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杀手锏(上)

有了刚才那翻叶利钦不知是提点还是威胁的话,刘东发现,主动权好象一下子就到了叶利钦的手中。如果之前刘东还感觉胜券在握,那么这个时候,刘东已经感觉到,如果自己还抱着刚才那样的心思,一定会被叶利钦扒得,连内裤都不会剩下一条。

像叶利钦这样的政治家,并不是他这样的人能够说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虽然刘东占据着重生者的优势,但对上这样的老狐狸,并不是很能占据优势。

毕竟,前世刘东最大的成就,也就不过是学术界的。学术界的手腕,比起官场上的凶险,那绝对是小儿科当中的小儿科。就好象面对着叶利钦,虽然之前他好象一直都占据着主动,但仅仅是因为一句话的误差,叶利钦就轻描淡写的把主动权拿到了自己的手中,不显山不漏水,比起之前刘东的上串下跳,不知道要高明多少倍。

想到这,刘东才切实的体会到。就算自己的手中拿着最好的牌,面对着这样的巨头,也只有战战兢兢的份。别看之前叶利钦还笑眯眯的,对刘东好象很和善。但真到了叶利钦想要拿东西的时候,刘东根本就没有丝毫的反抗之力。手中的牌再好,打不出去也是枉然。

刚才刘东还想从叶利钦最重视的政治资本上入手,让自己占据更多的优势。可叶利钦一出手以后,他不但没有占据更多的优势,更是把之前的劳动成功,一分不剩的全交到了叶利钦的手里。现在看来,刘东自己,也就只有做做技术,像政治这么深奥的东西,他真没天赋。

看着说完那番话,又变得好象很和善的叶利钦,刘东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但既然这话题都说到这份上,刘东也没有多余的选择,只有硬着头皮,一路走下去。

“叶利钦书记,您知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的计划书,虽然目前来说,仅仅是只有我们公司能够参与。对于整个苏联来说,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但毕竟,这能算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您可能不知道,在来莫斯科之前,我就已经去过一个小镇,然后仅仅在那一个小镇上面,我们公司就招到了三十四名符合我们公司标准的人员。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刘东开口说到。

“哦?你们公司已经开始着手做这件事情了?难道你觉得没有我们的同意,那些人员就能够自由的出入国境?”叶利钦眉头又皱了起来。

“当然不是,如果事情能够有那么简单,我想我现在,就应该不会出现在您的办公室里面。您知道我仅仅是一个商人,如果没有必要,一般情况下,是不怎么喜欢和政府部门打交道。无论是在我们国内,还是在国外。因为通常来说,和政府部门打交道,都意味着麻烦。商人是最讨厌麻烦的,即便是我和您之间有着一些友谊,但我其实也仅仅是希望我们能够在休闲的时间见面,而不是在您的办公室里面。”刘东一副愁眉苦脸的说到。

听到刘东这明显是在缓解气氛的话,叶利钦也微笑了一下,然后说到:“既然这样,那你招收那些人,岂不是毫无意义?如果我们政府方面不批准,那些人岂不是白让你们养着?做为一个资本家,你也不合格啊!”

“当然不是,就算我们不能把那些人才带到国内去,其实也可以在苏联研发我们公司的产品。我想这点并不违反苏维埃的法律。只不过那样一来,原本想要大规模招聘的行动,我们公司就不得不忍痛割舍。您知道,相比起我们国内低廉的物价,苏联这边,并不是很划算。如果你们政府部门一直不批准这项决议,那么我们公司就仅仅只有招收一小部分顶尖的人员,做为重点开发设备的实验室。而不是像我计划当中的那样,大规模的招聘,然后立即实行量产和扩大化。”刘东解释到。

听到刘东又说起了计划,叶利钦问到:“那么,我们现在就说一个实际的问题。如果我们苏维埃通过了你们公司的这项计划,那对我们苏维埃,有什么好处?还有,你们会招收多少人才,关于哪方面的?”

叶利钦说这话,刘东就知道。关于计划的事情,现在算是切入了正题。叶利钦很想知道,自己能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让整个苏维埃满意。

别看现在这些高级人才,一个个都过得惨兮兮的,好象他们现在的作用,仅仅是能够给苏维埃造成大麻烦。但如果这些人真是麻烦,毫无好处,那苏联绝对会毫不犹豫的把他们丢弃掉。想要找个理由把这些人打发了,那还不容易?

但是,这些人可是苏联这么多年来的劳动成果结晶啊,每一个高级人才,不论是工程师,还是教授、专家、甚至是一般的科研人员,他们都是宝贝一般的存在,不知道花费了苏联多少年的功夫,才辛辛苦苦养成的。

当年苏联打赢二战的时候,国内经济可以说是一团乱麻,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他们不也依旧的把德国的那些技术人员给一窝蜂的拉回了苏联的国内。奥迪这个汽车品牌,就是在那个时候被苏联人弄垮的。无论是技术设备,还是技术人员,抑或者是那些技术人员的家庭成员,都是一个不剩的拉回到苏联国内。而奥迪汽车,还仅仅是苏联那茫茫人才掠夺当中的一个小浪花。

那么困难的条件下,苏联都还坚持把这些人给带回苏联。如果这些人真是废物,那苏联还会这么费劲么?开什么玩笑,真当他们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家啊?

而现在苏联的情况,比起当年来说,还好很多。尽管苏联现在也是遇到了非常多的麻烦,那些以前非常宝贝的工业人员,现在的生活都是上顿不接下顿,但至少饿死人的情况,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得到这些人才,你不付出代价,怎么可能?

要是仅仅因为这些人才吃不上饭,就要让他们自谋生路,去华夏,然后为华夏的建设添砖加瓦。苏联方面绝对会毫不犹豫,任由这些人才饿死,都不可能放他们出去。给潜在的对手增加综合实力,苏联才没那么傻!

所以,就要看刘东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如果这个代价并不能让苏联方面满意,那就算是做成了这件事情,对于叶利钦自身,有着巨大的政治资本,他也不敢答应下来这个事情,并且还会毫不犹豫的拒绝刘东的计划。

好在,刘东在之前,就准备好了一个杀手锏。而这个杀手锏,绝对会让苏联方面非常满意。现在,也该是到了放出这个杀手锏的时候了。

于是,刘东坐直了身子,然后对着叶利钦说到:“叶利钦书记,我那份计划上面,有几条限制,不知道您有没有注意到。如果您没有注意到,我现在可以对您解释一下。我仅代表我们公司表示,我们初步的招聘计划,是不会少于三百人,而这三百人,我们给予他们的薪资标准,是无论他们之前在苏联薪资高低,我们都会加上百分之二十的比例,而且如果他们任何一个人作出突出贡献,我们都会有相应的奖励措施,这点我们公司会毫不犹豫的执行。如果到时候我方任何一条违约,那我们和那些人之间的合同,就会自动作废,并且还会赔偿当事人一年的工资。他们随时可以从我们公司出去。”

“相当不错的薪资标准,这点对于那些人来说,相当优厚,非常不错。”叶利钦平淡的说到。

“第二点,我们公司无论任何时候,都不会招聘苏联方面的武器专家,即便是他仅仅会做步枪和军刀,这类人才我们都是不会招聘的。毕竟,我们公司是民用公司,并不是军工企业,而且我们国内也不会允许有一个私人的武器生产厂家。”刘东又说起了第二点。

对于这点,叶利钦却不怎么满意。苏联的军工产业,比任何国家想象当中的都还要多。后世世界黑市军火交易市场上,卖得最多的步枪就是ak家族的产品。那还是在苏联解体以后,流出来的东西,基本上全是旧货。可想而知,能够提供全世界军火交易的苏联,当年的军工产业有多么的发达。

甚至可以说,苏联的小作坊里面,都可以生产这些杀人武器。这么泛滥,你完全可以想象得出,他们的从业人员有多少。而现在,刘东却作出了这样的承诺,那不是把这些人的出路给堵死了么?

苏联是很在意自己的军工产业人才的流失,但不代表一般武器的专家他们也很在乎。除非是那种高端的产品,火箭、卫星、导弹、航母、抑或者是核武器这一类的产品。一般的军工产品,即便是他们能做t72,对于苏联来说,也不是很重要。

因为这样的人,在苏联那强大的军事实力底蕴里面,实在是太多了。要是刘东仅仅需要民用的技术人才,而忽略这些人,那对苏联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相比起民用产品的人才,军用产品人才的范围更加宽广。就算现在苏联也很需要军事设备方面的人才,但就算淘汰下去的那些人,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所以,对于这个消息,叶利钦反而觉得很不满。要一视同仁嘛,做军工的,也是能够做民用嘛,何必把这条路给堵死了呢?但是叶利钦也明白,邻国华夏,的确是不允许私人制造武器装备,对这类人,看管得非常严格。所以,就算刘家在华夏的力量不小,但这点也必须遵守。不得不说,这点对叶利钦来说,是个不大不小的遗憾。

第558章 大起大落第559章 行业风暴第92章 刘辉的秘密第9章 首长关注第242章 火爆开业第63章 土地置换概念第209章 现实当中的狗血剧第398章 一头冷汗第251章 合理的解释第188章 包厢里的话题第179章 刘东的定位第557章 年薪百万不是梦想第148章 忽然醒悟第86章 又惊动老爷子了第642章 都很纠结第504章 怎能忘了第三方?第126章 皆大欢喜第207章 小镇第323章 叶利钦是潜力股第433章 解决缺额问题第62章 土资局的地皮也不富裕第245章 给三代们上课第531章 机制问题让人头疼第505章 大家一起来第552章 制定潜规则第452章 不经意流露出来的奢侈第438章 相当满意的视察结果第121章 让人流口水的大买卖(下)第648章 深入交谈第74章 只欠东风第584章 闲聊第154章 到底谁尴尬?(上)第666章 初春的躁动第119章 让人流口水的大买卖(上)第432章 民以食为天第646章 老丈人态度的转变第488章 装孙子前当一回老子第467章 能利用的只有熟练工人和地皮第76章 磨刀霍霍向牛羊第201章 再飞苏联第433章 解决缺额问题第239章 诡异的局面第414章 老爷子也感兴趣第448章 有理由的发飙第50章 初次接触第574章 准备走人第253章 要的就是虎口夺食第461章 出京前的嘱咐第187章 前景可观第60章 陪同考察第238章 云老爷子的怒火第268章 双向发展第483章 苏联的情况第451章 需要显示自己的价值第455章 走流程式的考察第204章 从长计议第255章 股灾始动第219章 再会叶利钦第194章 分田地第383章 回忆过去第163章 大众的需求太少了第234章 周青龙的胃口第683章 开启大时代6第162章 宋书记发飙第265章 新的投资意向第63章 土地置换概念第303章 解惑第141章 崭新的环亚国际(下)第366章 推动产学研第624章 都不是弱者第479章 打机工部的主意第418章 环亚银行贷款业务的前景第575章 年前的团聚第463章 利益和政绩之间的矛盾第90章 远方的苏联第394章 老爷子的厚黑学第493章 去日本走一走第291章 陈三的变化第166章 双方的汇报第215章 天坑第641章 清闲不下来第150章 贾飞文的心思第415章 平静下的暗流第391章 春节聚会第458章 彻查当中的意外收获第126章 皆大欢喜第340章 美国谍影第357章 广告开播第142章 实际的问题第514章 华夏大地刮起的旋风第72章 多边行动第419章 贷款是要赚钱的(上)第527章 一些情况第15章 开始布局第46章 国内来电第292章 酒桌上的谈话第525章 自家人下的套第257章 美国财团的动作第642章 都很纠结第541章 给老爷子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