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产学研一体化

刘东知道后世政治家族的发展方向,那是因为他是过来人。但老爷子用自己的政治智慧,就能想到这么多,实在是让刘东咂舌。虽然老爷子的观点,还不是很系统,但能有这样的想法,也不愧他是从那个年月走过来的人。

刘东这样占据一时优势的人,还需要更多的学习。

“老爷子您既然都这样说了,那我就尽量的往这个方面多发展,以后刘家的人,也能多出一条出路来。现在我们公司在国内的架子才刚刚构架起来,需要很多人撑场面,所以我会尽量的做些安排。”刘东说到。

这也是刘东自从那次刘家的人把商业搞得乱七八糟以后,第一次主动提出来这样的说法。正如他后面想的,上次他安排的事情,着实欠了很多考虑,要是真一棍子把这事儿给搅得没影了。他一个人想要在国内撑起那么大的盘子,也不容易。

如果有了刘家真正精英的人加入自己的事业,那他也能轻松许多。但如果他一直不开这道口子,那他在国内就相当于在孤军奋战,累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也不利于刘家的团结。

毕竟,这么大一个家族,如果有肥肉他都让给外人来吃,却不让自家人参加,无论如何,都说不太过去。现代社会,想要一个人把什么事情都扛起来,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越是现代,就越是需要集群化发展,单打独斗,就算三头六臂,也有累死的时候。

听到刘东的话以后,老爷子笑了一下,说到:“终于相通了?我还以为你还要继续拧下去呢。既然你有这样的想法,那就去做吧,我们刘家,也不是个个都适合政治。”

“知道了,老爷子。”刘东答道。

“你今天来我这,应该不仅仅是为了告诉我关于苏联的事情吧?这又是给我说事儿,又是给刘家其他人机会,你这个资本家,可不会做什么亏本买卖。说吧,有什么事儿要求到我这里来,说出来看看。”老爷子看到刘东找不到什么话题以后,主动问起来。到了他这样的高度,即便是家里人普通的对话,他都能想到更加深层次的东西。

所以今天刘东过来说这说那,他就知道刘东肯定有什么事儿找他。要不然,刘东现在刚刚把国内的架子搭起来,哪里有时间来看他这个老头子,刘东又不像其他的三代,对于见上他一面,觉得十分高兴,十分荣耀。

刘东现在也算是事业有成,就算在二代当中,也算是很有发言权。老爷子可不认为,刘东会因为想要告诉他一些事情,就主动跑过来。要真那么积极,早在刘东从苏联回来的时候就应该来了,要不是有事儿过来找他,至于拖到现在才来么?所以,老爷子也就主动的开口询问起来。

看到老爷子都那么主动,刘东也就不敢再多绕圈子。对着老爷子开口说到:“我们公司这次不是在国内有大动作么?之前在央视打广告,是招收到了一大批骨干,并且今后五年的时间里面,我们公司都不用为人才的事情发愁。但是如果次次都像现在这样仓促,对于公司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儿。尤其是科研方面,如果因为没有新血加入,而导致公司项目停滞,那就太亏了。所以我们公司现在准备在国内搞产学研一体化。”

“产学研一体化?这是什么东西?”刘东的想法总是层出不穷,老爷子大部分的精力都牵扯在政治上面,这个产学研什么的东西,他是真不知道。虽然听起来好像很耳熟,但因为国内现在并没有多少这方面的动作,再加上老爷子和这样的事情关系实在不大,所以,就算老爷子身居高位,对于这什么产学研的,也并不了解。

看到老爷子对于自己的提法不是很了解,刘东也就不得不开始解释起什么叫产学研。对于产学研这个东西来说,刘东也能算得上是半个专家。

毕竟,前世他也是搞研究出生,而那个时代,和企业合作,和学校合作的事情并不少。虽然在国内的产学研事业,一直走在歧路上面,并且发展得并不是特别良好。但对于刘东这样深层次接触过的人来说,想要给老爷子讲讲课,那实在是太容易不过的事情了。

产学研合作教育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

如果再说得直白一些,那就是企业发课题,然后让学校的人在科研所的带领下,参与到研究当中。这样以来,企业可以利用课题突破技术难关,而学校的那些参与者也能在这样的研究当中学习到更多接近于社会的知识,而不再是仅仅看课本,而变得纸上谈兵。

而企业发课题给研究院研究,当然不会什么都不给。毕竟,这些课题研究出来,他们是要拿出去赚钱的。在按劳分配的原理下,那些研究院自然能够得到相应的报酬。而有了报酬的研究院,也可以以这些报酬为契机,发展自己需要研究的东西,保持技术上的领先优势。

给研究院发课题,也让企业在自身科研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能够占据更多的科技力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可不仅仅是说说,在后世,一家企业如何能在市场上生存,这就是关键。

管理别人能够学习,你的发展路线别人也能学习,甚至于资金方面,别人也可以比你更加雄厚,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保持自己公司的优势,那就必须涉及到核心竞争力。

什么叫核心竞争力,要是搞这方面的专家,可以牵扯到无数的话题,从企业管理标准,说到企业的公司文化,还能说到一些不为人知的底蕴。但在刘东这个过来人眼中,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上面那一堆的东西,都是扯淡。

只要能让别人通过模仿完成的东西,都不能算是核心竞争力。即便是这个模仿的难度再难,那也不能算是完全不能模仿。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别人绝对不能模仿的东西,也不能绕开的东西,才算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而现代社会当中,什么东西才能算得上是别人不能模仿的东西?除了自己拥有的专利之外,别的都是浮云。

比尔大叔为什么能够靠着微软混得全世界都闻名?那不就是因为视窗系统么?这个东西,谁能模仿?即便是技术实力能够完全的满足标准,但别人能够进入这个行业么?绝对不能,别人视窗系统,那是有专利的。

你自己搞一个出来玩玩,比尔大叔绝对不会和你说什么,可能还会赞美你的才华。但如果你想把自己的东西拿去商业化,比尔大叔就得找你麻烦了。无数怎么绕也绕不开的专利陷阱,你要真想触碰这个地雷,那除了能够粉身碎骨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

所以,如何能够在以后的市场浪潮当中,把握住自己公司的发展方向,就是刘东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企业的竞争力就在于专利的控制上面,拥有越多的专利,在以后的市场当中就会活得更加滋润。

虽然目前来说,环亚研究所拥有的技术力量并不少,而且专利在那些培养的科学家手上,也弄出来不少。但这点,还远远不够,相比起全世界这么大的一个市场,刘东弄出来的那点东西,就算在华夏拥有的专利上面,都是九牛一毛还不如。而华夏的科研能力比起那些强国来,又要差一大截。

这么大的差距,刘东又怎么能看不到?仅仅依靠自己公司的科研力量,那实在是太过薄弱,如果能把产学研搞好,就算是给环亚身上,多加了一台远远超出环亚本身力量的发动机。

环亚现在缺的,不是钱,也不是市场。最为缺乏的,就是底蕴,而做为一家企业,最能够显示底蕴的东西,那就是公司的科技力量。能够在把钱流动起来的时候,把自身的科技实力加强起来,以后才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如鱼得水。

把产学研所能带来的效益给老爷子说完以后,刘东就闭上了自己的嘴巴。因为他知道,如果老爷子明白这样做的好处以后,就绝对会向上面反应。

因为这不但是利于企业,也利于国家,更加利于未来的人才培养。尤其是在现在这样研究院资金普遍缺乏的情况下。如果真能够在产学研方面,实现三方获利。于国于民,都有天大的好处。

有了这样的好处,再加上刘东主动站出来承担实验,国内高层,肯定是乐见其成的。毕竟,在这个摸着石头过河的年代,凡是有利于国家的事情,能尝试的,都要尝试一番。

第581章 文世军的演技第528章 和大伯谈心第285章 待遇太好也是负担第325章 损失惨重第504章 怎能忘了第三方?第277章 刘东的投资计划第607章 全力支持第678章 开启大时代1第175章 被戳到的软肋第667章 背后的谈判第291章 陈三的变化第88章 老爷子的意思第176章 捧杀第552章 制定潜规则第170章 轰动第250章 环亚金融高层会议第300章 产业选址第469章 循序渐进第173章 意外的任命第341章 调兵遣将第638章 打马虎眼第330章 给你一个留下来的理由第573章 就怕当靶子第343章 环亚金融新目标第674章 了解内幕的陈三第313章 王家付出的代价第384章 盘点家底第384章 盘点家底第111章 要卖什么设备给刘东?第648章 深入交谈第75章 广场协定第348章 要建立新的利益共同体第95章 意外的冲突第641章 清闲不下来第503章 错综复杂的关系第652章 刘东的补偿第669章 老首长的借力打力第289章 刘爷的传说第70章 东方工业公司的大手笔第11章 首长召见第65章 一千万的安置费第216章 屈服第590章 优势在哪里第286章 初步达成协议第55章 坐地分赃第522章 全权代表第660章 给刘家的长辈们提提神第175章 被戳到的软肋第237章 上达天听第431章 铁都之旅(下)第42章 美味的蛋糕第680章 开启大时代3第38章 最好的人选第425章 产品和厂商的关系第243章 刘二,咱们发财了!第123章 科技资料的分别第484章 美国股市的行动第265章 新的投资意向第398章 一头冷汗第220章 琐事第197章 贫油井第495章 在香港的等待第582章 大家都是好演员第447章 没有环亚氛围的金陵分部第429章 铁都之旅(上)第317章 掀开宋部长的老底第594章 或许会出现的问题4第452章 不经意流露出来的奢侈第455章 走流程式的考察第385章 第二次产业调整(上)第126章 皆大欢喜第201章 再飞苏联第87章 关于星球大战计划第654章 进退第66章 积压货物第477章 初步摸底第615章 老观念就该抛弃第585章 大话题第78章 脱手套现第531章 机制问题让人头疼第175章 被戳到的软肋第93章 舞会第564章 关系复杂了第132章 谋划好处第602章 试探销路第580章 袁智勇的转变第6章 冶金部的动作第434章 视察环亚特钢第469章 循序渐进第629章 会谈叶利钦1第519章 本岛地产新项目第446章 金陵分部第92章 刘辉的秘密第581章 文世军的演技第455章 走流程式的考察第364章 产学研一体化第519章 本岛地产新项目第569章 入不敷出第489章 黄三水归来第266章 环亚金融的替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