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后勤之非现代化战争

在对法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德军的给养主要依靠就地取给,并不怎样依赖于后方补给,而弹药消耗量更小,几乎完全不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来筹划其补充,如同1866年一样,步兵弹药消耗量极低,连部队携运的储备品也只消耗了一部分。

在5个月的战局过程中,平均每个普鲁士步兵仅发射了56发子弹,这甚至少于他身上背的数量,而仅相当于军建制运输车辆所载储备品的三分之一左右。

尽管仍然发生过临时短缺现象,主要是在第1集团军马拉图尔会战期间,但完全不是因为缺少弹药,而是因为部队的车辆在会战期间无力进行前送。

炮兵弹药消耗数字如下:

日期 会战 火炮数量 消耗炮弹发数 平均每炮消耗量

8月4日 维森堡 90 1496 16

8月6日 沃斯 234 9399 40

8月14日 波尼 156 2855 18

8月16日 马拉图尔 222 19575 88

8月18日 格拉维诺特 645 34680 53

8月30日 包蒙特 270 6389 23

8月31日 诺瓦斯维尔 172 4353 25

9月1日 色当 606 33134 54

由于并非所有的火炮均参加所有的战役,所以总的消耗比上述数字低得多,在整个战争中平均每炮仅199发,每个军的携运量通常为每门157发。

所以,需要补充的数量很低,部队有能力撇开整个兵站系统,直接从铁路补足车辆的运载量,尽管有时需要为此而走很长的路程。再者,消耗量是如此之小,以至部队并不担心让其车辆一走就是几个星期。例如色当会战后,第3集团军的大车被派往南锡进行补充,直到各军抵达巴黎后才重新返回部队。

在这一方面,毛奇的军队对后方补给也并没有很大的依赖性,如同在早先的各次战局中一样,需要的弹药很大一部分是由军队在出发时自行携带的,这就是说,在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军队是自给自足的。

1870-1871年的作战行动,常被说成在战争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其理由是,在这次作战时,有一条从前方部队向其后方基地延伸的现代交通线,而且还有一个组织严密的补给机构,据说这个机构同它所保障的部队息息相关,一旦部队脱离自己特有的补给来源……其行动就必然陷入混乱,招致灾难。

此外,作为战争手段的铁路,其潜力充分发挥出来还是第一次,至少在欧洲是如此。

换言之,这是一个新过程的开端,也就是战略的诀窍逐渐从士兵的双腿转移到车轮上。

如前所述,这些看法是毫无根据的,但它们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为人们所接受,这是毛奇能把他自己的解释强加于历史的一个明显的证据。

在更大的程度上,这是证明历史学家们的轻信,证明他们随时准备毫不怀疑地接受一位有幸赢得胜利之冕的指挥官的意见,尽管自那时以来一切反面的证据早已公之于世,信手就能拈来。

详细分析普军后勤体制的缺点,不但要花我们很多的时间,而且只能是前面两节内容的重复,因而不必赘述,但下面几点看来是值得指出的:

(1)1870年,普军确有一个补给勤务机构,这个机构从理论上说能够满足其需要,但实际上已证明彻底无效。尽管行军效能并不太高——一般连续行军两周时平均每天的推进速度很少有超过10英里的,但其所用的展开方法使得辎重机构还在战局开始前就已经与部队脱节了。

辎重部队武装不够,因而不能保卫自己。其行军纪律松弛,车辆修理设备不足,以至每10辆车中有9辆要留在后面。这样,很快就看得出来,原来寄托于辎重机构的希望是不能实现了。

不仅给养车队如此,而且野战移动面包房和屠宰场的一整套精心设计的组织都未能开展工作,使得部队在大多数场合下必须自行解决给养问题。的确,由于辎重机构对军队补给不起作用,所以野战指挥官们对它们的行踪漠不关心,使得它们常常一连几个星期得不到命令,最后还得主动去寻找自己的部队。

(2)在弹药补给方面,同样,战局的胜利与其说是因为有什么精心设计的后方补充制度,不如说是因为在整个战局中弹药的消耗量始终很小。

起初对步兵弹药和炮兵弹药相对消耗量的估计是错误的,正是因为消耗量很小,才使原来的错误估计没有发生什么影响,虽然有些地方出现过弹药短缺现象,但总的来说,给部队供应弹药比供应给养容易得多。

从这一点来说,如同从许多别的方面来说一样,不能把1870年战局视为一次现代化的战局。

(3)由于多数历史学家轻信了毛奇及其麾下的英雄好汉们关于铁路重要性的夸大说法,铁路在这次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一直被大大地估计过高了。

事实上,铁路仅在军队展开阶段起了关键作用,随后就不起多大作用,直到运动战阶段早已过去,战争即将赢得胜利的最后时刻,才重新发挥重要作用。

其所以这样,一则因为铁路交通本身的困难,再则因为无力将补给品从铁路终点站送往前线。

这三个因素加在一起,使得铁路只有在作战行动多少带有固定性时才能发挥作用,就连在固定性作战条件下,例如围攻梅斯时,铁路运输仍然发生了极大的困难。

铁路问题的一个颇有意义的方面,是毛奇及其总参谋部未从历史经验中吸取教训。

1870年碰到的每一种障碍,都是1866年曾经发生过的,这些障碍之所以能够重新出现,而且比过去更加严重,原因之一在于当时补给制度的固有限制,因为不幸的是,这种补给制度是建立在新时代技术手段(铁路)与旧时代技术手段的互相结合的基础之上。

所以,最严重的困难发生在两种体系的转换点——铁路终点卸载站,是并非偶然的,但是,组织方面的错误也是造成混乱的原因,在这一点上无疑要怪毛奇,没有足够的部队保卫铁路不受破坏。

第64章 收服忍者一第598章 停战协议二第814章 最后一战开始第641章 天空战记二十八第144章 工字团第343章 不可间断的宣传第774章 天空战记一百五十五第771章 天空战记一百五十二第533章 后勤之铁路的局限第113章 北平攻略第848章 纲领文件第76章 学生军第591章 宣言第374章 中国母亲第404章 坦克王牌诞生第433章 条约第789章 永远的第一突击中队五第534章 后勤之也要考虑政治因素第249章 未实施的计划第84章 意料中的事第61章 黑字游击队第514章 后勤之行动力的保障第565章 安南政策之海运教训第450章 战役规划第102章 汉奸方若二第41章 市外武装第493章 西南之大溃退第744章 天空战记一百二十五第264章 骄横的谈判第84章 意料中的事第662章 天空战记四十九第161章 新仓库的火光第94章 雅致的咖啡馆第466章 别致的记者第42章 蓟州大溶洞第369章 深刻的分析第672章 天空战记五十九第307章 多点准备第167章 焦头烂额第513章 后勤之能改变战略第799章 天空战记一百七十四第373章 祖宗疆土第204章 装甲车辆第139章 戴奥特事件二第772章 天空战记一百五十三第344章 没有问题第858章 总统的左右手第669章 天空战记五十六第709章 天空战记八十第628章 天空战记二十四第817章 村镇之战第793章 天空战记一百六十八第670章 天空战记五十七第26章 插曲第849章 争论第24章 算账第366章 空军是主宰第512章 后勤之要变革第391章 目标伯力第705章 天空战记七十六第141章 高志远第417章 中华军的反击第468章 谈判代表第129章 军统训练人员第762章 天空战记一百四十三第119章 军统在行动第612章 天空战记八第817章 村镇之战第446章 东南亚攻略第379章 开始轰炸第433章 条约第385章 赤塔围歼第546章 西南之站稳脚跟的一战第469章 八大支柱第616章 天空战记十二第661章 天空战记四十八第672章 天空战记五十九第670章 天空战记五十七第587章 中尉日记十八第210章 确定新基地第90章 南苑之战三第634章 海军规划二第420章 冬天的会议第53章 搞大了第699章 天空战记七十第645章 天空战记三十二第643章 天空战记三十第310章 积极准备第19章 良缘暂缓第857章 备忘录将矛盾公开第702章 天空战记七十三第704章 天空战记七十五第343章 不可间断的宣传第846章 新面貌政策第402章 中亚目标第154章 总结会一第397章 目标庙街第660章 天空战记四十七第473章 后备计划第577章 中尉日记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