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崭新的环亚国际(下)

作为环亚国际的直接建设者,陈志豪当仁不让的当上了环亚国际集团的总经理。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协调旗下各个企业的工作,务必让各个企业不出现矛盾,积极配合公司的各项指令。

别看陈志豪的工作好像很少,仅仅是协调,但是他的实际工作并不容易。环亚国际现在好歹也能算得上是家大业大,如果没有一个强力的领导把这些公司整合起来,那么这些公司就是一团散沙,没有凝聚力。而陈志豪就是这么一个角色,自然,刘东还会选派一些专业性人才来辅助陈志豪的工作,并不是让他孤军奋战。

周青富作为刘东联络苏联人的一个纽带,他的职位也被刘东定了下来,环亚国际集团副总经理,环亚国际集团驻苏联办事处主任。至少在十年内,周青富的工作不会有太大的变动。而他负责的任务,就是拉拢苏联高层,只要是关乎于苏联的事情。

不管是腐蚀政要、还是军队实权派、倒卖物资、挖苏联人才墙角、控股苏联企业、为苏联人提供必要的帮助等等一切关于苏联的事务,都由周青富来完成。当然,具体的工作还是交由专业的人员来处理,周青富存在的意义就是环亚国际在苏联的代言人。

陈洁这个刘东原本准备让她在金融行业扎根的人,由于和刘东之间的特殊关系,现在显然也不适合继续跟着林家兄弟混下去。所以,陈洁的工作变成了董事长助理,协调刘东这个董事长在环亚国际集团的各项事务,而她也没有挂环亚国际集团副总经理的名头,因为她是直接负责刘东管理环亚国际的第一人,要是在古代,那就是监军的角色。

而刘东这个集团的创建人,职位自然是董事长。而工作就是制定集团未来发展和规划,拥有一票否决权。可以插手各个公司的具体事务,不论是总公司,还是分公司,子公司,他都有权利否定一切。这就是老板的权威。

总公司的行政划分好了,而下面的子公司权利也需要进一步整合。由于之前的各自为政,人员、物资、还有权利划分都十分混乱,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再一次发生,分公司的职权也有了较大规模的改变。

首先,作为刘东的现金奶牛,环亚金融的职能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变化就在于,环亚金融剥离出总公司,形成一个独立的子公司,而不是之前环亚国际集团的分公司。

主要职能就是金融和投资,由于刘东并没有打算进入地产这个行业,所以地产这一块,就直接划分到环亚金融的职能当中,不论是香港那几块地皮,还是日本的本岛地产株式会,都划归到环亚金融职能里面去。

也就是说,以后本岛地产株式会,还有环亚国际风投公司,不再是属于单独的子公司而存在,而是交由环亚金融公司打理,相当于这两个公司,以后就是环亚金融的子公司了。而那些开曼群岛真正的皮包公司,也是全部交由环亚金融,反正这些公司存在的意义就是给环亚金融当挡箭牌,不交给环亚金融,还能拿来干嘛?

这样做的意义就在于,环亚金融以后就专业的管理公司的金融项目,不必再为公司其他问题操心,专业做金融。当然,这样一来,环亚金融在公司里面的权利就太大了,如果没有公司制衡,那就太过危险。

有鉴于此,刘东把原本计划当中的银行给抛了出来。本来没有打算这么快就建立私人银行的刘东,由于环亚金融的职能过大,也就不得不把环亚银行的计划抛出来。

而环亚银行的职能,就是储备环亚金融的流动资金,并且掌握环亚金融投资的那些公司的股份。这样一来,环亚金融就像军队一样,只负责打仗。而环亚银行就是做后勤的,并没有任何权利动用手里的资金,所有的投资项目,都是要放在环亚金融手上。他的意义就像帐房先生一样。

而环亚金融有什么项目,就必须报备刘东批准,只有等刘东批准了之后,他们才可以在环亚银行里面拿钱战斗。而环亚银行由于没有支配资金的权利,即便是手上有钱,也毫无意义。有了这两个部门的相互制衡,刘东的钱也能够放心了。

环亚金融剥离出环亚国际,仅仅是一个开始,而之后剥离出来的公司,就是斯密特数控机床制造厂、大兴刀具制造厂、香港东平IC制造公司。

而这三个公司分离出来后,合成一家公司,名字就叫环亚国际机械公司。以后只要是机械制造业的公司,都要并入这个环亚国际机械公司,这也算是整合了刘东手里的制造工业,形成一个新的产业链。

作为非营利性的科研所,也从环亚国际集团总公司剥离出来,成立了环亚国际科学研究院。负责环亚科技发展,吸纳专业人才,形成自己的科研领域,并且保持和各大高校之间的关系,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创办学校,和其他高校交流最新科技技术。

以后只要是环亚集团的部门,无论是总公司,还是子公司,想要得到技术支持,就离不开环亚国际科学研究所。而刘东的目标就是,把环亚国际科学研究所,打造成世界一流的研究院。这样,才有机会在未来科技领域上,留下自己的脚印。

而吴一平的钢铁企业,也从总公司剥离出来,成立环亚国际特种钢生产公司。对于钢铁公司,刘东的野望就是,以后钢铁公司的生产设备可以由自己的机械公司制造,而科研人员也可以由自己的科学院来研究,形成一个公司自己的产业链,以后被人卡脖子的机会,就少很多,而且依靠自己的技术,还可以形成专利垄断,到那个时候,环亚特钢就是世界性企业了。就好像三井旗下的新日铁,而刘东钢铁厂的目标就是他们。

而被剥离了所有企业的环亚国际集团,也并不会变成空壳。因为他们是这些公司的总公司,那些剥离出去的公司基本上都是总公司全资控股的企业,以后总公司的主要职能除了协调各个公司,就是为公司培养人才,以后总公司会为各个子公司提供需要的人才。这样就让那些子公司放下了人力资源这个沉重的包袱。当然,这并不是说子公司就不能招人,只是总公司为子公司承担大部分招人的压力。也便于更好的控制子公司。

这么一划分下来,原本混乱的公司管理,变得井井有条。只要按照这个方案来做,以后关于公司管理的问题,就会得到彻底的解决。而关于股权的问题,由于时间太过仓促,再加上公司的产业也很庞大,所以一时半会儿之间,这个资产计算的问题并不能彻底的落实下去。股权的问题,现在也就只有先放着,等到年终总结的时候,再来计较。

等到大家都适应了新公司的划分问题,刘东就拿起自己手里的文件,开口说到:“现在我宣布公司最新决议。刘东,担任环亚国际集团董事长。陈志豪,担任环亚国际集团总经理。担任吴一平,担任总公司副总经理,环亚特钢总经理。黄三水,担任总公司副总经理,集团战略部部长,环亚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周青富,担任总公司副总经理,驻苏联办事处主任。陈洁,担任总公司董事长助理职位,协调董事长管理集团事务。”

这是原核心成员的职务,而新增加核心成员,刘东用另外一张纸念到:“任大道,担任总公司总经理助理。林天豪,担任环亚金融总经理。环亚银行总经理,由于班子暂时没有搭建起来,待定。斯密特,担任环亚机械总经理。崔晓明,担任环亚国际科技研究院院长。这就是新进公司核心成员名单。”

刘东的任命念出来后,所有的人都爆发起热烈的掌声。不论是新进核心成员,还是老核心成员,这份任命都相当于升职了,而且等到年底的工作总结大会上,他们这些核心成员,还会有公司的股权分红。

可以说,这次改革,对于所有人都有好处。就算看起来损失股权分红的刘东,这样的安排对他也有好处。公司的职能划分明确了,以后公司的凝聚力也会提高,再加上管理成本的下降,说到底,他赚得更多。

刘东的任命下去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之内,公司改革的内容就就取得了成功,虽然有些关于产权提交一类问题,还要等一段时间才会弄好。

但是,就这么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公司发挥出来的效率,就不是之前那样混乱管理下可以比拟的。而新的环亚国际,变得生机勃勃,能够更好的应对各种挑战了。

而在外界,除了日本美国这些公司,并没有更换自己的牌照之外,其他不论是香港,还是大陆,新的环亚国际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很多原本不知道环亚国际是什么的人,看到以前知名的企业全都换成了环亚的牌子,才知道环亚的能量有多么的巨大。尤其是香港的那些人,看到环亚换牌的动作,还以为环亚国际又有什么新的大动作,于是纷纷关注,香港财经这些电视台,更是想要了解其中的内幕,弄得环亚香港部分鸡飞狗跳。

第308章 真没希望了?第120章 让人流口水的大买卖(中)第588章 私人的力量第661章 三代们的消息很灵通第625章 争论第245章 给三代们上课第597章 新的局面第236章 就是在逼你第123章 科技资料的分别第627章 保证第308章 真没希望了?第226章 再会首长第622章 底气十足啊第250章 环亚金融高层会议第513章 地产行业也能弄一条龙服务第29章 刘家未来的走向(下)第652章 刘东的补偿第433章 解决缺额问题第139章 必须改革第60章 陪同考察第362章 搁置问题第537章 低调的科研院第528章 和大伯谈心第120章 让人流口水的大买卖(中)第632章 会谈叶利钦4第301章 细分蛋糕第402章 赵建铭的表弟第505章 大家一起来第423章 环亚科研的技术储备第611章 空壳公司第62章 土资局的地皮也不富裕第626章 搬空苏联的野望第596章 飞往莫斯科第564章 关系复杂了第430章 铁都之旅(中)第102章 在路上第397章 约法三章第676章 敖书记的冷汗第590章 优势在哪里第670章 隐忧第493章 去日本走一走第166章 双方的汇报第54章 大丰收第683章 开启大时代6第344章 秋明油田第99章 会所的设想第1章 刘家叛逆子第275章 应对之道第59章 选定地址第192章 需要解决的问题第89章 近期目标 宏伟蓝第296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343章 环亚金融新目标第232章 被踢开的包厢第534章 吓人的买卖第91章 私人的力量第208章 莫名其妙的女人第168章 谈判第400章 两种生活态度第587章 国退民进第103章 苏联,苏联!第288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第238章 云老爷子的怒火第330章 给你一个留下来的理由第665章 有多少就能要多少第398章 一头冷汗第496章 准备赴日第540章 宴请豪杰第620章 老家来的客人第355章 关系比钱好用第654章 进退第114章 列夫捷特第218章 互惠互利,相互依存计划第129章 坦白从宽第559章 行业风暴第91章 私人的力量第167章 大众的底牌第463章 利益和政绩之间的矛盾第668章 好大的野心第351章 国企的人才资源第2章 自己开公司第286章 初步达成协议第543章 当面打脸第186章 王府会所第67章 周青富的任务第511章 损人不利已?第231章 联众超市(下)第625章 争论第579章 王鹏成的辛酸泪第659章 做生意都做到家里面来了第411章 分包业务第17章 傲慢的大众和谦逊的丰田(下)第562章 被发现的小秘密第142章 实际的问题第120章 让人流口水的大买卖(中)第486章 遥望日本第120章 让人流口水的大买卖(中)第247章 扶持私企的决定第441章 省委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