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刘备借兵

孙坚走了,带着他与燕北商议好的通商事宜与满腔怒火倾兵南下,誓要与周昂分个高下,让袁绍知晓他孙文台的厉害!

作为回还辽东后引战船南下的识途者,孙坚将部下韩当留下,暂时跟随燕北在将来一路北上再引领船队南下,当然了,也要负责挑选马匹品相这些杂事。

孙坚的眼光不可多说,把握问题极为精准,一口便点明了他所需要的战马。

肩高六尺六寸,体魄便大多健壮;两岁往上,都经历了马夫驯马,可以直接投入战场。

这样的体魄,即便在幽冀这些拥有大量马匹的北方也可以称作良马了。燕北可以断言,眼下的辽东战马中,能够达到这样标准的也就三千匹上下……这还是估算了辽东马场那批长到两岁新马崽的基础上得到的结论。

但这样的交易,对燕北而言更值得。

因为他不缺钱,金钱对现在的辽东来说是最没用的东西。有在洛阳得到的这些宝物,回辽东了难道燕北还会担心没有金钱吗?不可能!

战马很重要,在与吕布的交战中让燕北对精锐骑兵在战场上所能做的事情更加了解,那些并州精骑的甲胄也给了燕北很大的启发,组建一支属于辽东的精锐骑兵便已经能够提上日程。

可他有很多战马,甚至将来还会更多……战马是能够生出来的,可那些掌握精湛技艺的匠人,生不出来。

这一次与江东通商,能够给他带来匠人。

五百匹战马,能够为他换来四至五百名匠人……就像辽东铁邬一开始那二十名世代为匠的老人们一样。

他们能够给燕北军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辽东是个好地方,对燕北来说,辽东这块土地给他带来太多太多,包括能够凌驾天下诸侯之上的思路,都来源于辽东。

当袁绍等人刚刚意识到领土的重要,为了土地大打出手时,辽东在他的统治下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别人不知道教育、赋税乃至兵甲的来源时,他在辽东建起书院,广招名士,在蛮荒之地塑起浓郁学风;开铁矿造战船打制农具,开出万顷田地。

如今他与麹义还剩刚不到两万的军卒,这次回到辽东,燕北打算在幽冀二州招兵买马,使麾下兵马扩充至四到五万。今时不同往昔了,以前他有心募兵,却受限于辽东产粮,根本不敢招募超过两万的兵力,甚至因为没有粮食将兵员借给鲜卑素利去养活。

现在,他们再没有当年的窘境了。

招兵买马的三个阻碍之一的粮食已经不存在了,剩下的便是兵甲及乡勇来源……辽东全郡才不过十万户百姓,这还是数次迁徙的结果,他根本无法再招募两万甚至三万人。

青壮都来打仗,地谁去种?

但燕北不想这事,他觉得辽东没人但幽州总归是有人的,仅仅是费些功夫罢了。在他看来,招兵买马最大的问题就在兵甲锻造上。

辽东铁邬里人是不少,但大部分都是学徒,真正匠人少得可怜,让学徒去打造农具还好,一旦打造兵器,淬火工序一个不对,锻打一不小心,一块上好的钢铁便废了。

他需要工匠,铁匠船匠。

这才是增进辽东实力最好的方式……通商江东,势在必行。

孙坚走后,驻守洛阳的兵马却并不枯燥,苏仆延与孙轻放出斥候远行于洛阳西面各个城池,几乎每日都要与西兵游曳在函谷关东面的斥候爆发几次小冲突。

双方都不约而同地没有放出大部兵马,避免再次损兵折将。

洛阳城外,皇宫中的兵马都撤了出来,在外面安营扎寨,砍伐木料赶制攻城军械,声势浩大的劳作令十几里外甚至都能发现他们的重大举动。

从洛阳到函谷关,虽然间隔着两座城池足有二百余里,但是无论函谷关还是洛阳,如果动作足够大,从这头到那头只需要五个时辰。

燕北大举赶至攻城军械令函谷关感到不安,联系到前些时候游曳在关下的斥候,一股阴云压抑在函谷关每名守军的城头。吕布在换回宋宪后便被长安的董卓一封书信召回,作为函谷关守将的李傕见徐荣退至陆浑关,连忙命仍旧留滞在北面的郭汜调回关内。

这种时候,一旦燕北率军围堵城关,郭汜便会成为被截断粮道的孤军,这对他们来说太危险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与郭汜作战时,一直打败仗的曹操终于小胜一仗,在郭汜抵抗公孙瓒的进攻时以轻兵冲散凉州军的侧翼,致使郭汜不敢再出城与兵马搦战。

刘备最终没能引兵至洛阳,他的兵马还没走出青州地界便收到青州北海国附近的海贼头子管承联贼兵管亥再度大举抄掠州中,连忙还师州郡,为平乱而爆发数场大战。

这一切是燕北从书信中知晓的,刘备虽然无法亲至,但还是派人传回书信,一来是为了讲明情况,二来呢……是想向燕北借人。

对,刘备的信里没有说要回关羽张飞,而是想向燕北借走赵云部,助其平叛。

这封书信令燕北哭笑不得。

“长文,你觉得这封信怎么样?”燕北脸上带着笑意将刘备的书信交给陈群,军帐里只有他们两个人,燕北说话也比较随意,摇头笑道:“这个刘玄德啊!”

说实话,手上拿着刘备的关羽张飞,在辽东还有转仕于他的田豫,燕北算是把刘备的小团伙全收在手底下……从心里说燕北是觉得挺对不住刘备的,这个结果致使刘备在青州恐怕行事没有那么简单。

“将军,青州刺史刘备,难道不是你的属下?”

“算不上,更像我与曹孟德的关系,何况现在他执掌青州。”燕北心里也知道,再想刘备是他的属下,太难了。不过至少他们现在还有一份不错的香火情义在,他对陈群问道:“你觉得该不该借兵给他?”

借兵容易,怕只怕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刘玄德也是有英雄气概的人,如果为了做对的事便可以放弃对自己有利的选择。其实天底下能这样做事的人有许多,但很多是因为想得少。但刘备显然不是想得少,而是他更愿意做些出力不讨好的事。

这样一个人,即便他们有曾经很亲近的关系,将来也会因为天各一方而慢慢疏远。何况如今这变局之世……哪里又有定数呢?

“借是一定要借的,这是好机会,可以向青州安插人手。”陈群想的很简单,他没有燕北的那层顾虑,随意地说道:“既然将军要在回幽州后与江东通海上商路,无论您愿不愿意,都必须与青州有不错的关系……现在难道不正是合适的机会吗?”

其实燕北的本意,是想拨出三千兵马让关羽张飞统帅着去青州就得了。尽管对二人勇武觊觎已久,但眼下有赵云太史慈等人,燕北对冲阵之才也没有那么大的渴望。

何况这二人若想要去投奔刘备,他拦得住吗?

“我明白了,既然如此,就让焦触领一部兵马去青州吧,我准备再组一营骑兵,需要子龙的勇武。”燕北摩拳擦掌,自从见识到吕布的骑兵战法后,给了燕北很大的启发……赵云的勇武比之吕布稍逊,却也不差太多,如果训练得当,很有可能将吕布的战法复制出一支能横扫战场的辽东铁骑,所以眼下这种时候,赵云是绝对走不开的,而他手边还闲着个焦触,当即决定道:“派人将焦触、关羽、张飞三人叫来。”

不多时,三人至帐中,果然不出燕北所料,他才刚说出刘备在青州遇到棘手问题,关张二人便抱拳请命前往青州帮助刘备。

燕北笑道:“我与玄德关系亲近,亦欣赏其为人,自然有求必应,你二人放心。”

说罢,这才对焦触道:“你妻子之事我已知晓,不日燕某将领兵回还辽东,现打算命你领三千兵马前往青州相助刘使君,助其击走贼寇,你也能趁此机会在中原寻找妻儿,你可愿意?”

“属下愿往!”焦触当然不会说什么,傻子都知道这是在为他考虑,“将军恩德,属下铭感五内!”

“行了,不必说这些,这段时日没燕某看着,你也记好了,领兵不能饮酒,你可知晓?”燕北瞪着眼睛最后训了焦触一句,这才温和下来说道:“助刘使君击败贼寇后,你先不要忙着回辽东,我欲与江东通商,海路要经青州,你便向刘使君请命驻军东莱,准备接应船队……云长益德,你们过去后与玄德商议,能不能表焦校尉为东莱太守,我二州相距海程不过往返十余日,自当攻守相望。”

“诺!”

看二人抱拳,燕北心里终究还是感到不舍,对他们说道:“在此之前我便已传信辽东书院的大儒名士,送你二人前往门下习经义,等玄德的青州安定,到时我们在辽东再聚!”

听到这个消息,关羽抱拳感谢,张飞更是喜不自胜。

不过就在燕北还想再拉着二人说些体己话时,帐外突然有士卒快步跑来高声说道:“将军,营外来了个颍川人,说前来拜见将军!”

第五十四章 好大喜功第三百章 大快人心第五十六章 阎柔阎志第九十七章 僭越之举第九十一章 幽州震动夺鹿侯的野望第二章 义正言辞第三百二十八章 士农工商第三百二十四章 喜忧参半第二百九十九章 漠南纷争第四十八章 迫在眉睫第八十八章 平定天下第四十二章 纵情声色第一百一十三章 假节三锡第八十章 边郡学风第四十七章 徒增气势第一百一十三章 混乱开篇第一百一十九章 千箭齐发第三十九章 州府议事第七十八章 禹水难渡第三十八章 静候佳音第十章 再度寇边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师西走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域大都护第一百零二章 兵临关下第二百零二章 船队第一百一十一章 兴和元年第三百零六章 母女平安第六十四章 唯死而已第五十五章 震天锣鼓第九十八章 还师辽东第一百七十章 命不久矣第五十五章 后路未知第四十四章 伯圭北上第十二章 论功行赏第十二章 西迁东奔第八十四章 人口锐减第三百二十八章 士农工商第二百零七章 依靠第五章 明珠蒙尘第八十三章 二虎相斗第五十八章 荒野夜战第五十六章 烧杀抢掠第六十三章 重建宗庙第二十九章 西兵渡河第六十一章 等待时机第七十九章 中平六年第三十九章 州府议事第四章 立辑校寺第十三章 先礼后兵第八章 将军麹义第三百二十二章 万户侯第十四章 特来相助第九十八章 一锅烂粥第二百六十四章 迷之鸡汤第一百零七章 公孙校尉第一百四十六章 益州之乱第一百零五章 林间伏击第一百一十二章 沧海桑田第三百二十章 开市第二十五章 蹋顿让位第十五章 剑如雷霆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十七章 平难中郎将第三十一章 我可立死第七十六章 涿县废墟第七十二章 吾有虎将第二百七十七章 心眼第二十四章 东征句丽第一百零一章 反贼出身第四十九章 俘虏一人第三章 鞭挞四海第一章 内外皆难第二十四章 子夜乱战第五十五章 隔水相敌第十九章 长安难保第九十四章 莫被听去第六十六章 英雄之器 七夕快乐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波将军第二百一十五章 劳军第一百七十六章 真过瘾第四十八章 红花绿叶第十九章 长安难保第一百零八章 灭顶之灾第六十九章 马鞍双蹬第八十九章 打个商量第六十五章 谋刺燕东第四章 大河滔滔第一百四十章 谯县之战 三第四十一章 汉骑赤海第三十四章 燕潘决斗第四十六章 乱战不歇第二十三章 屯田之法第十章 再度寇边第五十一章 呼啸而来第三百三十二章 瀛洲第二百九十七章 羊骨头第五十六章 麴氏复兴第一百九十九章 瓮城第六十二章 王莽之首