虎旗第七百三十一章 万国来贺第八百三十五章 高氵朝降临第九百四十四章 陈汉的份量第七十二章 三个混账的下场第三百四十二章 屠杀第一千一百零七十章 这麻烦大了第九百二十三章 美洲天空上的阴云第二百九十九章 年后第六百八十四章 陈鸣的世界第二百七十六章 士气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战争的味道第八百八十一章 争龙夺嫡岳阳王第一千一百零五十一章 谁能“笑到最后”?第五百八十章 中日风云动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绝对真理——人多力量大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谍影重重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人种之争,文明之战……第六百七十章 南京的变化第三百零七章 黄陂第六百九十八章 我要控告它们……第四百一十六章 ‘我大清’真心牛掰啊!第九百二十六章 藩国不容易啊!第八百一十章 陈鸣想剥皮!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智慧大毅力第一百零九章 打!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美利坚的力量第八百零八章 坏我大事!第九百八十四章 做官贵在‘做’第二十九章 烟消云散去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华夏同盟会议——可怕的野心第五百四十二章 新与旧第二百零六章 棘手第四百五十八章 佩里埃的羡慕第八百二十七章 北疆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