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哦?给我的?”李梯意外道。

“ 是啊,文渊哥哥,我从未见过如此漂亮的佩剑。”顾晓云说着,便开了盒子,只见其中横躺着一柄宝剑,剑长约2尺2寸,剑身由乌金而铸,透着淡淡的寒光,剑柄为玄铁所制,尾部包裹着千年蜜蜡并雕刻着龙纹图案,显得无比威严,李梯不由的看的出了神。

顾晓云见李梯这般模样,显然是非常喜欢这柄剑,脸上的笑容更加的灿烂了起来,之后李梯手握长剑试了一下,“嗯,重量、长度都像是为我量身打造的一般,多谢世叔,多谢晓云。”

“呵呵,文渊贤侄,此剑可是大有来历!”顾长风见李梯甚是喜欢这把剑,继续补充道。

“哦?还请世叔指教。”李梯一听不由来了兴致。

“呵呵,贤侄有所不知,此剑可是当年郭子仪的佩剑。”顾长风说到。

“什么?!郭子仪的佩剑?是玉柄龙吗?”李梯不由大惊,问到。

“不错,正是玉柄龙,早年郭子仪就是用此剑平定安史之乱,后来此剑一直保管在其后人手中,我因机缘巧合得到此剑,但当时剑身已折断,剑柄也已磨损不堪,这些年我一直在想办法修复此剑,此从你出现我便有了将此剑相赠的打算,因此这几天又让晓云对其进行了稍稍的改动。”顾长风答到。

“原来如此,世叔如此馈赠,晚辈定当不负此剑。”李梯也没有矫情,当下便收下了此剑。

“哈哈,贤侄客气了,我赠与你此剑还有另一个用意。”顾长风眼中突然闪过一丝皎洁。又说到“此物也就全当晓云的嫁妆了!”

“爹!”顾晓云听到后害羞的说到,头顿时低了下去,但在李梯胳膊上的手确握的更紧了。

李梯先是有点意外,但随即释然了,既然自己已决定接受顾晓云,也没有什么好扭捏的了,当即说到:“多谢世叔,世叔放心,往后我一定拿晓云比自己的性命更宝贵。”说着说着右手便不自觉的抬起抓住了紧握其左胳膊的顾晓云的手。

“哈哈,贤侄一诺千金,老夫自然相信。”顾长风老怀安慰道。

“此物全当是定亲之礼,晓云,我答应你,潞州战事彻底结束以后,我便正式迎娶你,决不食言。”说罢,李梯从怀里掏出一物,赫然是一只鎏金打造的金雁,做工甚是精巧。大唐素来有送雁定亲的习俗,皇室也不例外,不过只有正妻才配大雁来定亲,所以,顾长风看到李梯拿出那只金雁时,心里也很激动,顾晓云则是半羞半喜的打量着这支异常精致的大雁,享受着这一刻的幸福。

第二日,丁会带领了三千精兵分批进入了顾家堡,而李梯也早已在此等候,“事不宜迟,我先与各位将领交待一下路线,各位将领务必将让所有将士记住各自的路线,然后我们等到傍晚,天完全黑下来之后再行动,切记,不要用火把,不要发出响声,每五十人为一组,出城以后沿不同方向向余吾城进发,我会在距离余吾城五十里的这里等待大家。”李梯说着用手指了指地图上面标记的圆圈。接着说到:“从这里到余吾需要七日时间,考虑到诸位要隐藏行踪,秘密行事,所以我给诸位十日,十日后,我们再见。”

是夜,与顾晓云告别后,李梯便率领第一批五十人从密道离开了顾家堡,直奔余吾而去,顾晓云望着天上明亮的圆月,圆月象征着团圆,可是她却要与心爱之人分别,又想到此次李梯前去凶险异常在哀伤之余不免心中涌起了深深的担忧,“爹,文渊哥哥此行很凶险吧。”顾晓云试探性的问到,她自然想听到顾长风否定的答复。

“战争都存在着凶险,但是文渊他才智过人,往往能够料敌于先,此次是行动也是他一手部署,我想他必能安全归来,”顾长风坚定的说到。

经过数日秘密奔袭,李梯率领的先头部分终于抵达了位于余吾五十里外的路村乡,“梅十三,你速去打探秦武军队的动向,大家原地休息等待后续人马集结,记住,在梅十三的消息传回来之前,千万不可生火。”李梯吩咐道。随后,五十人的队伍便就地安营了,而李梯趁着月色悄悄的的向西边潜入。

..............

余吾镇

周德威帐内

“启禀将军,余吾城外三十里见大批梁军集结。”来人禀报道。

“哼,来的倒是快,探到来军多少了吗?”只见一名虎背熊腰的大汉端坐在大帐正中,不怒自威的问到。

“启禀周将军,不下两万。”

“什么?!竟然出动这么多人,康怀贞这次是想要吃定我周德威了。”周德威不屑道。

“报!启禀将军,帐外有人想拜见将军,说这个是他的信物。”有一名将士进来禀报,说完后双手递出了一颗琥珀色的椭圆形石头,正面赫然刻着一个“业”字。

周德威看到此石时,先是大感意外,之后不由大喜的笑道:“哈哈,快将那人请进来,来人备茶。”

来人正是李梯,早前在与张承业的书信里,便得知张承业此次会派其义子周德威前来相助,而张承业也与周德威说了李梯的事,当然并没有透露李梯的身份,只是说李梯也是其收取的徒弟,只不过常年在外,并不在身边。

“哈哈,你就是义父一直跟我提起的小师弟,皇甫文渊吧。”见到李梯后周德威先是屏退了左右,然后冲着李梯笑着说到。

“正是在下,见过周师兄!”李梯抱拳向周德威行礼道。

“哈哈哈,小师弟你来的正好,此战我们共同建功,把梁军打回老家去!”周德威说到。

“不瞒师兄,我正是为了此战而来,我知师兄一向所向披靡,麾下骑兵更是沙陀骑兵中的精锐,但此次康怀贞有备而战,且余吾地形崎岖,山路较多,并不适合骑兵作战,且此次康怀贞派出其手下得力干将以超过两倍兵力的优势而来,定是抱着围城打援的思路,此外,潞州一战,梁军并未占到半点便宜,反而士气大损,因此康怀贞也急需一场速胜来证明自己,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我们都不可掉以轻心。”李梯分析道。

“师弟果然尽得义父真传,分析的思路与义父如出一辙,不瞒师弟,在我出征前义父便有交待过,要小心梁军半路突袭,但步兵速度太慢,所以我们只能以骑兵快速支援潞州,以打乱梁军的部署,师兄此次也没有想过与其硬拼,我们可以利用骑兵速度的优势拖住他们。”周德威说到。

“师兄果然计略过人,师弟佩服。”李梯先是抱拳一拜道,然后接着说道:“师弟此次秘密带来了三千精兵,装备强劲连弩,目前正秘密跟在梁军后面,我们可以出其不意将他们一网打尽!”

“什么?!师弟竟如此了得。”周德威大喜道:“这三千精兵的位置太重要了,不瞒师弟,我已经为梁军找到了一个绝佳的葬身之所,之所以犹豫要不要行动,一是义父的嘱托,一定要保全潞州城,营救师弟,二是,我方骑兵虽是精锐但要做到悄无声息的绕道梁军后面难度极大,没想到师弟一来,就将我这两个顾虑打消了大半,哈哈。”

当夜,就下一步如何部署周德威与李梯详细推演至深夜,李梯本欲告辞,但周德威说什么今夜也要让李梯住下,与其同塌而眠,搞的李梯很不适应,结果第二天一早与周德威一同吃完早饭后便起身告辞了。

待李梯回到驻地后,潞州城的军队已经在路村乡周边集结的差不多了,“怎么样,梁军那边是否有所察觉。”李梯询问到。

“回主人,梁军的全部注意力都在来援的晋军身上,我们距离其一定距离,他们并没有任何察觉,同时,为了防止出现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封锁了整个路村乡。”梅十三回答道。

“嗯,吩咐下去,一定不要伤害百姓,我们不日即将出发,与梁军决一死战。”李梯又说到。

..................

余吾镇外梁军大帐

“禀将军,我大军已整修完毕,所需粮草也已陆续运抵。”将官禀报到。

“好,传令下去,明日清晨向晋军发动攻击,全军出击,务必全歼晋军!”秦武传令道。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梁军便发动了对晋军的突袭,漫天的雷鼓声彷佛在宣泄着对潞州首战失利的不瞒,令人听着胆战心惊;而晋军这边由于早有防备因此很快便进入战斗状态,不过由于梁军雷鼓声用的较为高明,有不少马因雷鼓声突然想起而受惊,因此晋军一开始的阵型稍显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