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变天

..骤然间,雨点铺天盖地,如是有人一大盆一大盆地往下泼着一般,倾泻而下。

密集的雨点儿在屋顶窗户上,出“噼噼啪啪”的响声。大地享受了一阵清凉。

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房子道路都被冲洗得干干净净,树木显得更青翠欲滴。

抬头望着灿烂的日出,陈钟盛眨着酸涩的双眼,人明明困倦得很,却偏偏半点也睡不着。

这短时间里他与孙旭都是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躺在床上就像烙山东煎饼一样,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陈钟盛很清楚是什么原因。

他和孙旭进来谋划的事儿太大了。这事儿如果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可是他也不能眼睁睁的鲜的局势不断地败坏下去啊。陈钟盛没有出将入相的伟大志向,他就是想在内务处的位置上一直到老,但是朝鲜的事情要是砸了,陈钟盛还能在内务处牢牢地把持着一把手的宝座吗?

他不久前才向皇帝转交了李裀的内附表奏,结果没有几天李裀就翻脸不认人了,这不是在涮皇帝玩吗?

而国历史上,但凡拿‘真皇帝’开涮的家伙,有哪一个能落得了个好的?

不想因之而沉沦的陈钟盛没犹豫多长时间,就下定了决心,干一件大事,把朝鲜的局面挽回来。一条条消息被他散播到了汉城,就在李裀被毒前夕,安东金氏混乱王室血脉的消息已经快传遍整个朝鲜了。

这个对于他来说并不难。

不过李裀本人的运气的确很高,陈钟盛指示内线瞅准机会下手,却依旧没能将他毒死。甚至差点将内线的身份暴漏,只是李裀虽然躲过了一截,健康却也受到了摧残,更受到了大大的惊吓。整个人都病倒了。

如果没有中国在一边捣鬼,就朝鲜现在的局势,王室注定成为了摆设,但安东金氏清风金氏丰壤赵氏潘南朴氏青松沈氏南阳洪氏牛峰李氏等等大族彼此存下默契,保不准魏晋时代的门阀时代真就在朝鲜复生了呢。而且以朝鲜的情势,王室的影响力在民间已经弱到了极点,时间拖得稍长,局面就会稳定下来。

人都是很容易动摇的,当原先的效忠对象变得不堪之后,人是很容易另投他人的,而且这些势道家族本身在朝鲜就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和名望,很受普通百姓阶级的尊重,你切别管这些势道门阀能否为普通的朝鲜民众带来好处,可这份尊重就很容易变成习惯性的遵从。

也就是现在,汉城里还有陈钟盛这尊大神镇场,而且这尊大神对于安东金氏为代表的大家族始终交情浅浅,又有那么多的小道流言遏制不尽,蛊惑人心,故而人心虽然动荡却根本没有倒向势道门阀。

陈钟盛仰头惴惴难安。

毕竟是最后的几天了,大事已至,心神不定也是在所难免。丰壤赵氏,清风金氏,骊兴闵氏,海外藩国……

自己连框带忽悠,纠集起来的这支‘大军’能否成事真的很让人担心啊。

这不是突然到来的生死危机,一切都要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决定,片言决生死。他和孙旭要做的事情是在一国国都当中毒死其国君,搬到国丈,掌控其政局,前后布局酝酿都需要时间,这种漫长的等待,反而是最难熬的折磨。他都不知道多少次误把房间外的脚步声当成来抓自己的朝鲜禁兵了。

有多少次,离开汉城,跑去开城或是济州岛的冲动都要把他的心给湮没。陈钟盛切切实实的体会到自己是块什么样的材料了,那真不是做大事的人。

心里太脆弱了,担不起大事。

像现在这种事儿,再多干一次,他就要神经衰弱了。

“大人,早膳已经备好。”

太平馆内的朝鲜人已经不多,能够接近陈钟盛卧房的人更没有一个是朝鲜人。在汉城,这一件事也成为了陈钟盛与名义上执政的安东金氏等家族矛盾的一个证据。

“把孙旭请来。我二人一起用膳。”陈钟盛开始了新的一天的生活。随从没有半点异色的退下,整个太平馆现在还有谁不知道陈大人与孙公公突然的好的能穿一条裤子了。尤其是最近几日,汉城的气氛紧张了起来,陈大人与孙公公也整日里凑在一块。

做了最后的沟通后,俩人在饭后都消失在了太平馆内。

金基大这个时候也在用早餐。

他之前在济州岛待得好好地,就个人‘前途’来说,济州岛真心比汉城胜出许多来,哪怕在他现在的官职是朝鲜的堂堂兵判。

兵判,也就是兵曹的一把手,换到中国就是兵部尚书。

朝鲜的官职在一定程度上都与中国相似,天朝是六部尚书,他们就是六曹判书。反正是绝逼的高位,还酌情提升一品,该正二品为从一品。

可是没个卵用,手中除了一点禁军兵权外,啥权利都没有。

不过别的政局现在这般不稳定,汉城的经济展却是势头很好地。

被满清摧残过后的朝鲜虽然百般凋零,但是无数贵人在汉城汇聚之后,供养出一地繁华还是做得到的。至少现在的汉城红灯区里就不仅仅是朝鲜妓生了,那日本的歌女,印度的舞女,也都是应有尽有。

金基大的身份已经足可以让他前呼后拥的摆出几十号人的大部队来拥着他上朝了,朝鲜现在朝会的时间跟着中国在变,也已经该到了上午九点。

快近王宫的时候,金基大就越来越多的与人碰头,一路过来,金基大俨然十几支正三品以上重臣的队伍。

当所有人都在大殿外碰头的时候,一个个背后有着门阀或是军阀支持的大佬睥睨四顾,一股子‘打仗’的气息已经沸腾。

金洪昌与金基大隔着五六丈,遥遥的打了个招呼。安东金氏与清风金氏的交情正处在一二百年来的最低谷,本该同是尊王派的两个金家现在却有点老死不相往来的意味了。因为清风金氏明显的亲近中国,这让金洪昌内心很有一种被背叛感。

时间临近九点,所有人站好班位,一切就跟平日里没有什么两样。

列有序的文武官员,金洪昌觉得自己进来几日的担忧都是多余的,整个王宫都在自己的控制中,整个汉城都在自己的控制中,自己还能有什么事儿?

鼓号鸣响,伴着晨钟之音,王宫大门缓缓开启。

议政赞成参赞们打头,一众重臣鱼贯而入。

景福宫,勤政殿,这本该是整个朝鲜的权力核心,但是大殿上的宝座和次席特意增设的那个座椅,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主人了。倒是另一张座椅,时不时的还有人会出现。那是李裀在‘身体不好’之后,作为他的代表出现的继室——升平府夫人的位置。

朝鲜大君的夫人一般会封为翁主郡夫人,再晋就是府夫人,最后是国夫人。

虽然今天这三张席位上都没有人,但朝鲜重臣还是要恭恭敬敬的跪拜的。

只不过行礼之后,本该响起的礼毕的叫起声却没有照常响起,而是响起了一阵虽然轻微却清晰可闻的脚步声。

金洪昌愤怒了。

这么搞的什么啊?

他毫不在乎的抬起头,然后一双眼睛刹那间睁得大大的,大大的。那脚步声并不是他所熟悉的太监总管朴金荣,而是孙旭。

后者作为中国使团中的重要人物,很长时间都奔波在外,联络起了好大一张网络,给安东金家找了不少的麻烦,金洪昌怎么会不认识他呢?

说起来金洪昌与孙旭还有一点小冲突,金洪昌很太监,孙旭虽然是上国使团的重要人物,还作为钦使代李皇后向李裀的继室等宣旨,但没了卵子的孙旭在金洪昌眼中还是不值一提。

而此刻孙旭趾高气昂的站在丹樨前,目光起头的金洪昌,脸上挂着满满的得意。

“汝之阉人,何以敢立众大臣面前?”

“禁卫何在,把此人拿下。”

金洪昌浑身都哆嗦了起来,这可不单单是气的,更是怕的。孙旭怎么出现在勤政殿了?整个景福宫都在金家的控制下,怎么他一点都不知道消息?

这意味着什么?细思极恐。

孙旭瞪大了眼睛,兴奋得盯着金洪昌。洪昌跪在自己的脚下,虽然那不是在跪自己的,可也让他十分兴奋。现在听着金洪昌的声音中更透着两分惊恐,他浑身更是酥麻麻的,直若升仙。

“谁敢拿咱家?”

金洪昌的叫喊的确引来了勤政殿外守护的禁卫,可是从孙旭背后冲出来了人数更多地禁卫,并且对比金洪昌招呼来的禁卫手持的三股叉,他们一个个手中持的确是火枪。

整个勤政殿百官一片哗然。

“势道政治,势道门阀?你们完了,你们全完了。”

孙旭手中拿着有一道旨意,“朝鲜大君敕曰:领议政金洪昌,自国难危机中倡团练,创立义师,与金基正赵汉采朴载顺郑明元等以儒臣从戎,历年坚持,屡建殊功,后又克复星州尚州等城,肃清庆尚道全境。……规复州郡,兹幸大功告成,清虏诛锄,实由该大臣筹策无遗,谋勇兼备,知人善任,调度得宜。……贤名远播,上国咸闻。承蒙天朝恩召,王命顺之,以金洪昌为赴华钦使,金基正朴载顺副之……”

孙旭这是在干什么?他这是在挖安东金氏的根。没有了金洪昌,没有了金基正,再去掉了朴载顺这员干将,安东金氏的‘江山’瞬间就会倒塌。而取代金洪昌的又是谁呢?

“兵曹判书金基大。多年从戎,剿贼无数,功绩颇著。……躬冒矢石,克复失土,歼除鞑虏,坚忍耐劳,公忠体国……”所以金基大在金洪昌之后坐上了领议政的位置。

本来兵曹判书之前还有左右议政和左右赞成左右参赞的,这里头金基正是左赞成,赵汉采是右参赞,可现在这些人里除了一个被提到了的金基正外,余下的几个全都恨不得在大殿内直接消失掉,包括赵汉采这个安东金氏的好女婿。

“大君何在?升平府夫人何在?可是被尔等逆贼害了?”

安东金氏的这个继室现在刚走到府夫人这个级别,但这却是安东金氏对于景福宫掌控的象征,要是连升平府夫人也被制住了,金洪昌还怎么能够翻盘?

金洪昌在殿上旁若无人的怒吼着。他的目光自己的好女婿赵汉采,赵汉采是比朴载顺地位更高的安东金氏外系领头羊,同时他也是丰壤赵氏的嫡子,是沟通安东金氏与丰壤赵氏的桥梁。赵氏的整体实力远不如金氏,但那也是金氏的一个臂膀啊。可现在金氏的这个臂膀却背叛了它的大脑!

“殿下与升平府夫人自安然无恙,金大人你何以胡言乱语?”

金基大深吸了一口气,站了出来。

他知道,今天的勤政殿就是他表演的大舞台。这一场戏压上了整个清风金氏的所有筹码,是他们与陈钟盛串联在一起,又安通丰壤赵氏,这才在不知不觉中控制了整个景福宫。

毕竟他的妹妹才是名义上朝鲜国最最尊贵的女人,是正儿八经的先王后。

安东金氏控制了汉城名义上的朝局以后,虽然对景福宫**外外进行了甄别,但是要把金氏这个做了十余年世孙嫔,尤其是做过一段真正拥有实权的世孙嫔先王后的人脉全部清除掉谈何容易?

而朝鲜还都汉城之后所整编出的宫廷禁军,里面很是有一部分就是清风金氏控制的人马。清风金氏才是陈钟盛能够一举掌控整个景福宫的关键。

金洪昌的脑子一点不笨,立刻就想到了其中的关键,“金基大。谁给你那么大的胆子?!你知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

金洪昌的手指颤抖着,几乎指到了金基大的鼻尖上。

金基大神色不动。

这就是败犬之吠,没见其他的重臣就没有一个叽叽的吗?就连被金洪昌招呼进大殿的禁兵在金基大站出来之后,也乖乖的束手就擒。以有心算无心,那就是如此。

之前先是李裀中毒,然后是满城的流言蜚语,还有陈钟盛一次次求见李裀被据后的表现,安东金氏的眼睛都盯到了外面,他们忽略了最最要害的内部。清风金氏根本不需要全盘的策反宫廷禁军,他们只需要掌握几个要害位置,把听自己命令的一些人安排到正确的位置上,然后一切就都ok了。

终于可以放下心来了,金基大想着。

整个朝鲜势力的代表都在这里,这一下子就全变成人质了。等到外面的人知道了,安东金氏的党羽就算控制汉城城防军,他们就敢直接进攻吗?

别忘了,清风金氏在汉城也是有着一定力量的。而且就在汉城一水之隔的西面,那里就是骊兴闵家的地盘,对比清风金氏,闵宏镐才是上国在朝鲜豢养的一条忠犬。

……

汉江之上,一支打着驻朝汉军旗号的队伍正乘船溯江而上。

闵宏镐站在帅船船艏,凉凉的江风吹动着他的胡须。“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杨文宪真做了一好词啊。”是非成败转头空,他闵宏镐臭名昭著,被无数人骂了一年又一年,可现在他抓住了机会,那就全部洗白了。

安东金氏,金洪昌……

再好的声名今天过后也被全部碾落尘埃中。公告:笔趣阁app安卓,苹果专用版,告别一切广告,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进入下载安装:appxsyd(按住三秒复制)

第九十四章 对峙土门集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毒攻毒第四百七十二章 军人的尿性第六百九十四章 伪军第六百四十章 国舅爷的进击——第一百四十七章 军歌嘹亮第八百九十一章 世界悄悄发生的改变第九百五十九章 中国的改变第七十四章 逆贼竟然都着甲!第六百六十三章 条约和肥羊第二百五十七章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第一千一百零五十四章 两个日本,两个国王第九百五十六章 中西谈判第五百八十三章 影响第八百四十八章 中国的美好时代 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活着就要等死吗?第608章 都怪这乱扇翅膀的蝴蝶第六百五十五章 朝鲜要内附第七百九十七章 饕餮盛宴第六百六十七章 变天第六百三十七章 叶廷洋的偷袭第三百八十八章 贰臣传汉奸录第九百三十三章 中国的爆发第六百九十四章 伪军第五百三十八章 女婿登门第四百二十七章 乾隆爷的奴才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旗子弟的嘴炮报国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国旗下的讲话第八十八章 破贼之大好时机!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陈鸣死也放心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古怪第二百五十四章 闽粤洋匪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能跑了永珹第九百五十章 中国的帮助第三百四十一章 长沙这不是没有么第五百四十三章 旗人的日子第七百零四章 另类的因祸得福第一百八十二章 动摇起来的满清皇权第七百二十六章 劳动致富,勤劳发家第三百四十章 狠狠地镇压第九百七十九章 ‘果子’成熟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落地生根,抽枝发芽第612章 管他死多少人呢第九百五十章 中国的帮助第九百七十四章 ‘三国演义’第九百零六章 华夏的新大陆第二百五十六章 山呼万岁第八百七十四章 皇帝的意志不容违背啊第五百章 沙俄——哪里来的滚回哪里去!第九百三十六章 新遣唐使 续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不同于‘中国’的中国第一千一百零六十九章 法俄关系新篇章第五百九十八章 扯后腿……第一千一百零六十八章 陈鸣的忠臣第五百三十章 英法合流第一千零八十章 大反击!第五百八十六章 陈鸣的枪第七百三十六章 科技进步第四百八十六章 陪你去看流星雨第五十二章 砍人头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第六百六十九章 盯紧皇后家的一举一动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落后就要挨打!第二百零九章 赎罪第八百三十三章 ‘影帝’渥巴锡第一百五十五章 又是飞雷炮第三百二十九章 官商第七百三十七章 又到一年童子营第五百十四章 未来的藩国第七百三十八章 糟我一顿,我鳖气不吭!第一百八十一章 完蛋第七百五十章 温言在口,大棒在手第八百四十章 中法‘友好’第五百四十四章 文武之争第五百零四章 落子北海道第二百二十五章 士林犬儒之心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三方的嘲笑第四百五十九章 痛骂乾隆!第三十八章 请君入瓮第三百二十二章 风扫残云第六百二十六章 荣誉需要‘特权’来衬托第五百零四章 落子北海道第八百九十六章 遭贼惦记第八百二十七章 北疆军团第一千零六十章 把欧洲人关在监狱里!第九百三十五章 日本新遣唐使第九百五十一章 陈皇帝放权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fuck,fuck,这是怎么回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久守而必失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肢解沙俄,河蟹出没第五百九十三章 重点是你想在哪里建封国!第八百二十七章 北疆军团第一百七十五章 落地生根,抽枝发芽第五百一十二章 对日第七百章 一地鸡毛第三百一十五章 狼嚎第三百五十五章 风雨会常州第三百一十四章 暴民第七百三十七章 又到一年童子营第七百一十八章 中国皇帝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