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箭在弦上

时间走进九月,中国的使船已经抵达了江户湾,在德川幕府老中平康福的陪伴下前往京都,没人知道这支使团在江户停留的那几天中与德川幕府都交谈了什么。

这个时节中国江南还带着温和的暖意,晚秋肃杀的气息却已经席卷了北地。内蒙已经下了入冬来的第一场雪。

而更加遥远的贝加尔湖和黑龙江以北地区,大拇指甲盖一样的雪花在地上已经积的老厚。

陈鸣的注意力在八月的时候就从外东北地区上转移开了,他在盯着南明州移民的准备事宜,也在盯着朝堂和民间的两派纷争,然后又有日本人来掺和一脚。这就是大国,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一些必须关注的事情,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但别管他的目光是不是盯着外东北,那里继续着的战争依旧在继续中。比如复汉军对于伯力城的进攻准备。

“伯力是八旗在黑龙江一带的防御重点,位于乌苏里江与黑龙江汇合处东岸,至少有一两万人口。周边虽然大部分都是山地,但也有足够的平原可开垦为耕地,但纯的论面积足够这里八旗军民的生活,而且这里渔产丰富,水路可直达松花江上游。”这样的地点要一直握在残清手中,被他们经营成一个坚固据点了,那就不好办了。

负责外东北作战的黄捷这么的对陈鸣介绍过。而今年秋冬,他部最大的任务也就是搞定伯力。

这座城市不单单是八旗的防御中心之一,还是俄国人的前线指挥部。沙俄的阿穆尔河沿岸总督管辖区是俄国人在结束了贝加尔湖作战后,针对中国在远东的威胁设置的新辖区机构。阿穆尔河就是指黑龙江,中心设在尼布楚,但实际上的指挥中心就在伯力。总督法拉列耶夫男爵一年有三百天待在伯力。

他和外贝加尔省总督阿基莫维奇是俄罗斯在贝加尔湖以东地区的两大权力者,虽然他们手中的兵力很多时候连一个团都没有。

俄罗斯在平定了普加乔夫起义之后,将好几千起义者流放到了西伯利亚,其中一些人就抵到了远东,他们是过去一段时间里整个西伯利亚俄国力量的中坚。这些人面对沙皇俄军的时候选择了抗争,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会飞快的倒向中国。

再加上沙俄对于西伯利亚的一些兵力增援,俄军在西伯利亚的总体力量史无前例的逼近了万人大关,可在与复汉军的较量中,他们还是很苦逼。

大都督府的决议是五年之内将八旗残兵驱除到黑龙江以北,把他们都驱除到外兴安岭以北,让老毛子养着他们去。现在已经快过去三年了。

再加上黄捷代表的前线部队的坚持,陈鸣也就放手让黄捷去打了。就算败了又怎样?买个教训而已么。

法拉列耶夫男爵在出任阿穆尔河沿岸总督之前是俄罗斯陆军的一名少将,他能够嗅到复汉军对于伯力城的野望,他也在积极的筹备着这场战争。

大雪和严寒已经笼罩了这个地方。中国人打仗很勇敢,火力凶猛,作战意志顽强,法拉列耶夫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也不得不说对面的敌人是一个非常好的对手。可他们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来自南方温暖地带的中国士兵最怕的就是这里的严寒。而对于任何一个斯拉夫人来说,这点严寒根本不算什么。

阿穆尔河流域远比北极圈温暖,这里有着更灿烂的阳光,有着更漫长的温暖期。

俄罗斯想要获得这一切就必须依靠战争,而三年时间的战争,眼下的伯力城一战就将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机会。

只要战争激烈的时候,上帝突然降下一场大雪,中国人就会惨遭厄运。“冬季的严寒俄罗斯最好的盟友,狂妄的中国在冬季挑战俄罗斯,他们必将遭受严冬的惩罚。”法拉列耶夫对这一点充满了自信。

伯力城的八旗守军在千人以上,这还不包括最后时候可以征召的旗民,虽然后者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但总体人数放在那里的。再有就是四五百人的俄国武装,其中有俄罗斯的正规军,有哥萨克,有原先的起义士兵,还有远东的猎人。

在伯力城统带八旗兵的人是福康安,在朝鲜被复汉军以绝对优势战斗力打的抱头北蹿的福康安,终究已经用之前的战争赢得了八旗的信任,他与法拉列耶夫的关系相当不错。俄军的总指挥阿加利佐夫是一个哥萨克出身的骑兵少校。这是一个不错的军人。有着丰富的战争经验,但是性格暴躁。

复汉军已经子弹上膛,箭在弦上了!但是这个时候的法拉列耶夫却收到了圣彼得堡传来的一封信,他头疼了。中国人竟然与奥斯曼帝国勾搭上了关系,一支中国使团从陆路进入了奥斯曼帝国的都城伊斯坦布尔,他们受到了奥斯曼高层热烈的欢迎。“这太糟糕了。”也太出乎他的预料了。

根据俄国人在奥斯曼的内线报告,中国人为奥斯曼定带来的廉价而数量众多的枪炮,双方结盟,那么彼此的矛头对向哪个国家,就不言而喻。圣彼得堡主战派的压力很大。

法拉列耶夫召开了俄国人的紧急会议。列会的有指挥官阿加利佐夫,军需官费奥多洛维奇,联络官叶甫根尼,以及他自己的副官亚历山德罗。

“先生们,中国人在与俄罗斯的死敌奥斯曼人联系,圣彼得堡那些尊贵的先生遭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在座的人都清楚奥斯曼帝国与中国联手之后,对于俄罗斯那是怎样的后果。

“奥斯曼人刚刚受挫,他们不敢立刻挑起战争。”

“但是中国实力强大。为了应对西伯利亚的战争,帝国已经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你们都清楚为了维持远东和贝加尔湖的战斗,帝国花费了多么巨大的开销。而非常让人失望的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帝国至今还看不到战场上胜利的希望。”

“这是我们的耻辱!”法拉列耶夫的声音中蕴含着无尽怒火。

自从金帐汗国被俄罗斯人捣灭,二百年的西进征程,俄罗斯遭受到了最严重的挫折。

“圣彼得堡中反对战争的呼声越来越强大。还好我们有着女皇陛下的坚定支持,女皇陛下继续支持战争,她下令奥伦堡总督区对着巴尔喀什湖对面的中国人进行进攻。但这是最大的努力。如果奥伦堡的军队没能取得值得关注的胜利,帝国就只能同中国和谈。斯拉夫人越过阿穆尔河向南的希望再一次会遭到破灭。”因为陈汉不可能承认俄罗斯与满清签订的那份协议书。

房间里的气氛十分紧张,法拉列耶夫短短的几句话给所有人交代清楚了俄罗斯现在的局势。

圣彼得堡主和的呼声对于他们这些主战派很不有利,女皇陛下即使支持战争却也不能无视无数人的呼声,更重要的是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清楚俄罗斯的国力也快到极点了。不然普加乔夫怎么会挑起那样一股浩大的反叛?

奥伦堡边区,乌拉尔、乌拉尔山区、西西伯利亚、伏尔加河中下游地区,俄罗斯帝国在这些地方可都有着很强大的控制力的。而且起义的人群中还有那么多的亚伊克哥萨克和伏尔加河和顿河的哥萨克村镇。

所有人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所有人都明白现在的俄罗斯最需要什么。

女皇陛下虽然有着一颗大帝的心脏,俄罗斯的国力却不能支持着他们的军队无限期的战争。

“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外交上。那是懦夫的表现!而且即便圣彼得堡同意与中国人展开谈判,总督阁下认为他们会去准备谈判桌吗?不,不会的。中国人要的是战争,他们肯定会立刻发动战争,趁着伟大的俄罗斯帝国还没有恢复过与奥斯曼人战争的创伤之前,用战争夺去属于俄罗斯在中亚的影响力。他们可是有着天方世界的哈里发作为盟友的。”

莽夫一样的指挥官阿加利佐夫说不出这么一番大道理,军需官费奥多洛维奇更多是一个商人,说出这番话的人是联络官叶普根尼。

叶普根尼一直都是俄军内部最坚定的‘中国强大论’持有者。甚至在一次喝过酒后说出了俄罗斯还没有中国强大的话,他的证据是中国那众多的无法想象的两万万人口。以汉人为绝对主体民族的两万万人口,那会有多么强大的战争潜力啊?

法拉列耶夫之前很反感叶普根尼,他没有想到叶普根尼会这么说话,他之前还以为叶普根尼是一个‘主和派’呢。现在看却是他有些‘看错’叶普根尼了。

法拉列耶夫对于中国新疆的局势了解不多,但是想着之前时候中国人以风卷残云之势扫荡了整个新疆,兵不血刃的让那里的所有土著彻底臣服,直觉告诉法拉列耶夫——进入新疆的中**队是一股很强大的兵力。而奥伦堡总督区经受了普加乔夫的摧残,起义当中奥伦堡曾经被普加乔夫包围了半年时间,那里的军队真的有能力战胜中国在新疆的驻军吗?

如果奥伦堡发起的这次进攻以失败告终,不,就算达成平手,俄罗斯也必须选择议和了。因为那时的俄罗斯已经没有可以威胁到中国的手段了。

就像中国在远东占据着一定的便易,在中部的贝加尔湖也占据着一定的便易,可是在他们的西北方向,那里更靠近俄罗斯的中心,俄罗斯人才占据着优势。

俄罗斯要是在自己占据着便易的新疆也占不到中国的便宜,这场战争就没必要打下去了。

西伯利亚的战争就是一个国力的消耗,曾经的法拉列耶夫认为中国刚刚改朝换代,应该是国力最弱的时候,那里想得到他们能在西伯利亚与俄罗斯熬上两年多。作为远东战场俄军的主导者之一,法拉列耶夫很清楚俄罗斯为了支持远东和八旗耗费了多大的资金。

这真的是一个巨大的消耗!

“我们应该倾尽全力的去战斗,去迎接接下来的伯力之战。叶普根尼,你要把这些告诉福,让他转告自己的皇帝。全力以赴的打好这场战斗。

如果奥伦堡的军队打败了仗,伯力城的胜利还能为他们争取到最后的机会。”

“抛下一切的杂念,全力以赴的来战斗吧。用刺刀和枪弹来教训中国人,让他们付出足够多的鲜血,让他们永远记住这个教训。这才是最需要做的事情。”

法拉列耶夫的情绪又有些激动了。因为这里战争的胜负也关乎着他的前景。阿穆尔河沿岸总督管辖区不会有太长的生命力,如果中俄之间恢复了平静,这个机构很快就会改为省,而这个省与外贝加尔省的头上还有这一位真正的总督。

法拉列耶夫很希望自己能够再进一步!

外东北的战争就在陈鸣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变得异常激烈,而遥远的大西北,俄军的出动等被大玉兹的人报给高平山,整装待发的俄军已经顺着额尔齐斯河进到了距离巴尔喀什河和斋桑泊不愿的地方。

中玉兹的阿布贲汗首鼠两端,既没有对中国透漏俄军的消息,也没有掺和俄军的部队。也不知道他心里头究竟是怎么想的。

作为一个上位者,他应该清楚,这个时候两不沾靠绝不是一个好主意,反而只会让他里外不是人。或许他对自己手中的实力很有自信,毕竟中玉兹是能拉出三四万骑的强大势力。在现在这个时代里,俄罗斯人都不敢小觑了他。

只不过这个时候的陈鸣根本就不知道东北和西北发生了什么事情,他现在眼睛全盯在日本。

王平北下属的三菱纺织公司有了新动作了,而这个动作产生的影响力正在迅速的向整个日本传播。三野平北从中国的商贸银行拿到了100万华元的低息贷款,这是中国各大银行推出的新措施,针对合作伙伴提供的优待服务。

还在顶着三野平北这个马甲的王平北可是商贸银行在日本的最大合作伙伴之一。再加上三野平北也借此机会,用自己在三井银行中的那点股份做抵押,从日本银行套取了三十万日圆的贷款,而且全部换成了黄金,而不是被还白银,也就是六万匁【1匁=3.759克】,换成中国计量单位就是六千两黄金,这样就能兑换一百三十万左右的华元。如果被日本银行给‘白银’,那可要直接打一半折价了。一半人你还真的做不到‘纯黄金’。

总价值二百万华元的资金被王平北宣布来扩大自己刚刚投入生产的三菱纺织公司产业规模。

“三野君真的要拿出二百万华元来扩大自己纺织公司的产业?”

专门从大阪跑来长崎的大阪奉行山本家茂用一种平等的,甚至是带着一点恭敬的语气来对王平北说道。因为他是大阪这个日本另一个商业中心的一把手,而三菱公司的二期产业已经被王平北明确的告知不准备再安放在长崎了。

如今的蒸汽机还不能完美的与纺织机结合,被蒸汽机推动的只有纺纱机,织布机还是以水利来带动的。大阪是整个日本商业最繁荣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也是整个日本水力资源最充沛的城市之一。

大阪城区内河道纵横,水域面积占城市面积的1/10以上,河上1400多座造型别致的大小桥梁将整个市区连为一体,既有“水都”之称,又有“大阪八百八桥”的说法。

这些河流多发源自琵琶湖,流经大阪市北部的淀川水量最多。凭借水运之便,淀川沿线曾经聚集众多市场,是支撑大阪经济的大动脉。当然淀川也是一条洪水频发的河流。

“是的。我确实准备了二百万华元,来开创三菱纺织的二期工程。”王平北说话声音中带着一股着睥睨当世的味道,这就是金钱的力量。

中国的影响催动了日本社会的变化。虽然很多日本武士阶层,乃至德川幕府中的重要人物,包括各地方的大名,都还继续坚持着武士的荣誉,排斥着商业的发展和工商的转变,成为了日本变革期中的守旧派,但日本的商业力量已经被触动了。而大阪那完全就是日本的商业之都,那里就是日本的‘江南’。

王平北社会地位的变化就是一个很显著的例子。

现在的日本,当你只有一万日圆的时候,山本家茂这样的大城市奉行并不会对你高看一眼;但当你有十万日圆的时候,你就进入了这些大人物的眼界;当你的资产达到五十万日圆的时候,山本家茂也只能与你平起平坐。

现在的王平北不仅是三井家族的重要合作伙伴,还是田沼意次的座上宾,就连幕府将军都对他经商的才能感叹。因为王平北的总资产超过了一百万日圆。他的产业总规模更是达到了二百万日圆。(未完待续。)公告:笔趣阁app安卓,苹果专用版,告别一切广告,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进入下载安装appxsyd(按住三秒复制)

第五百零九章 斩人头,祭明十三陵第六章 陈惠请客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身官皮第八百六十章 皇帝起家的老部队!第七百零八章 李建成也是一种荣誉第四百三十七章 我被自己蠢哭了第一千一百零三十九章 大战已经点燃!第一百七十二章 扫荡南阳第611章 7年战争·续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泛滥中的陈汉影响力第八百六十五章 不投降,就杀光!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中国工业第八百三十二章 俄军计划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华夏同盟会议——可怕的野心第一百七十四章 混在江南第八百八十一章 争龙夺嫡岳阳王第611章 7年战争·续第四百六十章 乾隆死了第七百一十九章 陈鸣的铁粉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陈鸣死也放心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子冕服第四百二十五章 死的值了!第八百五十三章 哭泣的俄罗斯第七百九十五章 嘎巴拉碗,人头器……第六百八十七章 黄胜关茶马贸易所第八百七十一章 陈氏悖论!第一百零八章 一股将人湮没的情绪第五百八十五章 陈鸣的自信第一百一十六章 屁股决定脑袋第八百四十六章 烫手的厚礼第四百一十七章 新老绿教,照狠里杀!第一千一百零六十六章 中国走狗第五百五十七章 谢恩表第一千一百零二十四章 寻找下家的灯塔国第二百二十五章 士林犬儒之心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子冕服第九百一十一章 中国人这是要干什么?第三百四十四章 流寇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他也想当英雄!第二百七十八章 敢死营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骄傲的国防军第四百七十三章 太子代祭第四百九十一章 京津贯通第八百二十五章 军火采购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人种之争,文明之战……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旗子弟的嘴炮报国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走出‘低谷’的俄罗斯……第六十四章 南阳镇荆紫关协汝州营第四百七十六章人型‘财富资源’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不同的‘征服’,不同的结果第四百零六章 洋人北上见闻录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钓着日本的香饵第六百三十二章 华人修女?第一千零八章 美洲游击队第三百七十九章 死则死矣第八百三十五章 高氵朝降临第一千一百零六十六章 中国走狗第一百一十四章 割辫子第五百五十七章 谢恩表第九十三章 战争再来第一千一百零四十八章 陈鸣被套路第五百零三章 天无二日民无二主第七百九十二章 你就是个猪猡第一百二十一章 军属村第四十七章 你甘心吗?第四百七十五章 建奴 一 后续不定第九百七十章 变夷为夏第四百七十一章 满清要迁都第一千章 撒花祝贺第二百八十九章落下帷幕第二十章 小南沟现貌后记 1、共济会的破灭第八百四十二章 风雪中的圣彼得堡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落后就要挨打!第609章 焦急的法国人第九十九章 万马齐喑第四百六十六章 影响第七百九十四章 败家娘们第八百一十一章 三京小学堂义务教育第一百九十三章 武昌第一千一百零二十六章 分瓣梅花 上第六十七章 妇人之态第五百零七章 驱逐舰第三百六十三章 胜利就在眼前——第二百三十四章 复汉军的支持者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霸气侧漏的中国皇帝第九百八十八章 陛下要对灯塔国下手?第四百七十四章 皇族的尊严第八百四十三章 进击的哥萨克第一百七十六章 土门集第二百八十七章 排枪击毙 二第七百九十五章 嘎巴拉碗,人头器……第一百六十七章 措手不及第四十二章 物是人非第二百九十三章 藩镇第六百五十八章 去军校的路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参军,招工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天堂’第三百九十八章 倒塌的帝国……第六百章 天子家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