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七章 拿破仑——将星陨落

伦敦,驻欧办的会议室里,董诰和陈汉驻英大使卢志强两个大忙人此刻都坐在里面动也不动。

这可是个大稀罕事。

现在的伦敦,董诰和卢志强两人绝对是无数英吉利权贵家中的座上客。远在埃及的战争牵动无数英国人的心,而要说对埃及的局势了解最透彻的人,则非在伦敦的这些个中国人不可。但现在他们这两个热点人物却待在同一个会议室里,脸色同样的凝重。

卢志强今年五十七岁,他是岳文海的师爷。但在岳文海回老家的时候,卢志强就走人了。师爷的价值在于当官的东家,岳文海退出官场了,他也就变得毫无价值了。一直到在岳文海的立场彻底暴漏之后,那时候陈汉的大势也已经形成,卢志强这才重新跟岳文海拉上了关系。

在陈汉官场混了二十多年,换了多少个位置,算是在外交部立稳脚跟了。到现在人都花甲了,坐上了位比正四品大员的驻英大使的位置,卢志强这一辈子也到头了。

手边的书案上摞的情报、书信已经堆了好大一撂了,但俩人谁也没心思看。在这个完全中国式摆设的会议厅里,默默的等待着。英国的驻欧办总部是一个完全东方式的中国建筑群,占地三十亩,内中人手加警卫力量,多达上百人。

茶碗里的水是加了一道又一道,叶子都泡得发白了,但他俩谁也没介意。

每次窗前响起脚步声,两人总是会同时抬起头来,不过却都是来送各地或要紧或不要紧的消息、情报的,对于他们想要知道的消息依旧杳无音信。

又是一阵“噔、噔、噔”的脚步声响起,卢志强手里茶碗都是一颤,跟董诰互相看了一眼,脸色又不由自主的露出热切。

一路跑来的驻欧办工作人员可没有他们这样的城府,人还没到,就已是大声喊了出来:“埃及赢了,伊拉姆赢了。”发生在埃及的金字塔战争,伊拉姆用五千马穆鲁克骑兵和三千伊拉姆军团士兵的伤亡做代价,不仅成功的遏制住了拿破仑对开罗的进军,还让法国人至少丢了一个师。

唯一遗憾的就是,伊拉姆军团的第一师师长,伊拉姆左膀右臂的大将穆拉德贝伊,在距离开罗只有三十里的金字塔一战中阵亡。伊拉姆痛失爱将,也让这一战的胜利变得并不那么完美。

拿破仑进攻开罗的盘算破灭了,虽然就战果来说,法军还是无可争议的胜利者。拿破仑进军开罗的兵力只有两万人,他的五个师,每一个只有四千人。而拿破仑光是灭掉的马穆鲁克骑兵就有五千。

可惜,金字塔这一战并不能光看表面,还要看埃及帕夏与马穆鲁克骑兵的复杂关系。伊拉姆崛起之后先后收服了穆拉德贝伊和易卜拉欣贝伊,整个埃及的奥斯曼军队都纳入了伊拉姆的控制中,和控制了一部分马穆鲁克骑兵,但大部分的马穆鲁克骑兵还依旧维持着自己半独立的态势。这些年的努力下来,他能控制的马穆鲁克也只是这个群体中的很小一部分。

而现在损失的五千马穆鲁克骑兵,大部分可都是不受伊拉姆控制的力量,这一战伊拉姆消灭的不仅有法军的一个师,还有四五千不受控制的马穆鲁克骑兵,而他付出的确切伤亡只有三千。这对伊拉姆来说,是一场绝对的胜利。

董诰三步并作两步走到门口,一手抢过来人手里的信报,飞快地看了起来。消息是从埃及发来的,可靠性有绝对的保障,看到最后董诰已是情不自禁的放声大笑:“好,好!大事定矣。”

拿破仑再牛逼,兵力短小也是他不能改变的短板。而金字塔一战后的埃及人对拿破仑的重视程度陡然上升了不止一个层面,要知道在伊拉姆召集马穆鲁克骑兵的时候,开罗的马穆鲁克们立刻张灯结彩,贝伊和他们的将军们发出一阵阵欢呼声,他们把法军视为‘待切的西瓜’,并对伊拉姆保证每个马穆鲁克都将带回上百颗人头。

之前的亚历山大港战斗并不能让他们丢掉自己的轻敌之心,因为那一战就是个做样子。虽然法国人在战斗中展现出了很华丽的战术技巧,他们的大纵队进攻,米尼步枪和滑膛枪士兵的混合使用,他们火炮的快速移动和速射,都让伊拉姆军团有些措手不及。而马穆鲁克骑兵的突袭对于始终绷紧了神经的法国士兵来说,那完全没有成功的可能。除非马穆鲁克的骑兵指挥官可以不顾手下骑兵的高比例死伤,坚持让马穆鲁克冒着伤亡惨重的可能冲锋。

就算是单纯的骑兵对垒,法国骑兵也胜的干净利索。但后者只是小规模战斗,出现在战场上的马穆鲁克骑兵,最大的群体也只是一两千左右。上万马穆鲁克骑兵并没有跟法国人死拼硬打。

所以,埃及人在那一战中受到的教训都是‘浅尝辄止’的。

但是在接下来的金字塔一战,法国人未能如愿,算是受到了挫折,但埃及呢?两倍于法军的伤亡,尤其是五千马穆鲁克的死伤,让马穆鲁克这个存在于埃及几百年时光的封建骑士团体哭的滴泪横流。

在这一战中,埃及人的表现不是不英勇。马穆鲁克拿出了自己全部的精锐,整整一万两千名精通刀剑技巧的骑士组成的精锐骑兵军团,他们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单兵作战能力最强大的古典骑兵了。

每一个骑士们都身穿白袍,头插羽毛,手中的刀剑、长矛闪闪发光。

出身马穆鲁克的穆拉德贝伊亲自带领马穆鲁克骑兵冲锋,信报上还专门用一段话来表述了这个金字塔之战阵亡的奥斯曼最高军官:穆拉德贝伊的脸上露出轻蔑的冷笑。他拔出战刀,在空中划了一个弧形,大声叫道:“勇士们,真神保佑我们消灭这些可恶的异教徒。冲啊!”刹那间,沙土飞扬,马蹄声大作,在火炮的掩护下,马穆鲁克兵发出狂野的呼喊,以排山倒海之势扑向法军的出击纵队……

……

卢志强这时也到了董诰的身后,待看了信报上的内容后,原来满脸愁云的脸,此刻表情如同拨云见日一般。

拿破仑在战略上受到了挫折,但他在战术上还是赢得了胜利。

这是驻欧办所能估料到的最佳结果了。这样的战争并不能让拿破仑身上的星光暗淡。但是拿破仑的战略受到了遏制,如果他不尽快的改变这一切,他早晚会收到惨痛的失败的。

奥斯曼大军已经向埃及调动,法国本土却怎么也不可能继续向埃及增援军队了。巴拉斯会很乐意的看到拿破仑和他手下那三万信任他的士兵在无助中死去,而且纳尔逊的舰队终于出现在了亚历山大港外海。

自从与拿破仑在埃及登陆后,法国海军上将布律埃斯本想前往科孚岛或返回土伦,但遭到了舰队内多数将领的反对,于是他决定前往阿布基尔停泊。

阿布基尔是一个亚历山大港东南35英里处的一个海湾,呈长方形,长达50英里,一端靠罗塞塔不远,与尼罗河两个河口中的一个相连,由于常年从尼罗河口冲涮下来泥沙淤积,整个海湾内,到处是浅滩暗礁和曲折的水道,对于不熟悉近岸水情的船只来说,阿布基尔是一个陷阱。

布律埃斯准备在阿布基尔海湾入口处的一个小岛上布置了一个炮群,架设了4门大炮和1门从军舰上卸下的巨型短炮,以加强对海防御。然后全部的法军战舰就可以排成一字纵队,在海湾内沿北偏西、南偏东一线停泊,中央和后卫是较强的军舰,较弱的前卫舰群则可以得到岸炮掩护,法国舰队尽量靠近浅水区,所有舰艇放下上桁,不必挂帆,这虽然使舰队丧失了机动力,但也有好处,放下帆桁,打起仗来就不必担心落入的帆桁伤人。

布律埃斯的布置中只有一个重大缺陷,那就是他认为任何企图接近的敌人都会面临着从陆上吹来的强风,而实际上地中海的风向是变化无常的,布律埃斯要把他的舰队变成了一个浮动堡垒,他们背倚海滩。以为这样做就能万无一失了。

布律埃斯还准备在整支舰队‘调转’结束后,除了必要的警卫士兵外,其他的水手军官们就能好好地休息一下,享受海滩的乐趣。好好地放松一番!

结果就在法军舰队靠近阿布基尔的时候,他们跟纳尔逊带领的英国舰队,狭路相逢了。

至此,本应该是纳尔逊一生最辉煌胜利之一的阿布基尔海战彻底变了样,变得面目全非,让原时空历史都认不出来了。

虽然这一战依旧是英国人取得了胜利,法舰‘斯巴达人’号还因为不熟悉阿布基尔的地理水情,在撤退的时候误入浅水区,直接搁浅了,导致被英国人俘虏,另外两艘三级风帆战列舰沉没。

这一战,法国人丢掉了三艘三级风帆战列舰,还有‘博爱’号这艘巡航舰,旗舰东方号也损伤不小,可以说损失不小。他们的主力舰总共也才十三艘。但英国人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虽然没有主力舰损失,却重伤了两艘。

这其中一艘就是纳尔逊乘坐的旗舰‘先锋’号,先锋号的舰长爱德华·贝里爵士是一个质朴单纯而又性情暴躁的人,他非常勇敢,唯纳尔逊的命令是从,而纳尔逊在作战的时候他就是一个疯子;另一艘船是‘亚历山大’号,舰长亚历山大·鲍尔总是一副学者派头,喜欢夸夸其谈,但他在战斗中企图拦截法军舰队的旗舰,最后‘亚历山大’号重创了法国的旗舰‘东方’号,只是他自己也没能落得好。

英国人获得了这一战的胜利,可是这消息被送到万里之外的南京的时候,全世界只有陈鸣知道纳尔逊错过了多么大的荣耀。

原时空里的阿布基尔海战,也叫做尼罗河口海战,跟纳尔逊的临终之战特拉法尔加战役,可以说是历史上奠定了英国百年欧洲霸主地位的重要两战。

在拿战的前半段时间里,纳尔逊以寡敌众,彻底击败了法国海军和西班牙海军!从根本上保障了英国本土的安全。

在阿布基尔海战中,法军舰队因为司令官布律埃斯的错误指挥,是一战而几乎全军覆没。法国舰队共有11艘战列舰被击毁或击沉,除了留在亚历山大港的小舰队外,只有以出奇懒散而著称的约瑟夫·维尔纳夫海军少将所指挥的后卫舰队得以生还。整个战斗期间,这位少将都一直无动于衷,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布律埃斯临死之前,曾命令维尔纳夫砍断锚链,立即赶来支援,维尔纳夫的确这样做了,但那不是为了参战,而是逃跑。午夜时分,他眼看大势已去,顾不上救援战友就带领巡航舰‘纪尧姆·特尔’号、‘骁勇’号、‘迪亚纳’号和‘尤斯提斯’号冒着浓烟出港逃生,英国人想攻击他已经太迟了。法国海军在那一战的伤亡超过5000人,其中死1700人,而英国舰队没有1艘被击沉,伤亡1000余人,其中只死了200人。

当时的拿破仑已从开罗来到达米埃塔,正在征服下埃及,最初的谣传说法军取胜,很多英**舰被烧毁,拿破仑还十分得意,后来当副官把全军覆没的真实消息告诉他时,拿破仑就仿佛挨了一个晴空霹雳,整个人都呆住了。

若干年后,在幽居的圣赫勒拿岛上的拿破仑仍然对布律埃斯的指挥颇有微词,他对后者的部署非常不满,认为如果按照自己的建议把舰队停泊在亚历山大港内,那么,不论战斗的如何发展,布律埃斯都可以得到岸炮的强大支援,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孤军奋战。拿破仑只是承认,布律埃斯在战斗中“表现了最大的勇敢精神”,其它法国将领也多是如此,但也仅此而已。

而现在布律埃斯尊从了拿破仑的意见,在阿布基尔海战失利后,他带着残余舰队缩回了亚历山大港。

阿布基尔海战的消息先一步传到了英国,整个伦敦都把纳尔逊视为英雄,王室还把纳尔逊封为尼罗河男爵。

而现在紧跟着阿布基尔海战,金字塔之战的消息再度传来,相信这会让英国人更加高兴。

是的,拿破仑依旧赢得了那一战的胜利,法国人用‘一个’换了‘俩’,而且还有那么多的马穆鲁克骑兵。但拿破仑通往开罗的脚步被迫停下了,这就是埃及人最大的胜利!

董诰的表情有些复杂,他是亲眼看着拿破仑从一个无名小卒走到今天闪耀整个欧洲大陆的位置上的,可是他似乎又一手促成了这颗将星的陨落。

就现在看,拿破仑在埃及的远征实在不存在胜利的可能。

除非法国本土能够绕过英国舰队的截击,派出更多的士兵来增援他。

金字塔一战,法国人看似赢得了胜利,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拿破仑选择了后退,却不是前进,这就足够说明问题了。

战术的胜利并不能扭转战略的失败。

一个师的兵力,拿破仑损失了一个师就已经伤筋动骨,是绝对不能再损失第二个了。而伊拉姆方面,他损失了第一个八千人,还有本钱损失第二个、第三个八千人。

埃及的人口不多,一百万还是有的;奥斯曼急调来的军队不多,一两万人还是有的。伊拉姆完全可以以本伤人。

这对于拿破仑来说是最最糟糕的。

但是董诰并不能坐视拿破仑翻船,不仅因为他手中有皇帝的命令,皇帝的话说的很清楚,拿破仑的舞台是欧洲,拿破仑是会有大作为也有大作用的人;还因为董诰的命运已经绑在了拿破仑这条大船上。

拿破仑要是翻船,董诰离开政治舞台的时间也就为时不远了。这他可不愿意!

第二百五十二章 粘杆处,血滴子第七百零三章 小市民的生活第六百四十一章 东方帝国第一千一百零二十八章 上帝啊,上帝啊……第六百四十三章 我是一个兵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陈皇帝屁股上扎钉第788章 可以依靠的只有中国人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谁阻挡了帝国的利益,谁就是帝国的敌人!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没有宣战的战争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要给忽悠瘸了第一千一百零五十二章 “狼”来了第一百零四章 危险的苗头第三章 陈氏根基第一千零一百二十一章 远征舰队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四国秘密同盟后记4 敞开怀抱到叉开双腿的距离第一千一百零五十一章 谁能“笑到最后”?第一百九十章 一南一北第一百二十七章 阿弥陀佛第二百九十一章 影响第五百八十八章 收获喜人第五百五十九章 皇帝口谕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分发战利品的时候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到了!第五百七十七章 重获新生!第五百六十二章 俄罗斯人的命根子第四百零五章 九州生气恃风雷第九百五十八章 三十年发展——中国国力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分发战利品的时候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到了!第八百八十九章 被践踏的俄国颜面第八百一十章 陈鸣想剥皮!第九百章 拿破仑有‘资格’了……第五百零九章 斩人头,祭明十三陵第五百八十五章 陈鸣的自信第三百九十四章 改变世界,改变海洋第三百七十一章 拉开一个伟大时代的序幕第一千一百零二十九章 科林伍德的求援第四百一十四章 凄惨的棒子 节日快乐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南京第八百一十六章 俄国使团第六百零六章 给自己留一条退路第九百四十八章 日本什么都能‘卖’第一百五十九章 违背认知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紧急动员令第八百零九章 大不列颠人的喜悦第六百七十六章 皇长子的亲事第一千一百零四十五章 佣兵之国第六十六章 绿营兵到第五百八十七章 破腹自杀第九百零二章 揭阳王的奥斯曼之旅第一百四十八章 久守而必失第三百六十一章 当复汉军的顺民第四百四十章 不学而有术第五百三十九章 最后的权利第七百一十二章 福康安之死第六十章 李钊用兵第二百三十六章 都是不争气的奴才第九百六十一章 二波封国第五百五十七章 谢恩表第五百九十章 两宋与汉唐的差距……第四十五章 奔波第九百七十九章 ‘果子’成熟了!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金山第五十三章 颠覆性的震撼第六百二十三章 给洋鬼子当狗的下场第三十章 襄县窝点第九十六章 杀手锏第三百八十九章 殉道者第三百五十八章 下三滥,下三滥……第一千一百零六十三章 陈鸣老贼,三刀六洞断子绝孙第二百七十三章 联姻第九百六十七章 中国内政之建设第二百九十三章 藩镇第一千一百零五十六章 禅让大典第一百五十七章 古怪第五百六十六章 世界鸿沟第八百五十二章 奴才恭送大清皇帝上路!第一千一百章 ‘好人’拿破仑第八百四十章 中法‘友好’第八百七十八章 劳改们的权利!第612章 管他死多少人呢第610章 国家之间没朋友第三百八十八章 贰臣传汉奸录第九百三十四章 中国小民第五十七章 老子也醉了!第四百二十章 给乾隆一个厉害瞧瞧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紧急动员令第九百四十六章 揭阳王的担心第一百七十四章 混在江南第二百四十四章 就是夷族第四十四章 不眠之夜第六十六章 绿营兵到第八百八十八章 跟着皇子去欧洲第一百零五章 再次扩军第七百八十五章 劫掠第八百四十八章 中国的美好时代 上第八百一十六章 俄国使团第三百七十二章 万年小受第五百一十四章 情愿去死第一千一百零六十四章 干杯!我的朋友第二百三十八章 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这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